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吕]山坡羊(骊山怀古)的复习资料

作者&投稿:丑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文阅读,山坡羊 骊山怀古和山坡羊 未央怀古答案~

张养浩的三首[山坡羊]练习
阅读下面元代张养浩的三首[中吕·山坡羊],完成11~14题。(17分)
[中吕]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一炬,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圩,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中吕]山坡羊·未央怀古
三杰当日,俱曾此处,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迹,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1.《骊山怀古》《未央怀古》分别借用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的典故,表达了不同的主旨。
(1)其中《骊山怀古》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答案: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进行残酷厮杀和夺取政权后的奢侈行为。
(2)《未央怀古》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答案:对英雄的赞扬和对统治者残害人才的愤慨。
12.你认为《潼关怀古》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答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对封建帝王的愤怒控诉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13.这三首散曲的手法很有相似之处,试以其中之一为例,做简要分析。(3分)答案:(参考)这三首散曲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骊山怀古》以荒凉的“草”“树”烘托阿房宫的破败;《未央怀古》借雄壮的山河表达了对汉室的咏叹;《潼关怀古》借众多峰峦、咆哮的黄河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14.对这三首散曲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2分)( ) 答案:BD
A.《骊山怀古》《未央怀古》都是作者登临古代帝王宫殿遗迹之后抒发的感慨。所不同的是,前者抒情较直露,后者较含蓄。
B.《未央怀古》中“山河犹带英雄气”是散曲中的名句。作者赋予“山河”以浓重的感情色彩,表明三杰业绩与汉高祖的天下并存天壤。
C.《潼关怀古》中“意踌蹰”一句是作者对自己此时心情的概括:思绪万千、沉郁不安、忧伤悲愤。
D.《骊山怀古》中作者所感怀、议论的范围仅限于曲中提到的“周齐秦汉楚”。
E.这三首散曲遣词精辟,形象鲜明,于激烈的抒情中迸发出先进思想的光辉。
#元曲赏析

【原文】
山 坡 羊 · 骊 山 怀 古
张 养 浩
骊 山 四 顾,阿 房 一 炬, 当 时 奢 侈 今 何 处?
只 见 草 萧 疏, 水 萦 纡。
至 今 遗 恨 迷 烟 树。 列 国 周 齐 秦 汉 楚,
赢, 都 变 做 了 土; 输, 都 变 做 了 土

【译文】
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奢侈,现在在哪里?
只看见了萧疏的草,水回旋弯曲,到现在遗留的仇恨像烟雾一样。
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了土;输了的,都变成了土。

【赏析】
骊山在今西安市的东北,阿房宫的西面,现有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阿旁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旁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南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旁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儿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开头三句“骊山回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 只 见 草 萧 疏, 水 萦 纡。”,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 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紧接着六七句说:“至今遗 恨 迷 烟 树。 列 国 周 齐 秦 汉 楚。”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张养浩对当时的状况心怀不满,但想到列国的历史,又觉得从夺得政权,到奢侈暴戾,到最终败亡,乃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杜牧说阿旁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正是由此引申开来写道:“赢, 都 变 做 了 土; 输, 都 变 做 了 土。”这句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都 变 做 了 土”,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而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它虽不及“潼关怀古”思想深刻,但也提示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山坡羊·骊山怀古
  【年代】:元
  【作者】: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中吕]
  【内容】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作者】: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武宗时拜监察御史,因直言敢谏得罪权奸而罢官。仁宗时复官至礼商尚书,英宗时弃官归隐。直至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应召为陕西行台中丞,致力于赈灾济民,不久劳瘁而卒。能诗善曲,朱权称“张云庄之词如玉树临风”(《太和正音谱》)。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乐府》。现存小令161首、套数两套。
  【注释】: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杜牧《阿宫殿》:“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一炬: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又《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后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之叹。
  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
  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
  【赏析】:
  《太和正音谱》说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而这首怀古小令却体现了他的另一番面目。
  骊山这座见证了众多历史沧桑的名山,历史遗迹甚多,作者登临此山,放眼四顾,感慨丛生,从哪里着笔呢?只有阿房宫最能引领作者、读者的思绪。可惜的是,它已经被项羽付之一炬,当年的豪华奢侈都不复存在。呈现在作者面前的只有“萧疏”的“荒草”,“弯曲萦回”的“河水”。这正好触动了作者感时伤怀的情绪,体验到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朝代更替的“遗恨”,就如眼前烟锁迷离的树林,哪里还找得到“列国”中“周、齐、秦、汉、楚”的影子哟!在历史的长河中,隋、唐在这里的兴衰,也同样被无情的冲淡了。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还不“都变做了土”!正如张养浩在同调《北邙山怀古》中所写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都做了“北邙山下尘”。
  【翻译】:
  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奢侈,现在在哪里?
  只看见了萧疏的草,水萦纡,到现在遗留的仇恨烟像雾一样.
  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里头土;输了的,都变成了土.

