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作者&投稿:蒲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需2008年南海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佛山市南海区2008年中考模拟测试
语 文 试 卷
说明:
1.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10页,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30分。
3. 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4. 其余事项见答题卡。
5. 本试题由南海区语文骨干教师邓绍志设计。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玷污(zhān) 隐秘(mì) B.赡养(shàn) 角色(jiǎo)
C.阔绰(chuò) 别墅(yě) D.造诣(yì) 唱和(hè)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天高云淡,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美丽的风景令我流连忘反。
B.你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但我还是要劝你冷静,冷静,再冷静。
C.这条商业街十分繁华,从早到晚,行人穿流不息,热闹非凡。
D.一路上,标有“渡假村”的招牌一个接一个,可我还是拿不定注意选择哪一家。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B. 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C.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D. 庆祝“五一”的联欢会场张灯结彩,五光十色,好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我们应该加强自我保护训练,以便杜绝危险故事难以伤害自己。
B.通过“告别网吧”的主题班会,让同学受到很大的触动。
C.同学之间应和睦相处,任何一句挑拨离间的话都会影响团结。
D.很多人平凡得像风像水像雪,所以,平凡并非没有自豪的理由,并非没有魅力可言。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5—10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邹忌讽齐王纳谏(纳,采纳)
B.朝服衣冠(服,穿)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刺杀)
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
6.选出下列句中的“于”字与“皆朝于齐”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所欲有甚于生者
C.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D.达于汉阴
7.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暮寝而思之 (晚上在寝室里思考这事)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能跟徐公比美吗)
C.忌不自信 (邹忌自己没信心)
D.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8.选出对“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翻译正确的一项。
A.明天徐公来了,邹忌熟悉地观察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B.明天徐公来了,邹忌熟悉地观察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再自己偷看镜子,更觉得远远不如。
C.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观察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D.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观察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再自己偷看镜子,更 .....
太多了,你自己去看

根雕眼镜
贺 伟
①我从邮局取回一个邮包。那是我的一个搞雕塑的学生寄来的,里面放着一副由树根雕成的眼镜,非常精美。我心中一动— —这么多年了,他还记着那件事?
②那是20年前,我在一个小城市的中学任教。他来自农村,在学校住读。高一时他的成绩在班上遥遥领先,可到了高二下学期,他的成绩却下降不少。这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个孩子虽然来自农村,却自尊自强,学习非常努力,从不肯落在别人后面。我试着找他谈了几次话,想问出原因,可他总是低着头,红着脸,嗫嚅着不肯说什么。
③后来我问了一位和他很要好的同学,才知道他最近一段时间总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曾去医院检查了一下视力,居然两眼都近视到400度了。
④我思虑了几天。他家中比较贫困,显然他是不忍心向父母开口要钱配眼镜。我拿钱给他配一副眼镜并不难,但让这个 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接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对别人的同情怜悯一向特别敏感,稍有不慎,便会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
⑤一周后的一个星期天,我约他到我寝室来,说要给他补习一下古文。我认真地为他讲了一会儿,便起身假装到书架上找资料,顺便碰掉了那副早已准备好的眼镜,然后漫不经心地说:“哎,我这东西太多了,乱七八糟的,好多以前的东西还堆在这儿呢。”看到他正抬头望着我,我便说:“哦,你看,这是我前几年配的眼镜,一直 没戴,结果现在都不合适了。你戴上试试,让老师看看好不好看!”说着,我把眼镜递给了他,又回过身继续在书架上找东西。
⑥再回头,他已经戴上眼镜,正在翻看我的教学辅导书。
⑦“不错啊,很像个大学者哦!感觉怎么样?”
⑧“我觉得……挺清楚的。”
⑨“那太好了,你正好戴着它吧,连眼镜盒也拿去吧,省得放在这儿占地方。”我心中一阵暗喜。
⑩“老师,我……”[革 命:教+改.先,锋。网JGX.FW]
“怎么?嫌我的眼镜不好啊?”我假装有些生气地说,“都没怎么戴过,还挺新的呢。”
“没,没有。”他红了一下脸,不再作声了。
后来,他的成绩又如同以前一样优秀了。他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如今已是著名的雕塑家……
时隔多年,我教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这件事情我几乎已经忘记了,直到收到这个邮包。在邮包里有他的一封信,信中写道:“20年前,您送我的那副眼镜让我能够看清黑板,而夹在您教学辅导书里的记有我近视度数的纸条,则让我看清了您的良苦用心。您让我体会到了人间真情,更安抚了我稚嫩自卑的心灵。这副根雕眼镜是我酝酿多年的作品,现在敬献给您。它不是一副眼镜,而是我感恩的心……”
21.为了不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我”思虑了几天,“巧妙地”送给“他”一副眼镜。请根据第⑤— 段内容,将故事情节简要概括出来。(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文中找出与第 段画线内容相呼应的句子,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第⑧、⑩、 段写了“他”的三句话,分别说说这三句话写出“他”当时怎样的心理。(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结尾处写道,“它不是一副眼镜,而是我感恩的心……”这句话饱含深情,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感恩的心”给你的启示。(不超过80字)(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1.示例:(1)我有意碰掉眼镜 (2)我让他试戴眼镜 (3)我劝他接受眼镜 (4)他接受了眼镜(意思正确即可)
22.(他)正在翻看我的教学辅导书。
23.示例:(1)感激老师 (2)想推托又不好开口 (3) 怕伤害老师(意思正确即可)
24.示例:文章讲述了一位老师巧妙地送给学生一副眼镜,使学生受益终生、心存感激的故事,这使我想起一次考试中,我的钢笔不知怎么写不出字来,当我着急地抬起头时,监考老师已将一支钢笔递到我的面前,我非常感动。由此我想到,得到别人的帮助,要心存感激,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启示”也可以从老师角度作答:帮助他人时,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让他人能够接受,不伤害别人。)

