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苏联经济结构

作者&投稿:齐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后苏联经济结构~

到1932年时,苏联用4年多时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33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也于1937年提前完成.苏联人民在基础差,困难多的情况下,用10年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50年—100年才走完的路程,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有了自己的汽车,拖拉机厂,有了自己的航空工业和化学工业.其中,在"一五"期间,共新建一千五百多家大型工业企业,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1928年的48%上升到1932年的70%,苏联政府宣布,苏联已经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到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到77.4%,工业总产值也实现了大跨越,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第三个五年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而中断.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如"勒紧裤腰带",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学习新技术的斯达汉诺夫运动)等.
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病,如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苏联在冷战期间,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是经济强国,80 年代后期被日本超过。但与实行资本主义及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不同,其经济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的,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对经济实行控制和调整。在 1928~1932 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 48% 上升到 70%,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但是苏联的工业发展不平衡。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空太空工业非常发达,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这也导致了解体后俄罗斯和其它原加盟共和国轻工业的严重不足。苏联的主要工业地带集中在莫斯科、列宁格勒、顿巴斯、乌拉尔山脉等地区。次要的工业地区包括波罗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窝瓦河)中下游。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和国家调控,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规格和价格都由隶属于中央和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的国民经济委员会规定。20 世纪 30 年代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期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农业生产以集体农庄为基本单位,通过隶属于集体农庄机械站的拖拉机、汽车和联合收割机实行机械化播种与耕作。由于占农业人口 95% 以上的人翻身做了集体农庄的主人,焕发了巨大的积极性。大块连片的土地比起小块分散的小农,显然更利于机械化的开展,效率也更高。很快实现了水利化、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持续上升,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农民已经和城市人一样享有养老金等多种福利。苏联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其他重要作物还有甜菜、棉花、马铃薯、玉米、烟草。高加索地区有咖啡和甘蔗等经济作物。通过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对其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殖民地式的掠夺性贸易,低价进口原材料,高价出售制成品。这也是导致东欧国家的人民对苏联产生不满(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产国之一。1983 年能源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的 23% 和 19%。能源工业是苏联重点发展的基础工业部门,1971~1984 年占全国工业总投资的 31.3%。能源生产由 50 年代以煤炭为主逐步过渡到 60 年代煤炭与石油并重、70 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1983 年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为:石油占 43.4%,天然气占 30.8%,煤炭占 24.2%,其他占 1.6%。煤炭工业是传统的能源部门。1984 年全国煤炭产量 7.12 亿吨,其中硬煤占 78%。煤炭开采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顿巴斯、库兹巴斯、埃基巴斯图兹、卡拉干达、坎斯克-阿钦斯克、伯朝拉和莫斯科附近煤田(1983 年合计占全国煤炭产量的 77.5%),其中顿巴斯和库兹巴斯均为世界大型煤田,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27.7% 和 20.5%。石油、天然气占一次能源产量的 74.2% 和消费量的 64.5%(1983年)。含油气盆地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俄罗斯、北高加索、图兰和东西伯利亚5 个地区。1984 年全国原油产量 6.13 亿吨,天然气产量 5874 亿立方米,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其中西西伯利亚是最大的油气储集区和产区,含油、气面积达 170 万平方公里,原油探明储量 48 亿吨(1980年),天然气 17.1 万亿立方米(1976年),分别占全国原油及天然气探明储量的 46% 和 68%。苏联自 20 世纪 50 年代末提出加速发展化学工业和实行国民经济全面化学化的方针以来,化学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仅次于机械工业。1984 年化肥产量为 3080.8 万吨(按有效成分计算),居世界首位;硫酸、纯碱、合成橡胶产量仅次于美国。但有机合成工业起步较晚,主要产品产量及生产水平均落后于美国、日本及西欧工业发达国家。纺织工业为最主要的轻工业部门,产值占轻工业的 60% 以上,1984 年苏联棉、毛、麻织物产量居世界首位,丝织品产量次于美国和日本。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远离中亚产棉区的西部消费区。中央区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生产的棉、毛、丝、麻织品分别占全苏产量的 70%、50%、45% 和 65%。其次为伏尔加河流域、西南区、西北区和中亚。主要纺织工业中心有:莫斯科(棉、毛、丝、麻纺织)、伊万诺沃(棉、丝、麻纺织)、加里宁(棉、丝纺织)、弗拉基米尔(棉、麻纺织)、科斯特罗马(麻纺织)等。 苏联是世界上的一个农业大国,其农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1987 年,粮食产量为 2.114 亿吨,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 10.9%,仅次中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小麦产量为 8331 万吨,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主要经济作物中的棉花、糖用甜菜、向日葵籽、长纤维亚麻的产值均占世界第一位。各类牲畜存栏数中,牛占世界的 9.4%,略少于美国;猪占世界的 9.6%,仅次于中国,羊占世界的 9.8%,居首位。1988 年,其肉类产量为 1920 万吨,次于美国和中国,居世界第三;奶类产量 10595 万吨,居世界之首;鸡蛋 465.6 万吨,次于中国和美国,也居世界之三。苏联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拥有发展多种农业经营的各种有利条件。其人均耕地为 0.86 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 2.4 倍;人均牧草场为 1.41 公顷,比世界人均数多 85%。主要的农业区,也是耕地最集中的地区,约三分之二的耕地集中在水、热、土条件配合较好的森林草原带和黑土草原带,这些地带宜于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但交替频繁的自然灾害经常使这里的农业遭受巨大损失,致使农业生产不稳定、丰欠无常。农牧业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现代化水平不高,农畜产品的单产较低,农业生产效率只及美国的 20~25%。再加上农业方面经营管理不善及其他一些原因,影响了农业的稳步发展。 十月革命后,苏联建立、发展了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和集体农庄商业三种经济成份的国营商业是全民所有制商业,是城市主要商业系统。1976年底全国共有零售商业网点21.3万个,零售商品流转额为1397亿卢布,占全苏商品流转总额的69%;合作社商业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商业,是农村中的主要商业,1978年有社员54万人,零售商业网点约占全国零售商业网点的一半,1976年零售商品额为599亿卢布,约占全国零售商品流转额的29%。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各有自己的批发和零售渠道。而集体农庄商业则对城市副食晶供应起重要的补充作用,1980年其销售额为57亿卢布,占苏联零售商品总额的2%。集体农庄商业在可比较的食品销售总额中的比重平均占8%以上,而象马铃薯、新鲜蔬菜、水果、浆果、青菜、蜂蜜等产品则占30一40%。但在组织国内商业方面,国营商业始终掌握着商品流通周 转命脉,居主导地位。 苏联的国庆节就是“十月革命节”11 月 7 日 ,传统的全国性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苏联都要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纪念十月革命。 1941 年 11月 7 日的阅兵式最具历史性。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形势非常严峻。为了鼓舞士气,苏联政府在红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纪念十月革命胜利 24 周年。这次红场阅兵显示了正义之师必定战胜邪恶的魄力与信心,极大地鼓舞了广大苏联官兵的斗志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心。莫斯科保卫战以胜利告终,它粉碎了德军自二战开始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转折点。在 1990 年的十月革命节,威武雄壮的苏联武装力量再次通过红场,这是苏联历史上最后一次阅兵式。

