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红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

第一,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符合台湾与大陆人民的利益,台湾饱受荷兰殖民者的欺压,不但每年要承担沉重的赋税,而且很多人被荷兰人卖到海外当奴隶,在民族压迫下,台湾人民非常渴望郑成功能收复台湾,有很多福建人的亲属都在台湾,无论是从民族大义还是个人的亲情上,福建人民也都渴望收复台湾,而福建是郑成功的根据地,他手下的军兵也大都是福建人,所以郑成功能得到后方的强有力的支持,将士的士气也很高,同时也得到了台湾岛内人民各种形式的支援.有了两岸人民的支持,郑成功首先就占了人和.
第二,虽然台湾海峡风大浪大,且有很多暗礁,但当时一个为荷兰人做通事(即翻译)的一个台湾人把台湾海峡的地图和荷兰人的布防图给了郑成功,并献计让郑成功在台湾海峡涨潮时从荷兰人疏于防范的暗礁很多的鹿儿门奇袭,从而在伤亡不大的情况下能顺利登陆.
第三,荷兰毕竟是个小国,虽然当时在亚洲其它殖民地也有驻军,但兵力有限,还要留下控制当地的局势,增援部队不多,而且离台湾还远,郑成功已经成功登陆有了据点,从福建运兵,很显示比荷兰从现在的印尼运兵到台湾要容易多了.
第四,当时明军也装备有大量的火器,明朝的时候中国的科学技术还是比较先进的,火器的质量上和荷兰不相上下,当时的火枪射程近,射速慢,对付满洲骑兵的突击不太好使,但和荷兰人打起码不吃亏.

第一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符合台湾与大陆人民的利益,在民族压迫下,台湾人民非常渴望郑成功能收复台湾,有很多福建人的亲属都在台湾。
无论是从民族大义还是个人的亲情上,福建人民也都渴望收复台湾,而福建是郑成功的根据地,他手下的军兵也大都是福建人。
所以郑成功能得到后方的强有力的支持,将士的士气也很高,同时也得到了台湾岛内人民各种形式的支援。有了两岸人民的支持,郑成功首先就占了人和。
第二是虽然台湾海峡风大浪大,且有很多暗礁,但当时一个为荷兰人做通事(即翻译)的一个台湾人把台湾海峡的地图和荷兰人的布防图给了郑成功,并献计让郑成功在台湾海峡涨潮时从荷兰人疏于防范的暗礁很多的鹿儿门奇袭。
第三是荷兰毕竟是个小国,虽然当时在亚洲其它殖民地也有驻军,但兵力有限,还要留下控制当地的局势,增援部队不多,而且离台湾还远,郑成功已经成功登陆有了据点,从福建运兵,很显示比荷兰从现在的印尼运兵到台湾要容易多了。
第四是当时明军也装备有大量的火器,明朝的时候中国的科学技术还是比较先进的,火器的质量上和荷兰不相上下。

扩展资料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结果:
台湾城的荷军被围数月,军粮得不到补给,因而士气低落,不愿再战。十月,揆一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命运,企图与清军勾结,夹击郑成功军。
揆一的使者到福建后,清军要求荷兰人先派战舰帮助他们攻打厦门,然后再解荷军之围,揆一无可奈何,只好派雅科布·考乌率领漂泊在海上的3艘战舰、2只小艇前去攻袭厦门。
考乌心存畏惧,中途转舵驶往暹罗(今泰国),以后又逃回巴达维亚。于是,荷军勾结清军夹击郑军的企图完全落空了,士气更加低落,不少士兵力求活命,陆续向郑军投降。
郑成功从俘虏中了解到荷军的上述情况后,决定把对荷军的封锁战术转为进攻,在对方从巴达维亚和中国大陆获得救兵之前,向热兰遮城堡的荷军发起猛烈攻击。为此,郑军增建了三座炮台,挖了许多壕沟,以遏制荷军的炮台。
1662年农历一月二十五日清晨,郑成功下令炮轰乌特利支圆堡。在两个小时内,郑军发射炮弹2500发,在该堡南部打开了一个缺口,当天即占领了该堡。
郑军居高临下,立即利用此堡改建炮台,向台湾城猛烈轰击。荷军团守孤城,岌岌可危,揆一在城上督战,看到城防已被突破,手足无措。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派通事李仲入城劝降。
李仲对揆一说:“此地非尔所有,乃前太师练兵之所。今藩主前来,是复其故土。此处离尔国遥远,安能久乎?藩主动柔远之念,不忍加害,开尔一面:凡仓库不许擅用;其余尔等珍宝珠银私积,悉听载归。如若执迷不悟,明日环山海,悉有油薪磺柴积垒齐攻。船毁城破,悔之莫及。”
荷兰殖民评议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形势及对策。台湾城被围已近9个月,荷军死伤1600余人,能参加战斗的士兵仅剩600百余人,且已弹尽粮绝,疾疫流行,形势已完全绝望。
评议会认为:“如果继续战斗下去,可怕的命运将降临到每一个人头上,而这样坚持,对公司也没有什么好处。”揆一走投无路,只得同意由评议会出面同郑成功谈判。经过会谈,揆一“愿罢兵约降,请乞归国”。
1662年2月6日(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即南明永历十五年),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签字投降。荷军交出了所有城堡、武器、物资,包括伤病员在内的约900名荷兰军民,最后由揆一率领,乘船撤离台湾。
至此,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宝岛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成功收复台湾

