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的基本知识?

作者&投稿:除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拳击的基本常识是什么?~

拳击技术 拳击比赛要求快速有力、准确、清晰、有效地出拳击中对手,而自己又能巧妙地躲避对手的攻击。在拳击技术中发力是重要的一环,发力是把身体重量和速度,出拳的速度和两腿撑地的反作用力加在一起,集中到拳头上打出去。拳击需要手足协调一致,步法与正确的拳法相结合,攻与守相结合,并要始终保持身体平姿势 一般有"左手在前"和“右手在前”两种。拳击运动员首先应选择对自己适合而有效的拳击姿势。动作要领是: 两脚开立(距离略比肩宽), 膝部略弯屈,前足尖稍内转,后足尖向前,身体重心始终保持在两腿中间,着力点在两脚的前脚掌上,手在身体前面伸出约30厘米处。以“左手在前”姿势为例,左肩侧向前,左手比右手略高,右前臂贴近胸部,两肘弯屈,略贴近肋骨,右拳靠近下颔(呈保护状),下颔内收靠近胸部,两肩前拱。
步法 维持身体重心的平衡,配合拳法移动身体迅速出击的一种技术。 步法是拳击的基础。 步法有滑步、冲刺步、侧步和环绕步等。滑步即两脚掌不离地面同时前进、后退或向左右滑步;冲刺步是一种突然快速进攻的步法;侧步是向对手侧面移动的步法;环绕步是围绕对手移动的一种步法。在作各种步法移动时,不能因身体移动而步法混乱,从而失去身体的平衡。在向不同方向移动时,应先移动同方向的足,后面的足随即跟上。步法移动时,脚掌尽可能不离开地面或作跳跃步。
拳法 有直拳、钩拳、摆拳、刺拳等。①直拳:直接从肩部出击, 轨迹成直线,途径短、 拳重、威力大,是主力拳。其击法是当手臂前伸而还未完全伸直时,拳头应象旋凿一样旋转,当手臂伸直到最后一瞬间,要运用身体重心和出拳的速度力量以及肩部突然短促延伸,将力量倾注在拳头上打出去。②钩拳:是一种距离较短,逼近击打的拳法。钩拳的手臂弯屈形状如钩,臂和拳从侧方移动击出,当接触打击面时,肘和腕向内弯屈。钩拳主要分为上钩拳、侧钩拳以及平钩拳等,上钩拳是由下向上击打对手的腹部或下颌处;侧钩拳是从侧面击打对手腮面下颌处。钩拳在一般情况下都用连击动作。③摆拳:是从横侧面击打对手耳以下腮颌处的一种拳法。摆拳手臂弯屈度约大于90°,拳的轨迹成横短半弧形。但是,由于摆拳轨迹路线长,容易被对手识破,只在有利时机才使用这种拳法。④刺拳:属于直拳范畴,其轨迹成直线。刺拳是一种试探性的为其他拳法连击开辟道路的拳法。出拳可轻可重,速度快。主要用来扰乱对手思路,破坏对手防御体系,迫使或诱使对手出击时在防御上出现破绽,为接着利用重拳攻击对手创造条件。在破坏对手防御体系后,第 2拳应随即跟上出击。比赛时可以将上述几种拳法组合起来连续应用(常称组合拳)。
防守与还击 用拳套或手臂阻挡对手的来拳,或拨开、压住对手的来拳,趁势加以反击,叫阻挡防守。运用上体旋转、移步后让或向左右两侧潜入转移,使对手的拳击落空后趁机加以反击,叫闪躲防守。还击,通常是在阻挡或闪躲掉对手来拳的一瞬间,对准对手防御上的空隙予以还击。还击在拳击战术上往往是先诱使对手击拳,然后不失时机地加以还击。因此它是一种反应速度快、身手敏捷的高超技术。
衡。完善的拳击技术由拳击的姿势、步法、拳法以及防守与还击等部分构成。
拳击比赛规则 拳击比赛分业余比赛和职业比赛两种。参加业余比赛的运动员成年组必须年满18岁,参加奥运会的年龄规定在17岁以上。比赛进行 3个回合,每个回合 3分钟。青少年组的年龄可在15~17岁,比赛也进行 3个回合,但每个回合2分钟。回合之间都休息1分钟。参加职业拳击比赛必须年满18岁,可根据比赛资历分为 4、6、8、10、12、15回合进行比赛。
   业余拳击比赛按运动员体重分级,一般分为11个级别:48公斤以下、48~51公斤、51~54公斤、54~57公斤、57~60公斤、60~63.5公斤、63.5~67公斤、67~71公斤、71~75公斤、75~81公斤、81公斤以上。
