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乾隆皇帝有几个孩子。

作者&投稿:范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的乾隆皇帝有几个儿子?~

一共有17个儿子。
七个没到十岁就去世了,三个长大后很年轻就死了,还有两个儿子被过继给了乾隆皇帝的堂兄弟。
除了17个儿子外,乾隆皇帝还有10个女儿,五个很小的时候就去世,其余五个都长大成人。

扩展资料:
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追封定亲王,谥曰安。子二,绵德、绵恩。
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纯皇后。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
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母愉贵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
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贤纯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年二岁。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皇九子,未命名(1748-1749)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皇十子,未命名(1751-1753)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继皇后。
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在此不予赘述。
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
乾隆帝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
参考资料:爱新觉罗·弘历-百度百科

共有17个皇子,10个公主。
一、皇子
1、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追封定亲王,谥曰安。子二,绵德、绵恩。
2、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纯皇后。
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3、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
4、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5、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母愉贵妃,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谥号纯。
6、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7、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贤纯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年二岁,谥号悼敏。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8、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9、皇九子,未命名(1748-1749)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10、皇十子,未命名(1751-1753)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11、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12、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继皇后。
13、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14、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5、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在此不予赘述。
16、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17、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
二、公主
1、皇长女(1728-1729),幼殇,未封,母孝贤纯皇后。
2、皇次女(1731),幼殇,未封,母哲悯皇贵妃。
3、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母孝贤纯皇后。乾隆十二年(1747年)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巴勒珠尔。
4、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母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下嫁傅恒之子福隆安。
5、皇五女(1753-1755),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6、皇六女(1755-1758),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7、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下嫁博尔济吉特氏拉旺多尔济。
8、皇八女(1757-1767),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9、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嫁乌雅氏札兰泰。
10、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1775-1823),母惇妃,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扩展资料:
例举介绍:
1、爱新觉罗·永璜
清高宗乾隆帝长子,生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乾隆十三年(1748年),高宗南巡,还跸次德州,孝贤纯皇后驾崩,永璜以大阿哥身份迎丧,但其间因与三弟永璋表现得不够伤感,被高宗斥责二人不合体统,亦不懂礼节,更暗示二人被取消立储资格。
其实当时永璜只有二十岁,永璋更不过十三四岁,年纪尚轻,再者过世的并不是自己生母,他们很难表现得呼天抢地,豪哭流涕,乾隆帝未免有点因丧妻而失控。
莫名其妙地丧失承继大统资格,永璜从此郁郁寡欢,没多久便于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卒逝。乾隆帝虽感后悔,但为时已晚,遂痛心地下谕曰:“皇长子诞自青宫,齿序居长。年逾弱冠,诞育皇孙。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备成人之礼。”
2、爱新觉罗·永琪
永琪幼聪慧学,少习马步射,武技颇精,博学多才,娴习满语、汉语、蒙古语,熟谙天文、地理、历算,尤其精于天文算法,所书八线法手卷,至为精密,著有《蕉桐賸稿》传世。
其算法传子绵亿,再传孙奕绘,奕绘著《本形篇》记其梗概。永琪工书善画,尤长于书,与其弟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齐名。
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初五日,圆明园九州清晏殿火灾,永琪亲背乾隆帝逃出火中。乾隆三十年(1765)十一月,封和硕荣亲王。永琪封王后染病不起,四个月后不幸英年早逝,谥曰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乾隆皇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永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永琪

一共27个孩子。有17个皇子,10个皇女。

皇子:

1、皇长子,爱新觉罗·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追封定亲王,谥曰安。子二,绵德、绵恩。

2、皇次子,爱新觉罗·永琏(1730—1738),母孝贤纯皇后。

3、皇三子,爱新觉罗·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子一,殇。

4、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5、皇五子,爱新觉罗·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母愉贵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

6、皇六子,爱新觉罗·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7、皇七子,爱新觉罗·永琮(1746—1747),母孝贤纯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年二岁。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8、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9、皇九子,爱新觉罗·永瑜(1748年—1749年)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

