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小故事。100字~200字左右。快一些,急!

作者&投稿:玉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要抗美援朝小故事 简短的 50~100字~

在抗美援朝的英雄史册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刷新着现代战争史上从没有过的记录,编织着一个个别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个年仅22岁的年轻战士,志愿军214团8连狙击手张桃芳,在金化郡上甘岭狙击战中,用442发子弹,歼敌214名,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 张桃芳的军龄很短,年龄也不大。1951年3月,19岁的他自愿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9月随部队进入朝鲜战场,1953年1月中旬到一线阵地。这时距朝鲜停战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了。 练就一手好枪法靠得是勤奋和锻炼;成就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则靠得是勤奋加才华;而要成为一名狙击英雄,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天分了。张桃芳称得上是天生的狙击手。天分加勤奋,使他成为了一名狙击英雄。 张桃芳所在连队据守的阵地,是上甘岭战役中英雄黄继光牺牲的597.9高地。自从进入阵地的那一刻,这位年轻战士就对狙击手的行当入了迷。闲暇功夫,他不是向老狙击手请教射击要领,就是端着步枪瞄个不停。因而当他真正成为一名狙击手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第二次参加狙击作战就击毙一名美国兵。此后40多天时间,他用240发子弹,毙伤了71个敌人,成为全连一号狙击手。 连里的干部发现张桃芳是一名可造之材,立刻选送他到团里举办的射击训练班深造。在训练班中,他与其他狙击手们相互交流体会,经验和技术又进一步。训练班结束,团长亲自考核射手们的枪法。轮到张桃芳时,他没有打靶子,却五枪打落四只飞鸟,让所有人惊叹不已。 回到阵地之后,张桃芳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每次出战均有斩获,很快闯过了毙敌100名的大关,在志愿军的狙击手中崭露头角。他的事迹也上了报纸,在战友中间广为传诵。不过,对张桃芳狙击技艺最大的肯定,还是来自敌人方面。尽管不知道张桃芳是何许人,但597.9高地有位志愿军狙击手,枪法如神,对面阵地上的美国兵们却一清二楚,也恨之入骨,专门调来了狙击手,决意要拔掉张桃芳这个眼中钉、肉中刺。这就引出了一场两位顶尖狙击手之间的精彩对决。 1953年初夏的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张桃芳照例一早就上了阵地。他刚沿着交通沟走进三号狙击台,就有一串机枪子弹贴着头皮飞过。张桃芳脑袋一缩,趴在了交通沟里,神经陡然紧张,感觉到了一种异样的气氛。“今天苗头不对,看来对面有人在等着我”。 交通沟里丢着一顶破钢盔,张桃芳顺手拾来,用步枪将它顶起露出交通沟。以前他曾多次用这种方法引诱对手暴露位置。可这次钢盔晃了半天,他的对手却一枪未发,显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射手。 “总算遇到对手了,这种小把戏糊弄不了他。”张桃芳暗道。他在交通沟里匍匐前进,到了交通沟尽头,突然窜起,几个箭步穿过一段小空地。他刚要进狙击台,对面的机枪又是一个点射,子弹紧追着他的脚跟,打得地面尘土飞扬。张桃芳双手一伸,身子一斜,像被击中似地摔进了狙击台左边的掩体里。 这个假动作显然蒙骗了对面的射手,他暂时停止了射击。张桃芳慢慢地从掩体里探出头,开始搜索对面阵地。他先仔细观察了美军阵地上的机枪掩体,发现有两挺机枪正向其它方向射击。张桃芳没有出枪,因为他明白,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诱饵。真正的对手肯定躲在其它地方,也在搜寻他的位置。只要他一开枪,马上就会引来杀身之祸。张桃芳很清楚,自己此刻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对面那个最狡猾也是最可怕的对手。