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三
语 文 试 卷(供课改实验区考生使用)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3分)
河床每天感受着河水的重量,可它是被水(fù)________盖的,河床一直蒙受着水的恩
(huì)________,它怎么能泄露河流的秘密?河里的鱼知道河水的质量,鱼的体质依赖于河流的水质,可是你知道鱼儿是多么忍辱负重的生灵,更何况鱼类生性沉默寡言,而且孤辟,它情愿吐出无用的水泡,却一直拒绝与河边的人们交谈。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请工整地写在下面的方格中。(1分)

②改正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1分)
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忍辱负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以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段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三处错误,请找出并修改在横线上。(3分)
随着铜芯价格的不断上扬,胶质电缆线成了犯罪分子炙手可热的物品,因而盗窃案件时有发生。为维护社会治安,抨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3月9日,我市某县人民法院对偷盗高速公路建设工地胶质电缆线的被告人俞某、钟某依法进行宣判,以盗窃罪判处俞某、钟某有期徒刑二年、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
错误一:
错误二:
错误三:
4.口语交际(3分)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即使他处在困境中。假设你家境优裕,而你的同桌是贫困学生。同桌因没有十几元钱买必须的学习用品而发愁。你想帮助他,要如何对他说?(要说得得体,不伤自尊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_。“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_。(2分)
6.语序排列(2分)
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式样。下面介绍奖牌的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奖牌背面镶嵌玉璧
②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
③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A.①②④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①⑤④③② D.③②①⑤④
7. 按原文填空
⑴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⑵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⑶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⑷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⑸____________________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⑹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⑺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⑻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三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
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① 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诗词与作者及朝代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东晋
B.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李白――唐朝
C.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白居易――唐朝
D.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宋朝
9.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然后回答10――12题(10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①,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为桔槔②。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艺事繇③已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谓非已也。故粤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讦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解】①盖:雨具 ②桔槔(jié gāo):井上汲水用的工具。 ③ 繇(yóu):通“由”。从,自。
10.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2)郑之鄙人学为盖 鄙:
11.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2)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
译文:

12. 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答: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二)阅读下面小诗,然后回答13-14题(5分)
乡色酒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正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
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13.诗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2分)

14.三十年前,“你……望我”;三十年后,“我……望你”,从中你看出诗人性格的变化吗?(3分)