10、皇十子,爱新觉罗·永玥(1751年-1753年)幼殇,未封,母舒妃。

11、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12、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1752—1776),母继皇后。

13、皇十三子,爱新觉罗·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14、皇十四子,爱新觉罗·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5、皇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即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

16、皇十六子,爱新觉罗·永㻇(1762—1765),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7、皇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

皇女:

1、皇长女(1728—1729),幼殇,未封,母孝贤纯皇后。

2、皇次女(1731),幼殇,未封,母哲悯皇贵妃。

3、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母孝贤纯皇后。乾隆十二年(1747年)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巴勒珠尔。

4、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母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下嫁傅恒之子福隆安。

5、皇五女(1753—1755),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6、皇六女(1755—1758),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7、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下嫁博尔济吉特氏拉旺多尔济。

8、皇八女(1757—1767),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9、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嫁乌雅氏札兰泰。

10、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1775—1823),母惇妃,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扩展资料:

1、爱新觉罗·永璜

乾隆十三年(1748年),高宗南巡,还跸次德州,孝贤纯皇后驾崩,永璜以大阿哥身份迎丧,但其间因与三弟永璋表现得不够伤感,被高宗斥责二人不合体统,亦不懂礼节。

更暗示二人被取消立储资格。其实当时永璜只有二十岁,永璋更不过十三四岁,年纪尚轻,再者过世的并不是自己生母,他们很难表现得呼天抢地。

豪哭流涕,乾隆帝未免有点因丧妻而失控。莫名其妙地丧失承继大统资格,永璜从此郁郁寡欢,没多久便于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卒逝。

乾隆帝虽感后悔,但为时已晚,遂痛心地下谕曰:“皇长子诞自青宫,齿序居长。年逾弱冠,诞育皇孙。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备成人之礼。”

2、爱新觉罗·永琏

爱新觉罗·永琏,清高宗乾隆帝次子,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年),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乾隆帝称其“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元年(1736年)被秘立为皇太子。永琏此名为其皇祖清世宗雍正帝所赐,隐示承宗器之意。

由于清朝前四个皇帝均为庶出,于是乾隆帝决心从自己的儿子开始,由嫡子继承皇位,登基后不久便将永琏密定为皇储。

但未想两年多以后,永琏得病而死,年仅九岁。乾隆帝极为伤感,赠谥号“端慧皇太子”,并于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入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3、爱新觉罗·永璂

爱新觉罗·永璂(1752年6月7日-1776年3月17日),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宗室,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二子,清高宗纯帝继皇后乌拉那拉氏之子 。

天资淳粹,至性过人。乾隆三十六年,负责编纂《御制满蒙文鉴》总纲。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卒,无爵。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贝勒。

4、固伦和敬公主

固伦和敬公主(1731年-1792年),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生。乾隆初年,封今位号。

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因乾隆帝不忍爱女远嫁,破例准其留驻京师。

其府邸为清代唯一一个固伦等级的公主府。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去世,葬于北京东郊,衣冠葬于今公主岭市附近其领地内。

5、固伦和孝公主

伦和孝公主(1775年-1823年),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女,母惇妃汪氏,自幼最为乾隆所钟爱。朝鲜承政院日记载,公主在宫中有波罗公主之号。乾隆喜怒暴发,宦寺之属。

少有差失, 辄施鞭棰, 多至百余度。虽盛怒之时,见公主则辄解。所以每当鞭棰之时,宫人必送公主而止之,是如为白遣。乾隆凡有非常之擧,宫中必借公主一言以沮之。

公主貌类父亲,乾隆曾说:“你如果是皇子,朕一定立你为储。” 容妃去世,遗物大部分被乾隆赐给公主。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六世班禅奉旨赐公主法名索朗班吉卓玛。