1.黄继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2:邱少云
也许是敌人对这片开阔地的情况有所怀疑,不多时,几架敌机朝着志愿军的阵地投下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了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不一会,插在了邱少云腿上的蒿草被点着了火苗在升腾。在邱少云后边,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往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然而,这样就会把目标暴露给敌人,整个战斗布置将全功尽弃,五百多战友将面临巨大的危险。后方的指挥员对此心急如焚。好一个钢铁战士邱少云,任凭火焰越烧越猛,他强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痛楚,以超常的毅力,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火烧得更大了。周围的战友甚至能闻到肉体烧焦的味道,而邱少云仍旧静静地趴在那里,直到火焰整个将他吞噬……
3赵俊尹
在上甘岭战役中,一次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一个高地。当冲锋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挺身而出,冲向敌人地堡,他用手榴弹炸掉敌人几个火力点,但还有一个火力点仍在喷射火舌,严重阻碍战友前进。这时,他已经受伤,手榴弹也用完了。为了部队的前进,他忍着伤痛,奋不顾身的冲了上去。
4:罗盛教
1952年1月,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风雪弥漫,气温降到零下2摄氏度以下。2日,一位朝鲜少年崔莹在栎沼河上滑冰,不慎摔倒,压破冰层,掉进2.7米深的冰窟窿里,一瞬间就没了顶。刚刚投弹训练归来的罗盛教见此情景,像接到战斗命令,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他边跑边脱掉棉衣,纵身跳进冰洞,潜入水底寻人。在剌骨的冰水中,罗盛教一连两次沉入水底,摸到崔莹,几次用力把他托出水面,只因冰洞四周的冰层太薄,崔莹无法爬上去,又塌进冰水中。罗盛教第三次潜入水底摸住崔莹,双脚蹬着河底的碎石,使出最后一点力气,用头将崔莹顶出水面,战友赶来协助救出。崔莹得救了,罗盛教却被冲到远处的冰层下,再也没有出来。

