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怎么死的

作者&投稿:愈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唐猛将秦琼、程咬金、尉迟恭有怎样的结局?~

隋唐之际,风起云涌,割据很乱,英雄猛将纷纷走上历史的舞台,在乱世中建功立业,其中一些还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比较著名的有秦琼、程咬金和尉迟恭等,这三位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他们在乱世中几经选择,最终到了李世民的身边,追随李世民平定天下并坐稳天下,他们的画像更是进了凌烟阁,这代表的事无上荣耀。

但认真说起来,这三人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的表现是很不一样的,三个人,三种选择,也就有了三种不同的结局,这还是比较有意思的,那么,这三人究竟都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呢?
实际上,这三人在最开始都没有跟随李世民。秦琼原本是隋将,后来跟随裴仁基投靠了瓦岗李密,而程咬金则是自己组织了一支小队伍被李密收编,就这样,秦琼和程咬金都成为李密的部下,是内军四骠骑之一。只不过李密最终败给了王世充,秦琼和程咬金被王世充俘虏,成为王世充的部下。
619年,在王世充和唐军准备开战之际,秦琼和程咬金还有数十人离开了王世充而投靠了李渊,成为李世民的部将,第二年,秦琼和殷开山就在美良川打败了尉迟恭,当时的尉迟恭是刘武周的部将,正被宋金刚派去支援吕崇茂,结果在回军的途中被秦琼和殷开山堵在美良川,最终仅以身免。

但也正是这一战让尉迟恭有了降唐的心思,在李道宗和宇文士及的说和下献出两城投了李渊,也成为李世民的部将,就这样,这三人先后成为李世民的得力干将,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又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储的过程中站在了李世民这一边,帮助李世民成功上位,而李世民登基之后,这三人就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具体来说就是:
病退在家的秦琼:
秦琼在隋唐的各种演义、小说和影视剧中,基本就是绝对的主角,但是历史上的秦琼是沉默寡言的,至少史籍中并未留下他的只言片语,唯一的一句话还是关于他病退的原因。
秦琼是少说多做的典型,他以勇武著称,在军中从来都是冲在最前面的,跟随张须陀的时候,他自请领一千兵偷袭敌营,立下战功;童山之战中,李密被骁果军的流矢击中,秦琼拼死护住李密,并收拢余众,打败了宇文化及;跟随李世民之后更是立下赫赫战功,每每为先锋冲锋陷阵,等等。

打起仗来,秦琼毫不含糊,难得的是,秦琼还懂得急流勇退,李世民登基之后,秦琼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但他从此就在历史上消失了,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养病。
他曾对人说:“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真病也好,假病也罢,总之,秦琼从此就远离了战争,远离了官场,除了必须的守卫工作,他不再出征,也不再为官,直到638年去世。
不得不说,秦琼是很聪明的,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天下已然大定,如同他这样的猛将,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大用处,他看的很清楚,自然不愿意继续活跃在官场上,所以才以身体的原因常年病退在家,以养病为名远离了所有的纷争,这份心境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秦琼去世后,“太宗特令所司就其茔内立石人马,以旌战阵之功焉。”这是独一份的荣誉,而且五年后,秦琼的画像又入了凌烟阁,看来,秦琼的选择,深得李世民的心。
知足、聪明的程咬金:
程咬金比秦琼小很多,李世民登基的时候,程咬金还不到四十岁,显然还没有退休在家的理由,但是程咬金很自觉,这种自觉和聪明可能是天生的,当年正是他觉得王世充并非明主,才投了李渊,而后来,他又始终站在李世民这边,帮助李世民登上高位。
等李世民登基之后,程咬金并没有将自己立在很高的位置,而是李世民让他做什么,他就乖乖做什么。他做过多地的刺史、都督多地军事,在任上没有大功也没有大过,不突出也不碌碌无为,总之就是中规中矩。
贞观时期程咬金并未出错,直到唐高宗时期,程咬金或许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也或许是他老了,总之,在以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身份征讨贺鲁的时候犯了大错。
他任由副手王文度摆布,信了他的矫诏节制,以至于延误战机,后来还为了夺财听信王文度的话屠城而去。等大军回师之后,程咬金被免官,也正是这件事,让程咬金意识到自己是真的老了,不再适应打仗和官场的生活,于是他拒绝了李治的再次任命,选择乞骸骨,退休在家,八年后去世。
恃功而骄的尉迟恭:
与秦琼和程咬金的识时务不同,尉迟恭自恃功高,总觉得自己地位比别人高,做了很多让李世民头疼的事情。

确实,尉迟恭在帮助李世民上位这件事上算是立了头等功,论功,他第二,就没有人敢排在第一。也正是这样,让他觉得自己的功劳最大,看谁都不是那回事。尤其是那些文官,尉迟恭总觉得文官毫无用处,所以经常和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发生冲突,朝堂上就能起争执。
李世民为此特意将尉迟恭调出长安,但即便如此,尉迟恭还是觉得自己应该最得李世民的宠幸。632年,尉迟敬德回京参加李世民举办的宴会,结果看到有人的席位在自己之上,瞬间就火了,质问对方:“汝有何功,合坐我上?”
旁边的李道宗站出来解释了几句,结果尉迟恭挥拳打向李道宗,差点把李道宗的眼睛打瞎了,这让李世民很生气,他拿出刘邦杀功臣的事情来告诫尉迟恭。虽然尉迟恭稍微收敛了一些,但时不时还做些让李世民为难的事情。