意为吉祥度母。公主初封和硕公主,嫁妆视固伦公主,逾制乘坐金顶轿 。后乾隆晋封爱女为固伦公主,嫁妆又有所加。乾隆五十四年,公主下嫁和珅长子丰绅殷德。

妆奁十倍於和嘉公主,辇送器玩於主第者, 槪论其直, 殆过数百万金。公主于归, 乾隆特赐帑银三十万。 大官之手奉如意珠贝。

拜辞於公主轿前者, 无虑屡千百。 虽以首阁老阿桂之年老位尊, 亦复不免云。道光三年(1823)九月初十,公主去世,终年49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帝:
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永琏,次子,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爱新觉罗·永璋,三子,循郡王。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母嘉嫔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琪,五子,荣纯亲王。母愉贵人珂里叶特氏。
爱新觉罗·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母纯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琮,七子,哲亲王。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爱新觉罗·永璇,八子,仪慎亲王。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瑜,第九子,早殇。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玥,第十子,早殇。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母嘉贵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璂,十二子,贝勒。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璟,早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璐,早殇。母令贵妃魏佳氏。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爱新觉罗·永𤥢,第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爱新觉罗·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长女(1728~1729),雍正六年十月生,雍正七年十二月殇。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二女(1731),雍正九年四月生,当年十二月殇。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二生,母纯贵妃苏佳氏。
皇五女(1753~1755),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三生,乾隆二十年四月二十二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皇六女(1755~1758),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七生,乾隆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殇。母忻嫔戴佳氏。
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八女(1757~1767),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生,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殇, 葬于端慧皇太子园寝。母忻嫔戴佳氏。
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1775~1823),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生,母敦妃汪氏。
养女和硕和婉公主(1734~1760),雍正十二年(1734)六月二十四日生,父为和亲王弘昼,母为福晋乌札库氏。

不算养女的话,是26个子女,嫡出子女12个,养女一个,没有夭折子女5个

乾隆帝:(人数仅次于康熙帝的子女)
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永琏,次子,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爱新觉罗·永璋,三子,循郡王。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母嘉嫔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琪,五子,荣纯亲王。母愉贵人珂里叶特氏。
爱新觉罗·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母纯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琮,七子,哲亲王。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爱新觉罗·永璇,八子,仪慎亲王。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瑜,第九子,早殇。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玥,第十子,早殇。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母嘉贵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璂,十二子,贝勒。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璟,早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璐,早殇。母令贵妃魏佳氏。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爱新觉罗·永𤥢,第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爱新觉罗·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长女(1728~1729),雍正六年十月生,雍正七年十二月殇。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二女(1731),雍正九年四月生,当年十二月殇。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二生,母纯贵妃苏佳氏。
皇五女(1753~1755),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三生,乾隆二十年四月二十二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皇六女(1755~1758),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七生,乾隆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殇。母忻嫔戴佳氏。
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八女(1757~1767),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生,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殇, 葬于端慧皇太子园寝。母忻嫔戴佳氏。
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1775~1823),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生,母敦妃汪氏。
养女和硕和婉公主(1734~1760),雍正十二年(1734)六月二十四日生,父为和亲王弘昼,母为福晋乌札库氏。
不算养女的话,是26个子女,嫡出子女12个,养女一个,没有夭折子女5个。

乾隆生有17子 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永琏,次子,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爱新觉罗·永璋,三子,循郡王。母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宝亲王潜邸格格) 爱新觉罗·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嫔) 爱新觉罗·永琪,五子,荣纯亲王。母愉贵妃珂里叶特氏(时为海贵人) 爱新觉罗·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母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纯妃) 爱新觉罗·永琮,七子,哲亲王。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爱新觉罗·永璇,八子,仪慎亲王。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妃) 爱新觉罗·永瑜,第九子,早殇。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贵妃) 爱新觉罗·永玥,第十子,早殇。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贵妃) 爱新觉罗·永璂,十二子,贝勒。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璟,早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妃)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 未 命 名,第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 爱新觉罗·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皇贵妃)

