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觉得与孩子沟通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您最希望能得到什么帮助?

作者&投稿:栋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近七成家长与孩子沟通难

当天负责给家长们上课的是南宁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顾问梁皓华老师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钟露老师。梁老师说,她今天是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和父母对话。

放长假了,本来是家长和孩子沟通、交流的好机会,然而在一次“亲子沙龙”活动中,有一份调查报告却显示,有近七成家长和孩子沟通中存在着烦恼和困惑。38%的孩子表示,很少主动把学校的事情和父母说,年龄越大这个百分比就越大。有19%的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陷入紧张、困难和无奈的境地。有23.6%的家长因为“孩子小,道理讲不清”而构成沟通困难。还有35%的家长则面临“孩子大了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讲话他不太愿意接受”的烦恼。

剖析:

家长扪心自问过吗?

梁老师说,面对这样一组数据,更多的家长都会说“孩子到底怎么了”,却很少扪心自问:我到底怎么了。家长们总是站在强势位置,和孩子的沟通缺乏足够的技巧和尊重。

梁老师讲了一个母亲和8岁儿子冲突的故事。这个母亲哭着打电话说,孩子总喜欢和她顶嘴,孩子还说,自己像个没人要的孩子。经梁老师询问才知道,原来这个母亲觉得自己没文化,怕教不好孩子,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把孩子送到姨妈家生活学习。而姨妈又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这位母亲的儿子比较——比如说,你看哥哥多听话等,这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再加上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少,孩子和母亲之间也有了隔阂。一次和孩子争吵以后,情绪激动的母亲给孩子留下了一张纸条,然后就跑出了家门。

讲完案例,梁老师问在座的家长们,从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一名家长说,不应该拿孩子和别的孩子做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要多些赏识教育。另一个做父亲的家长说,无论孩子做任何事情,只要尽力就好了,父母要能够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一位母亲则说,在和孩子有冲突时,如果妈妈不冷静,就容易激化矛盾。

梁老师对几位家长的看法表示肯定。他接着说,如果和孩子之间出现了矛盾,母亲难过的时候可以在孩子面前哭。有些家长碍于面子,往往在孩子面前掩饰感情,其实这样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家长和孩子沟通时,要能够理解孩子的苦恼,真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同时应该注意对孩子在学校和外面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解。

梁老师说,那些感觉自己苦口婆心却又很委屈的家长得明白一个道理:做成一件事,不是只靠良好的愿望就能做到的。所以,要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家长们应该学习如何保证自己的语言效果。不管什么样的父母,只要和孩子沟通好了,孩子就会听话的。

互动:

打通母子隔阂的“关节”

现场有一位母亲和13岁的儿子神情忧郁地坐在一起,一言不发。梁老师询问那孩子说:孩子,你和父母之间说话多吗?

孩子:很少说话。爸爸妈妈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我是错的,没法和他们沟通。

梁老师:不和父母沟通和谁沟通?

孩子:谁也不跟,憋在心里。

梁老师:你觉得憋在心里好吗?

孩子:不好,很难受。

听了孩子的回答,坐在一旁的母亲努力不使自己的眼泪掉下来。母亲难过地说:“平时对孩子的心理特点关心不够,了解不够,没能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检讨自己。”

听了母亲的话,梁老师问孩子:“现在觉得和父母还有沟通的余地吗?”孩子不好意思地说:“和父母还是有话说的。”

听了孩子的话,梁老师和在座的家长们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梁老师引用教育专家的话说:“父母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

解惑:

孩子有问题症结在哪

一位母亲提问:现在对自己的孩子束手无策。以前对孩子的事情全部包办,孩子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现在孩子连自己的房间也不收拾。每次让孩子收拾房间,他总反问说,以前都是你帮我,为什么现在要让我自己做呀?

钟露老师:首先要和孩子说,要学会做自己的事情,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家长只为孩子做20%的事情,剩下的80%让孩子自己做。要巧妙地用奖惩手段,以奖励为主。比如孩子今天收拾了房间,家长就给孩子某种奖励,让孩子尝到甜头,逐渐地强化孩子的独立意识。

母亲:让女儿做什么事情,女儿都应付回答“哦”,做事情却拖拖拉拉的。

钟露老师:有拖拉的父母,才有拖拉的孩子。以后父母做事情要干净利索,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这对孩子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母亲:孩子今年9岁,做事情没有恒心,参加兴趣班一段时间后,就不愿意学了。如何才能让孩子保持学习兴趣?