(三)阅读《那个孩子》,然后回答15――21题(18分)
那个孩子
朱萍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
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选自沈阳出版社《我曾把春天丢了》2003年4月版有删改)
15.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
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把文中表现这一变化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7.简要概括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2分)

18.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母亲一如既往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2)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19.阅读文中画线句,揣摩父母当时的心理活动。(2分)

20.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如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3分)
21.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请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要地写在下面。(3分)

(四)、阅读《鸟巢为何东西高南北低》一文,然后回答22――25题(12分)
鸟巢为何东西高南北低?
①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是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设计的巨型体育场。它就像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鸟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的希望。“鸟巢”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内区平缓的坡地上,场馆设计如同一个容器,高低起伏变化的外观可产生戏剧性和震撼性的视觉冲击力。“鸟巢”是建筑、体育、艺术完美的统一。
②美轮美奂的。为什么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远远看过去就像一个大元宝?
③这是因为运动赛场具有方向性的缘故。大凡比较正规的足球场,一般都是南北走向。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故太阳总是东升西落。假设足球场是东西走向,如果在上午比赛,日出东方,太阳光就会直射向东,则整个上午太阳都在偏东的方向太阳光就直射向东进攻的运动员,把运动员的眼睛照猫画虎的眼花缭乱;如果在下午比赛,日落西山,则整个下午太阳都在偏西的方向,太阳光就会正对向西进攻的运动员,把运动员的眼睛晒得直冒火花,运动员就不敢往上看。这当然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
④因此,只有足球场是南北走向的时候,太阳光才是从运动员的侧面射过来的,运动员才能避免受到太阳的直射,不至于影响到时运动员的比赛。同样的道理,田径运动场也应该是南北走向,这样南北向的跑道就长此些,东西向的跑道就短些,尽量避免运动员在东西方向上受太阳光的影响。
⑤另一方面,如果运动赛场是南北走向。那么东西方向看台观众的视线是均衡的,因为观众可以均衡地看到时两端的比赛情况,所以应该在东西方向应该布置更多座席,而南北方向的座席应该相对布置少一些。这样一来,东西两个方向留出的空间就肯定多些。南北两个方向留下的空间就少些。“鸟巢”东西方向有6层看台,南北方向只有5层看台,所以它东西两头就高起来(最高为68.5米),南北两边就低了下去(最低处42.8米)。另外,东西两头高还呆以昼遮挡一部分上午和下午的太阳,最大程度地减少太阳光对运动员的干扰。
⑥“鸟巢”人性化的设计和独特的外观造型使它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它不论是近看还是远观,都将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永不磨灭的形象。它完全符合国家体育场在功能和技术上的需求,又不同于一般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艺术性和守信用性,而又大度、简洁、典雅,成为世界奥运史上的经典之作。
(选自《百科知识》2007年第22期)
22.国家体育场被称为“鸟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3.文中说“高低起伏变化的外观可产生戏剧性和震撼性的视觉冲击力”,这里“高低起伏变化的外观”指的是什么?(3分)

24.南北走向的运动赛场设计成东西高南北低的原因是什么?(3分)

25.阅读第⑤段中画线句,说说这一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五)、阅读下文,然后回答26――30题(15分)
不感恩的政治
戴庆华
①知恩必报向来被认为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品德。据说,某些高等动物都知道感恩。不过,报恩者对恩人的义务是有一定限度的。

②俄罗斯有一个童话叫《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渔夫对金鱼有救命之恩,金鱼自然知恩必报,但渔夫却在贪得无厌的渔婆的怂恿下提出一个比一个贪婪的要求,最后金鱼忍无可忍,终于扬长而去。
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像那个贪得无厌的渔婆,总是要求臣民对“皇恩”承担无限的义务,即所谓的“忠”。

④甚至被皇帝老儿赏根绳子自尽也还得谢恩。皇帝老儿或许真的算恩人,或封官,或赏赐,或大赦,或“平定海内’’什么的,但报恩者承担的义务也实在沉重得太不成比例了,满门抄斩还得叫声“谢主隆恩”。
⑤“皇恩”其实只是专制政治的伴生物,民主政治永远是一种不感恩的政治。

