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关系?

作者&投稿:豆卢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两张报表之间的关系如下:
1、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科目期末数 - “未分配利润”科目期初数 = 利润表“净利润” 科目累计数;
2、利润表“净利润”科目 + “年初未分配利润” - 本期分配利润 - 计提公积金、公益金 = 资产负债表“期末未分配利润”期末数;
3、至于现金流量表与另外两张报表的勾稽关系比较复杂,从另外角度说,单独从报表上并没有一定的勾稽关系,做现金流量表要有明细账作为支持。
要搞清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关系,先应搞清楚支出、费用及资产的关系。所有的支出都会引起现金的增减变化,因此都要记入现金流量表。
至于如何记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则要看该支出是管一年还是管一年以上,如果只管一年,就记入利润表,作为当期费用直接处理掉;如果管一年以上,一般就要进行资本化处理,作为资产记入资产负债表。一句话,资产是寿命长的支出,费用反之。

扩展资料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一般指的是销售材料、提供劳务)+本期销项税发生额+(应收票据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账款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票据贴现造成的借记财务费用额-非现金抵账+收回以前的坏账。
需注意的是:应收账款的期初、期末余额在报表中是无法直接找到的,需按照以下方法去推导: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账款的期初净额-应收账款的期末净额)+(坏账准备的期初余额-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对应存货减少的部分,如:销售材料结转的成本)+存货的意外减少(指的是未对应“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的存货减少部分。
如:管理部门领用材料)+本期进项税发生额+(存货期末余额-存货年初余额)+(应付账款年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票据年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年初余额)-存货的意外增加(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
这里需注意的是:存货的期初、期末余额在报表中是无法找到的,需按照以下方法去推导:存货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存货的期末净额-存货的期初净额)+(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勾稽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损益表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是会计恒等式.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其中: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包括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未弥补的历年亏损和结存利润);
  会计恒等式进一步可以演化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时候“收入-费用”就等于损益表中净利润数。这就是你所说的“平”的关系。这也是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之间唯一的对应衔接关系。
  1、利润表是按照“收入一费用=利润”编制的,它反映的是一个期间会计主体经营活动成果的变动。

  2、资产负债表是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的,它反映的是某一时点会计主体全部资产的分布状况及其相应来源。

  3、由于等式“收入一费用=利润”的结果既会在利润表中反映,也会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它门之间的联系可以用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表示。

  4、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部分“未分配利润”年初、年末数等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利润分配部分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年末未分配利润”,年度之中,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部分“未分配利润”期末数等于年初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的净利润之和。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两张报表之间的关系如下:

1、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科目期末数 - “未分配利润”科目期初数 = 利润表“净利润” 科目累计数;

2、利润表“净利润”科目 + “年初未分配利润” - 本期分配利润 - 计提公积金、公益金 = 资产负债表“期末未分配利润”期末数;

3、至于现金流量表与另外两张报表的勾稽关系比较复杂,从另外角度说,单独从报表上并没有一定的勾稽关系,做现金流量表要有明细账作为支持。

要搞清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关系,先应搞清楚支出、费用及资产的关系。所有的支出都会引起现金的增减变化,因此都要记入现金流量表。

至于如何记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则要看该支出是管一年还是管一年以上,如果只管一年,就记入利润表,作为当期费用直接处理掉;如果管一年以上,一般就要进行资本化处理,作为资产记入资产负债表。一句话,资产是寿命长的支出,费用反之。

扩展资料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一般指的是销售材料、提供劳务)+本期销项税发生额+(应收票据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账款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票据贴现造成的借记财务费用额-非现金抵账+收回以前的坏账。

需注意的是:应收账款的期初、期末余额在报表中是无法直接找到的,需按照以下方法去推导: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账款的期初净额-应收账款的期末净额)+(坏账准备的期初余额-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对应存货减少的部分,如:销售材料结转的成本)+存货的意外减少(指的是未对应“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的存货减少部分。

如:管理部门领用材料)+本期进项税发生额+(存货期末余额-存货年初余额)+(应付账款年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票据年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年初余额)-存货的意外增加(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

这里需注意的是:存货的期初、期末余额在报表中是无法找到的,需按照以下方法去推导:存货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存货的期末净额-存货的期初净额)+(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勾稽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损益表



是的
没有其他勾稽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你有用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那么这个等式是不成立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就是用来调整未分配利润年初数的
但是在资产负债表中不能将年初数直接修改为调整后的
所以如果有差额,先分析是否用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并等于 这个科目的发生额

如果你的资产负债表权益上面分开未分配利润和本年利润就有关系,本年利润等于损益表的净利润
如果没有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等于损益表上的净利润加未分配利润

检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数据是否正确就看:资产负债表里未分配利润年初数(80000)+损益表中净利润(10000)=资产负债表里未分配利润年末数(90000),对吗?-----对的
没有其他横等关系了吧?-----没了。

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
年初未分配利润+净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本年分配股利=年末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有什么不同?
答:不考虑其他业务收支、营业外收支等)正因为有上面的等式勾稽关系、采用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和会计的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前三者侧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后三者侧重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才使得资产负债表平衡并保持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关系?
答:在年初“未分配利润”没有余额的情况下,和损益表的“净利润”相等,因为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包含上年未分配的利润,而损益表的净利润反映的仅是本年的利润。应交税金是负数,那是预交的税款,不影响损益表中的利润的算法,原来怎么算,现在还怎么算。

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答:在没有提取盈余公积、分配利润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情况下 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利润表的净利润=期末未分分配利润

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请给出详细解答...
答:①本(上)应交增值税本期金额=本(上)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17%-本(上)期进货×17%;②本(上)期营业收入=本(上)期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金额 ③本(上)进货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金额+本(上)期损益表中“营业成本”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

损益表的本年利润与资产负债表的逻辑关系
答:损益表的本年利润一般等于资产负债表里的未分配利润(新办企业),如果是老企业就是上年未分配利润加本年本年利润=本年的资产负债表里的未分配利润。

请教一下,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损益表三者有什么联系?在查账时,怎 ...
答: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两张报表之间的关系如下:1、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科目期末数 - “未分配利润”科目期初数 = 利润表“净利润” 科目累计数 2、利润表“净利润”科目 + “年初未分配利润” - 本期分配利润 - 计提公积金、公益金 = 资产负债表“期末未分配利润”期末数 ...

请专家给予帮助:损益表中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
答:是的。在工业企业年度财务决算书中是这样。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这样:《损益表 会工02表》中的“净利润(本年累计数)”=《资产负债表 会工01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合计”的“期未数”-“年初数”,这个式子应该是相等的。若不是工业企业的财务报表,且不是财政部规定的财务报表格式,则很难说。企业...

资产负债表跟损益表有什么联系没?
答: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一个企业第一年开业,那么你的未分配利润=净利润。以后年度,未分配利润=每年净利润的累计数 利润总额是税前会计利润,净利润为税后会计利润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等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