近读《清史稿郑成功传》,字里行间,还是读出了点“意外”。当然,《清史稿》的众作者中,有不少的满清遗老,其所言其评价,不可全信。但是,基本史实,他们还是尊重的。比如,郑成功拒不从父命,坚持抗清复明,并为此坚持战斗了十几年。因此,不管是大明王朝的立场,还是中华民族的立场,郑成功都是民族英雄,这一点,毫无疑问。然而,史料记载,郑成功发兵收复台湾,却是被动的。因为,在清军的重重压制之下,郑成功可以回旋的战略余地越来越小,不得已而兵发台湾,以求图存,蓄抗清复明之志。 郑成功(1624-1662年),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清史稿》有传记载:“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芝龙,明季入海,从颜思齐为盗;思齐死,代领其众。崇祯初,因巡抚熊文灿请降,授游击将军;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原名郑一官。史书说郑一官“少落魄”,从小习海事,且“性情逸荡,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拳棒”,“跅弛放纵,渐流荡逸,失父爱”。看起来,是一位从小野惯了的坏孩子。以今天的角度,郑芝龙是一位海盗兼商人。他先从母舅黄程经商,后与当时著名的海盗颜世齐等二十八人,结为生死之交,在台湾海峡、东中国海,驰骋海疆,远近闻名。郑芝龙后被大明王朝招抚为官。 关于郑成功的出生,史书多有记载。其说,明天启三年(1623年),郑芝龙为其母舅黄程押送货物到日本长崎,留日经商,娶日本肥前平户河内浦千里滨(即今长崎县松浦郡千里滨)平户侯之家臣田川某之女田川氏为妻。成婚翌年,以明天启四年(1624年)七月十四日辰时,田川氏出游千里滨海滩,“拾文贝,将分娩,未及回家,乃依滨内一块平坦巨石以诞”(也有人称郑成功为诞儿石)。据说,诞生之夜,万火齐明。不过,这位田川氏,史书说法似有不同。有说田川氏是日本人。也有一说,其为中国侨民,早年随家族迁居日本,归日本裔。据说,小时候的郑成功,名叫郑森,也叫福松。他六岁已在私塾读书,聪慧活泼,才思敏捷,招人喜欢。 郑成功年及弱冠,正是大明王朝摇摇欲坠之际。满清入关,李自成兵败,南中国地区,先后出现了三个南明王朝。按先后时间顺序,即由福王朱由崧于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权”(又称“福王政权”);唐王朱聿键于顺治二年(1645年)在福州建立的“隆武政权”(又称“唐王政权”);桂王朱由榔于顺治三年(1646年)在广东肇庆建立的“永历政权”。这三个政权,前两个都是短命的,第三个稍长,存活了十六年之久。此时,郑芝龙在福建为官,“弘光政权”倒台后,他支持唐王朱聿键,在“隆武”小朝庭中位居“平国公”,也加入了反清复明的斗争。1644年,隆武皇帝诏赐,郑芝龙引自己的儿子郑森陛见。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隆武帝问之:“江山危矣!你何从我乎?”郑森以岳飞言以答:“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江山可保矣。”隆武皇帝见郑森气宇非凡,言语明朗,奇之,抚其背曰:“惜无女配卿,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于是,特赐国姓朱,改名成功,寻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赐尚方剑。因此,这也是世称其为“国姓爷”的由来。 或许,郑成功是感恩戴德之人。他受隆武皇帝倚重,从此一心抗清复明。然而,其父郑芝龙却是鼠尾摇摆之辈。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攻克福建,隆武皇帝被俘,后绝食而亡。这位唐王,系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柽的八世孙。据说。他是一个胸怀大志之人,亦有气节。史书说其“今上不饮酒,精吏事,洞达古今,想亦高、光而下之所未见也。”这时,明朝旧臣洪承畴奉诏降江南各路,郑芝龙当然也在其列。郑芝龙心想,明朝气数已尽,加之清庭许以“闽粤总督”之诱,便不顾郑成功的苦谏,独自北上福州降清。但是,郑芝龙万万想不到,他离家之时,清军却攻入安平,也掠劫了郑府。郑芝龙的夫人田川氏未及逃出,恐受辱,乃自缢而死(也有说切腹自尽的),享年四十五岁。野史也有一说,称田川氏曾被强奸,然后自尽,郑成功曾剖其母腹,洗涤之,然后入葬。

