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机械连接的《残余变形》指标怎么试验?

作者&投稿:堂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钢筋机械连接残余变形检测流程~

残余变形初始值肯定是受力前的值,一般使用特定的引伸计来确定。
按照标准规定,经过数次的加载拉伸载荷及卸荷后再读取试验后的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残余变形值。
我也是按标准得出的,供楼下高手讨论

钢筋机械连接残余变形测量:
1、按照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中公式L1=L+4d计算出试件的变形测量标距。
2、将双侧引伸计调整至对应标距L1 。
3、把钢筋夹持在万能试验机上下钳口之间,钢筋两端夹持的部分要求在100mm左右;然后再把双侧引伸计固定在钢筋的中间位置上,两只引伸计安装在钢筋两侧保持对称180度;引伸计固定牢固后,再拔下定位针。
4、清零数显表后开始试验。
5、按照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单向拉伸从0 → 0.6fyk → 0进行试验(当夹持钢筋接头试件采用手动锲形夹具时,无法准确在零荷载时设置变形测量仪表的初始值,这时允许施加不超过2%的测量变形拉力即0.02X0.6fyk 作为名义上的零荷载)试验结束后,数显表第一排显示均值即钢筋的残余变形值,做好记录关闭仪器。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503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107-2010,自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5、7.0.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和《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2月10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2月22日以第1049号公告,批准发布,2016年8月1日正式实施,原JGJ107-2010同时废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用钢筋机械连接残余变形测试仪进行测量。钢筋机械连接残余变形测试仪主要指标:

1、满足标准: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2010.10.01实施)

2、标定仪器:GWB-200B高精度引伸计标定器(量程0~25mm,分辨率 0.0002mm) 钢铁研究总院制造

3、测量钢筋直径(mm):φ5~φ40

4、测量分辨值(mm):0.001

5、精度等级:1级

6、数显表显示含义:

均值:表示PV1和PV2两路的平均值

PV1 :表示第一路引伸计变形测量值

PV2 :表示第二路引伸计变形测量值

扩展资料

钢筋机械连接残余变形测试仪由两只高精度可变标距引伸计,灵敏度保持一致,组成双侧引伸计,直接测量试样的两侧平均变形量,测量结果准确;两只引伸计测量标距可调,范围50~260mm,量程5mm或10mm;

国家标准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规定,通过圆柱套筒机械连接的两根钢筋,在单向拉伸试验中,接头的变形性能等级是一级时要求:残余变形u0≤0.10mm(钢筋直径d≤Φ32mm)和u0≤0.14mm(钢筋直径d>Φ32mm)。实际工作中测量到的残余变形一般在0.030mm至0.080mm之间。残余变形量很小。

参考资料来源:上海标卓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钢筋机械连接残余变形测试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机械连接



这个实验是第一次加载到公称抗拉力的0.7后又卸载到0时的变形值与初始0力值时初始变形的差值的试验。一般用蝶形引伸计手工测量或者是用电子双侧引伸计自动测量

你好,根据 钢筋机械连接守则 3、 用残余变形代替非弹性变形作为接头的变形性能指标;
  4、 补充了型式检验报告的时效规定和型式检验中对接头试件的制作要求。
  5、 现场工艺检验中增加了测定接头残余变形的要求,修改了抗拉强度检验的合格标准; 钢筋残余变形实验于2010年10月1日 正式开始实施。 它的实验过程,我给您简单的描述一下: 做抗拉实验中, 实验器将以知钢筋固后,完毕后,做抗拉实验, 在做这个实验过程中 钢筋的断点,从未完全断至断点, 这一距离就叫做它的 残余变形实验。也就是说,举例: 100m的钢筋试品到断点后 边成110cm,那么它的残余变形是 10% 变成原筋的110%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所帮助。才子留

北耀阳仪钢筋残余变形仪适用哪个规范标准?
答:北耀阳仪钢筋残余变形仪适用标准为满足规范标准: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6(附条文说明)
答:通过公式计算单项和反复拉压变形,涉及测量参数和详细步骤。形式检验要求包括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测试,以及具体的加载、测量和计算步骤。残余变形和强度测量需符合速率和修约规则,现场检验则需遵循特定的零荷载调整和极限抗拉强度测试。规程的修订旨在提升钢筋机械连接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的作用和修改内容
答:法律分析: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余热处理钢筋、热轧光圆钢筋和不锈钢钢筋采用机械连接的相关规定;2.增加了套筒原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 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的有关规定,以及采用45号钢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时,应进行退火处理的相关规定;3.调整了I级接头强度判定条件...

JGJ107--2003《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机械连接中套筒的长度要求...
答:2.1.1 钢筋机械连接 rebar mechanical splicing通过钢筋与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2.1.2 接头抗拉强度 tensile strength of splice 接头试件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拉应力值。2.1.3 接头残余变形 residual deformation of splice 接头试件按规定...

建筑一级套筒和二级套筒区别
答:1、强度不同 主要表现在一级套筒相对于二级接头讲,强度略高一筹,一般情况下,一级套筒在搭接时不用错开。2、抗拉强度的判定标准不同 一级套筒抗拉强度的判定标准为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实际抗拉强度1.1倍方为合格接头,二级套筒抗拉强度的判定标准为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标准抗拉强度即为合格接头。3、规定...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性能等级划分为I、Ⅱ、III三个等级,划分的依据是...
答:【答案】:D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性能等级划分为I、I、III三个等级,划分的依据是抗拉强度、残余变形、最大力总伸长率、高应力和大变形反复拉压性能

钢筋试验有哪些项目?
答:1、拉伸试验钢筋的拉伸实验主要检测项目有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抗拉强度,最大力总伸长率。通过屈服强度,可以了解钢筋超过屈服点后产生残余变形承担的拉力值。断后伸长率是衡量钢筋塑性的检测指标,是保证钢筋质量的重要机械性能。2、化学成分常检的化学成分有,C、Si、Mn、P、S、Ceq碳当量。钢筋化学...

钢筋机械连接的试验项目是什么
答:主要检验接头强度以及残余变形量,用以确定连接接头是否满足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要求。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型式检验、工艺检验、现场检验有何区别?
答:钢筋开始焊接或机械连接前,应进行工艺检验。其目的是确定焊接或机械连接施工中的工艺参数。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②第一次工艺检验中1根试件抗拉强度或3根试件的残余变形平均值不合格时,允许再抽3根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时判为工艺检验不合格。③每根...

机械连接套筒有规范吗,是多少呢?
答:机械连接套筒规范GB163并不存在,可能您指的是钢筋机械连接套筒的相关规范,在中国通常参考的标准是《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或其他相关GB(国家标准)系列。对于具体的机械连接套筒产品,应当遵循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而这些标准通常会参照或引用国家标准中的相关条款。钢筋机械连接套筒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