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1936年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党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应该是B吧
关于红军长征原因的三种观点
(1)红军长征是王明"左"倾错误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结果.
(2)红军长征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它主要的不是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举行长征,而是由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共产党内主观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3)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苏区地盘缩小,到1934年9月,中央根据地由原来的35个县缩小到只剩瑞金,兴国等几个县,面积由五万多平方千米减至一万平方千米左右,这就使红军没有回旋的余地;二是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王明的"左"倾经济政策,导致根据地经济濒临崩溃的境地,使红军缺乏在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的物质条件;三是由于苏区面积缩小和人口锐减,使红军兵员得不到补充,只有突围向外发展.

1.红军长征时间:从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走了六万五千余里路。
2.各部队:
①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②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
③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④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红军长征原因的三种观点:
(1)红军长征是王 明“左 ”倾错误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结果。
(2)红军长征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它主要的不是由于“左 ”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举行长征,而是由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共产党内主观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3)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苏区地盘缩小,到1934年9月,中央根据地由原来的35个县缩小到只剩瑞金、兴国等几个县面积由五万多平方千米减至一万平方千米左右,这就使红军没有回旋的余地。
二是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王 明的“左”倾经济政策,导致根据地经济濒临崩溃的境地,使红军缺乏在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的物质条件。
三是由于苏区面积缩小和人口锐减,使红军兵员得不到补充,只有突围向外发展。

1933 年9 月,蒋介石调集约50 万兵力,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所在地),中国工农红军在战斗一年未果,无法打破国军的围剿后,于1934年10月决定实施战略转移,亦即抛弃江西瑞金根据地,另觅他径。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
红军武装作战失败直接导致了长征,其原因:
(1)国民党军队方面在此次围剿中可谓下了血本,不仅是重兵,更重要的是对苏区的全方位封锁,从经济,政治,军事乃至到文化,一应俱全。
(2)蒋介石吸取了前几次围剿失败的教训,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略,军队进攻速度慢,搞消耗战、持久战,因为那年苏区的物资短缺;又因为国民党军队不搞尖刀突入,毛泽东引以为豪的运动战事实上效果较差。
(3)最重要的是王明、博古等共产国际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左倾冒进错误。王明在1931年获得中共的实际最高领导权,在第五次围剿最危急的时候没有采用毛的策略,搞硬扛硬的阵地战,这是根本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红军和根据地人民奋起反击,前四次反围剿都胜利了。
但是,第五次反围剿时,由于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国情,王明,博古等人(共产国际的人)在党内推行了一条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 注:王明的“左”倾路线并不是仅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执行,而是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至1934年间一直执行。 所谓“左”倾路线,就是激进冒险的路线。我们历史老师讲的:王明曾经让在城市中的秘密共产党员暴露出来,进行斗争,结果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

当时不是毛泽东在红军被冷落了,让另一些人掌了权,毛泽东大涨可以,但这些人都是庸才,不会打,让当时底子很薄的红军跟蒋中正的国民党正面碰,就当然碰不过,被人打得不成,快要被全歼了,这时候毛泽东站出来了,大胆决定进行长征,为下面继续和反动派斗争保存力量,就这样,艰苦的长征开始了。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长征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二万五千里长征:始于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撤出江西瑞金,结束于1936年10月红军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

红军的旅行长征路线红军长征路线
答:从010年到1010年,红军在长征中翻过十八座山:主要是岳城岭、庙岭、大娄山、乌蒙山、金笳山、岷山、六盘山。基本介绍: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追击,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撤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打了380多次...

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有哪些?
答:1、通道会议 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在湖南通道召开临时紧急会议。会议听取了毛泽东的意见,改变了原定的去湘西同二、六军团会合的路线,而取西入贵州。2、吴起镇会议 1935年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陕西省赤安县吴起镇召开会议,总结俄界会议后红军的行动,确定新形势下陕甘支队的行动方针,决定党和...

长征各章内容概括
答:1934年10月,闽浙赣苏区围剿已经进行了四年,在王 明错误指挥下,敌人步步紧逼。广昌失守、万年亭失守、驿前失守、石城失守,敌人已经逼近了瑞金。2、绚丽之梦: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开辟以瑞金为中心的根据地。红一方面军发展到拥有一、三、五、七、八、九军团,约12.7万人。3、十送红军:1934年...

红一方面,红二方面,红四方面军的出发地点和长征胜利结束的地点及各自时...
答: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合。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静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红军三大方面军...

中国有哪些伟大的事迹
答:1.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2. 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3.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展现了革命的坚定决心。4. 1934-1936年,红军进行长征,展现了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5. 1937年,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6. ...

长征到底有什么意义
答: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

红军长征时几个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答: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悄然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红军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一开始见到雪山,觉得非常壮观。白雪皑皑,一片银色,雪连天,天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