到1932年时,苏联用4年多时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33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也于1937年提前完成.苏联人民在基础差,困难多的情况下,用10年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50年—100年才走完的路程,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有了自己的汽车,拖拉机厂,有了自己的航空工业和化学工业.其中,在"一五"期间,共新建一千五百多家大型工业企业,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1928年的48%上升到1932年的70%,苏联政府宣布,苏联已经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到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到77.4%,工业总产值也实现了大跨越,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第三个五年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而中断.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如"勒紧裤腰带",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学习新技术的斯达汉诺夫运动)等.
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病,如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随着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苏联的经济政策也逐渐发生变化.1925年的苏联,仍是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的农业国,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因此,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1926年—1928年主要是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同时新建了几千家企业,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为工业规定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强大的重工业,作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改造的基础.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为了确保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组织和调节全国的产品生产,分配和流通,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应重工业发展的要求,为它提供资金,因此,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业投资中的四分之三用于重工业.1928年起,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终止.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1932年时,苏联用4年多时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33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也于1937年提前完成.苏联人民在基础差,困难多的情况下,用10年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50年—100年才走完的路程,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有了自己的汽车,拖拉机厂,有了自己的航空工业和化学工业.其中,在"一五"期间,共新建一千五百多家大型工业企业,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1928年的48%上升到1932年的70%,苏联政府宣布,苏联已经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到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到77.4%,工业总产值也实现了大跨越,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第三个五年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而中断.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如"勒紧裤腰带",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学习新技术的斯达汉诺夫运动)等.
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病,如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农业是一种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农业.如何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状况,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 如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众多的农业小生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但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甚至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摆脱粮食供应困难的出路,就是尽快地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
从1929年下半年起,在中央的推动和压力下,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各地都在抢时间,争速度,整村,整区地加入集体农庄,在这过程中出现了强迫命令现象,一些地方甚至把农民的住房,奶牛,猪,羊,家禽和菜园等都强行收归农庄所有,甚至出现了"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的口号,有些地区的干部对不愿意加入农庄的中农以戴富农帽子,扫地出门相威胁,这些都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不少农民大量屠宰牲畜,并要求集体退出农庄,1930年3月,斯大林为此写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对集体化运动进行了整顿和纠偏,但全盘集体化运动并没有停止,在集体化运动中,原来的富农和不少在新经济政策中富裕起来的农民,被镇压,关入集中营或驱赶到边远地区参加劳动,他们的财产被剥夺,转交给集体农庄,1932年被宣布为"完成全盘集体化的一年",这一年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剥削人的现象已经被铲除和消灭","所有剥削阶级都消灭了",国内只存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同年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已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这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在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人教版)在实行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斯大林的个人因素也起了某种作用.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实行直接管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是一种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它排斥市场调节,广泛采用具有强制性质的行政手段;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它一度推动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从长远来看,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由于忽视消费品的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通过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压制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方面的表现: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斯大林手中,许多重大问题都是斯大林一个人说了算.导致社会缺乏民主,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人教版)大清洗运动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当时的形势下也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斯大林模式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神话斯大林的"集大成之作";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靠行政手段来管理.这种思想文化模式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斯大林模式中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成为工业强国,苏联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高速发展,甚至连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借鉴苏联的一些做法,对本国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国民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不仅扫除了文盲,而且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斯大林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但是,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严重地制约着苏联经济的发展.

