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的因素有哪些

作者&投稿:敞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东亚指亚洲的东部,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国,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人口17亿多。南亚指亚洲南部,包括印度、马尔代夫、不丹、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老挝、菲律宾、柬埔寨、缅甸、文莱和东帝汶。中亚指中亚细亚,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西亚指亚洲西部,包括土耳其、以色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格鲁吉亚、阿富汗、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北亚指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涵盖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首先要看到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引起密切的关注,主要是由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出现的三个现象促成的:
① 跨国金融交易急剧增长。1980年全球资本交易量仅为5亿美元,1992年急剧上升到35万亿美元,预计2000年有可能达到80万亿美元以上。
② 全球贸易量迅速增长。1990年至1999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但同期全球贸易出口量年平均增长率却达到6%。联合国预计2000年全球贸易将增长8%,继续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3.5%)。
③ 全球生产迅速一体化。跨国公司全球投资,在全球生产经营活动。1997年,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及其它活动的发展,超过了世界GDP及贸易的增长速度,其海外子公司销售额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的出口速度。全球性生产系统的形成加强了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其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改写了全球联系以国际贸易为主的历史。
因此,导致经济全球化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的新变化。亦即: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交往的便利;市场经济在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实行;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推动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以迅速兴起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 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创造了政治和社会条件。90年代初美苏两极对抗的世界冷战格局,以苏联解体而宣告结束。世界政治环境急剧改变,缓和的国际关系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发展科技”和“经济优先”的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内政外交的首选目标。发展经济成为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促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效仿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贸易的发展模式。这些变革都促成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市场化趋势,创造了经济全球化必须的体制前提,从而有利于促进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 全球性市场化改革和国际互联网络隐含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兴起创造体制、机制和运行的基础和条件。全球性的市场化改革不仅是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而且也是形成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机制。此外,互联网、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改变经济活动的传统运转方式,不仅极大地缩短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使各国各地区紧密相联,成为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纽带,并且也将会使“地球村”成为事实。
③ 科学技术突破性的进展,提供了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和动力。如果说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被认可和接受,是经济全球化兴起的制度性基础的话,那么,科技革命就为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准备了客观的物质基础。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各国更加重视发展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国际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下一个世纪将进入信息经济、科技先导型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时代。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④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兴起的重要因素。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让于一体的经营实体。它采取全球化战略,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本,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在物资短缺的国家销售产品。跨国公司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促进经济全球化中突出的新动向是跨国大并构,使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跨国界流动。近10年来,跨国企业兼并、收购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都超过了历史记录。
⑤ 国际水平分工的深入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国际水平分工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现代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则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国际水平分工。总之,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国际水平分工的深化使全球经济的共振性日趋明显。国际水平分工是当代各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基础,是当代世界市场不断发展和扩大的基础,它将各国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使国民再生产过程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这是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根本原因和坚实基础。
⑥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环节的金融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使经济全球化名副其实。目前,国际外汇市场的日平均交易量增加到1.2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各国外汇储备总量的85%,是全球商品和服务出口总值的70倍。证券市场对全球资源配置所起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1994年全球股票市场的资本总额为15万亿美元,1998年跃升至27万亿美元,增加了80%。
⑦ 西方国家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为全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主观因素上看,西方自由化经济思想及其政策选择是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基础和政策条件。多年的滞胀导致凯恩斯主义被否定,西方各国相继采取了以自由化、私有化、放弃经济管制为标志的新自由主义。以关税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国际平均关税水平在40%左右,乌拉圭回合后,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下降到4%左右,发展中国家下降到14%左右。这就大幅度降低了跨国贸易的成本。而政府干预的减弱和控制的放松,则有利地促进了资本的全球流动。
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当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的网络时,资本主义制度也就愈发具有了世界性质。资本主义不断寻求克服它内在的限制,但它又往往在更大规模上再生产这种限制。经济全球化正在不断的加速这一过程。资本主义“狂热地追求价值的增值,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资本通过全球化的推动,创造出了世界各地区的全面交往和全方位的相互依赖,并不断创造出注定要替代它的新社会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资本扩张的过程,资本积累的逻辑必然导致财富积累于一类国家,而贫困则积累于另一类国家,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因此而得到充分的展现,在更大的范围产生联动效应。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机制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而经济全球化又是在西方发展模式推动下发展的,因此,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从而使全球化所创造的财富不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全球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答:【答案】:B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源在国际之间进行优化配置,即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10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
答:【答案】(1)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非洲联盟等。(4分。答出2个即可)(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4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在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
答:(2)从材料二中的“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信息归纳得出,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因素有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跨国公司的促进。(3)根据材料三中的“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动力,商品流通渠道得到疏通。随着更多国家采纳市场经济并融入国际体系,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得以加强。此外,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使得成员国大幅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从而为商品自由流通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2. 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在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
答:(1分)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潮流,只能迎,不能拒;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2分)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3分)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2、美国在冷战过程中,世界地位有所下降 3、欧盟的成立,欧洲一体化加强 4、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对美国称霸世界起到了牵制作用 5、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的发展绝非一个国家能够掌控,只要世界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就不断...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答: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社会主义低潮的关联看当代社会主义命运 宋萌荣 正视和全面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与国际范围内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的关联,至关重要。可以肯定地说,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命运同经济全球化之间确有着内在、复杂的关联。从发展趋势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与经济前提。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的因素有哪些
答:亦即: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交往的便利;市场经济在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实行;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推动者.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以迅速兴起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创造了政治和社会条件.90年代初美苏两极对抗的世界冷战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哪些主要问题
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已不局限于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提供服务,而是呈现出日趋独立发展的势头.(四)"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世界经济开始了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面向知识经济的...

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是什么时候
答: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