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臾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区别~

珠江三角洲

旧称粤江平原。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复合体。呈倒置三角形,底边是西起三水市、广州市东到石龙为止的一线,顶点在崖门湾。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冲积层薄,一般 20~30米。地面起伏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岛屿,占面积 30% 。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广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门以东、虎门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输沙量达8000多万吨,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区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 米,成为中国重点围垦区之一。三角洲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温21~23℃,最冷的1月均温13~15 ℃,最热的 7 月均温28℃以上。6~10月,常有台风影响,降雨集中 ,天气最热。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纵横,对农业有利。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中国名列前茅。热带、亚热带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萝、龙眼、杨桃、芒果、柚子、柠檬等 50 多种 。 发展了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立体农业结构形式,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典范。有制糖、丝织、食品、造纸、机械、化工、建筑材料、造船等工业,有南海明珠之称。

长江三角洲 (the Yangtze Delta)

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 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珠江三角洲 旧称粤江平原。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复合体。呈倒置三角形,底边是西起三水市、广州市东到石龙为止的一线,顶点在崖门湾。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冲积层薄,一般 20~30米。地面起伏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岛屿,占面积 30% 。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广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门以东、虎门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输沙量达8000多万吨,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区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 米,成为中国重点围垦区之一。三角洲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温21~23℃,最冷的1月均温13~15 ℃,最热的 7 月均温28℃以上。6~10月,常有台风影响,降雨集中 ,天气最热。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纵横,对农业有利。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中国名列前茅。热带、亚热带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萝、龙眼、杨桃、芒果、柚子、柠檬等 50 多种 。 发展了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立体农业结构形式,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典范。有制糖、丝织、食品、造纸、机械、化工、建筑材料、造船等工业,有南海明珠之称。 长江三角洲 (the Yangtze Delta)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 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一、位置不同

1、珠江三角洲(Pearl River Delta),位于中国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既是地理区域,也是经济区域。

新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广佛肇+清、云、韶”(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韶关)、“深莞惠+汕尾、河源”(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珠中江+阳江”(珠海、中山、江门+阳江)三个新型都市区发展理念率先一体化。

由9+6融合发展的城市所形成的珠三角州。大珠江三角洲地区还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2、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根据国务院2010年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 21.07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19%。其中陆地面积186802.8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3937.2平方公里。

二、气候不同

1、长江三角洲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

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2、珠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温21~23℃,最冷的1月均温13~15℃,最热的7月均温28℃以上。6~10月,常有台风影响,降雨集中 ,天气最热。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纵横,对农业有利。这里海拔200米以下,地势平坦;高温多雨,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珠江三角洲气候的南亚热带性表现在四季不明,三冬无雪,树木长青,田野常绿,霜不杀青。据竺可桢在《特候学》一书中称,热带为“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地方,他认为五岭以南,即入热带。但珠江三角洲在亚热带范围之内。

三、生态环境不同

1、长三角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地表覆盖多样。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共有6大类14小类,分别是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其它林地)、草地(包括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低覆盖度草地)。

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海涂和滩地)、建设用地(包括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公交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包括裸土地和裸岩石用地)等。

2、珠江三角洲从地理环境组成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和动物分析,珠江三角洲是个南亚热带性三角洲,与黄河不同,地貌水文上表现为多汊道的良好水网,广宽深水河道众多。

气候上热量和辐射丰富;植被生长旺盛,种类众多,动物繁生,对工农业生产至为有利。从类型上看,珠江三角洲与红河及湄公河三角洲等热带型三角洲近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江三角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东莞、中山、江门、顺德、南海和番禺等十二个城市组成的城市带,因考虑到顺德、南海和番禺三地区的分别隶属于佛山和广州两市,本文主要从两三角洲的总量进行比较,故上述三个地区不作为分析城市。珠三角地区全部为广东省省内城市,两个副省级城市广州和深圳进入了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六市)和江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八市)两省14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长三角地区聚集了江、浙、沪三省市的"精英"城市,有4个城市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上海为直辖市,另有南京、杭州、宁波3个副省级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经济区域中增长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的两大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率先在珠江三角洲创办经济特区和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思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先走一步,成为外商投资的一块热土。20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的开发、上海的发展,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的贡献度也越来越高。两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本文对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特征尝试进行比较分析。

长江三角洲 目录[隐藏]【长江三角洲 】 【形成】 【历史】 【长江三角洲含义】 【长江三角洲交通】 【长江三角洲2008年GDP排名】 【2008年长三角全国经济百强市】【长江三角洲 】 【形成】 【历史】 【长江三角洲含义】 【长江三角洲交通】 【长江三角洲2008年GDP排名】 【2008年长三角全国经济百强市】