后来李世民又警告了尉迟恭两次,一次是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已经有妻子的尉迟恭,吓得尉迟恭赶紧说自己不愿意抛弃糟糠之妻。
尉迟恭心里明白,李世民并非真的想将公主嫁给他,毕竟他比李世民还要大上13岁,更不用李世民的女儿们了,一直以来,李世民都是将女儿嫁给功臣之子,怎么会嫁给年纪如此之大的尉迟恭呢?不过是警告他安分守己而已。
这一次之后,李世民又警告了一次,李世民直接对尉迟恭表示有人说他有反心。尉迟恭脱了上衣露出一身的伤疤才将这件事揭了过去。
经过这几次的事情,尉迟恭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从此就夹起尾巴做人,到了643年,59岁的尉迟恭乞骸骨,李世民准许他每月进宫两次。

从此,尉迟恭就开始了隐居的生活,躲在自己的家中不问世事,后来出来跟着李世民去了一次高句丽战场,回来之后就“不与外人交通”,躲在自己的家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就这样过了十六年,658年去世。
尉迟恭这算是好歹认清了形势,也算是得了善终,实际上,李世民登基之后,就已经开始偃武修文,猛将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作用,或者说其作用远远不及文臣们,秦琼和程咬金看得明白,先后做出了选择,而尉迟恭却过了很多年、被李世民警告了好几次才真正明白这件事。
像秦琼、程咬金、尉迟恭这样的猛将,乱世是他们的天下,但乱世一结束,属于他们的时代就跟着结束了,他们的选择,要么就是急流勇退,要么就是任由皇帝安排,做好自己的事,最忌讳的就是尉迟恭这样,恃功而骄,丝毫不知道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好在李世民不是一个杀功臣的人,否则,尉迟恭或许早就没了。

秦叔宝位列凌烟阁最后一名,我认为有两个原因,玄武门之变和去世时间。按说秦叔宝的功绩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排在凌烟阁的最后一位的,但是凌烟阁的排序并不是完全按功绩在排的。

秦叔宝虽然不是李渊在太原起兵是就跟随他的,但是他加入李家阵营的时间也是比较早的。秦叔宝在刚加入李渊阵营的时候非常的出众,在当时基本上没有武将能和他相比,唐初第一猛将的名号可是他一仗一仗打出来的。秦叔宝这么卖力也是因为他刚加入李渊需要证明自己,再加上他当时身体素质处于巅峰,所以这时的他非常的亮眼。
等到了后面,秦叔宝慢慢的退居二线,他在战场上的统治力也慢慢的没了。而且在他身体素质慢慢下降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非常勇猛的大将,像尉迟恭等。而且尉迟恭在最后的几次大仗中多次救了李世民的命,所以慢慢在李世民心里尉迟恭的地位超过了秦叔宝。而且李世民建造凌烟阁的时候秦叔宝已经去世四年了,李世民对他有所忽略也是正常。

秦叔宝位列凌烟阁最后一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为了唐朝的皇帝,而李世民是否参与了玄武门之变还是个谜团。和老板一块干坏事的人总是容易被老板记住,李世民毕竟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自己的兄弟,所以帮他一起干坏事的人在他心里的地位会更高。

尉迟恭、侯君集等人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尉迟恭还亲手将李世民的一个兄弟勒死。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李世民的心里非常的重要,相应的官职和荣耀也会更高一点。而关于秦叔宝是否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却一直不能确定,我个人认为他是没有参加的,这样就导致他成为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最后一位。

1、秦叔宝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

2、尉迟恭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 (后世误载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3、程咬金麟德二年(665年)去世。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扩展资料:

作为门神,秦琼和尉迟恭常被放在一起。演义中,秦琼常被拿来作主角,既帅又多才,尉迟恭则常为配角,既黑又鲁莽。演义中,秦琼曾救过李世民一家。

所以,李世民虽是领导,对秦琼却也敬重有加,时常怀着感恩之心,称呼秦琼一句恩公。反观尉迟恭,只能是跟班的角色。

演义中,秦琼救了李世民一家,是他们的恩人,在真实历史上,却是子虚乌有,压根没这种事儿。反倒是尉迟恭,先后曾两次在战场上救得李世民性命,是李世民真正的救命恩人。

演义中,秦琼与尉迟恭尽皆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秦琼是主力。真实历史上,秦琼却压根没参,反倒是尉迟恭,他是玄武门之变的主力,射杀齐王李元吉,更是率兵威逼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

程知节为唐帝国的开国名将,他的原名“程咬金”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在唐帝国的统一战争中,他护卫在秦王李世民左右,亲随其冲锋陷阵,被李世民委为心腹。

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程咬金晚节不保,杀降利财。虽然不久又被朝廷起用为岐州刺史,但程咬金上表“乞骸骨”,请求辞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程咬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叔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尉迟恭



