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里来说天人和天神以及天王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巢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佛教里来说天人和天神以及天王有什么区别?~

天人,是指六道之一;
天神和天王,是天人这一道里身份地位很高和最高的成员。

应该是吧,西游记里的四大天王和寺院里的四大天王,基本上一样。

天人,指天上的人,印度诸天(即佛家的天人)。

二十四诸天是吠陀神话中八部众之中的诸位天神。

佛随着佛教逐渐发展,将印度教神话的八部众(诸天、龙众娜迦、夜叉、阿修罗等部族)纳入佛教神话当中。

总的说天神包括天人,但天人不是天神,天人仅指二十四诸天,而天神包括了佛教全部的神,比如诸佛诸菩萨十弟子十八罗汉十九珈蓝四大天王四大金刚五方揭谛等。

而佛教的天王称为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

相传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

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 多罗吒,持琵琶,住东胜神洲 ;南方增长天王 毗琉璃,持宝剑,住南赡部洲 。

西方广目天王 留博叉,持蛇(赤龙),住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 毗沙门,持宝伞,住北俱卢洲。

中国佛教徒认为南方增长天王持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拿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执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司顺。组合起来便成了“风调雨顺”。



如果对佛学有兴趣看这个你会有大发现,这才是佛教终极秘密!
1.佛成佛以后,首先直接的给众生开示了“次第一心三藏”,即《华严经》,准备讲明“次第一心三藏”的当下开示“一心三藏”就可以圆满。但是发现事与愿违,许多人不能接受。他们有的执着苦修苦证,有的执着自然外道,有的执着求神通术。。。当时印度就有96种外道。无奈之下佛只有一步步引导,不与这些外道打成一片就意味着没有人会听佛的开示。2.为了破这些外道,佛讲了《阿含经》,十二因缘法等进行接引,用因缘法来破自然外道法等,欲使小乘人得到他们的“果位”。这个果位即小乘人的阿罗汉,辟支佛。属于不了义二乘人的果位。所谓不了义是指这个所证是有漏的菩提。3.佛又针对众生不同的喜好执着,比如有的人喜欢执相修行,有的人喜欢执空修行等,都为他们讲各自的经典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藏教菩萨 → 他们的发心很大,执着在事相上来行持,也就是说他们是执相修行,行有为法,比如念佛念咒,拜佛拜忏,只懂得拜有形相的佛,不懂得拜法界佛,天天有为的去行善,这叫有为法,有为法是生灭法,不能成佛。因为佛法不讲善只讲真。但是他们会得到很大的人天福报!但是因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功德是必须明心见性开悟)我们修行人学佛目的不是为了得福报,那叫三世冤,第一世受苦,第二世享用自己的福报所得,第三世往下落至三恶道等,因此是白修一场不出轮回。 佛为了接引有缘众生先入佛门再说,总比闻不到法强,因此为这部分执相才愿意修行的众生开示了《无量寿经》《地藏经》等,这是藏教菩萨所修经典。所以我们可以与古代的梁武帝比较一下,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座庙,度了十几万人出家,到最后还不得好死,达摩祖师直接告他说:“你没有功德”。通教菩萨 → 这了接引藏教菩萨放弃有为修行更上一个层次,也为了把喜欢执空修行的人接引进佛门,佛用《金刚经》《六百部般若》来破执相修行的有为法,《金刚经》就是把有为法判为邪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金刚经》就是来接换《无量寿经》《地藏经》的。《金刚经》讲得很清楚,“若人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怎么了? 行邪法不能见如来。这是佛讲的,所以我们念佛,拜佛,供养舍利,建寺庙有什么用啊?!这些与成佛与你明心见性没有关系,这些是修行而不是修心。所谓那些念佛 拜佛 供养舍利,只能做为佛法形式上的有缘辅助接引众生的工具而已,不是成佛的方法,与成佛无关。想成佛要明理,深入经藏开了智慧才行。所以当今多少人在盲修瞎练一看便知,而且往往大家都去做的事就觉得是对的也跟风去做,不会理智的用智慧去分析,从而占用自己大量的学法时间去跑佛事啊等,还觉得这是自己往生的资粮,这不是与佛做交易吗?