在古代,奸臣蔡京设立了哪些福利制度,有哪些好处?

作者&投稿:赏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众所周知,在当今的世界上,社会福利制度是否完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的幸福感。福利机构主要是针对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虽然当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机构是近代引进西方的产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代中国就没有此类制度。

一、中国古代福利机构简述

古代的社会福利机构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福利机构最初多由民间负责。比如汉朝时期的世家大族、宗族组织以及宗教团体等。这些团体会负责福利事业,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后,寺庙也承担了一些救济的职能。

但是,福利事业真正的萌芽还得是宋朝时期,宋代对外军事行动虽然弱一些,但是谈到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可以说宋朝是古代中国的巅峰时期。因此不少学者将宋朝视为中国近代之开端。

宋朝的城市取消了此前延续千年的宵禁制度,人们有了夜生活,从这一点就可以说宋代社会已经有了近代的模样。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文明下,宋代发展出了比较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发达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这么说,宋代的社会福利体系在古代社会是空前绝后的。宋代社会福利的代表性机构有施药局、安济坊、居养院、漏泽园等。


二、宋代社会福利机构

宋朝的施药局,便是为穷苦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看病时只需要收一点本钱就好,对于特别贫困的人,还可以免费治疗。

安济坊和居养院,则是宋朝时期的养老院,兴起于宋徽宗时期。《宋史》记载,宋徽宗当时下诏:“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

不仅要做,还要做好,而不能是面子工程。当时的规定是,凡是有1000户以上的城镇都必须设置安济坊,居养院。这两个机构主要是针对孤寡老人、穷人、孤儿的居养机构。其中,针对孤寡老人的居养院后来叫作安老坊、安怀坊等,名称不同,性质一样,类似今天的免费养老院。

在宋朝,凡是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都有权利进入居养院。居养院中,针对孤儿的部分叫作慈幼局,其性质相当于今天的儿童福利院。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是漏泽园,这个机构很难通过名字来猜想,实际上这是一个福利性质的殡葬机构。宋朝规定,凡是无主的尸骨或者因家贫无法安葬的死者,官府都要负责安葬。当时设有一个特殊的墓地叫漏泽园,目的便是这个。

漏泽园的建立,可以说是给了逝者最后的体面,看得出古代的封建社会并不是我们想的“吃人的社会”。元朝以前的社会,只要不是兵荒马乱、连年灾害,人民完全可以比较好地生存。

三、“蔡京悖论”

有学者高度评价宋代的社会福利事业是“由胎养到祭祀”,意思就是能从一个人的出生管到他的逝世。这是因为在宋代,中国人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的关怀心理便开始展现。

不过,关于宋代的社会福利机构有一个很有趣的事,那就是这些福利机构是在宋徽宗时期完善的。是的,就是亡国之君宋徽宗。而且,实际负责这些机构的还是奸臣蔡京,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全是蔡京负责设立的。

这就很有意思,宋徽宗、蔡京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奸臣,但事实上这些好事却确确实实是这两位干的。史学家对这个奇特的反常,起了个名字叫:“蔡京悖论”,明末学者顾炎武就曾说道:“漏泽园之设,起于蔡京,不可以其人而废其法。”意思就是不能因为蔡京这个人是个奸臣,就否认漏泽园制度。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当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实事求是,客观看待”,宋徽宗、蔡京虽然对北宋的灭亡负有直接责任,但是这些福利性质的机构却是真真正正地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才华出众的蔡京:因何成为大奸臣
答:才华出众的蔡京:因何成为大奸臣提起北宋末年的宰相蔡京,世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臭名昭著的奸相。从北宋末年太学生尚书将蔡京列为危害国家的“六贼”之首开始,蔡太师的这个奸臣的定位已经成型

同是大奸臣,蔡京与严嵩相比哪个更招人恨?
答:宋徽宗喜欢花鸟虫石,于是蔡京就设立了应奉局,在全国各地搜罗奇花异石送往京城,也就是历史上的花石纲征运。花石纲征运过程中,也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蔡京通过取悦宋徽宗,逐步掌握了实权,随后蔡京开始培植党羽,打压政敌。宋徽宗别看他整天吃喝玩乐,但在内心深处他仍然想要收回北宋失地,燕云...

蔡京竟然是忠臣?他是如何变成大奸臣的?
答:最后,皇恩浩荡,将其发配到岭南韶关。刚走了一半路程,便一命呜呼。蔡京当政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推行力度之大,在古代历史上是罕见的。其推行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无疑是北宋救济制度发展的高峰,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甚至也在元明清三代之上。正是蔡京将社会救济活动规模化、制度化。崇...

《杰西卡绯闻》蔡京是谁?北宋奸臣蔡京简介蔡京是怎么死的?
答:使廖也,拜中书舍人。当我弟弟卞已经是舍人的时候,故事就按照继承的顺序进入了正职。边在京乞助,其弟掌书,朝廷尊之。”短短几年间,蔡京从地方官员变成了朝中大臣,受到了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高度重视。北宋宰相蔡京饿死。蔡京是北宋的宰相。十七年来,他四次执政。在任时,设立迎凤局、人工局,打...

蔡京被《宋史》列为奸臣,为什么会成为他人口中的宰相之才?
答:就这样蔡京在官场不断的摸爬滚打,凭借着坚韧不拔的心性,蔡京逐渐又回到了政治中心,做到了宰相的位置。推行并完善了宋朝的社会救济制度 蔡京在位期间,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救济制度,他在宋朝设立居养院(相当于现在的社会收容所)、安济坊(相当于现在的医院)还有漏泽园(相当于现在的墓园),这无疑是...

蔡京是奸臣吗 历史上的蔡京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代初年设立盐法,“置局设官,令商人贩鬻”。都是蔡京盐法的延伸。王夫之亦称:“方腊之反,殴之者朱动花石之扰,非新法迫之也。他是个很有才学的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著名书法家,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表现。他的书法,跻身于北宋苏、黄、米、蔡四大...

历史上真实的蔡京有哪些功绩?生前生后的名声为什么差那么多?
答:他平定中原,讨伐匈奴,征战沙场,实现天下统一,稳固皇帝地位。主要是因为大家觉得他作战的手段太肮脏了。在他死了之后,这些事情被曝光出来。

北宋权相蔡京的贡献:蔡京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答:蔡京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东都事略》卷一一、《宋史》卷四七二有传。蔡京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政治 蔡京当政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推行力度之大,在古代历史上是罕见的。

蔡京故事:见风使舵最后成了黄梁——六大盗之首蔡京
答:除了惠宗的享乐,一群奸臣也是这种黑暗的制造者。他们是蔡京、朱、王符、宦官李延、童贯、梁世澄等。被称为六大盗。蔡京被称为六大盗之首。蔡京,福建仙游人,字长。宁三年,进士,以书法闻名。先为地方官,后为中书之师,改龙图阁为使,名为开封府,因见风使舵而得到权贵的青睐的手法,并逐渐登上舞台。在惠宗的26年...

宋徽宗为何重用蔡京宋代第一奸臣蔡京的官场沉浮
答:事实上,蔡京和王福都是监管过度。宋徽宗没有生气,而是想和他们竞争,他也必须这样做。就这样,蔡京策动皇帝大兴土木,完全背离了前人的节俭。奸臣蔡京的下场,蔡京依仗皇帝对他的宠爱,为所欲为,经常超越制度,导致官员多次被弹劾。考虑到宗法制,宋徽宗无奈之下四次罢免蔡京。但每次过后,宋徽宗都会很想念他,找个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