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作者&投稿:翠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什么?~


台湾省的少数民族有16个部族地位获官方认可,分别是:
一、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邵族、阿美族;
二、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卑南族、赛德克族、噶玛兰族(实属平埔族)、拉阿鲁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居住在台湾岛东部,达悟族居住在附属岛屿兰屿。
目前存有自己语言和文化的有14个族群,总人数约50万人,包括雅美(达悟)、阿美、噶玛兰、撒奇莱雅、卑南、太鲁阁、赛夏、泰雅、邵、布农、赛德克、邹、鲁凯、排湾等。台湾也因此成为“人类学者研究的乐园”。
台湾少数民族部分民介绍:

一、泰雅族
泰雅族的社会组织,通常由10户左右聚集而成一同族系的部落;其制度以核心家庭为主体,采一夫一妻制(女从夫居);将同一家系分户另立之血族团体名为「Ga Ga」,并推举同族中声望最大的族长为头目。
Ga Ga成员俱为男性,系一具共同祭祀、狩猎及牺牲分配的宗教性农业祭团;其宗教信仰即以此为基础,而形成一种崇拜祖灵的超自然信仰。
传统的泰雅族社会以狩猎及山田烧垦为生,聚落以集居式的村落为主。大体而言,泰雅族的社会组织可以分成下列四个团体:
(一)部落组织
其部落的形成以血缘为基础,以父系为中心,由诸兄弟形成联合家族,财产与房舍共同拥有。由具聪明英勇有才智,有领导能力的人担任部落领袖,当部落有重大事情时,则由头目召集长老会议以决策(泰雅社会中原来没有头目,是日本侵台时期日本人为其治理方便而产生的。)
(二)祭祀团体
有共同祭祀对象的家庭组合,如为了祖灵祭之进行而组成的团体。
(三)共负罪责团体(gaga)
是共同遵守诫律和规范的团体。泰雅人称之为gaga(一般称为祭团), gaga是一种社会规范,是泰雅人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的诫律,也是最具有约束力与公权力的团体,可以算是泰雅社会中行为道德与社会律法的最高维护与审判者。
(四)狩猎团体
同一个猎团,集体狩猎时大家分工合作共劳共食共享。
这四个团体的成员有互相重叠的特质,在不同部落,祭祀团体可能大于狩猎团体,其他的部落可能狩猎团体大于任何一个团体。各地的差异性颇大,无法一概而论。在这四个团体当中,由于gaga的性质最特别,也在学界当中获得最多的关注,成为不少学者的研究议题。
二、赛夏族
赛夏族(Saisiyat),台湾先住民族,分布在台湾北部中央山脉西侧,新竹、苗栗两县交界的山区,受泰雅族以及客家文化影响很深,以矮灵祭闻名。以鹅公髻山和横平背山的脊线分为南北两群:北部群与泰雅族杂居(新竹县五峰乡);南部群与客家人杂居(苗栗县南庄乡)。
(一)赛夏族语言
赛夏族的语言分南北二方言群,据语言学家推测是较古老的南岛语言,可能出现在台湾的时间较早。为了适应当地社会环境,赛夏人大部份会讲国语、甚至以此种语言为日常用语,自我族群的语言反而日渐淡忘,但因政府意识到各族群语言之重要性,开始推动“族语认证”才逐渐复原本赛夏语的使用人数。

(二)赛夏族衣饰建筑
衣饰以麻布自己纺织为主,背心由两张麻布二折而缝成,前后夹织花纹(在织的过程中,夹入不同色彩的织线,构成几何形花纹)头上有黑头巾,上衣为长达膝部的对襟上衣,由两幅麻布对折背部缝合,前面对开。
腰裙男性为丁字带,女性则以深色棉布制成的绑腿布,通常会在下缘缀以小铃。其他还有臂、腿、腕、头饰、腰饰等。
赛夏族的住家多位在山腹坡地或小台地上,因为居住在树木和竹林盛产地,因此建筑材料多为竹、木为主树藤为辅。

三、布农族
布农族(Bunun),亦译布嫩族,台湾原住民的一个族群,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上。布农人是台湾的原住民当中,人口移动幅度最大、伸展力最强的一族。
布农族传统的年月观念是依著小米的成长而划分的。对于农事或狩猎行事的时间,布农族依著植物的枯荣与月亮的盈缺来决定。布农族是一个充满想像力的民族。族群特质为:
(一) 浑然天成的和音:布农人和音唱法是无所不在的,凡饮酒歌、祭枪歌都以和音的方式来表现。就连四、五岁的小孩,都能以和音的方式唱诵布农族的歌谣。
(二) 没有头目,以家族长老为首的社会组织:除了一年一度的射耳祭及争战以外,布农人的社会运作大体以家族为一个完整的单位,两家族的长老又是事务的决策者,在家族中的地位颇受人尊崇。
(三) 合奏的乐器演奏方式:布农族不仅保存了多样的传统乐器演奏,不同乐器或相同乐器合奏也时有耳闻。
(四) 富象征意义的生活态度:
1、月圆-丰收的意象。
2、月缺-消失的象征(除虫、除草)。
3、打陀螺-小米快速生长的含义。
4、荡秋千-小米长得与秋千一样高。
(五) 小米的拟人化:小米有灵魂、有五官、可移动,因此对它特别敬重。亦有父粟与子粟之分。父粟有五个耳朵,管理子粟的成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台湾