苏俄历史上,私有制是怎样消失的?公有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应当怎样看 ...
答:苏联采用了马克思设想的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央集权政府,对一切私有企业和土地实行以“全民所有”名义的国有化,中央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十月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苏联一直处于内战和混乱之中,一直到1920年代末期才开始进行真正的计划经济建设。1929年苏联开始第一个5年计划并在1932年提前完成...

1929-1933经济危机 为什么不影响苏联 那时中国处于怎样的形势?_百度...
答:而且当时苏联与资本主义经济联系少。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西方的经济危机,恰恰成了苏联大国崛起的良机。中国当时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官僚资本主义也在此时产生。

苏联经过两个五年的建设,到1937年工业总值跃居欧洲第几位?
答:直到1987年苏联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二战前已经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世界第二的工业国。第三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苏德战争爆发。虽然苏联在开战之初,损失巨大,但最终顶住了德国的进攻,把德国打的大败,最终德国战败。

苏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有哪些?
答:苏联工业化,农民一直付出,未得到回报,中国也和苏联一样,以农养工,工业发展后,反哺农业,,从取消农业税到农业补贴,从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到农民工涌入工业,,,工农互相扶持

前苏联的政治制度体系(详细的)
答:苏联在冷战期间,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但与实行资本主义及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不同,其经济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的,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对经济实行控制和调整。在1928年至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

年后苏联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急
答:1929年~1933年,苏联大规模开展的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为大集体经济的“{社**}主义改造运动”,被称为“农业集体化”。1927年-1928年,由于苏联国家规定的粮食收购价格太低,使得农民并不急于卖粮,于是粮食收购出现短缺。斯大林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富农阶层”的蓄意破坏,他不顾布哈林等人的反对,...

苏俄历史上经历了那些制度
答:农奴制(封建制),1861年改革后的半封建半资本制度,二月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十月革命以后的社会主义,以及现在俄罗斯的资本主义

1929年经济危机对苏联有影响吗
答:从当时标志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指标——钢铁产量来看,苏联的生铁产量从1928年的330万吨增加到1932年的620万吨,钢产量从430万吨增加到590万吨,轧钢生产从340万吨增加到440万吨。机器制造业的水平也达到世界第二位。与苏联经济的高歌猛进相对应,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力也随之上升。在...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
答:苏联农业方面在斯大林大规模工业化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农业实行了机械化但是集体农庄政策的失误使得苏联农业产值严重下降,仅仅达到1913年水平。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 1932―1933年间,乌克兰大...

苏联1928--1936年间实施的政策是什么?
答:1918年1月通过的《土地社会主义化》法令,提出在农业中发展集体经济的任务。1923年1月,列宁发表了《论合作制》一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合作社的性质,具体地规定了改造小农经济的途径。 集体农庄的初期形式 初期,苏联的集体农庄有三种形式:①农业公社。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公有,实行“按需分配”,实际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