用世间人的想法与佛再做交换吗?佛啊你看我今天放生放了多少了,念了几千声佛号啊,还念经咒多少遍啊,我一定能往生了,是不是佛啊?就是这种心理啊。因此造成“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个通教就是指禅宗的修行,执空修行,破一切相归空相,连佛的三十二相他都判为无明相,这叫禅宗的无为法。他执在空相里不出来了,他却不知道空是对有而讲的,空本身也是一种相,是空相。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有相,非空相,但他能现有相,现空相,随缘自在变现。真心本来面目是非有为,非无为,非不有为,非不无为. 禅宗所认为的这个“无为法”,通过禅定的功夫来修成的,是不是以有为之心 修无为之法?!所以仍然判为是有为法,以有为之心修无为之法,仍然是邪法。《楞严经》第六卷中文殊菩萨就把月光童子还有孙陀罗难陀一些人修的禅宗判为不能成就。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修此法门“恒沙莫一,亿劫希成”,就是讲修行这个法门能成就的人是恒河沙数的人中难有一个人有这样的根基,这个银河系可能还没有恒河沙数的修行人,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修行,他还是亿劫希成。可见是甚难成就的法门。别教菩萨 → 因此为了破掉众生在有相与空相两个相上的执着,接引众生继续探求真理,这个时候通过《华严经》,《圆觉经》开示众生从亦空亦有两个门而入,在禅宗见空性的基础上,从空出有,比藏教通教更加圆融。这里的破掉不是世间法里的破,世间法讲破是破掉不要了,佛法里的破是在相见性而不是破相见性。明白这个道理就是破了,并不是要把它破除掉不要。《华严经》,《圆觉经》为代表经典,来接换《金刚经》。所以从开始讲“次第一心三藏”难以被人理解到绕了一大圈,众生撞到南墙又撞到北墙,路都行不通,这才发现原来真的不能执着于一部经,人的境界在提升,就如上台阶一样,需要一个认知过程。这样众生就容易放下情执心,不再抱有先入为主的老观念,解放思想,比较开明了。就像我们要过河,只能乘船,过了河,还要船吗?有的人就是不肯丢下船,扛着船继续行,以至于障碍了自己前行的进程。这时再看《华严经》,《圆觉经》那就比以前效果要好得多了,这才理解佛之前讲的那些经那些法门啊是针对当时自己的根机而讲,是应机施教。并不究竟。当时自己就那样的境界,不能接受更深的指导。圆教菩萨 → 到了法华涅盘时,佛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对弟子们说:【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又讲【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请见法华经原文》):唯有这部经是真的,第二部就是假的。也就是认定这部《法华经》才是我佛所要讲的,前面那些经典是引导你们最终流入此《法华经》的,也就是说,《法华经》是前面藏教,通教,别教里任何一部经的接换经,这是方便说,究竟说为:《法华经》为十法界任何一个国土中佛讲的无量经中任何一部的最终接换经。此经破前的小乘因缘经及不了义大乘经。其实佛在成佛后当下就可以讲此《法华经》的,《法华经》即前面所提到的“一心三藏”法理。佛就为了开示众生一心三藏法理,但是当时没有正法氛围,讲了人家也不接受反而会破法毁谤。因而佛讲了这么多经往“次第一心三藏”上引导,因“次第一心三藏”就是为了最后讲清“一心三藏”的辅助跳板!所以,如果你没有学过三藏十二部经能接受这个《法华经》的话,那就不必先前的一大圈子的弯路,可以直取佛法精髓“一心三藏”,直取家园,回归如来藏妙真如性。其实佛在之前41年的传法中,无时不在讲《法华经》只不过那时是旁敲侧击,暗示着讲,给弟子们心里留下一个痕迹。到了法华涅盘时,佛才全面的讲,正式的讲,直接的讲,真话真说,指出弟子们必须受持此《法华经》这样我才与授记成佛,这时佛已不问根性,只讲唯一佛乘。。《法华经》全名称为《大乘妙法莲华经》,佛最后七年就为了讲这部《法华经》。《无量义经》为《法华经》打前阵,《涅盘经》为《法华经》收尾。《楞严经》原名《妙法莲华王》,与《法华经》是同一部经,《法华经》是总讲,正面直接讲,《楞严经》是细讲,是从正反两面讲,把《法华经》要讲的道理全面展开着讲。主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两部大经。圆教佛法是从非空非有而入,遇有说空,遇空说有,非空非有当下即空即有。圆融圆满圆通十法界万法为当人当下一念当下随缘变现。此法不立修证,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印光祖师遗训说为:“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等觉菩萨就是像观音菩萨那样的大菩萨的果位!

