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计算题,跪求答案!!!急!!谢谢谢谢谢!!!

作者&投稿:住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跪求答案呐谢谢谢谢谢!!!!!!!!!!!~

这个都5月份了,没人来答的了

(1)1+68-67.4=1.6(克)
(2)2H₂O₂ = MnO₂=2H₂O + O₂↑
2×34 : 32
X : 1.6克
X=3.4(克)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克。
(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克。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2H2O2MnO22H2O+ O2 ↑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酸、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金属化合物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金属化合物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7.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u + 2AgNO3 ==Cu(NO3)2 + 2Ag
38、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五、其它
39、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40、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实验探究铁生锈原因
实验方法:
(1)将4个试管分别编号为A、B、C、D。
(2)用电吹风将A试管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塞将口塞住。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3)在B瓶内装入一满试管煮沸后的纯净水,使纯净水将铁钉完全没没。再用塞将口塞住,并用相用的方法用蜡烛将口的缝隙封住。
(4)在C试管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但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5)在D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食盐,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6)将4个试验瓶放在家中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
实验现象: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七天
A
B
C
D
分析与结论:
A、B瓶不生锈,说明只有水或者只有氧气,铁都不生锈;C瓶既有水也有氧气,但没有盐,而铁生锈,说明铁生锈的必要条件只是水和氧气;对比D瓶,其铁生锈的速度比C瓶快,说明盐在铁生锈的过程中起到加速生锈的作用。因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l.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2.在有盐的情况下,生锈的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实验盒中有7种没有标签的溶液,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溶液。
(1)调查研究
①实验盒中记录单上登记的7种溶液是:KMnO4、Na2CO3、CuSO4、NaCl、Ca(OH)2、NaOH和稀盐酸,其中有颜色的是-----------溶液。
②查阅资料: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③研究方式:从5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4种为一组进行鉴别。
这样的组合共有 -------- 组。
(2)提出假设:同学们从5种无色溶液中取出4种,贴上A、B、C、D标签,并且假设这一组溶液可能是Na2CO3、NaCl、Ca(OH)2和稀盐酸。
(3)实验探究: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
第一步: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C、D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稀盐酸,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 A B C D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有气泡产生 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C是 ----------- 溶液。
第二步:依据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
已略去。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可以观察
到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
生成,B、D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实验解释:A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第三步:依据右图装置进行2个实验。取少量B溶液倒入
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停止加热。再取少量D
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加热,有白色固体析出,停止加热。
实验结论:B是稀盐酸,D是NaCl溶液。
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第5种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
(4)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
①老师指出: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是 -------------------- 溶液;
其鉴别方法是 -------------------------------------- 。
②老师提出:鉴别出C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A、B溶液。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 -----------------------------
:(1)① KMnO4和CuSO4 ③ 5
(3) Na2CO3 CO2 + Ca(OH)2= CaCO3↓+ H2O
(4)① NaCl和NaOH