   业余拳击比赛一般使用20分制,职业拳击比赛多使用 5分制和10分制。在评分标准上也有所不同,业余比赛重视漂亮的打击技术,而不注重击中对方的程度;职业拳击比赛则以给对方打击的重拳为主要评分依据。拳击比赛时,有 1名裁判在拳击台上执行裁判任务,台下3面各有1名评判员,负责两方运动员的技术得分,此外还设有记时员。在职业拳击比赛中,如有两名以上裁判判定一方胜利,可判该运动员获胜;如 3名裁判意见各异,则判为平局。但在业余拳击比赛中没有平局,如得分相等,则看哪一方主动,再则可根据风格、技术优劣等来判定胜负。比赛时,运动员要服从裁判,当一方运动员被击倒,站立的一方要接受裁判命令退至立柱处。这时,裁判员开始数10秒,如被击倒的运动员在规定的10秒内站立起来,可继续进行比赛,否则即判对方为胜利。
   拳击台的面积为 4.9~6.1米见方,台高约1米,四角各竖一根立柱,四周用3~4条绳索环绕,最高围绳与台面距离约 130厘米,立柱与绳圈相距为50厘米。场地应平坦,台上铺有1.3~1.9厘米厚的毛毡或其他柔软物品,然后上面再用帆布罩上。运动员比赛时应身穿背心、短裤、束腰带,足着柔软皮靴,手缠绷带,外戴皮质拳击手套

中国武术是谈不上那一派最厉害的,武术厉害与否是看习练武术的人。
在中国众多武术流派中,以“掌”为最的当说八卦门。
“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不仅有强身健体之功用,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享誉武林。
八卦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讲究。
(一)、八要:
1.三形三势:三形即“行走如龙,动转若猴,换势似鹰”。 三势即“步如蹚泥,臂如拧绳,转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脚心涵空,胸心涵空。” 三合即:“意与气合,气上力合,力与意合。”
3.三圆三顶:三圆即“脊背要圆,两膀抱圆,虎口张圆。” 三顶即“舌顶腭,头顶天,掌顶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气要裹,肩要裹,两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二)八卦掌的技法主要讲究:
1.掌型掌法:掌型有仰掌、俯掌、竖掌、抱掌、穿掌、劈掌、 撩掌、挑掌、塌掌、撞掌、掖掌等。
掌法主要有: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沾连粘随。 削砸劈挎,缠挑刁钻。撩塌掖撞,片探切翻。
2.步型步法:
步型:掰步、扣步、仆步、半马步等。
步法:起落摆扣,进退跟撤,开掰插闪等等。
3.腿型腿法:
两腿形似剪,行步如蹚泥。腿法:摆扣踢曲,兜崩翻踹,劈蹬截切。八卦掌有明腿、暗腿之用,但以腿掌齐至,暗腿为主。
4.身型身法:
八卦掌身形似游龙,腰如轴立,身法讲究拧裹钻翻,圆活不滞,身随步动,掌随身变,步随掌转,上下协调,周身一动无有不动,拧旋走转似流水,上下翻动如娇龙。
(三)八卦掌的技击原则:
以掌为法,以走为用,溶踢打摔拿为一体,循循相生无有穷尽。避正就斜,顺势顺劲,虚实莫测,脱身化影。柔则棉里藏针,沾粘随化;刚则冷弹崩炸,迅如闪电惊雷。
八卦练功者从行步入手,内功为基,正形、通气、懂劲、熟技、明变。以八大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 八卦掌的器械种类很多,尤以八卦刀最为著名。

建议系统的学 太基础意义不大
采纳一下加我QQ2218916234 我有很多书和教程 传给你先看一下
图百度显不出来

一、人体关节及要害部位