1,秦叔宝
秦琼晚年因青年时期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常对人说:“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创。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贞观十二年(638),秦琼去世,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贞观十三年(639),秦琼翼国公改封为胡国公。
贞观十七年(643),秦琼与长孙无忌等人被图形凌烟阁,封为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
2,尉迟恭
尉迟恭(敬德)晚年谢宾客不与通,“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又饵云母粉,飞炼金石,为方士术延年,凡十六年。显庆三年(658年)卒,唐高宗废朝三日,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临吊,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陪葬昭陵。从上可知道尉迟恭(敬德)晚年迷信炼丹延年,应该是吃了那些丹药死的。不过他的生卒(585—658)可知他活了73岁,经历了3个皇帝,在古代也算是高寿了。
3,程咬金
程咬金(593-665)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二岁。隋末,程知节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命将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知节即其中之一。程知节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善终于家。赠骠骑大将军,赔葬昭陵

尉迟恭是撞柱子 其他忘了

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怎么死的?
答:1、秦叔宝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2、尉...

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怎么死的
答:1.秦叔宝于贞观十二年病逝。秦琼晚年因青年时期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贞观十二年,秦琼去世,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贞观十三年,秦琼翼国公改封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秦琼与长孙无忌等人被图形凌烟阁,封为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2.尉迟恭于显庆三年去世。尉迟恭晚年谢宾客不与通,“穿筑池台...

隋唐英雄传里最后都有谁死了?怎么死的?
答:尉迟恭:于武德殿前撞死;秦琼:病逝;王伯当:为保护李密,乱箭射死;程咬金:大笑而终;单雄信:被大唐所擒,宁死不降,被杀;其他病逝的人有:房玄龄、杜如晦、李孝恭、高士廉、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长孙顺德、张亮、张公谨、虞世南、刘政会、李世民。

李世民的三大重臣是谁?他们最后都是怎么死的?
答:这个身材臃肿的程咬金,可能就是吃的太好了。最后来说说尉迟恭。尉迟恭呢,比较憋屈。这个人的情商确实是不高,脾气也不怎么。还非得去参与政事,也说不到正点上。史料的记载中,李世民请大家吃饭的时候,给尉迟恭安排的那个位置实在是让尉迟恭很不开心,他当场就让李世民下不来台。就这样的一个人,...

黄海冰版的《隋唐英雄传》里众位英雄是怎么死的?
答:除了你说的以外,单雄信是病死的。王伯当是因为誓死追随李密被李世民他们射死的 李元霸被李元吉煽动,与天对骂,被雷电击死。秦琼、尉迟恭、程咬金都没死。

隋唐十八杰怎么死的
答:第十四杰:皂袍大将尉迟恭: 最后为救薛仁贵撞死在朝门。第十五杰:赤发灵官单雄信:历史上,是李世民一定要杀他,李世绩怎么求情也不行,只好割块肉给他吃,以实践"同日死"的誓言.第十六杰:银枪将苏定芳:纯粹是老死的,是除了程咬金外结局较好的一个了.第十七杰:勇三郎王伯当:李密降唐后,因不被...

隋唐英雄传里最后都有谁死了?怎么死的
答:尉迟恭:于武德殿前撞死。秦琼:病逝。王伯当:为保护李密,乱箭射死。程咬金:大笑而终。单雄信:被大唐所擒,宁死不降,被杀。薛仁贵:被其子射死。尤俊达:征西时战死。谢映登:出家终南山,羽化登仙。齐国远:归隐,病逝。徐茂公:征西时病逝。王君可:征西时战死。樊虎:征西时战死。魏征:病逝...

对唐王忠心耿耿的秦琼,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答: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隋唐英雄因病而死,不得的让人惋惜。他死后,李世民无比悲伤追封他为徐州都督、胡国公,其画像也被挂在唐朝专门悬挂唐朝有功之臣的凌烟阁内。而民间,也将他和尉迟恭的画像贴于大门山用于辟邪,即为门神。战马、长枪、剽悍勇武的男人、鲜血染红的沙场,秦琼的形象充满了男人的血性...

隋唐英雄传里最后都有谁死了?怎么死的?
答:第九条好汉 魏文通 被王伯当暗箭射死 第十条好汉 尚师徒 兵败自刎 第十一条好汉 新文礼 被瓦岗群雄围攻,秦琼将其打死 第十二条好汉 梁师泰 被伍天锡杀死 第十三——十五条好汉 空缺,原书无记录 第十六条好汉 秦琼 跟尉迟恭角力,吐血而死 第十七条好汉 尉迟恭 为救薛仁贵 自尽 第十八条好汉 ...

程咬金是在什么时候死的?死时多少岁?
答:程咬金和秦叔宝也找到机会离开,当时,两人给王世充的理由是:我们很想报答您,但是您太喜欢猜忌了,又喜欢相信谗言,所以我们只好离开了。于是两人上马带着十几个人离开了。程咬金和秦叔宝是在大敌当前的时候离开的,大战在即,王世充也没有去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投到了大唐的怀抱。李渊自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