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取得哪些成就?

作者&投稿:傅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世纪70年代,中国所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1年,中国加入联合国;1979年,中美建交。

50年代:
一是与苏联、东欧及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二是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是同美国的侵略政策和侵略行径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如在朝鲜战场上给美国以沉重打击,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就是典型例子;
四是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地区的发展前途问题;
五是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70年代:
首先是中美关系的缓和。中美关系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为契机,朝着正常化的方向前进,并于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其次是中日关系发展。在中美关系缓和的直接推动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了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
此外,中国同西欧、南太平洋、东欧及周边一些国家建立或恢复了外交关系。
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包括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得到恢复。

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新中国的外交,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外交理论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外交实践上,从“一边倒”的倾向发展到走向“一大片”的格局。
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1953年,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打开中国外交关系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它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外交上不断取得新成就。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并起到积极作用。中国代表团促进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的达成,显示出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介入的国际性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推进中国同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在亚非会议后的一段时期,中国根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打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并初步形成走向全世界的外交格局。
20世纪60年代中国进行援越抗美,继续同美国对抗,中苏关系恶化后,周边国际局势更为紧张。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第一,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第二,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第三,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外交上支持第三世界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进行反殖反帝反霸斗争,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
20世纪90年代,世界朝多极化发展,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国际关系并为国际新秩序而斗争,截至1992年,中国已同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与内政、外交相关联的港澳问题也顺利解决。

50年代: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使得会议圆满成功

70年代:
1971年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1972年中日签署外交的联合声明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答:50年代:初进行韩战,领导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帮助南韩抗击北韩.1955年爱因斯坦在美国逝世.二战后婴儿潮,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较战前明显提高,大多数家庭经济宽裕,出生率大大增加.1958年,国家航天中心成立(NASA)60年代:越战开始.肯尼迪总统遭暗杀,此案一直为一个迷,尚未有人解开.马丁路德金Jr遭暗杀.1969年,人类...

中国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和20世纪70年代改革之间的联系_百度知 ...
答: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期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相类似,基本上都是反对本国文化、本国传统的改造,在客观上加快了社会主义进程,在实质上示范人类传统文化的非正常现象。70年代的改革,是重新审视过去所做的不正常的一切,重新回到人类发展的轨道上,脚踏实地的建设福利型社会,健康发展。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
答: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80年代末——独立自主、不结盟。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外交战略和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中国获得什么美誉
答:展开全部 二十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中国获得“无毒国”的美誉。——常识历史篇。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3-12-29 什么叫历史? 430 2011-10-18 中国的历史起源 1007 2015-10-24 历史年代表 422 2017-12-02 “历史”的近义词是...

中国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路程特点及趋势?
答: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建设道路的实践 1.三大改造的过程 (1)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三大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2)手工业者也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

20世纪50到70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
答:答案A 在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确实出现了“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20世纪50-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总的趋势是怎样 更本原因是什么_百...
答:在第一代领导人;自力更生.风发图强.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精神的鼓舞下,短短的20多年,经历了朝鲜战争,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也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总路线.以及文革等全民运动。有了两弹一星,到70年代初已经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等国家看着不断强盛,势不可挡的新中国。不得不承认...

如何认识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同50年代中期进行的社会主义...
答:50年代改造的成果就是,全国的资源、财富,全部收归国有。 然而经过20多年的国有化之后,发现逐渐的再也不能刺激经济的发展,于是就从70年代末开始,展开了私有化进程。首先是允许农业收成私有,也就是所谓的“包干、包产”到户。紧接着中国开始了激烈的私有化进程,从鼓励乡镇企业发展、承认所谓“...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哪些积极...
答:失误: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同时,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②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经验教训:①发展经济,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②发展经济一定要与当时...

新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
答:1、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鉴于新中国属于东方社会主义阵营,为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选择加入苏联社会主义阵营。2、20世纪70年代:“新局面”。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关系的发展,打破了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我国外交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