乾隆生有17子
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永琏,次子,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爱新觉罗·永璋,三子,循郡王。母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宝亲王潜邸格格)
爱新觉罗·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嫔)
爱新觉罗·永琪,五子,荣纯亲王。母愉贵妃珂里叶特氏(时为海贵人)
爱新觉罗·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母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纯妃)
爱新觉罗·永琮,七子,哲亲王。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爱新觉罗·永璇,八子,仪慎亲王。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妃)
爱新觉罗·永瑜,第九子,早殇。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贵妃)
爱新觉罗·永玥,第十子,早殇。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贵妃)
爱新觉罗·永璂,十二子,贝勒。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璟,早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妃)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
未 命 名,第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
爱新觉罗·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皇贵妃)

弘历有几个孩子
答:因她儿子被选为皇帝,乾隆於六十年禅位给儿子时,追赠她为孝仪皇后。 皇十六子於乾隆二十七年,令贵妃生。早夭没有命名。 皇十七子永U,乾隆三十一年令皇贵妃生。与嘉靖帝乃同母兄弟。 问题二:清朝的乾隆皇帝有几个孩子。 乾隆生有17子 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乾隆皇帝所有的儿子都是谁?
答:2、永琏 爱新觉罗·永琏,清高宗乾隆帝次子,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卒于乾隆3年(1738年),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帝称其“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元年(1736年)被秘立为皇太子。永琏此名为其皇祖清世宗雍正帝所赐,隐示承宗器之意。清朝前四个皇帝均为庶出,于是乾隆帝...

乾隆有几个儿子
答:乾隆共有十七个儿子,但有七人不到十岁就病逝;有三人长大成人后,却英年早逝。有两个儿子过继给了乾隆的堂兄弟。清高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军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生于1711年9月24日,卒于1799年2月7日。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1、爱新觉罗·永璋(1735年7月15日-1760年8月26...

乾隆皇帝的继位者是谁?他一共有多少个儿子?后来都干什么去了?_百度知 ...
答:乾隆的继承者是永琰,后改名颙琰,即嘉庆帝。乾隆皇帝的17个儿子分别是:永璜、永琏、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永璘。还有3个早逝,没有名字。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东巡,孝贤纯皇后驾崩,永璜以大阿哥身份...

清朝皇帝各有多少个孩子
答:皇太极(12个儿子,14个女儿)、顺治(8子6女)、康熙(35子20女)、雍正(10子4女)、乾隆(17子10女)、嘉庆(5子9女)、道光(9子10女)、咸丰(2子一女)、同治(无子)、光绪(无子)、溥仪(无子)。 一、皇太极 1、儿子 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 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

乾隆和令妃有几个儿子
答:乾隆和令妃一共有四个儿子。1.皇十四子,永璐 永璐幼年夭折,没有封号。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中午,皇十四子永璐出生生,母亲孝仪纯皇后魏佳氏,那时是令妃。乾隆二十五年去世,去世那年年四岁,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2.皇十五子,永琰 永琰也就是嘉庆皇帝。即位以后,改名颙琰。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十月...

清朝乾隆曾先后立过几个皇太子?
答:清朝乾隆先后立过三位太子,第一位是皇次子永琏生于雍正八年,孝贤皇后生。因病去世,之后选择嘉妃于乾隆十三年生的永琮,但两岁就夭折了,之后就是十五子永琰,也就是最后的嘉庆皇帝。乾隆立太子乾隆一生生了十七个儿子,到乾隆三十八年的时候活著的皇子就剩下六人了。其中有两个还过继给了其他兄弟...

乾隆皇帝的儿子为何都英年早逝
答:我想知道乾隆这十七个儿子为何多一半都不大就挂了,把孩子带大这么难吗,宫里不有许多太医吗,是当时的医疗技术不行还是怎么回事儿... 我想知道乾隆这十七个儿子为何多一半都不大就挂了,把孩子带大这么难吗,宫里不有许多太医吗,是当时的医疗技术不行还是怎么回事儿. 展开 ...

清朝历史乾隆皇帝的几位有名的儿子分别叫什么
答:永璂,十二子,贝勒。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爱新觉罗·永璟,早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爱新觉罗·永璐,早殇。母令贵妃魏佳氏。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未 命 名,第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爱新觉罗·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