钟露老师:参加兴趣班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父母不要强迫,不要把自己的兴趣当成孩子的兴趣。其实假期就是让孩子玩的时间,并不提倡让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兴趣班,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钟老师认为,根据接受家长咨询的经验来看,所谓孩子的问题一般都是家长的问题。家长应学会“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闭上你的嘴”就是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抬起你的腿”就是说家长要学会主动地和孩子沟通,耐心地和孩子坐下来谈一谈。“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任何好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物质上的满足并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精神和情感的满足。”

建议:

学会尊重孩子的感受

家长该如何“自然地”与孩子沟通?在讲课中,梁老师针对和孩子沟通的技巧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学会倾听,允许孩子发脾气。假如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要允许他发脾气,不要去打断他。家长应停下手中的工作,专注地倾听。这是告诉孩子:你是我们在意的,我们在认真地注意你的感觉或问题。

二、真诚地作出反应,表达父母的真实感受。孩子是敏感的,想一下我们是用怎样的语调和朋友交谈的,我们对孩子又是怎样说话的,是否居高临下,生气时是否对孩子叫喊了。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语调暗含着一种态度,它和谈话的内容同样重要。

三、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有冲突时也要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的时候,是不宜谈严肃话题的。晚饭过后,心情逐渐开朗,是比较好的时机。找到孩子的兴奋点,父母便可润物细无声地传达观点了。冲突也许难免,原则是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家长们在与孩子沟通时面临以下一些困惑:
1. 如何和孩子有效地沟通:有时孩子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或者家长无法正确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这时候需要了解沟通技巧和方法,例如积极聆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等。
2. 如何处理冲突和问题: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们有时会发现孩子的想法和家长的想法不一致,或者出现冲突和问题。家长需要学会公正、理性和有效地解决问题,以提高与孩子的关系。
3. 如何建立较好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们需要学会创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4. 如何适应孩子成长的变化: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家长需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和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孩子的成长。

你觉得教育孩子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答:1. 教育孩子时,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促进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2. 教育过程需要耐心与时间的投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需要个别化的指导和支持。观察、理解和适应孩子的独特需求是提供适宜教育方法的关键。3.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

最近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现在和孩子沟通也很困难,怎么办?
答:不要接管一切。当孩子和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时,最好鼓励他们自己解决。永远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较其他孩子的长处,欣赏和鼓励可以让他们充满信心。

孩子教育中你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答:5. 和孩子沟通总没什么效果?那是因为,沟通时,父母自己和孩子的情绪最重要,在好的情绪下沟通,语言更轻松,而且关键的是,沟通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情绪不好,就没效果,就算你全是对的,都有道理,也是无用功。6. 凡事至少有三种以上解决办法,当孩子出现一些让你头痛的问题时,不要急着解决,...

孩子越长大与孩子沟通就越困难,孩子听不进去,家长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答:这是正常的,因为孩子长大就会有自己的思想,做父母的就是要多花点时间陪伴他们,了解他们的想法,并且鼓励支持他们。

孩子大了,家长与他沟通显得越发困难,该怎么办?
答:引言:如果你发现孩子大了,没有办法跟孩子沟通的话,一定要取得孩子的信任来陪伴孩子。一、该怎么跟孩子沟通呢?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在小的时候不想跟自己说话,那么在这个时候你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看到孩子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好反思,看一看自己平时是怎么对待孩子的,一定要带孩子...

家长和孩子沟通困难,真的是年龄代沟的原因吗?
答:孩子不断增长,思维逐渐改善,与他自己的想法,父母和孩子的沟通越来越难,事实上,父母也有很大的原因,在生活中,父母会在教育儿童时使用成年人言论的语气,父母没有找到自己的言论,只是一种感觉让他们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个订单的谈话有不利影响,他会觉得你正在订购我做事,只是我给了我的事情我...

教育孩子的最大困扰是什么
答:这都是我们在被别人拒绝沟通时(不论是孩子还是夫妻之间)需要首先问自己的问题,不用急于向对方索取答案,尝试着站在 对方的角度看看问题,当你改变角度看时,对方的世界会在你的心理一点一点的清晰起来,此时再做沟通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与包容。 沟通是一种能力,一些父母总觉得与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了如指掌,其实...

如何与孩子交流沟通
答:12、与孩子处于同一高度讲话。如果你笔直地站着,跟孩子讲话,对于孩子来说,大人的高度比较高,会造成压迫感,如果你想更亲近孩子,最好是和孩子处于同一高度讲话,当你蹲下来,和孩子处于同一高度的时候,你会看到孩子所看到的世界,这同样有助于你理解孩子的世界。这样对于孩子来讲,也会感觉到更舒服...

如何与孩子沟通
答:坦然面对沟通难的困境 现在的孩子是伴着“声光电”诞生并成长的,与他们家长年幼时候的接收系统完全不一样。如果家长还只用嗓子单声道地告诉自己的孩子应该怎么做,他们就会感觉特别枯燥没意思。好多孩子在今天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而又一边写作业,因为他自小就在一个拥有各种各样的家电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