人体关节受到超过生理限度的打击或压迫,就会发生脱臼或韧带撕裂,而失去正 常功能;任何要害部位受到打击时,就会感到疼痛难忍,有的甚至丧失生命。了解人体关 节的活动范围,要害部位的生理机能,便于在对敌格斗中,准确控制关节和击其要害,制 服敌人,保护自己。 (一)关节 在人体中,骨骼与骨骼相连接,能活动的部位叫关节(1.2) 1、颈椎(俗称脖关节):是头部与身体相连接的部分,能前屈、后伸和左右转 动。如用力打击或左右猛拧,就会感动疼痛难忍 或受到损伤,失去正常功能。 2、肩关节:是人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能内收、收展、前屈、后伸及旋转 运动。如用力左右猛拧或向后扳至极限再施加压力,就会脱臼或 韧带撕裂。 3、肘关节:活动范围较小,只能前屈 和伸直,在完全伸直时,由后方施加压力 或打击,就会造成脱臼或韧带撕裂。 4、腕关节:活动范围较大,能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和左右旋转,但由于各 骨细小,八块腕骨主要靠韧带连接。如用力拧折,就会造成脱臼或韧带撕裂。 5、指关节:除拇指为两节外,其余各指均由三节短小指骨连接而成,活动范围 较小,能屈曲和伸直。当伸直时,向后或两侧猛折,就会脱臼或骨折。
1/80
格斗教程6、膝关节:能后屈和伸直。在伸直时,由前、侧方用脚猛蹬,就会造成脱臼或 骨折,失去正常功能。 7、踝关节:能内收、外展,活动范围较小。如用力打击或拧折,就会脱臼或韧 带撕裂。 (二)要害 人体中受到外力的打击或压迫,造成伤残、昏迷或死亡的部位称为要害部位。 1、头部:是人的主宰,有听、视、嗅觉以及大脑、小脑等重要器官,直接控制 和影响人体各部位的姿态。其要害有面部、太阳穴和耳后穴。如受到打击,可使人昏迷, 甚至死亡。 2、喉部:包括呼吸道和食道,两侧附有颈动脉血管。如用力卡压,就会使人头 昏,四肢无力,甚至死亡。 3、胸部:如受到打击或压迫,可使胸部或心肺受到损伤,失去正常功能。 4、肋部:共有十二对肋骨。由于肋骨细长,如受到打击或压迫,就会感到疼痛 难忍,甚至骨折或损伤胸腔内器官,造成呼吸困难,失去正常功能。 5、腹部:内有肝脏、脾脏、膀胱等器官,壁层腹膜神经末梢丰富,感觉非常灵 敏。如受到打击或压迫,就会感动疼痛难忍,失去正常功能。 6、腰部:是维持身体正常姿态的重要部位,起着传导重力的作用。如用拳、肘、 脚由后猛力击、蹬、可使腰椎、肾脏损伤,失去正常功能。 7、裆部:是人体神经末梢最丰富的地方,如受外力顶、撞、抓、踢等,就会感 到疼痛难忍,甚至死亡 二、手型、步型 (一)手型 1、拳:四指并拢卷屈握紧,拇指紧扣在食指和中指第二节上,拳面平,腕挺直。 用于击要害部位。
2/80
格斗教程 (图 3) 2、掌:分立掌、插掌、横掌、八字掌。 (图 4)立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贴于虎口处,手掌与小臂略成直角。用于推、 击。插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贴于虎口处,手腕挺直。用于插、戳。 横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贴于虎口处,手腕内收。用于砍、切。八字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向外分开。用于挡、抓、卡、压。
3/80
格斗教程3、勾:五指捏拢屈腕(图 5)。用于击肋、裆及掳腿。 (二)步型 1、弓步:左脚向前一大步,脚尖向前稍内扣,左腿屈膝,大腿略平,膝盖不超 过脚尖。右腿挺直,脚尖内扣;上体对正前方,两拳置于腰际,拳心向上,两眼向前平 视(图 6)。弓左腿为弓步,弓右腿为右弓步。 2、马步:左脚向左跨一步,略比肩宽、脚尖对正前方,屈膝半蹲,膝盖不超过 脚尖,大腿略平,全脚着地,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拳置于腰际,拳心向上,两眼 向前平视(图 7)。 3、仆步:左脚左跨一步,左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脚和膝外展。右腿挺直平 仆,脚尖里扣,全脚着地,两拳置于腰际,拳心向上,两眼向右平视(图 8)。仆右腿 为右仆步,仆左腿为左仆步。