[编辑本段]【长江三角洲 】  (the Yangtze Delta)
   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海拔多在10米以下,间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长江年均输沙量4~9亿吨,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长江中沉积,个别年份高达78%,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长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仓市、金山区一带的古沙嘴海拔多为4~6米;长江以北扬州市、泰州市、泰兴市、如皋市一带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后期最高海面稳定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到距今约2000年时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随长江主流向东南延伸与钱塘江口沙嘴相连,泥沙继续堆积,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道纵横,湖荡棋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土地肥沃,农业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花生、蚕丝、鱼虾等,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下游和沪宁线两旁有许多重要城镇,如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连云港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贸港口,义乌市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苏州、无锡、常州等是风景游览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而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99600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 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编辑本段]【形成】  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由于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断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红桥期、黄桥期、金沙期、海门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坝、沙洲群,形成今天长江北岸最大的冲积平原城市盐城,以及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诸县地。现在江口附近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并入北岸。江口沙嘴也同步延伸。
  北岸沙嘴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程6~8米。
  南岸沙嘴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沙嘴内侧的浅水海湾被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南岸沙嘴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
  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构成。
  长三角区域所包含城市:上海
  江苏省:南京 无锡 常州 苏州 南通 盐城 扬州 镇江 泰州
  浙江省:杭州 宁波 温州 绍兴 嘉兴 台州 湖州 舟山 [编辑本段]【历史】  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
  经公元4~6世纪东晋、南北朝和12~13世纪南宋两次大移民,以及10世纪以来的河网建设,三角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近代工业兴起较早,内河航运发达,沪宁、沪杭铁路相继建成,上海和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南通、盐城、扬州、徐州以及浙江省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等地先后发展为工业城市。
   为推动和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1992年由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14个市经协委(办)发起、组织,成立长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至1996年共召开五次会议。
  1997年,上述14个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组成新的经济协调组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协调会设常务主席方和执行主席方。常务主席方由上海市担任,执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市外的其他成员市轮流担任。协调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协调会在常务主席方设联络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市的协作办(委)作为协调会具体的联络、办事部门。
  2008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确立长三角为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两省一市全境,苏北和浙西南被纳入长三角。
   http://baike.baidu.com/view/48994.htm

区别,长江三角洲在华东地区,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三个区域组合,经济中心城市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
珠江三角洲在华南地区,就只有一个广东省没有其它省市组合,经济中心城市为香港、广州、澳门、深圳、东莞。

长三角主要是上海这边,珠三角呢主要在深圳广州那里。现在我发现,靠人还不如靠地形,位置好啊。可惜珠三角位置没长三角好。长三角可以向内地纵横,珠三角被岭南挡住咯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区别无论是什么方面的区别
答:珠江三角洲旧称粤江平原.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复合体.呈倒置三角形,底边是西起三水市、广州市东到石龙为止的一线,顶点在崖门湾.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冲积层薄,一般 20~30米.地面起伏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

什么是三角洲? 中国有两个三角洲,是哪两个? 地理位置怎样?
答: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面积4万平方公里,为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2,珠江三角洲:位置和范围:广义的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香港、澳门。北...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哪些城市
答:长江三角洲包括25个城市。 珠江三角洲主要包括9个城市:广州、 深圳、佛山、 东莞、 珠海、中山、 江门、肇庆、惠州。广州广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广州濒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属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

长三角和珠三角指的是什么?
答:长江三角洲指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在经济上指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是...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哪些地区?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地域划分?_百度...
答:长江三角洲 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的平原地区 珠江三角洲,通常指以香港\广州\澳门三个顶点为圆心联接的三角形区形;长三角,严格地讲,只是上海市.不过现在是"泛"时代,长三角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泛",不断的延伸.上海是中国的龙头,苏浙与上海有天然的渊源关系,现在的长江三角洲,已从单纯的上海扩展...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有什么区别
答:长江三角洲是指长江入海而形成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是指珠江千百年来冲刷出来的一块平原.长江三角洲GDP规模高于珠江三角洲,但人均GDP低于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进出口贸易一直高于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远远高于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气候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前者...

谁知道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各包括哪些省份?
答:珠三角广东、香港、澳门吧,长三角:上海、浙江、江苏

高中地理 关于珠江。长江两大三角洲的比较(自然,经济,区位)
答: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 自然区位比较:相同点 都是平原 地势平坦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充足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不同点:长三角面积更广阔 珠三角雨季更长降水量更多些 水源更丰富 经济区位比较:相同点 都是工业基地 临海 海陆交通便利 地理位置优越 市场广阔 ...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有什么区别?
答:长三角珠三角指的城市是上海及江苏,浙江,安徽的全部区域和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从全国看,珠三角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相比,软肋在于发展腹地不够大,与周边省区经济联系不够紧密。但他们有一点是共通的是交通便捷,便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位于...

珠三角是指哪几个城市?长三角是指哪几个城市?
答:浙江、安徽等全部区域。珠三角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濒临南海,东经112°45 '-113°50'、北纬21°31'-23°10',是由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东江及其支流潭江、绥江、增江带来的泥沙在珠江口河口湾内堆积而成的复合型三角洲,内有1/5的面积为星罗棋布的丘陵、台地和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