⑥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因为他领导英国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应当说不仅有“恩”于英国,也有“恩”于全人类,但就在战争结束之际的大选中,英国人民抛弃了他。
⑦他在知道自己失去首相职位之后意味深长地引用了古希腊人的一句名言:“对自己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强大民族的一个特点。”
⑧丘吉尔说对了,强大的民族是“忘恩负义”的,但是,还不甚强大但正在觉醒起来的民族也会变得“忘恩负义”.
⑨韩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两个前总统卢泰愚和全斗焕。但
是,“忘恩负义”的韩国人民把他们双双送进了大牢,韩国人民没有因为他们的功而原谅他们犯下的罪。

⑩其实,丘吉尔也罢,卢泰愚、全斗焕也罢,都大可不必责怪他们的人民“忘恩负义”。说透了,一切统治者对人民都没有恩。因为,如果统治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那么,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干好了人民可以拥戴他,干不好人民可以叫他让位,犯了罪人民还要把他送上法庭。如果统治者的权力不是人民赋予的,那么他的统治就是不合法的。

⑩如果什么时候,一个民族对统治者不再感激涕零,不再磕头效忠,不再三呼万岁,什么时候一个民族学会了“忘恩负义”,那么,这个民族有朝一日一定会变得强大起来的。
26.文章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27.根据提示以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论证的思路。①由个人的感恩说到对统治者的感恩à②________________à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à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à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8.文中加引号的“忘恩负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3分)

29.作者为什么举出了丘吉尔的例子之后,还要举出卢泰愚、全斗焕的例子?(3分)

30.文章最后一段说:“什么时候一个民族学会了‘忘恩负义’,那么,这个民族有朝一日一定会变得强大起来的。”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三、写作(60分)
3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拥有亲情的人是幸福的。亲情,她是你在寒冷时苦苦盼望的火焰;亲情,她是你在苦闷时久久追寻的黎明;亲情,她是你在孤立无援时焦急等到的救兵……亲情如一盏灯,在黑暗中照亮你脚下的路,又如一簇火,温暖你生命中的每一个寒冬,让你的人生蜂飞蝶舞,四季如春。
请以“珍惜亲情”为题,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一篇作文;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到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中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猜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注意:要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答案:
一、 1.①覆,惠;②辟改成僻;③ 2.示例: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 3.
(1)成语误用。“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某人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用来形容商品的“热销”是不恰当的。(2)动宾搭配不当。将“抨击”改为“打击”;(3)成分残缺。在“以盗窃罪”后加上“分别”;
4.示例:我这里有些闲钱,你先拿去用吧,学习要紧。 5.武松,林冲 6.D 7. (1)斜晖脉脉水悠悠 (2)何日遣冯唐
(3)化作春泥更护花(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塞土胭脂凝夜紫 (7) 几处早莺争暖树 (8)①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醉里挑灯看剑 ③将军白发征夫泪 ④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老夫聊发少年狂。(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8. B 9.C
二、(一)10. (2分)(1)拂:同“弼”,辅佐(2)鄙:边境,边远,乡下
11.(4分)(1)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 又用了三年把手艺学成,但又遇上大涝年景,汲水工具没有什么用,就回头又制作雨具了。
12. (4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患于未然(或“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卒章显志(或: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
(二) 13.月亮 拟人 14.
三十年前的“我”是天真无邪‘充满童趣的少年,所以在“我”看来,月亮似乎在与“我”嬉戏,是月亮在望“我”;三十年后的“我”饱经沧桑,只能心事重重的对月抒怀,所以是“我”望月亮。
(三)
15嫌母亲粗鲁而发火;认识到应对父亲尊重(或:愤怒地批评了同学);母亲担心孩子从床上掉下;真正理解了父母对他发自内心的爱。 16缘于同学让父亲倒水这件事。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 17纯朴、善良、生活节俭,全身心热爱孩子。 18(1)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受儿子呵斥后懊悔、不安和极度小心的心情。 (2)这一形容心情的词用于表情,形象地刻画了母亲的满足感。 19父母放心是觉得孩子有出息,该相信他的话;不放心是担心孩子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 20修改后不好。原句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目的,指出很多孩子都有过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改后有局限性,削弱了表达效果。 21作子女的应该理解、尊重、热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做到内心和言语行动相一致,使父母理解自己的一片孝心。
(四)22. 国家体育场像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纺织成一个温馨鸟巢 23.“鸟巢”外形上看是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 24.
东西方向看台观众可以均衡地看到时两端的比赛情况,所以应该在东西方向应该布置更多座席,而南北方向的座席应该相对布置少一些;东西两头高还呆以昼遮挡一部分上午和下午的太阳,最大程度地减少太阳光对运动员的干扰。
25.列数字,通过具体的数据说明“鸟巢”东西高南北低的特点,使读者对鸟巢的外观特点有更为具体的了解。
(五) 26.民主政治永远是一种不感恩的政治。
27.②提出论点:民主政治永远是一种不感恩的政治――③举例证明民主政治是不感恩的――④进一步论述民主政治为什么是不感恩的――⑤总结全文:学会了“忘恩负义”的民族一定会变得强大起来。(意思对即可)
28.不能因杰出人物对民族做出过重大贡献,而把他个人置于民族之上。(大意对即可)
29.丘吉尔是强大民族的代表,卢泰愚、全斗焕是不甚强大但正在觉醒起来的民族的代表。这样写更有说服力。
30.一个民族学会了“忘恩负义”就意味着专制政治的消亡和民.主政治的形成,而强大的民主政治是一个民族能够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基础。
三、写作(略)