取1支试管,加入少量的D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D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第5种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若溶液无明显变化,则D为氯化钠溶液,第5种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等,答案合理给分)
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溶液, 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然后依次加入少量的C溶液。 A是氢氧化钙溶液,B溶液中有
无色气体逸出,B是稀盐酸。
溶液是否饱和的实验探究
实验一 部分固体溶解,剩余固体沉淀。 得到饱和食盐水
实验二 固体不溶解 不能
实验三 固体溶解(如加水搅拌) 若无沉淀则仍为饱和。
实验四 高锰酸钾溶解,溶液变红。 不能说饱和溶液不能溶解食盐。
实验五 C烧杯固体全部溶解,D烧杯固体亦溶解。都不是饱和溶液。氯化钠溶液较浓。
(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乘100%)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再加到一快就行了
1,H2SO4 M(H2SO4)=M(H)*2+M(S)+M(O)*4=1*2+32+16*4=98
2,2Ca(OH)2 M(2Ca(OH)2 )=40+(1+16)*2=74
1、25°C时,将20g硝酸钾溶解于8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现将此溶液经分成三等分,则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0%。
1)取第二份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原来的1/3,需要加____水.
2)取第三份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1.5倍,需加入_______g硝酸钾或者蒸发掉_____g水.
2.在实验室中制取88g二氧化碳。需caco3 200g
1)若改用含杂质20%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需这种石灰石多少克?
2)如果消耗盐酸的质量为500g,求盐酸的质量分数?
3)求所得溶液质量分数?
将2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可得到15.4g固体混合物.求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提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
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Cl:35.5
K:39
问题补充:
1生成多少克氧气?
答案:(1)根据质量守恒得O2的质量为25g-15.4g=9.6g
(2) MnO2
2KClO3=2KCl 3O2
245 149 96
X y 9.6g
x=24.5g y=14.9g
Mno2的质量为25-24.5=0.5
则15.4g中有0.5gMnO2 KCl 14.9g
用200吨含氧化铁为80%吨赤铁矿为原料,问:可以练出含杂质为4%吨生铁多少吨?
1、200吨含氧化铁为80%的赤铁矿中含氧化铁的质量m=200吨×80%=160吨
2、写出反应方程式,设可生成纯铁x吨
Fe2O3 + 3CO == 2Fe + 3CO2
56×2+16×3 56×2
160 x
列方程,求得x=112吨
3、由题可知,生铁含杂质为4%,即含纯铁为1-4%=96%
设含杂质为4%的生铁质量为y吨,则有y×96%=112
解之可得y=116.7吨。
现有一样品,经分析含氢氧化钾.碳酸钾和水三种物质。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质量为多少?
例如,某三价金属R的氧化物4g与21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并形成溶液,测得此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求(l)R的相对原子质量.(2)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初审题知道这是一道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题;再审题知道R是化合价为十3价的金属元素,则它的氧化物化学式应是R2O3,跟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应是
R2O3+3H2SO4=R2(SO4)3+3H2O
还知道4gR2O3跟21g稀硫酸恰好反应,得到40%的盐溶液,要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然后分析题中各量之间关系,利用化学方程式可找到R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下列关系:
R2O3 + 3H2SO4 R2(SO4)3 + 3H2O
2R+48 3×98 2R十3×96 3×18
4g (21×x%)g
但是由于R,X%都是未知数无法直接计算求解,这时继续分析题中各量之间关系,抓住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R2O3和稀硫酸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由此得出R2(SO4)3的质量为(4+21)g,再由溶液求出R2(SO4)3的质量=(25×40%)g,最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依次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至此,本题的解题思路清晰,解题方案明了,再下笔求解可迅速准确得出答案.一般化学计算题不都是这么复杂,但是养成认真审题,深入分析题意的习惯,无疑对提高化学计算的解题能力和培养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已知氧化钠跟水化合成氢氧化钠,又知在1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20g.试计算:用20.9g水配制10℃时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需要氧化钠多少克
根据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溶解度的概念可用多种方法列式求出本题答案,仅举其中两例:
①设:需Na2O质量为x
根据题意:
解得:x=3.1g
②因10℃时NaOH溶解度为20g
故10℃时100g水溶20gNaOH达饱和
设:x(g)水跟y(g)Na2O反应生成20gNaOH.
Na2O+H2O2NaOH
62 18 80
y x 20g
因此10℃时15.5gNa2O溶在(100+4.5)g水中配成NaOH饱和溶液
设10℃时zgNa2O溶在20.9g水中配成NaOH饱和溶液.
104.5g:15.5g=20.9g:z z=3.1g
答:10℃时20.9g水配制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需氧化钠3.1g. 累死啦,都是在网上给你找的,不知满意与否,但是不要忘了给我加分吆......