阿弥陀佛!
首先佛教的根本教义是极乐世界
佛教的最早衍生是没有天界的,是后来的发展,还有人们臆想的创造的,但是,佛理的存在,极乐世界的存在是远在于佛教的立教之前的,佛教只不过是系统的涵盖和研究的一个宗教组织而已,所以,对佛教的认知必须要分清楚
打个简单的比方,就是万有引力一直存在,只是牛顿发现,并为其证名一样!
回到主题,在佛教明晰的六道轮回中,各个道,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和运行的模式,至于分到各道的几率,是根据各自功德的大小,由修为决定的,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佛祖掌控的,所有人想象的天道分配理论都是认为的臆想造成的,就是将人类的分配原则,主观的强加于各个道数,其实这是很危险的,会犯佛教的大忌“贪”
对于任何佛教的定义,都是统一的,不能以偏概全,就和人的命数一样,有长有短,那是谁能说长命的人就一定是功德圆满的,短命的人就是功德缺乏的呢,更何况夭折的生命呢,所以,生命是统一的,佛教也是统一的,不能摘出某个就行单独的定义!
阿弥陀佛
天道虚渺,但是存在,天道的轮回,任务比人道的还重,因为天道有更深的责任,所以,天人的责任是任何人类或是生灵是不能想象的,佛教里完全是没有人,动物,植物区分的,任何物体都有功德,所以,彻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阿弥陀佛
下面就我自己参悟的道义,与你分享,共成菩提!顶礼
天道,为六道之首,掌管各道,天人为功德圆满的所有生灵的统称,按照修为,作用,能力的大小,分为王,帝,神,君,仙等,他们彼此的协作,又统一的协从,打个现实的比方,就像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样,需要群商群共,但是官的存在依托百姓,看似有权,实则分工不同,不作为的官,要受,冥界、王、佛、轮回道义的监控,通俗讲的轮回道义就相当于中国的法律!
天人是天界,人界与天界的协从体,天神是天人,天道,人道,万物生灵的协从体,天王则是立法机构,是管理天人,天道,人道,万物生灵的协从体,他们没有区别,没有等级制,有的只是能力的区分,和彼此的尊重而已
阿弥陀佛
妄君早明了,共同去修为,极乐本不远,空心善动得姻缘!!!
阿弥陀佛

天人是指天道的众生,就像是人是指人道的众生。
天神是指天道的神,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我们称之为神的都在天道,有一些就属于鬼道。天道的神都属于护法神,我们比较熟悉的比如“二十诸天”,这些天神都是佛菩萨的化现。
天王的所指比较具体,他是包含在天神里面的。一般就是指四大天王。

天人和天神是一样的,指在天宫生活的人,天王就特指四大天王。按普通人来说,天人和天神就是普通老百姓,天王就是政府官员

佛教的人 天人 非天人是指什么?
答:人指的我们人道的人类,天人指的是天道的天人,非天人指的是天道的非人阿修罗。阿修罗道的范围很广的,狭义上六道的阿修罗道指的是天道的阿修罗,天道的阿修罗有天人之福,无天人之德。广义上一切虽然有福,但是贪、嗔、痴三毒烦恼很重的众生都属于阿修罗。阿修罗由于意恶很重的缘故,在享福的时...