抗美援朝独胆英雄吕松山

吕松山同志是山东牟平县人,原先是一个油脂工厂的技术工人。美国帝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朝鲜战争以后,他便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在一个战斗连队里,当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战斗小组长”,这是他感到最光荣的一个称号!
云山外围西南十多华里的地方,四周都是逐渐高大的山巅,中间有一块五六华里的开阔地,开阔地的中央,是一条横贯南北的通敌公路,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从西南的边缘,通过开阔地,向东流不到一华里的河床上,有一座桥梁,这就是公路与桥梁交叉的地方。在这个交叉点的西南开阔地的地区里,有两三百个美国兵,沿着公路的两侧,构筑着工事,在主要工事的出进口,还用坦克在那里作挡箭牌,公路上停着三三两两的汽车后面,拖着长长的炮身。白天里,飞机在天空上来回掩护。
十月二十一日快接近黄昏的时候,几天来战云弥漫,枪声不绝的战地上,呈现一片沉寂。
“碰!”一声响,一颗流星似的火光,从地面飞舞到空中,又指向一个地方。这就是一部分人的眼睛和耳朵所盼待已久的响声和光亮——攻击信号。
随着火光而起的炮火,从四面八方像雪花一样的飞向敌人的阵地上。美国兵现在都像失掉灵魂一样!有的伏在地上,头恨不得埋到地下去,有的钻到汽车轮子下,有的爬进工事去,头也不敢露。有的跑掉了帽子也不顾,这真是一幅难以形容的狼狈相。
从远处不到一千公尺的山地里,有十多个身手敏捷的战士,在炮火的掩护下,通过了敌人机枪的封锁线,很快地便接近到开阔地边缘的河沿里。这就是攻击部队最先头的一个突击班。班前头的第一名,便是突击班里第一战斗小组长吕松山同志。这个班的任务,是要直接攻击敌人中心公路旁的一个核心工事,正好像一把尖刀直刺到敌人心脏一样,然后兄弟部队再把整个地区的敌人分割消灭。这个任务是艰巨的,因为突入敌人心腹时,是会受到敌人各方面的火力制压的,不但补给有困难,伤亡也会大。可是,这些问题,他们无暇考虑,突击班在班长的指挥和吕松山同志的领导下,很快而安全地接近到距离桥梁不到一百公尺的地方,这正是距攻击目标最捷径的地方——三百多公尺。
吕松山同志没有丝毫犹豫地爬上了河床,一边鼓励着:“同志们!立功的时候到了!”大家在他的行动和鼓励下,便一起翻身跳上开阔地,向敌人展开决定性的攻击!这时候,给自己掩护的炮火,和敌人从各方面打来的枪弹,在开阔地上冒起一阵阵的灰尘和烟雾。突击班的战士们,冒着弹雨,穿过尘烟,在战斗中前进,从死尸遍野的敌人身上补充弹药!
英雄们有了枪弹,好比老虎长了翅膀!敌人的枪弹,那能挡得住他们的前进!在前进中一个两个……五个同志都躺下了,负伤了,可是他们知道:这是敌人的垂死挣扎!愈接近敌人,胜利便愈有把握。一声:“前进!”敌人的核心工事,就摆在英雄们的面前了。
奇怪!工事里一个敌人也没有,只有一辆遍体鳞伤的坦克仍然躺在洞门口,地面上看不出一点异样,也找不到一个敌人逃跑的踪影,只有路旁一辆盖着帐篷的汽车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班长走向汽车,想搜查一下。其余三个人正搜索着工事的周围,“拍拍拍……”一阵冲锋枪响,吱吱吱……响的子弹便飞到汽车上,班长的肩头负伤了,吕松山同志端起冲锋枪,“拍拍拍……”来不及瞄准便给敌人一阵威吓的射击!果然,不过十多公尺在公路那边的两个敌人,头缩到地里面去了。吕松山情急生智,不等敌人抬头,他便抢上前去,接连一阵痛击!这两个敌人倒下了。吕松山同志一见眼前的情景,不由得心急发忙,满头只冒汗!
原来他面前是一个十多公尺长方的一个工事——休息掩体,从地平面掘下两公尺多深,上面盖着帐篷,和薄薄的一层土,伪装得同地面一样。这两个被打死的敌人,正在这个工事的进出口,洞里面满是美国兵,“哇!哇!”的叫。吕松山眼瞅自己弹夹的子弹快打光,如果射击中断了,说不定敌人就会往外冲,他急忙把开关拨到点发上,右手端枪一发一发的作点放封锁洞口,左手掏出手榴弹,用牙咬开弹盖,又咬住拉火圈,这样齿手合作的把手榴弹投进洞口去。轰的一声,只炸得敌人乱叫唤。趁着手榴弹爆炸的一刹那,又迅速换上了新弹夹,一阵枪响连着的便是一声手榴弹。没有间断的一颗两颗……他身上的四颗手榴弹投完了,工事里面的敌人还在乱咕噜!这时候他只有最后喊:“快掩护!快掩护!”
可是,在公路那边的两个战友,正在应付几个敌人的反击,根本无法分身,只有肩头负伤的班长爬起来依托在汽车头上,一枪一枪的向洞口射击,替他掩护,助威!他在瞬间,从敌人死尸上,找到了四颗手榴弹,他照样地一阵枪一阵弹的投到第七颗手榴弹,在帐篷缝的远处,伸出来一条白色的毛巾,——投降的记号。吕松山同志右手端着满匣子弹的冲锋枪,左手拿着手榴弹,用大拇指顶起拉火圈,作好了应变的准备后,才停止了射击招呼着:“欧开!欧开!顶好!顶好!”几声招呼后,敌人很有经验地把枪托朝上从帐篷缝里一根两根……数十根枪都丢到工事外,接着举起双手一个两个……三十几个同一姿势的美国兵鱼贯地走到洞外,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走到公路上。最后还有几个特别胆小的怕死鬼,眼见一颗揭开弹盖的手榴弹在他手上挥动,吓得吞吞吐吐,抖抖擞擞的不敢走出洞外。这时候,吕松山太兴奋了,他站了起来,用手去招唤他们,猛不防,“嘶!”的一声,从旁的阵地上飞来一颗子弹,正打中吕松山同志的左臂上,他眼睛一冒火花,顿时汗如雨下,他镇静地坚持着:“欧开!欧开!顶好!顶好!”一直把最后几个美国兵叫出来,交给跟上来的兄弟部队后,他已经支持不住地昏倒了。等醒过来,四围的枪声响得很利害,他知道这是兄弟部队在最后地歼灭敌人,他好容易挣扎了起来,离开火线,由战地的救护同志们把他抬下来。