1、台湾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约为总人数的2%。高山族主要是在文明社会形成之前来自大陆的定居者,他们成为台湾地区最早的居民。

2、台湾原住民族属于南岛语系,人种属马来人种。南岛语系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语系之一,台湾是其分布的最北端。 中国政府将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统称为高山族。 

3、现已有16个部族地位获官方认可, 可略区分为原住民族和平埔族,原先广泛分布在山区,沿冲积平原聚集成部落,原住民族目前保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和部落结构,不过正面临急速现代化的 问题,平埔族则大多已失去原有语言和习俗。

4、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邵族、赛德克族、噶玛兰族(实属平埔族)、拉阿鲁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居住在台湾岛东部,达悟族居住在附属岛屿兰屿。  

5、有98%的人口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约2%则是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

6、台湾本省人指二战结束前就已在台湾生活的族群。本省汉族民众可分成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迁移、占人口70%的闽南人,以及从广东省东部地区迁移、占人口14%的客家人。

扩展资料:

台湾其他的少数民族:

1、阿美族 :人口约14万人。居住在花莲北部的奇莱平原至台东、屏东恒春半岛等狭长海岸平原及丘陵地区。阿美族能歌善舞,台湾较受欢迎的职棒、明星有许多是阿美人。

2、泰雅族 :人口约9万人。居住在南投县埔里至花莲连线以北地区。埔里是台湾全岛地理位置中心,以盛产蝴蝶闻名于世。该镇周围既是现存平埔族较为集中的地方,而且该镇以北的南投、台中县、花莲县、宜兰县、台北县的雪山山麓,生活着泰雅族。

3、排湾族:  人口约6万多人。居住在屏东县的8个山地乡与台东县大武太麻里乡。排湾族内等级分明,分为头目、贵族、勇士、平民四个等级,前三个为特殊阶层。

4、布农族 :人口约4万多人。居住在中央山脉两旁、海拔1000至2000米的花莲、高雄至台东的山区,是典型的高山族。

5、卑南族 :人口约1万多人。居住在台东平原的卑南乡一带,祖先包括石生的知本系统和竹生的南王系统,清朝康熙年间曾被册封为“卑南大王”,邻近的阿美族和排湾族都要向其纳贡。

6、鲁凯族 :人口约1万多人。居住在台东县卑南乡、屏东县雾谷乡、高雄县茂林乡等地。鲁凯族是个内部制度严谨的部落社会,分为头目、贵族、勇士、平民四个世袭等级,等级可以随着婚姻而改变,社会内部重男轻女。 

6、邹族 :人口约7000多人。1998年10月28日由原名“曹族”易名而来。居住在嘉义县阿里山乡和南投县信义乡,称为北邹;南邹则居住在高雄县三民乡和桃源乡。两族语言、服饰和社会组织大同小异,祭典仪式不同。全族分为大社、联族、氏族、亚氏族四个部分。

7、赛夏族 :人口约有7000人,在新竹和苗栗县交界的山区。赛夏族又分为南北两支,各有一名头目,各家族的长老地位崇高。族内盛行以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定为姓氏。

8、雅美族 :人口约4000人左右。居住在距离台东外海49海哩的兰屿岛。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此族与菲律宾巴丹岛时有来往,生活习性、语言相近,古老传说中也有雅美族和巴丹岛来往的故事。

9、邵族 :人口约283人。居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和水里乡顶村的大平林。2001年8月8日台湾行政当局将其定为高山族第10族。

参考资料来自:台湾少数民族-百度百科



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高山族各族男女喜用琳琅满目的饰物。制作饰物的材料很多,主要有贝珠、贝片、琉璃球、兽牙、兽皮、羽毛、花卉以及银铜首饰、钱币、纽扣、竹管等等。与此同时,高山族人民还保留了一些原始的装饰身体的手段。

身体毁伤装饰形式是服饰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一般的身体装饰形式不同,身体毁伤装饰要对人们的某一部分进行一定程度的毁伤而形成特定的装饰。过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着身体毁饰的习俗,如拔毛、凿齿、穿耳、束腹、纹身等。4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习俗逐渐趋于衰退,但其残余影响还在。

扩展资料:

台湾(Taiwan),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台湾岛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成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形海拔变化大。由于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之交界,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丰富。人口约2350万,逾7成集中于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为中心的台北都会区最大。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较显著之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人民移垦,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南宋澎湖属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设巡检司;明末被荷兰和西班牙侵占;1662年郑成功收复; 清代1684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1885年建省; 1895年清政府以《马关条约》割让与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光复; 1949年国民党政府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分治至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台湾



