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由几部分组成?

作者&投稿:银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隋唐洛阳城遗址由哪些部分组成?~

隋唐洛阳城遗址主要由宫城、皇城、郭城、东城、含嘉仓城、上阳宫、西苑、离宫等8部分组成,占地47平方千米,是我国现阶段保存比较完好的遗址之一。

隋唐洛阳城遗址是是隋、唐两代东都都城遗址(公元605年——公元907年)。整体格局主要由城郭遗址、苑囿遗址、漕运遗址和墓葬遗址四部分组成。
城郭遗址总面积约47
平方公里,平面大致呈南宽北窄的梯形。城郭遗址按照空间分布格局可分为洛河以南里坊区(以下简称
洛南里坊区)、洛河以北里坊区及洛河以北宫城皇城区。洛南里坊犀遗址,是隋唐洛阳城里坊遗址的主要分布区。遗址面积约22
平方公里,占城郭遗址规模的三分之二。

隋唐洛阳城是隋、唐两代的东都城,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以及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它主要由宫城、皇城、郭城、东城、含嘉仓城、上阳宫、西苑、离宫等8部分组成,占地47平方千米。

隋唐洛阳城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都城,但它的轴线建筑,却是世界历史上最恢宏的建筑群。自定鼎门至龙光门,南北长7千米,相继建有天枢、明堂、天堂、贞观殿、玄武门、曜仪门、圆璧门等10多座规模宏大的建筑。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郭城的正门。据史料记载,它正式启用于606年,隋炀帝是第一个通过这座城门的帝王。定鼎门由平面呈长方形的墩台、三个门道、东西飞廊、东西两阙和左右马道组成。东西飞廊和东西两阙分别位于墩台两侧,和墩台呈平行对称分布,这种门阙形制仅见于定鼎门遗址,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

定鼎门与皇城正门端门之间为定鼎门大街,其宽度116米。外郭城南宽北窄,略近方形。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稍呈弧形。东西两墙下面发现有石板砌的下水道。外郭城有8个城门,西墙无门。南墙3门,自东向西为长夏门、建国门(即唐定鼎门)、白虎门(即唐厚载门)。东墙3门,自南向北为永通门、建阳门(即唐建春门)、上春门(即唐上东门)。北墙2门,东为喜宁门(即唐安喜门),西为徽安门。南墙3门和建春门等都是一门三道,城内街道横竖相交,形成棋盘式的布局。在洛河以南有南北竖街12条,东西横街6条;洛河以北有南北竖街4条,东西横街3条。其中最著名的是定鼎门大街,又称天门街、天津街或天街,是南北主干道,现存长约3千米。城内街道组成里坊,据《唐六典》及《旧唐书》等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钻探的实际情况可知,总数为109坊3市,即洛河南为81坊2市,洛河北为28坊1市。已勘查出洛河南的55个坊和洛河以北的9个坊,其余各坊市为今城所压或被洛河冲毁。宫城位于外郭城的西北部,平面略呈长方形。中为夯筑,内外砌砖。南墙正中的应天门(即隋则天门)、东边的明德门(即隋兴教门)、西边的唐长乐门(即隋光政门)和北墙的玄武门、西墙的嘉豫门。在宫城中轴线上,发现多处大片夯土殿址,西部有多处长方形基址和一处石砌圆形基址。

应天门内右侧发现了为营建宫室而设置的窑场,存有大批注明官、匠或官工的印字砖瓦。在夯土殿基正中,有由4块大青石构成的巨型柱础。柱础外圈直径4.17米,内圈直径3.87米,这就进一步看清了宫城内宫殿的布局,确立了宫城、皇城内建筑的准确标志。宫城东南侧自成一城,有东宫以及北部的陶光园、中部偏北的徽猷殿、西北部的九州池,特别重要的是宫城内武则天时的明堂遗址。688年,武则天命拆毁乾元殿造明堂。明堂有上下三层,中有巨木十围,上下贯通,号万象神宫。明堂相当壮观华丽,在圆形屋顶上,有展翅欲飞、饰以黄金的凤凰雕塑;中层的圆盖则盘有九龙。在明堂的北面,武则天又命造了一座天堂。天堂主要用来安放一尊大佛。史料记载,天堂共五层,它比明堂高得多,在第三层就可以俯视明堂全景。经调查,天堂中心柱础保存完好。皇城围绕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其东西两侧与宫城之间形成夹城。由于洛河北移,皇城东南部被冲毁,南墙仅存西段,皇城内发掘了隋代的子罗仓。其他许多小城和曜仪城在宫城之北,为狭长形,东西长约2.1千米,南北宽约120米。