--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培养出来的有高度觉悟和战斗力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 说当年一个人民解放军的普通战士的觉悟水平比如今美国下令杀十四岁小孩的国防部长高,一点不为过。

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到朝鲜后不久的一天,部队在一个村庄休整,正遇上敌人的飞机轰炸,整个村庄立刻成了一片火海,战士们立即投入了抢救工作。邱少云不顾生命危险冲进了一间燃烧着的窝棚,只见里面一位妇女已经惨死,邱少云抱起死者身边的两个可怜的孩子冲出了火海……目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邱少云胸中充满了愤怒的火焰,他下决心,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这个生物界可等艰巨。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到朝鲜后不久的一天,部队在一个村庄休整,正遇上敌人的飞机轰炸,整个村庄立刻成了一片火海,战士们立即投入了抢救工作。邱少云不顾生命危险冲进了一间燃烧着的窝棚,只见里面一位妇女已经惨死,邱少云抱起死者身边的两个可怜的孩子冲出了火海……目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邱少云胸中充满了愤怒的火焰,他下决心,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这个生物界可等艰巨。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罗盛教救落水儿童 1952年1月2日清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罗盛教出早操后,路经那里,听到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着零下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他两次把崔莹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几经周折,他冻得全身发紫,浑身打颤,难以支撑,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气力,把崔莹顶出水面。这时一名战士赶到,遂将崔莹抢救上岸。罗盛教却因气力耗尽,无力浮出水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1岁。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的小故事
答: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更多回答(1) 其他类似问题 2009-04-17 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 1973 2006-03-12 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1625 2009-04-14 抗美援朝英雄小故事 532 2011-04-25 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 707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黄继光的故事100字
答: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男,1931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的家庭里,小时候给地主当长工,...

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100字左右
答: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战争。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第二年3月,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不久,他随部队开...

抗美援朝的背景故事是什么?
答:②保家卫国,苏军当时赖在东北不走,理由是帮咱们看家。抗美援朝单挑联合国立于不败,名正言顺的欢送老大哥回家和伏特加去了。③雪耻,近代几百年来我国对外战争战无不败,民族自尊心空前低落。而击败联合国军无疑是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从此我国竟然神奇的对外战争胜率100%.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战争中志愿军...

抗美援朝的故事简介
答:抗美援朝:永恒的英雄传说 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在二战结束后所发生的最大规模、最艰苦卓绝的一次战争。经历了整整三年的血和火 baptism,中国军队打出了惊人的斗志和英勇的战绩,让整个世界都感到了中国人民的无畏和高傲。战火燃起:中朝两国互帮互助的友谊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突袭韩国全境,中国选择...

抗美援朝战场感人小故事【不超过50字】
答:列出一个抗美援朝战场上感人的故事 要写出题目主人公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要50字左右吗就没拿你 和宁波女2赞·64浏览急··要抗美援朝小故事 简短的 50~100字在抗美援朝的英雄史册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刷新着现代战争史上从没有过的记录,编织着一个个别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个年...

关于抗美援朝的演讲稿100字
答:关于抗美援朝的演讲稿100字: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饱受列强侵略之害、饱经战火蹂躏之苦,更是深深懂得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宝贵。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人民无比渴望和平安宁。但是,中国人民的这个愿望却受到了粗暴挑战,帝国主义侵略者...

抗美援朝的资料100字
答: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

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答: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战友。在上甘岭战役中,他打死打伤美军38人,缴获枪支23支,救活82名伤员,立过4次战功,获得7枚军功章。战争结束后,他先后在重庆、成都的电力厂工作。英雄尹玉龙还参加党小组活动,成都志愿军老战士联谊会及老年职工协作社等活动。他热爱...

感人的军人故事100字
答: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① 抗美援朝的感人故事100字 3位粉丝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次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