高山族。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扩展资料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指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上汉族及其他大陆民族以外的中华民族人口,范围大概相当于历史上汉族所谓“生番”,日本殖民当局所谓蕃人、“高砂族”,或当前台湾当局法律上“山地原住民”和“平地原住民”的总和。

台湾的原住民族可分为两大类∶

1、住在西部平原与外界接触较早的平埔诸族,多已融合于台湾汉社会中;

2、住在山区或东部平原的诸族,尚能保持其固有风俗与语言。

由于历史上原居平地的台湾原住民(“熟番”、“平埔族”)大量汉化,当前各“平埔”族群并无明确法律地位,借用中华民国早期分类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定义乃将其视为“汉族”;因此,“高山族”的指涉范围,

小于广义的“台湾原住民”(包含各“平埔”族群)或岛上南岛语系族群的实际总和。“高山”、“平埔”二分法,是从汉族中心角度出发的政治性泛称,缺乏人类学根据;此类说法在台湾,被认为含有种族主义与殖民主义的色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山族



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如下:

1、高山族、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

2、邵族、赛德克族、噶玛兰族、拉阿鲁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3、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达悟族

居住在附属岛屿兰屿的少数民族:达悟族

居住在台湾岛东部的少数民族:

1、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

2、卑南族、阿美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邵族、赛德克族

3、噶玛兰族(实属平埔族)、拉阿鲁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

扩展资料:

台湾典型少数民族简介如下:

1、高山族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2008年,总人口为494107人。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2、卑南族

卑南族是台湾原住民族,族群分布在台湾岛中央山脉以东,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区,以及花东纵谷南方的高山地区。族群主要居住于台东县境内,语言属南岛语系。

族群偏向属于母系社会,人口约13,326人。卑南族传统的四大部落分别为:南王Puyuma普悠玛部落、知本Katratripul卡大地布部落、建和Kasavakan射马甘部落、利嘉Likavung利卡梦部落。

参考资料:台湾省—百度百科



台湾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台湾有98%的人口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约2%则是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台湾原住民族,即高山族。

台湾少数民族分为十几支族群,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各个族群风俗习惯差异逐渐显现,文化独特性也随之形成,目前存有自己语言和文化的有14个族群,总人数约50万人,包括雅美(达悟)、阿美、噶玛兰、撒奇莱雅、卑南、太鲁阁、赛夏、泰雅、邵、布农、赛德克、邹、鲁凯、排湾等。

扩展资料:

台湾少数民族是宝岛台湾的主人,台湾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是中国少数民族独特的一支。他们生活在台湾的广袤森林和肥沃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辛勤和汗水,耕耘着这片热土,他们是台湾最早的居住者和开发者,为台湾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台湾少数民族生活在山高谷深、大海环绕的宝岛,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历史岁月。台湾少数民族分为十几支族群,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各个族群风俗习惯差异逐渐显现,文化独特性也随之形成。目前存有自己语言和文化的有14个族群,总人数约50万人。

包括雅美(达悟)、阿美、噶玛兰、撒奇莱雅、卑南、太鲁阁、赛夏、泰雅、邵、布农、赛德克、邹、鲁凯、排湾等。台湾也因此成为“人类学者研究的乐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台湾少数民族



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什么
答:生活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其他的少数民族很少。

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哪个民族
答: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主要居住在台湾地区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上。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之别。

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什么?
答: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台湾岛东部有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等等。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

聚居在我国台湾省的少数民族是?
答:台湾主要的少数民族就是高山族,就是阿里山一带,藏族主要在西藏 苗族和傣族主要在云南和贵州一带

台湾省的主要民族是什么
答:平民四个等级,前三个为特殊阶层。宗教信仰为多神教和祖灵信仰。排湾族是个热爱艺术的民族,尤其是服饰是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中最为华丽典雅的,以刺绣宗教信仰神灵为主,刺绣的色彩以橙、黄、绿为主色。雕刻、陶壶、古琉璃珠是受到人们欢迎的珍品,其中陶壶是头目家族权势和财富的象征。手工艺品有藤编、...

台湾最主要的少数民族
答:阿美族

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答: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包括高山族,他们在台湾岛的分布广泛。具体包括:1. 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邵族、赛德克族、噶玛兰族(实属平埔族)、拉阿鲁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2.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主要...

台湾民族构成是什么?
答: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

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什么族
答:高山族。根据查询百度文库显示: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

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什么?
答:在台湾农业社会形成和大规模开发后,随着大陆社会变迁,越来越多的主要由闽粤移民也有为数不多的其他省份移民组成的大陆移民到达台湾。在典型的海岛型社会中,台湾形成了典型的移民社会。岛内的高山族和大陆移民一起,组成了台湾居民群。高山族虽说为数不多,但一直受到各界的关心。台湾的少数民族分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