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为什么俾斯麦被称为“铁血宰相”?

作者&投稿:殷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俾斯麦,普鲁士首相和德意志帝国宰相,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出生于普鲁士布兰斯堡的一个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容克世家。他狂热地维护容克特权和君主制度。1851——1862年历任联邦议会代表,驻俄、驻法公使。1862年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竭力主张由普鲁士武力统一德国。

俾斯麦走上政治舞台前后,正是德国急剧变化的动荡时期,这使他得以充分施展其政治才能。他将普鲁士领导统一德国当作自己的抱负,并终身致力于此。他一上台就以强硬的姿态宣布,要用“一场只有通过铁和血才能解决的斗争达到目的”。他认为国家四分五裂“是一种病,迟早必须用火与刀治好”,他声称,如果取得权力,“我将统领军队, 以任何一个借口向奥地利宣战,将德国统一于普鲁士的领导之下”。

1862年任首相后,俾斯麦提出:“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当前各种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演说和大多数人的决议,而是铁和血”,这就是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因此,人们称他为“铁血首相”。他不顾议会反对,坚持推行军事改革,延长兵役期,将普鲁士军队由14万增加到217万。

为了扫除统一道路上的障碍以及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以便于推行铁血政策,从1862——1866年,俾斯麦同议会进行了长达4年之久的宪法冲突斗争。资产阶级对他十分惧怕,称他为“对所有的人来说是一头最危险的野兽”。俾斯麦清除了内部阻力后,便挥动铁血利器,放手推行“铁血政策”,不失时机地进行8次王朝战争。

1864年,通过普丹战争,俾斯麦确立了普鲁士在德意志各邦中的威信; 1866年, 通过普奥战争,迫使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建立北德意志联邦,这是普鲁士统一德国 的最重要步骤;1870——1871年通过普法战争,使西南四邦加入德意志联邦。这样,俾斯麦通过其铁血政策,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最终实现了他统一德国的夙愿。

德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使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成为唯一现实的道路,也才使俾斯麦得以放手推行铁血政策。德国的统一,结束了国内长期分裂割据局面,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尽管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军国主义传统开始渗入到新帝国的各个领域,使德国成为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并在后来成为欧洲战争的策源地,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统一的进步性,否定俾斯麦的历史功绩。列宁说:“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个评价是十分正确的。



铁血政策”,是实现德国统一的强有力的手段。他依靠其“铁血政策”,先后发动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俾斯麦也从而被人称为“铁血宰相。

因为对于俾斯麦来说他实行了一系列的铁血政策,冲破了封建的格局,对经济的一系列阻碍,他提出了王朝的战争,从而有效实现了德意志的相对统一,所以才被称为铁血宰相。

因为俾斯麦统一了德国,而且是通过四次王朝战争的方式,用流血统一自己普鲁士。

非洲俾格米人,不到5英尺,八九岁繁殖后代,为什么濒临绝种?
答:因为俾格米人在落后的丛林中生存,医疗环境差,也容易受到天灾的影响,而外界某些人相信一些错误的理论,会去迫害他们,食用他们身体的某些器官来增强力量。俾格米人是对一些矮小的侏儒人种的总称,大部分俾格米人生活在非洲,他们又被叫做“尼格利罗人”。俾格米人的身材矮小袖珍,成年人的身...

中巴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答:一、中巴关系好是因为历史上不断互助交往、互相支持、紧密合作和共同发展。从上世纪60年开始的。二、中巴关系友好主要是用于历史上不断不断发展,当代不断合作促使的。历史发展:1、中巴建交初期,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与巴总理穆·阿里举行了两次友好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两国...

武王为什么要伐纣.
答: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对纣王的每条罪状发生的时间次序进行过考证,并写了《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一文,文中指出:纣王的70条罪状是从周朝开始陆续加上去的,“战国增二十项,西汉增二十一项,东晋增十三项”,“现在传说的纣恶是层层累积发展的,时代愈近,纣罪愈多,也愈不可信。”换句话说,纣王的罪名有很多是后...

历史上康熙为什么废太子
答:因为太子结党营私。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带着八个儿子围猎,为的是教育儿子们不要忘了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可惜还没等到地方,去接受教育的十八阿哥胤衸就突发疾病死在了路上。在普通之家,有兄弟病逝,当哥哥的必定心痛不已。可在帝王之家,有同辈的阿哥去世,兄弟们不偷着乐就...

非洲的俾格米人与丁卡人为什么一高一矮?
答: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语言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民族、语言、文化三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相对于人种生理自然特征的长期稳定性来说,民族、语言和文化却是随着人类历史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全世界的各个种族,虽然有生理方面、体质方面的差异,有不同的肤色、体形、体质特征,但这种差异和不同特质并不...

鸦片战争的意义
答:1、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 中国 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广大民众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到了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以及腐败性更加突出,当世界在 发展 ,特别是欧洲 经济 经过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技术和 现代 文明。给欧洲民众不仅...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要写清楚习俗的内容,习俗的含义,人们怎么做的?
答:春节的习俗有:1、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

翻译: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
答:译文:那么,秦朝把天下分为郡、分为县,让那些有治民才能的人去治理这些郡县,展示他们的才能,如此的治民之道难道不算是天下为公吗?这段话节选自清朝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卷一 秦始皇;《读通鉴论》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

清朝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名族国家的原因是什么?_百度...
答:虽然,清军入关后在统一过程中使用了残酷的暴力,对社会经济发展一度造成影响,但是,清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无论如何不能抹煞的。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多民族统一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和巩固的时期。有清一代,维护国家统一的力量与形形色色的分裂势力曾进行长期斗争。在这些斗争中,理藩院充分发挥了维护统一的作用。有些前已述...

八年级上册历史 1.甲午中日战争为什么会爆发?(中国 日本)
答:认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是为了确保国外原料基地和市场,进行原始积累而掠夺殖民地。第二,偶发说。如战争是因朝鲜东学党起义而引起、战争是由于日本国内发生政治危机而不得不把内部之争转向对外侵略、战争的爆发是由于阴差阳错的偶然性原因促成等说,皆属于此类。第三,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是其既定国策,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