历史上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怎么回事,谁了解可以说说么?
答:郑成功,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今福建南安东),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无能,荷兰侵略者趁机霸占了台湾,台湾人民不堪其扰,英勇反抗,但遭到荷兰侵略者的镇压。为了驱逐荷兰殖民者,建立抗清根据地,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1661年三月,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直取台湾岛。台湾...

郑成功能成功登陆台湾,是因为什么原因?
答: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复明无望、清朝统治日益巩固下的一场战争,此战,郑成功率领大军赶走了荷兰人,让台湾岛重新归于中原王朝。自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让清军入关后,明朝走向了灭亡之路,大明朝失去的宝岛台湾就像孤悬海外的棋子,双方豪情万丈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清顺治十七年,郑成功在厦门之战...

郑成功收复台湾概括回答郑成功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台湾人和大陆的人是一样的黄皮肤黑头发,有着共同的祖先,所以百姓也是拥戴的,如此一来,天时 地利 人和 郑成功胜利就是必然的了。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反对侵略的正义之战。广大台湾人民渴望回归,摆脱荷兰殖民者的残暴统治,积极欢迎和帮助郑成功的军队。郑成功的军队经过多次抗清战斗,经验...

郑成功为何决心收复台湾?
答:台湾被荷兰人占据,台湾人民发动了多次起义,都没有成功。郑成功出于长期抗清的考虑,想占据台湾。这时,有一个郑成功的远房亲戚从台湾来投奔郑成功,郑成功从这个人那里了解到荷兰人用卑鄙的手段占了台湾,压迫着岛上的居民。这使郑成功更加坚定了赶走侵犯者,收复台湾的决心。

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怎么收复台湾的?
答: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曾繁重打击过荷兰殖民者,后来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进取南京失败。退回金、厦后决议驱赶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这时,曾担任荷兰通事,郑成功的同乡何斌,向郑成功进献了一副台湾地图,透漏了荷兰殖民者内部的秘密情报,并表示愿做攻取台湾的导游。1661年3月23日,由25000人,...

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台湾的收复有什么意义?求答案
答:郑成功收复台湾只是为了找一个根据地,因为当时在清军的强势下,东南沿海几为不保,为了找到一个安全的根据地抵抗满清和从事反青复明大业,所以它将目标投向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重大,从此在台湾开州设府,这是主权的具体体现,从此台湾可以名正言顺地作为中国的一部分。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景
答: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景:1、郑军议战:1659年(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南京,惨败而回。郑军元气大伤,郑成功感于清朝统治逐渐稳固,而郑军困守思明(厦门)孤岛粮草匮乏,难以提供数万大军给养,开始思考取得另外的根据地以为整补。2、荷军备战 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台湾长官为揆一...

1661~1662年,明将郑成功为什么发动收复台湾的战争?
答:1661~1662年,明将郑成功为反击荷兰殖民者对我领土台湾的侵略,而发动了收复台湾的战争。战争以明军的胜利、荷兰殖民者对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的终结而告终。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而且对整个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都产生了巨大的震慑效应。

郑成功能够收复台湾,你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郑成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在军事方面非常的有研究,他有特别强的决心,同时国家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所以最后能够成功的收复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