4/80
格斗教程 4、虚步:右脚外展 45 度,屈膝半蹲。左脚向前一步,脚跟离地,脚面绷平, 脚尖稍内扣,虚点地面,膝微屈,重心落于右腿。两拳置于腰际,拳心向上,两眼向前 平视(图 9)。左脚在前方为左虚步,右脚在前为右虚步。 三、 格斗姿势 格斗姿势和是与敌格斗时最常用的架式,它便于进攻和防御。 动作要领:听到“准备-——格斗”的口令后,身体半面向右转的同时,右脚后撤一 步,两脚略成“八”字形,屈膝,体重大部分落于右脚;同时,两手握拳前后拉开,左 臂弯曲,略大于 90 度,拳与下颌同高,拳眼向内上,右拳置于腹前(距身体约 10 厘米), 拳眼向上,自然挺胸收腹,目视前方 第二章 基本功 基本功是擒敌技术的基础。通过训练,能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学会打、踢、挡、抓、拧、击,以及倒地的动作要领,提高攻击力量和防护能力。 一、臂功 臂功是增强臂力,锻炼拳击的爆发力,提高攻防能力,学会以拳、肘制敌的 基本打法。
5/80
格斗教程(一)直打 用途:击面、胸部 动作要领:(1)在格斗姿势的基础上,重心稍后移,同时,左臂经胸、腹、 裆部内拨(图 11);右拳以蹬腿、扭腰、送胯之合力猛力向前旋转冲出,右脚向右 前自然跟上(约 15 厘米),右腿微屈,左臂后摆,拳眼向前(图 12)。(2)右脚 向前上步,右臂经胸、腹、裆部内拨后摆,左拳左脚同右拳右腿直打的要领。然后, 按(1)(2)的要领左右交互练习。 要求;拳要打平,稍高于肩,着力点于拳面,防打要紧密结合.跟步时,不得抬脚 跺地。 (二)侧打 用途;掼耳、击太阳穴。 动作要领:(1)在格斗姿势的基础上,重心稍前移,同时, 左小臂上挡外 拨,拳与头同高(图 13 );右拳以蹬腿、扭腰、送胯之合力,猛力向前横勾,与眼 同高,拳心向下,右脚向右前自然跟上(约 15 厘米),右腿微屈,左臂后摆,拳眼 向前(图 14)。(2)右脚向前上步,右小臂上挡外拨后摆的同时,左拳向前横勾, 左腿同右拳横勾的右腿的要领。然后,按(1)(2)的要领左右交互练习。
6/80
格斗教程要求:横勾要猛,着力点于拳面,防打紧密结合。横勾时,不得向后引拳; 跟步时,不得抬脚跺地。 (三)勾打 用途:击腹部、下颌。 动作要领:(1)在格斗姿势的基础上,重心稍后移,同时,左臂经胸、腹、 裆部内拨(图 15);右拳蹬腿、扭腰、送胯之合力,由下向前上猛力勾打,约与下 颌同高,拳心赂内,右脚向前自然跟上(约 15 厘米),右腿微屈,左臂后摆,拳面 向前(图 16)。(2)右脚向前上步,右臂经胸、腹、裆部内拨后摆的同时,左拳由 后向前上勾打。左腿同右拳勾打时右腿的要领。然后按(1)(2)的要领左右交互练 习。 要求:勾打要猛,着力点于拳面,防打要紧密结合。勾打时,不得向后引拳, 跟步时,不得抬脚跺地。 (四)肘击 用途:击腹、胸、办部。 动作要领:(1)在格斗姿势的基础上,重心稍前移,同时,左臂上挡外拨(图 17)右脚向前上步的同时,右臂屈肘于胸前,左拳变立掌,前推右拳面,猛力前击。 大臂略平,成右弓步(图 18)。(2)右臂上挡外拨,左臂后摆,左脚上步肘击。然后, 按(1)(2)的要领,左右交互练习。
7/80