网上下载,供参考

哪儿能找到北京市各区县2008年的中考模拟试题
答:看看这个房山区2008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具体地址http://www.yw76.com/shiti/zk/200805/13547.html 朝阳08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一)http://www.yw76.com/shiti/c1/200805/13546.html 08大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大兴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模拟试卷(一)http...

2008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答:2008年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22分)1.书写(2分。“规范、端正、整洁”得2分;字的框架结构不协调得1分;写错字不得分)2.zhuó zhù nèn páo(2分。写错1个扣1分,写错2个扣1分,写错3个扣2分)3.契—锲 非—匪 残—恃(2分。写错1个扣1分,...

08年中考语文题
答:2008中考语文题,山西的有一篇古文是《岳阳楼记》的,速度点啊老师要啊... 2008中考语文题,山西的 有一篇古文是《岳阳楼记》的,速度点啊 老师要啊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蓝洁瑛生前发生了什么?20060190 2008-06-28 · TA获得超过8.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512 采纳率:0% ...

中考啊...语文啊
答:字词啊, 我建议翻字典,好处:1记住字词的读音、写法,2了解字词的意思,3知道如何运用在作文里。建议多读古文,把握古文中的常用词的意思;诗词一定要背诵,同时要感受诗中的景与情,要了解几位主要的诗人的背景。

谁有这套0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题的答案
答:1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3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 舍生而取义者也 6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悬赏分30分:求2008年孝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答:孝感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指定的位置。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字母代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

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
答:重庆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 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共3分)C(涸hé)2.(共3分)D(A.皎洁 充耳不闻B.喧闹 因地制宜C.震撼 笼统)3.(共3分)B(A.别具匠心:别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C.头晕目眩:头发晕眼睛发花D.怀古伤今:追念...

08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答:08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我来答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日报...

2008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的答案
答:江西省200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阅卷意见:1阅卷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主观题大意准确即可以给满分。2.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对与参考答案不符合但确有创造性的、合理的答案,要慎重考虑,尽量给分。3.同一篇作文要保证三人独立评卷,对争议较大的应提出讨论。一、{22...

2008湖北黄冈市中考语文卷的阅读题答案
答:黄冈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特别提示】 (1)本卷中凡语言表述题目只要学生答出大意即可得满分,不要随意扣0.5或1分。 (2)错别字扣分标准:一大题每错、漏、多一字扣0.5分;二至四大题答题中的错别字3个扣1分;五大题即作文中错别字4个扣l分。 (3)学生答卷字体美观,字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