山坡羊·潼关怀古》

1.作者简介。

张养浩:元代诗人,散曲作家。字希孟,号云柱,济南(今山东省)人。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为人刚直,敢言时弊,后辞官归隐。其诗歌、散曲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有揭露。

2.题解及中心思想。

“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3.教师范读后,学生反复诵读。

4.结合课文小注,翻译本文。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震怒。华山在腹,黄河守门,好一条潼关路。遥望长安古西部,思绪沉郁又起伏。途经秦汉故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泥土。唉!一朝兴起,百姓受苦;一朝败亡,百姓还受苦。

5.分析结构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第六、七句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官阙万间都做了土”,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的阿房宫,但它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但作者最伤心的却是百姓之苦。

第三层(末四句):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宫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山坡羊·骊山怀古作品译文
答:漫步在骊山之巅,昔日辉煌的阿房宫已化为乌有,曾经的繁华景象如今何处觅寻?眼前只见荒芜的草木,流水潺潺,回环曲折,仿佛那历史的遗憾如烟花般短暂,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思索。遥想当年,列国争霸,周、齐、秦、汉、楚,无论胜负,最终皆化为尘土,只留下历史的痕迹,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兴衰荣辱。

《山坡羊 骊山怀古》
答:《山坡羊 骊山怀古》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孔子像会雕刻在美最高法院的门楣之上?颛孙恨阳 2020-01-26 · TA获得超过14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山坡羊·骊山怀古拼音版
答:山坡羊·骊山怀古拼音版如下:lí山shān四sì顾gù,阿ē房páng一yī炬jù,当dāng时shí奢shē侈chǐ今jīn何hé处chǔ?只zhī见jiàn草cǎo萧xiāo疏shū,水shuǐ萦yíng纡yū。至zhì今jīn遗yí恨hèn迷mí烟yān树shù。列liè国guó周zhōu齐qí秦qín汉hàn楚chǔ,赢yíng,都dōu变biàn...

张样浩 山坡羊 未央怀古的译文
答:在人生后期获得了同民众休戚与共的博大情怀,张养浩的艺术视野也陡然变得开阔起来。在陕西,他为赈灾四处奔波,同时,当经过一处处名胜古迹的时候,他也感慨万千。途中,他用【中吕·山坡羊】写下了一组共9首怀古之作;除了我们都熟知的《潼关怀古》之外,其他也堪称脍炙人口,例如《骊山怀古》二首:骊山...

骊山怀古
答:山坡羊·骊山怀古的句子在金庸先生的哪部著作中出现过... 山坡羊·骊山怀古的句子在金庸先生的哪部著作中出现过 展开  我来答 ...刘致的《中吕·山坡羊·燕城述怀》: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去来兮,更休提。青山尽解招人醉,得失到头皆物理。得,他命里;失,咱命里...

山坡羊 古诗词
答:中吕·山坡羊 燕子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一],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二],春风堂上寻王谢[三],巷陌乌衣夕照斜[四]。兴,多见些;亡,都尽说[五]。长安怀古 骊山横岫[六],渭水环秀[七],山河百二还如旧[八]。狐兔悲[九],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

萦纡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中吕]
答: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以骊山为背景,深刻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的画卷。"骊山四顾,阿房一炬",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秦朝奢华宫殿的追思,阿房宫的辉煌已化为灰烬,昔日的奢华何在?"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眼前的景象充满了荒凉和哀愁,历史的遗憾与烟树一同萦绕。曲中,张养浩将目光投向...

关于怀古的元曲
答:中吕 山坡羊[一] 叹世 陈草庵 江山如画,茅檐低凹。妻蚕女织儿耕稼。务桑麻,捕鱼是,渔樵见了无别话,三国鼎分牛继马[二]。兴,也任他;亡也任他。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三]。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四],赢,都变做了...

中吕山坡羊北山怀古张养浩
答:未央怀古: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咸阳怀古:城池俱坏,英雄安在?云龙几度相交代!想兴衰,若为怀,唐家才起隋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疾,也是天地差;迟,也是天地差!骊山怀古(二首):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