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族的风俗习惯

作者&投稿:爱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哈萨克族的习俗~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的民族节日,主要是在云南地区,你说的哈萨克族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等西北地区去了。所以不可能是哈萨克的节日。

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在哈萨克族的游牧、迁徙过程中吸收周围民族的文化内容,创造出了具有特色的哈萨克民族文化。特别是中亚和新疆南部地区的绿洲农业文化、来自西北方向的俄罗斯文化、乌克兰文化、塔塔尔文化以及相当重要的中原汉文化和中国北方满——通古斯文化都对哈萨克文化的发展有影响。
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哈萨克文学包括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后者的地位十分重要。牧民们在相互交流与联系中,将不同部落的杰出文才创作的口头民间文学加以传承和发展,使之日益丰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长诗、爱情长诗、民歌、谚语等,其中尤以长诗所占地位突出。
哈萨克族的丧葬习俗是先用清水沐浴尸体,再用白布缠身,然后进行土葬。 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诺鲁孜”节,时间在旧历正月,过节的那一天,互相祝贺,有如汉族的春节是送旧迎新的节日。每逢节日喜庆时都举行传统的刁羊、赛马和姑娘追等游戏。哈萨克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有些牧民仍保留着萨满教的残余。 习俗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哈萨克族
。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食俗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 饮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马奶子,特别喜欢马奶子,马奶子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高级饮料。茶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砖茶,次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则称奶茶。典型食品大部分来自畜牧业生产,如:冬肉,马奶子,奶疙瘩,等等。 节庆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哈萨克族自古为游牧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文,目前,哈文字使用的是经改良的俄文字母。
由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哈萨克族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民情。
哈萨克族传统居所是圆顶毡房,传统服饰以毛皮为主,极有特色。哈萨克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子带乡花、下摆多皱的连衣裙。未出嫁的姑娘带水獭皮圆顶帽子,帽顶绣花并有漂亮的鸟羽毛。姑娘出嫁时,带一种尖顶的沙吾克烈帽,一年之后换戴花头巾。生了第一个孩子后,换戴一种叫克木谢克的头饰。
从事畜牧业的哈萨克人主要的食物是奶类和肉食,特别是冬天,哈萨克人要宰牛、宰马、宰羊,将这种过冬肉叫"索古姆",还制作马肠、香肠等。面食有馕、包尔沙克(油炸面疙瘩)、别斯巴尔马克(肉菜拌面片)、抓饭等。
哈萨克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一部落不能通婚。
哈萨克族和其他穆斯林民族一样,使用伊斯兰年历。于每年3月20左右过"纳吾鲁孜"节,即哈族的春节。节日期间,每家都做"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春。
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是斋月,在斋月里人们白天都不进食。斋月过后开始过"肉孜节",即开斋节。
"肉孜节"之后70天过"古尔邦节",即伊斯兰里的新年,是大节,家家户户屠宰牲畜,纪念安拉。
哈萨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假日都搞各种文体活动,如弹唱、对唱、跳舞、猜迹、踢毽、放风筝,还举行赛马、摔跤、姑娘追、叨羊、马上角力、射箭等各种比赛。
哈萨克人热情好客,招待来客总是拿出最好的食物,并宰羊杀畜。进餐时,主人先将带有羊头的一盘肉献在客人面前,客人将盘中的羊头拿起,割下右颊下的一片肉回敬主人,再割下羊耳给主人家年幼者,割下片鼻前网放进盘子,然后将羊头送还主人。哈族人不吃猪肉,不食动物血。在哈族人家做客应注意,在毡房内席地盘腿而坐,不脱鞋,不得把两腿伸直。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不能跨过吃饭用的餐布。哈族熟人之间见面、送别都行拥抱礼,男人初次见面,都双手紧握,极为热情。
哈萨克斯坦的哈族人和我国境内的哈萨克族属同宗同宜,语言相通,风俗习惯极为接近。

彝族、白族、瑶族、土家族、侗族、哈萨克族哪个文化习俗和汉族差别最大...
答:1、信仰不同 哈萨克族:最初认为苍天是伟大的神主,是天神,信仰萨满教,后面皈依了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教教规结合起来,加以崇拜。汉族:宗教文化有“儒道释”三教之说,在祖先崇拜的基础上,都受到儒、道、释三教思想的影响,称之为中国民间信仰。2、建筑风格不同 哈萨克族:按一年四季分为冬窝子、...

在伊宁旅游的途中,你发现了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
答:伊宁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风俗习惯。以下是在伊宁旅游过程中可能发现的一些独特风俗习惯:哈萨克族的马背文化:哈萨克族是伊宁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以骑马为生,有着深厚的马背文化。在伊宁,你可以看到哈萨克族人民举行盛大的马术表演,如马背上的杂技、马球...

中国的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有什么区别?
答:他们是属于同一个民族,不属于同一个国家。根据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即我国目前官方采用的民族分类方法:民族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根据这个定义他们都同属一个民族,他们风俗习惯,甚至某些语言都相同,只不过生活在不同国家。比如延边的...

我是汉族,佛教,想娶哈萨克族的美丽姑娘,可行吗?那边婚姻习俗有什麼禁忌...
答:1. 婚姻是个人自由选择的事情,不应受到种族或宗教的限制。2. 哈萨克族的婚姻习俗相对开放,一般没有特别严格的禁忌。3. 需要注意的是,哈萨克族的女性比较注重家庭和子女的教育,因此在婚姻中可能会有一些女权的倾向。4. 以下是一张哈萨克族的传统婚礼照片。

去特克斯阿克塔斯姑娘峰景区旅行的感受如何?
答:走进景区,可以看到哈萨克牧民的毡房散落在草原上,牛羊成群结队地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这里的哈萨克族人民保留着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游客可以近距离体验这种古老的生活方式,了解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在当地人的热情邀请下,参观者可以尝试穿上哈萨克民族的传统服饰,体验骑马、射箭等传统活动,这些互动体验增加...

新疆哈萨克族结婚年龄
答:新疆少数民族男满20周岁,女满18周岁。中国法定婚龄为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现行《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区可以根据本民族实际情况,对法定婚龄作变通规定。 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规定,少数民族男满20周岁,女满18周岁。但这些变通规定仅适用于少数民族,不适用生活在该地区的...

世界各地婚礼习俗mdashmdash越南婚礼习俗
答:库哈族婚礼,在越南中部地区(广平,广治,承天-顺化省)居住着孟-高棉语族另一个分支,库哈族(Khua),他们也有自己独特风俗。当男孩子和女孩子双方同意结婚后,他们分别向自己父母征求意见。如果双方都没有反对意见,就准备举办婚礼了。结婚庆典分为两个阶段,举办两次宴会。首先是在婚礼前一天晚上,新郎...

喀拉峻景区的游玩攻略有哪些?
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要随意进入哈萨克牧民的毡房,拍照前最好征得对方同意。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保持草原的自然美。活动体验:骑马:在草原上骑马是一项不可错过的活动,可以深入草原内部,感受骑手的乐趣。篝火晚会:晚上参加篝火晚会,欣赏哈萨克族的歌舞表演,体验当地的夜生活。徒步:选择一条适合...

以民族为题的作文600字
答: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们是“民族之家”中的一份子,维护民主团结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与班里的同学要和睦相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首先我们要从少年强做起,只要我们都有一颗民族团结之心,国家渐渐就会强大起来;只要我们有一颗民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