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历史题,历史爱好者、历史帝进,谁帮我解答?

作者&投稿:钟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几道历史题,请历史爱好者回答。~

1.>是改编>和>的,以刘彻的幼年开篇,以景帝的政治保护下刘彻的成长为主线展开,通过刘彻的风险继位,掌握大权;用贤变法,尊王攘夷;大战匈奴,出使西域;巫蛊为乱,罪己示民等重大事件.历史主要介绍他的功绩......
2.西汉时疆域扩大至今新疆一带,深入亚细亚,南平百越,东抚蛮夷,奠定了中华大帝国的壮阔版图......
3.屈辱性:自认为为正统地位的宋朝向少数民族建立的辽称臣而且要交纳贡税.
对社会有利表现在次合约换来了两国许多年的和平,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达,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受时间控制.
社会生活:文学创作开始以平民为主题,出现宋词,平民阶层不断扩大.

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它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殷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农历属于阴阳历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月长度等于"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因此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阴阳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智慧的中国人在经年的劳作中发明了历法和节气。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字叫万年的青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的时候,因为太阳晒得太热,坐在树荫下休息。突然,地上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回家之后,他就用了几天几夜设计出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当天阴有雨或有雾的时候,就会因为没有太阳,而影响了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的不测,也使他很苦恼。万年听说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人类根据太阳,月球及地球运转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和顺应大自然与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则,从而形成了历法。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也叫太阳历;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也就是俗称的农历。其中的阴阳合历一直沿到今天。为甚么农历可以沿用到今天呢?
在今天看来,当时历法的产生,是中国古人为了掌握农务的时候(简称农时),长期观察天文运行的结果。中国的农历之所以被称为阴阳合历,是因为它不仅有阳历的成份,又有阴历的成份。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作出了两者对农业影响的终结,所以中国的农历比纯粹的阴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阳历实用方便。农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准确巧妙,常常被中国人视为骄傲。

汉族地区使用的农历又称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阳定年周期。以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为每月的开始,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可能为30日或29日,12个月为一年。将太阳年划分为24个节气,第1、3、……23等奇数为"节",第2、4、……24为"气",或"中气"。由于太阳年周期和以月相为周期的12个月不一致,约隔每四年增加一个月,增加到没有中气的月后面,如2004年2月只有一个节"惊蛰",没有气,将闰月增加到2月后为闰2月。每年的闰月位置都不太一致。


农历一年一般为12个月,一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月,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太阳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农历可按如下方式推断:当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成一直线的那天,为每个月的开始,称为(朔日)初一。一年中日最长的一天为夏至,日最短为冬至,根据这两点将一年24等分,得到24节气。通常,离立春最近的那个朔日(春节)所在的月,为正月。春节在公历1月20日至2月20日之间。

从古代起,每个朝代都要"立正朔",夏朝时,以冬至月为正月,按干支记年法是第一个月,即"子"月;商朝改正朔,推后一月,周朝又改正朔,又推后一月,汉朝定立太初历,以后每朝虽然仍然立正朔,但民间不再改变,始终以正月为新年,但"子"月仍然维持在11月。

每位皇帝即位时,要改年号纪年,有时兴之所至随时改年号,但从明朝开始,皇帝在位时不再改年号,但新皇帝即位时仍然要改,这种纪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如"同治14年"就是"光绪元年",因为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可是干支纪年始终维持,除了清代的康熙,没有一位皇帝在位超过60年,所以只要说某皇帝年号和干支,年代就相当清楚,如"光绪乙亥"就是同治14年或光绪元年或1875年,同治在位期间没有过乙亥年。

中国其他民族有自己的节日,如苗族四月八,壮族三月三,白族三月街等,都是以中国农历为依据。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新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盂兰盆节、中秋节等都是以农历为依据。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公历)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起到过重大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唐朝的皇极历法等。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

1.因为曹徽在公元243年就死了,而司马懿专权在公元249年,刘禅根本就没听说曹徽打司马懿,刘禅怀疑自己穿越了,要么就是自己疯了,所以很害怕,就把曹徽宰了。当时刘禅正在看一本叫“午马分时”的古书,看的高兴之时,顺口一说:“好,午马分时”,所以曹徽就被五马分尸了。
2。其实.司马懿非常喜欢曹徽,他恨曹徽不和自己好,因爱生恨,但曹徽一死他很难过,当然要把他赎回来。
3.为了自己爱的人,司马懿当然愿意这么做

