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杭州写的诗?

作者&投稿:隆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化/艺术】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写过哪些诗~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西湖诗词中比较有名的一首: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天的西湖,激发着白居易的美感和诗情,时隔一年,白居易又写下了《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的许多诗词,描写和反映了当时杭州的各方面情况,是我们现在了解唐朝杭州情况的很好的资料。《余杭形胜》中,展现出当时杭州的状况: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在《杭州春望》中,白居易则更加形象地描绘出了杭州当时的情形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在《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中,写尽了杭州秋色:



淡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写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当了三年杭州刺史,在说到自己的政绩时,白居易很谦虚: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

唯向郡城中,题诗十余首。

人虽已离去,但心却仍牵挂着杭州。由于怀念西湖,几成疾病,他在给同僚的诗中说:

一片温来一片柔,时时常挂在心头,

痛思舍去终难舍,若欲丢开不忍丢。

恋恋依依惟自系,甜甜美美实他钩,

诸君能问吾心病,却是相思不是愁。

  那么他的相思是什么呢?他说“乃是南北两峰,西湖一水也!”

  离开杭州十年以后,回首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居易在洛阳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历官二十政,

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

最忆是杭州。

公元838年,66岁的白居易在洛阳遥望杭州,写下了让杭州人民深深为之动容的不朽诗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杭州梅花,白居易
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踏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
薛刘相次埋新陇,沈谢双飞出故乡。
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据记载,白居易出任杭州市市长期间(822—824),筑堤
拦湖,蓄水
灌田,疏浚六井,汲水便民。他主持修筑的
白沙堤,后人把他改为白堤,表达对白居易的怀念。

白居易写过三首《忆江南》,此其二。三首《忆江南》皆是因他在杭州上任所作,表达了他对水秀江南的思念。江南的山水,从古至今一直吸引着世人,认为走进江南便是梦回古代,听着软管吴语,读着唐诗宋词,便暂时与喧嚣的现世隔绝。但也有人,看过西湖十景,走过流水小巷之后依旧一无所获。去西湖的人,一半为白娘子和许仙而去,一半人因灵隐寺而往,她们深信在雷峰塔下可以寻得良缘,入了寺门便可结缘净土,殊不知千年来沉淀于西湖的文化,才是它的灵魂。若只是去看风景,又何必非要到西湖?各地的山水皆可以给你想要的结果,洗涤你一路的风尘。

人说,杭州是山城,是水城。春有百花鲜,夏有绿叶莲,秋有桂花香,冬有残雪来。喜欢三四月的杭州,满城花絮,似桃花灼灼其华,待繁花谢尽,又是满城的绿,恍如置身山林古刹。在杭州,你会感觉离山近,离水近,离寺近,离花近,离过往近。走进桥头,是宋朝时光;走出巷尾,则是现世喧哗。恰如旧时所言,江南,不来还不会想念,来了便再不愿离开。走的时候,我将自己抽离,我不愿再去江南,我有自己的城,寂寞的小城。不愿因为几本诗书,几段纸上相逢的缘分,而辜负候我半生的城。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清秋时节,丹桂飘香。词人游赏西湖山水,于灵隐寺寻桂,登临郡亭,枕卧其上,观钱塘大潮,却不知何日才能故地重游,揽怀清风明月?

宋代钱易《南部新书》云:“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月中桂也。至今中秋往往子坠,寺僧拾得。”故此灵隐寺中素有月中坠桂子之说。词人亦曾为此而来,至于是否寻得,皆已随时光流逝,纵算有幸听得一二,也未必真实。岁月不会告诉你我所有的谜底,因为那时的它还未曾知晓,而它解开真相的时候,你我早已不在。

他卧枕在郡亭之上,看一年一度的钱塘大潮,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海面雷霆聚,江心爆布横。波澜壮阔的钱塘大潮就像他年青时的雄心壮志。奔腾似虎,激流勇进,仕途的坎坷又怎抵得过千军万马之势。他说:“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舟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枕上看潮,倘若再多上一壶酒,那画面该是何等逍遥?结句:“何日更重游?”水到渠成,道出他居洛阳时对杭州的思念。时光易逝,可已经远去的岁月不会重来,纵使策马扬尘赶来,他也已成了过客。唯有杭州的百姓铭记着他,留存了他的功绩。他疏浚古井,解决了当地百姓的用水问题,又于西湖筑堤,缓解淤塞。苏堤、白堤,他和苏轼李泌一样皆是被载入西湖的功臣。他们给世人一方山水,世人则还他们万世流芳。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们遗落在江南的是什么?是一件古衣?是一剪宋朝的时光?还是一段在水乡丢失的情缘?我们跋山涉水,离开故土去寻觅,归来时,有几人满载而归?我遗落在江南的是一段情,那么这情又因谁而起呢?时至今日,依旧无从得知。初去江南时,是为了却今生情缘,到了才发现有些相思,是前世因果。脚步在似水年华里停留久了,过往的决绝都成了割舍不下的牵挂。

白居易写初春西湖的诗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

谁能告诉我白居易的<暮江吟>是在哪写的?
答: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题解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绝句。其写作时间,有人认为是元和十一年(816)至元和十三年(818)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有人认为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诗中之江,或谓长江,或谓长安东南之曲江...

赞美杭州的诗句有哪些?
答:5,《杭州春望》唐代:白居易 原文: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白话文释义:杭州城外望海楼披着明丽的朝霞,走在护江堤上踏着松软的白沙。呼啸的钱塘涛声春夜传入伍员庙,娇嫩的绿柳春色...

关于8月杭州的诗句(关于杭州的诗句大全)
答:白居易 【咏怀】 苏杭自昔称名郡,牧守当今当好官。 两地江山蹋得遍,五年风月咏将残。几时酒盏曾抛却,何处花枝不把看。 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3.关于描写杭州的古诗句有哪些 1. 《曲院风荷》 宋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写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断桥残雪》 明代 ...

描写杭州的诗句有哪些
答: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诗。作者于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公元822)七月,出任杭州刺史,十月到任,至长庆四年五月底离杭赴洛阳任所。此诗即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大约是唐代长庆四年(公元824)春,作者在杭州住期将满,就要离开之前所作。白居易...

杭州春景的诗句
答:1. 关于杭州春的诗句 关于杭州春的诗句 1.写杭州春天的诗句古诗词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描写西湖的诗句(白居易写了七首诗赞美西湖)
答:公元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所以他对西湖的爱,爱的深沉,爱的执着。因此他写了大量关于西湖的诗作,如《西湖留别》、《湖上夜饮》、《湖亭晚归》等七首精品诗作。今天就与大家一起分享,白居易对西湖赞美诗作中最负盛名的一首《钱塘湖春行》。二、...

白居易七律诗
答:——白居易七律诗《钱塘湖春行》赏析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首...

1。杭州诗人写的关于杭州的诗 2。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杭州的诗
答:白居易 【正月十五日夜月】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白居易 【和春深...

有关于杭州的诗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 【正月十五日夜月】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 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 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 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