曜仪城以北是圆壁城,圆壁城北墙即外郭城北墙西段。这两座小城的断续城垣以及两城中部相通之门道和圆壁城北墙正中的龙光门。在皇城东侧发现有东城,城址为纵长方形,在宫城东北角和西北角外,还有面积较小的东西隔城。诸小城中最重要的是东城北面的含嘉仓城。城平面为长方形,有城门4座,即仓东门、中门圆壁门、北门德猷门、南门含嘉门。德猷门为单门道,门道留有车辙。东北部和南半部有粮窖287座,东西成排,南北成行。其中9座出有铭砖,有唐代“调露”、“长寿”、“天授万岁通天”、“圣历”等年号,记载着粮窖在仓城中的方位,储粮的品种、数量,粮食来源、入窖年月、运输和管理人员的官职和姓名。



隋唐建春门遗址地址在哪里?
答:隋唐建春门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楼村村委会附近。具体地说,它坐落在洛龙区文明街楼村文化中心。建春门是隋唐洛阳城东面的中门,位置在今楼子村东侧。作为郭城的东门,它有三个门道,是古代城市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洛阳城规模宏大,仅外郭城就有8个城门,其中东墙有3门,自南向北为永通...

隋唐洛阳城城内街道是如何分布的?
答:隋唐洛阳城城内街道横竖相交,形成棋盘式的布局。在洛河以南有南北竖街12条,东西横街6条;洛河以北有南北竖街4条,东西横街3条。其中最著名的是定鼎门大街,又称天门街、天津街或天街,是南北主干道,现存长约3千米。城内街道组成里坊,据《唐六典》及《旧唐书》等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钻探的实际情况...

中国最大城门楼
答: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外观为仿唐城门,由城门、城墙、城楼和阙楼组成。其中城台、城墙、阙台内部为遗址保护和展示区,考古发掘出土的定鼎门遗址门道、柱础石等将在这里得到原址保护展示;城楼、阙楼内部空间为陈列展览区,主要展示定鼎门遗址的演变历史和隋唐洛阳城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部分文物。专家讲说,隋唐...

后梁西都洛阳城布局特点是什么啊?
答:后梁时期由于立国时间短洛阳又是陪都,洛阳城基本延续了唐代洛阳城的建筑格局,也就是说城市仍按中轴线布局,沿袭里坊制(里坊制被打破要到北宋真宗-仁宗时期)城墙依然是夯土结构(包砖是要到北宋时期才出现,明代比较盛行)但由于战争的破坏后梁时期的洛阳建筑规模方面有所缩小(比如唐洛阳城西门一带就...

隋唐洛阳城的城门是如何分布的?
答: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有8个城门,西墙无门。南墙3门,自东向西为长夏门、建国门(即唐定鼎门)、白虎门(即唐厚载门)。东墙3门,自南向北为永通门、建阳门(即唐建春门)、上春门(即唐上东门)。北墙2门,东为喜宁门(即唐安喜门),西为徽安门。南墙3门和建春门等都是一门三道。

定鼎门和应天门区别
答:隋唐洛阳城遗址由宫城、皇城、里坊区和郭城组成。将宫城的应天门、皇城的端门、天津桥、天街和郭城的定鼎门串连起来,就构成了隋唐洛阳城的城市中轴线。宫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角,而宫城则位于皇城之北。郭城东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为里坊区。隋唐洛阳城遗址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唐高宗显庆二年...

隋唐洛阳城遗址的中轴建筑
答:隋唐洛阳城南北中轴线有上清宫,玄武门、天堂、天宫(明堂)、应天门、端门、天枢、天津桥、天街、天门(定鼎门)、天阙,以“天”命名寓意非凡:天阙说的是龙门“伊阙”,隋唐皇城与都城轴线上对应天上的“天阙”。隋唐洛阳城中轴线是中国古代最华丽的中轴。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陆续在隋唐洛阳城内发现或发掘了定鼎门...

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要门票吗
答:园内建设有千姿牡丹园、野趣水景园、木兰琼花园、百草园、梅园、竹园、桂花园等17个专类园区。五大都城遗址之一的隋唐洛阳城遗址是是隋、唐两代东都都城遗址。整体格局主要由城郭遗址、苑囿遗址、漕运遗址和墓葬遗址四部分组成。城郭遗址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平面大致呈南宽北窄的梯形。城郭遗址按照空间分布...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洛阳有哪些遗址?
答:含嘉仓是隋唐大运河沿线的大型官仓之一,是唐代使用最大、最重要的官仓,也是隋唐洛阳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隋,历经隋、唐、北宋3个朝代,沿用500余年,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外东北隅,即今洛阳老城区西北侧。含嘉仓遗址 含嘉仓遗址是大运河遗产展示的重点和难点。含嘉仓考古遗址公园——以含嘉仓...

洛阳古都旅游景点介绍 洛阳古都在哪儿
答:现在的丽景门为洛阳市政府在原址上重建而成,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集古迹、民俗、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景区。天后宫、九帝宫、三神殿、城隍庙、观音殿等古迹庙宇也分列其中,规模之大在河南古建筑中居于首位,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有“不到丽景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