实验探究铁生锈原因
实验方法:
(1)将4个试管分别编号为A、B、C、D。

(2)用电吹风将A试管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塞将口塞住。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3)在B瓶内装入一满试管煮沸后的纯净水,使纯净水将铁钉完全没没。再用塞将口塞住,并用相用的方法用蜡烛将口的缝隙封住。

(4)在C试管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但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5)在D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食盐,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6)将4个试验瓶放在家中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

实验现象: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七天

A
B
C
D

分析与结论:

A、B瓶不生锈,说明只有水或者只有氧气,铁都不生锈;C瓶既有水也有氧气,但没有盐,而铁生锈,说明铁生锈的必要条件只是水和氧气;对比D瓶,其铁生锈的速度比C瓶快,说明盐在铁生锈的过程中起到加速生锈的作用。因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l.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2.在有盐的情况下,生锈的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实验盒中有7种没有标签的溶液,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溶液。
(1)调查研究
①实验盒中记录单上登记的7种溶液是:KMnO4、Na2CO3、CuSO4、NaCl、Ca(OH)2、NaOH和稀盐酸,其中有颜色的是-----------溶液。
②查阅资料: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③研究方式:从5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4种为一组进行鉴别。
这样的组合共有 -------- 组。
(2)提出假设:同学们从5种无色溶液中取出4种,贴上A、B、C、D标签,并且假设这一组溶液可能是Na2CO3、NaCl、Ca(OH)2和稀盐酸。
(3)实验探究: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
第一步: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C、D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稀盐酸,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 A B C D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有气泡产生 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C是 ----------- 溶液。
第二步:依据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
已略去。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可以观察
到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
生成,B、D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实验解释:A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第三步:依据右图装置进行2个实验。取少量B溶液倒入
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停止加热。再取少量D
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加热,有白色固体析出,停止加热。
实验结论:B是稀盐酸,D是NaCl溶液。
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第5种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
(4)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
①老师指出: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是 -------------------- 溶液;
其鉴别方法是 -------------------------------------- 。
②老师提出:鉴别出C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A、B溶液。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 -----------------------------

:(1)① KMnO4和CuSO4 ③ 5
(3) Na2CO3 CO2 + Ca(OH)2= CaCO3↓+ H2O
(4)① NaCl和NaOH
取1支试管,加入少量的D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D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第5种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若溶液无明显变化,则D为氯化钠溶液,第5种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等,答案合理给分)
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溶液, 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然后依次加入少量的C溶液。 A是氢氧化钙溶液,B溶液中有
无色气体逸出,B是稀盐酸。

溶液是否饱和的实验探究
实验一 部分固体溶解,剩余固体沉淀。 得到饱和食盐水
实验二 固体不溶解 不能
实验三 固体溶解(如加水搅拌) 若无沉淀则仍为饱和。
实验四 高锰酸钾溶解,溶液变红。 不能说饱和溶液不能溶解食盐。
实验五 C烧杯固体全部溶解,D烧杯固体亦溶解。都不是饱和溶液。氯化钠溶液较浓。
(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乘100%)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再加到一快就行了
1,H2SO4 M(H2SO4)=M(H)*2+M(S)+M(O)*4=1*2+32+16*4=98
2,2Ca(OH)2 M(2Ca(OH)2 )=40+(1+16)*2=74

1、25°C时,将20g硝酸钾溶解于8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现将此溶液经分成三等分,则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0%。
1)取第二份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原来的1/3,需要加____水.
2)取第三份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1.5倍,需加入_______g硝酸钾或者蒸发掉_____g水.

2.在实验室中制取88g二氧化碳。需caco3 200g
1)若改用含杂质20%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需这种石灰石多少克?
2)如果消耗盐酸的质量为500g,求盐酸的质量分数?
3)求所得溶液质量分数?

将2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可得到15.4g固体混合物.求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提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
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Cl:35.5
K:39
问题补充:
1生成多少克氧气?
答案:(1)根据质量守恒得O2的质量为25g-15.4g=9.6g
(2) MnO2
2KClO3=2KCl 3O2
245 149 96
X y 9.6g
x=24.5g y=14.9g
Mno2的质量为25-24.5=0.5
则15.4g中有0.5gMnO2 KCl 14.9g
用200吨含氧化铁为80%吨赤铁矿为原料,问:可以练出含杂质为4%吨生铁多少吨?
1、200吨含氧化铁为80%的赤铁矿中含氧化铁的质量m=200吨×80%=160吨
2、写出反应方程式,设可生成纯铁x吨
Fe2O3 + 3CO == 2Fe + 3CO2
56×2+16×3 56×2
160 x
列方程,求得x=112吨
3、由题可知,生铁含杂质为4%,即含纯铁为1-4%=96%
设含杂质为4%的生铁质量为y吨,则有y×96%=112
解之可得y=116.7吨。
现有一样品,经分析含氢氧化钾.碳酸钾和水三种物质。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质量为多少?
例如,某三价金属R的氧化物4g与21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并形成溶液,测得此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求(l)R的相对原子质量.(2)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初审题知道这是一道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题;再审题知道R是化合价为十3价的金属元素,则它的氧化物化学式应是R2O3,跟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应是
R2O3+3H2SO4=R2(SO4)3+3H2O
还知道4gR2O3跟21g稀硫酸恰好反应,得到40%的盐溶液,要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然后分析题中各量之间关系,利用化学方程式可找到R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下列关系:
R2O3 + 3H2SO4 R2(SO4)3 + 3H2O
2R+48 3×98 2R十3×96 3×18
4g (21×x%)g
但是由于R,X%都是未知数无法直接计算求解,这时继续分析题中各量之间关系,抓住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R2O3和稀硫酸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由此得出R2(SO4)3的质量为(4+21)g,再由溶液求出R2(SO4)3的质量=(25×40%)g,最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依次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至此,本题的解题思路清晰,解题方案明了,再下笔求解可迅速准确得出答案.一般化学计算题不都是这么复杂,但是养成认真审题,深入分析题意的习惯,无疑对提高化学计算的解题能力和培养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已知氧化钠跟水化合成氢氧化钠,又知在1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20g.试计算:用20.9g水配制10℃时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需要氧化钠多少克
根据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溶解度的概念可用多种方法列式求出本题答案,仅举其中两例:
①设:需Na2O质量为x