提问,那位帮我详细解说一下佛经中的天人
答:就是说,他整个过程中没有淫欲的烦恼,完全是应付行事。前面说是,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他这个是完全没有这样的烦恼。命终之后生越化地,他的神识超越下四天之地,高度比下四天更高;“化”是讲他受用的五尘,他是完全随心来变化,他也不是固定的,他可以随时变化,这一类叫乐变化天。这个天的果报体,他在行淫欲的...

佛教中天神和天神是一个概念么
答:佛教中的天神被称作天人,是天道众生,和大家一样,都是六道众生,都是诸佛菩萨救度的对象。我们凡夫认为天神很了不得,其实天神也未脱离生死轮回,天福享尽,依然依自身业力,苦苦轮回六道。

佛教中五仙:天.地,神,人,鬼.和五虫:蠃,鳞,毛,羽,昆.各指什么?哪位老大...
答:首先要弄懂六道、三界和十法界,佛界属于可以不再轮回生死;因而也不能说:“菩萨,佛属于六道众生”。比如西方极乐世界,凡往生者;以其可以出离轮回之故,名为“横超三界”。而此净土,因“国中天人”(《无量寿经》原文)有“金色身”,应当属“色界天”,还是在三界之中。并未在“第四界”。...

长寿天和天人有什么区别
答:两者的区别在于概念不同。长寿天也被称为无想天,是佛教中的一种果报,是指修行者因禅定力而达到的境界,此处的天人于禅定中安住数个大劫,一旦引业尽时,将以邪见之因而下坠恶趣,因此他们不具备修法的机会;天人在佛教中通常指的是天神或天仙。他们是佛教六道众生中的一种,虽然具有长寿以及超强的...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天人和天使有什么区别
答:天使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左传》里面,圣经翻译的时候应该是借用了《左传》里的说法。天使和天人从含义上看还是有所不同的,佛教里的天人可以说从欲界的四天王天一直到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天都可以被称为天人,总共有二十八重天,但这里面的成分很杂,以色界来说,色界里面共有十八层天,其中有凡夫所居处,有外道...

举例说明“天人”与“神仙”有什么区别?
答:天人是佛教中记载的做善事死后升天享福之人,福报享受完就再入轮回 道教神仙是靠自身修行而成或先天就存在的,低等的仙人有寿命但和天人明显不同不需要耗福报,上等的神仙起步就和佛教的佛同等不入轮回,但是很多半桶水不懂装懂的中国式佛教神棍就喜欢把天人和神仙混为一谈,实在厚颜无耻,佛教本来就...

佛教28层天,天还有寿命啊,
答:所以在人间的普通人眼里,天界的天人们,就是神仙了。所以像其它的宗教说的什么天堂、天国、天界之类的,都是指佛教说的天道。而那些所谓的神、仙之类的,就是天道里的天人。天人们也有不同的级别,这不是根据贫富来决定的,而是根据每个人修行和积累的福德、功德、境界等等来决定的。天人们的寿命到...

佛教中讲的六道轮回中的天人道是不是就是神仙?我想应该就是吧?_百度...
答: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是魔王波旬,而他化自在天的天人,都是波旬的手下,也都是天魔。而更高层次的天人,(高级天人有职位叫天神↔天主)比如四空天的天人,什么也不管,他们就不是神仙。因此天人也并不都是神仙。六道轮回不过是真正天道内的小部分罢了还想包括天道呵呵!佛教徒的抹黑道教的把戏...

佛菩萨和天有什么区别?
答:你知道“天”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天界的一切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凡是在六道轮回之内一切有情(六道众生),皆都比六道轮回之外众生(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低。只有六道轮回之外(如佛、菩萨、缘觉、声闻)才是最贵。也就是说(只有四圣法界)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才是最大的。你们猜“玉皇大帝”和“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