一:刘禅是一庸才,没有他爹那么仁慈(不过我觉得刘备太假,仁慈,重义气是装的)咋么会听别人的话
二:司马懿这样做实属装,因为这样体现出他的仁慈,让更多的人信服他,这样像曹徽这样就会变少
三:是的,我个人认为司马懿是个野心家
当然这只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我个人的分析

第一,你的故事很假
第二,你的说辞很假
第三,你的逻辑混乱
第四,历史史实时间不符

这个故事很搞笑,看看地图就知道洛阳离蜀汉的边境有多远,且不说兵败后去蜀汉,即使不败还没走到边境就被捉住了。当年如果不是曹操下令边关放行,你当关羽真能走?你看看三国中,除了边关或前线的将领,哪个有二心的能走出边境?

额,我想一想

我是中国历史的爱好者,想问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哪几个时期可算作中国历史...
答:先秦时期 (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221年)先秦是指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这段历史。原始社会经过原始的群居生活到氏族公社的出现。进入阶级社会后,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先秦是中国历史上自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

历史爱好者请进来分析,关于秦桧的问题
答:第三题 李自成等即使后期做了些错事,但起义的动机是反抗腐朽统治,是人民的反抗,和秦桧有本质上的区别。后面我就不答了,分不要了我也得说,楼主是历史爱好者吗?不可能吧,因为我觉得你的有些想法很无知,特立独行是好的,但是只求独特而有的一些偏激的想法,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哗众取宠罢了。

历史爱好者请进来分析,关于秦桧的问题~
答:历史问题要放到历史背景去看。宋朝打的过金国么?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不是宋朝决策者的失误,那么金不可能胜利。详见“靖康之辱”和李纲,都可以从百度上搜到。根本上讲,宋朝虽然士兵很弱,将领也很少,但是由于经济上比金国好很多,且宋朝为防守方,金国为侵略者。宋朝在士气上占很大便宜,所谓“哀兵...

历史爱好者请进来分析,关于秦桧的问题~
答:(2)秦桧是为百姓着想的人吗?如果是,请讲几件秦桧为大宋做的,为百姓做的事来。2.百姓一思考皇帝就害怕 :(1)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不是军事家。更不是处在那个时代的人,翻开书我们知道那时的大宋已经是很腐朽了,但是人会绝望是因为他有希望,岳飞就是希望的种子,一个人不能使一个国家...

八年级历史的一道题:试比较鸦片战争和甲午日战争的异同。
答:我是作为个人历史爱好者来回答的,首先先自我澄清一下。开始回答。【不同点】1最大的不同点是,一个是日不落帝国的侵略。如果说是西方大国将我们打败,那还可以说得过去。毕竟我们闭关锁国了将近一个朝代。但是甲午中日战争就不同了。它是以一个东方原本也是闭关锁国的小国日本将一个曾经是它需要仰...

我是个历史爱好者,但我最喜欢秦朝和元朝的历史了,请问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有说法“百代犹得秦政法。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而且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 是中国历史上面积最大的皇朝。

初一历史题
答:江南经济的发展是统一的物质基础:北朝后周统一北方成为隋朝建立后统一中国的基础。元朝统一同样是建立在人民反对战乱渴望统一的基础上的;同时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北方经济恢复也为统一创造了条件;民族融合、民族问经济文化的交流、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也是统一的基本条件。参考资料:中学历史 ...

历史爱好者请进来分析,关于秦桧的问题
答:1、害死岳飞不能完全算到秦桧上面,毕竟没有高宗的支持,岳飞是杀不掉的,而高宗对于岳飞的猜忌也最终造成了岳飞的悲剧结局。这个可以参考明朝的袁崇焕,他的被杀主要原因也是因为遭到了皇帝的猜忌。套用一句民间的俗话:“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2、岳飞军队的强悍只能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对于整体战局...

一道历史问题
答:参加这个学社的大多都是本地的一些科学家、工程师、学者以及科学爱好者。经博尔顿的介绍,瓦特也参加了圆月学社。在圆月学社活动期间,由于与化学家普列斯特列等交往,瓦特对当时人们关注的气体化学与热化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他后来参加水的化学成分的争论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圆月学社的活动使瓦特进一步增长了科学...

历史猜题,(历史爱好者)谁知道织田信长曾说过的那句人生五十年吗?还有...
答: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