根据题意:

解得:x=3.1g
②因10℃时NaOH溶解度为20g
故10℃时100g水溶20gNaOH达饱和
设:x(g)水跟y(g)Na2O反应生成20gNaOH.
Na2O+H2O2NaOH
62 18 80
y x 20g

因此10℃时15.5gNa2O溶在(100+4.5)g水中配成NaOH饱和溶液
设10℃时zgNa2O溶在20.9g水中配成NaOH饱和溶液.
104.5g:15.5g=20.9g:z z=3.1g
答:10℃时20.9g水配制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需氧化钠3.1g. 累死啦,都是在网上给你找的,不知满意与否,但是不要忘了给我加分吆......

求初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要标上汉字名称`反应类型以及反应现象.谢谢...
答:一..化学反应(氧化反应)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P+5O2 2P2O5 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 SO2 碳+氧气——二氧化碳 C+O2 CO2 碳+氧气——氧化碳 CO2+C 2CO 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2CO+O2 2CO2 汞+氧气——氧化汞 2Hg+O2 2HgO 镁+氧气——氧化镁 2Mg+O2 2MgO 铜+氧气——...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现象!
答:我要详细的,初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现象什么冒白烟冒黑烟还有出现什么刺激性气味内种!... 我要详细的,初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现象 什么冒白烟 冒黑烟 还有...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 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初中重点化学方程式
答: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氧气的性质:(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初中的化学方程式
答:初中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应用大全 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应用 2Mg+O2点燃或Δ2MgO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或Δ2HgO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拉瓦锡实验 2Cu+O2点燃或Δ2CuO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点燃或Δ2Al2O3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

速求初中所有化学方程式.(如实验室制取氧气)!
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1)NaOH + HCl =" NaCl" + H 2 O(2)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或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物质)(3) NaCl(4)Na 2 CO 3 CaCl 2 、Ca(OH) 2 、NaOH :(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H 2 O.化学反应式为:NaOH+HCl═NaCl+H 2 O(2)碳酸钠与石灰水[Ca(OH) 2 ]反应...

初中化学实验题 中和反应的探究 请各位有识之士,帮我解一下题,明天要...
答:(2)现象:溶液在某一点时突然变为无色;玻璃棒搅拌的目的:使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充分进行;溶液无色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变为中性,而酚酞溶液在中性条件下是无色的。(3)玻璃片上会析出白色晶体;解释:该反应的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是个中和反应,反应后...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有哪些 就是有哪些中考的重点实验
答:【化学方程式】C+O2 CO2【注意事项】木炭应该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原因: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氧气支持木炭燃烧,防止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木炭熄灭,确保实验成功。2. 硫燃烧实验【实验操作】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在酒精灯上点燃,然后把盛有燃着硫的燃烧匙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分别观察...

初中化学实验经常考的方程和附图和现象
答:五、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应用 2Mg + O2点 燃 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白色信号弹 2Hg + O2点 燃 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2Cu + O2点 燃 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 + 3O2点 燃 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 + 2O2点 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1)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1)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而变质.化学反应式为:2NaOH+CO2═Na2CO3+H2O(2)碳酸钠与石灰水[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aCO3).故C试验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假设猜想】废液浑浊是因为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