格斗教程 要求:肘击要狠,着力点于肘部,重心要稳。 二、腿功腿功是锻炼腿力,提高灵活性,增强稳固性,学会以 腿制敌的基本功。 (一)弹踢 用途:踢裆、腹部。 动作要领:(1)在格斗姿势的基础上,两手叉腰,右大 腿抬平屈膝,脚尖内勾,由后向左前猛力勾踢,略高于 膝(图 19)。(2)右脚向前落地,脚尖向外,起左脚 按右脚勾踢的要领勾踢。然后,按(1)(2)的要领左右交互练习。要求:勾踢要猛, 着力点于脚的内侧,重心要稳。 (二)勾踢用途:勾踢脚腕、脚跟及小腿。 动作要领:(1)在格斗姿势的基础上,两手叉 腰,左腿微屈,脚尖向外,起右脚屈膝,脚尖内勾,由后 向左前猛力勾踢,略高于膝(图 20)。(2)右脚向前落 地,脚尖向外,起左脚按右脚的要领勾踢。然后,按(1) (2)的要领左右交互练习。 要求:勾踢要猛,着力点于脚的内侧,重心要稳。 (三)侧踹 用途:踹膝、肋部。
8/80
格斗教程动作要领:(1)在格斗姿势的基础上,两手叉腰, 左脚尖向外,同时左转身,右大腿抬平屈膝,脚尖里勾,向 外猛踹,略高于膝(图 21),迅速收回。(2)右脚向前落 地,脚尖向外,右转身起左脚按右脚侧踹的要领侧踹。然后 按(1)(2)的要领左右交互练习。要求:猛踹快收,着力点于脚的外侧,重心要稳。 三、腿臂综合练习 腿臂综合练习,是结合臂腿进行的基本功练习。通过训练,可增强拳打、脚踢的 协调性,提高进攻的灵活性和连续性。 (一)推击弹踢 动作要领:(1)在格斗姿势的基础上,右脚向前一 步成弓步的同时,右拳向前冲出,左拳收于腰际(图 22), 随即,左拳变立掌向前推出,右拳收于腰际(图 23)。(2) 起左腿向前弹踢的同时,右拳向前冲出,左手变拳收于腰际 (图 24)。然后,按(1)(2)的要领左右交互练习。 要求:推击要迅速有力,冲拳弹踢要协调一致,重心要稳。 (二)勾踢肘击 动作要领:(1)在格斗姿势的基础上,起右脚勾踢的同时,左小臂上挡外拨, 右臂自然后摆(图 25)。右脚落地的同时,右臂屈肘前击,成右弓步(图 26)。(2)
9/80
格斗教程 起左脚勾踢,两臂按右脚勾踢时要领上挡后摆肘击。然后,按(1)(2)的要领左右交 互练习。 要求:勾踢、肘击要猛、重心要稳。 (三)挡抓后绊 动作要领:(1)在格斗姿势的基础上,左手变八字掌于左胸前,上右腿于左脚 前,脚尖自然下垂(图 27);左手挡抓、拧拉于腰际的同时,右腿猛力后绊,右拳向前 冲出(图 28)。(2)右腿向前上步,右手挡抓、拧拉。左腿、左拳按右腿后绊时的要 领后绊、冲拳。然后,按(1)(2)的要领左右交互练习。 要求:挡抓、绊腿、冲拳要协调一致,后绊着力点于脚跟,重心要稳。
10/80
格斗教程 四、倒功 倒功是倒地时自我保护,避免摔伤,增强防护能力,变被动为主动的基本功。训 练时,必须在熟练掌握原地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跃起动作练习。 预备姿势:在立正的基础上,左脚向左分开约与肩同宽,屈膝半蹲,两臂后摆, 半握拳,上体微向前倾(图 29)。 (一)前倒 动作要领:在立正的基础上,自然前倒,同时,两臂屈肘,置于胸前,掌心向下, 抬头收腹,以两掌及小臂着地(图 30)。 要求:腿要挺直,倒地要快。 练习步骤:1、两膝跪地,练习两掌、小臂着地的要领。2、右脚上前一大步成弓 步,迅速撤回右脚的同时,直身前倒。3、两人一组,辅助者位于操练者一侧,一手抓住 操练都的腰带,当操练者倒地时,适当用力上提。
11/80
格斗教程 (二)后倒 动作要领:在预备姿势的基础上,两臂前摆,两膝向前下顶,上体后仰,同时, 起右脚,挺腹勾头,以臂、肩及背部着地(31)。 要求:摆臂要快,后仰、挺腹和勾头要协调一致,臀部不着地。 练习步骤:1、先臀部着地进行练习。2、降低预备姿势,膝向前下顶,在臀部即 将接近地面的基础上练习。3、初学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两人一组,保护者位于操练者 后侧下蹲,用双手保护操练者头部,防止摔伤。 (三)侧倒 动作要领:在预备姿势的基础上,两臂迅速前摆,随即左后转身,右脚向左摆, 以左臂、右脚掌、体侧着地,右臂上挡护头,两腿弯曲成剪式(图 32)
12/80

从简单的体能。力量。协调。做起。格斗不是说起玩的。要把心态摆正.训练很枯燥。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