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黄忠的个人事迹

作者&投稿:允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里五虎上将的黄忠有什么事迹好写的?~

主要可以根据《三国演义》中的内容写啊!在三国演义中的第一次亮相!也就是年过六旬却能跟关羽大战几百回合,没有任何破绽!连关羽都非常佩服!黄忠的箭术更是一流!在与关羽大战的时候能够在百步之外射中关羽的盔缨!后来归顺刘备,对刘备更是忠心耿耿,在后来刘备决定攻打益州、汉中时候,更是重用黄忠,一路军歌铁马,攻城略地,战无不胜,战功赫赫,为刘备夺取益州的主要战将之一!后来被封为镇南将军!(其实蜀国中只有四将军,没有五虎将,没赵云,只是《三国演义》为了美化人物才写的!黄忠为第四为将军即镇南将军)后来更出名却是在定军山斩杀魏国大将夏侯渊!这一战是他最有名的战役,当然可以好好写写啊!

  曹操: 多疑、狡诈
  雄才大略——击败袁绍,统一北方;
  用兵如神——火烧乌巢,以少胜多;
  爱才如命——收留关羽,放走赵云;
  狡诈多疑——梦中杀人,冤杀华佗;
  自大轻敌——赤壁遭火,汉中折兵;
  一代文豪——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心狠手辣——董承抄斩,马腾灭门;
  丑的可爱——踏麦田以发代首,避马超割弃须袍;
  美酒佳人——对酒当歌表雄心,只因好色祭典韦;
  乱世奸雄——先借宝刀刺董卓,后挟天子令诸侯;
  经典评语: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孙权: 大度、爱才、有权谋、胆略超群
  胆识过人——孙刘联合,共拒曹操;
  识人善任——栽培吕蒙,提拔陆逊;
  临危受命——“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少年大志,十五而立——接替父兄之基业
  龙图霸业,纵横捭阖——巩固江东六郡八十一州
  草船借箭——并非诸葛,实乃孙权。
  沙场历险——合肥大战,张辽奋威。
  智胜关羽,谋夺荆州——吕子明白衣渡江
  彝陵之战,力挽狂澜——火烧连营七百里
  晚年昏庸——上了年纪,头脑不行了。
  经典评语: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备: 仁义、爱民
  义薄云天——桃园结义,誓同生死;
  尽忠汉室——韬光养晦,誓灭曹贼;
  忍辱负重——忍辱吕布,深藏不露;
  末路英雄——徐州失散,寄身袁绍;
  刁买人心——刘备摔子,刁买人心;
  求贤若渴——马跃澶溪,三顾茅庐;
  问鼎三足——坐拥荆襄,称王汉中;
  娶亲东吴——多亏孔明锦囊策,巧破周郎美人计;
  血债血还——借得荆州永不还,折羽折飞自灭亡;
  表里不一——虚言出兵助刘璋,真心谋取益州地;
  经典评语:仁义其表,峥嵘其心。

  诸葛亮: 足智多谋、鞠躬尽瘁
  三顾之恩——三顾茅庐,《隆中对》;
  初现锋芒——火烧博望,火烧新野;
  大显才华——出使东吴,舌战群儒;
  神机妙算——草船借箭,三气周瑜;
  神人孔明——星坛借风,木牛流马;
  逆天而行——明知不可,六出祁山;
  辅助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非圣贤——错用马谡,空城退敌;
  人难胜天——对阵司马懿,火熄上方谷;
  为国而战——七番擒孟获,前后出师表;
  最后一计——七星灯借寿,马岱斩魏延;
  经点评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瑜: 心高气傲、不能容人(小说)
  少年英雄——赤壁大火,扬名华夏;
  心高气傲——不服孔明,百般刁难;
  计谋失算——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终生遗恨——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 为人大度,气量恢宏(历史)
  风流人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爱好音律——曲有误,周郎顾;
  经典评语:曲有误,周郎顾。

  司马懿: 阴险狡诈、深藏不漏。
  足智多谋——献五路伐蜀计
  阴险狡诈——孔明赠女子衣服,司马穿戴在身。
  深藏不漏——诈病赚曹爽。
  知己知彼——深知孔明,拒不出战。
  经典评语:鹰视狼顾

  关羽: 骄傲 忠义
  温酒斩华雄
  三英战吕布
  土山约三事
  斩颜良、诛文丑
  五关斩六将
  古城兄弟会
  华容道
  关黄斗刀
  坐镇荆州
  单刀赴会
  刮骨疗毒
  水淹七军
  失荆州
  败走麦城
  经典评语: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张飞: 勇猛、鲁莽、粗中有细、嫉恶如仇
  勇猛——三英战吕布
  ——夜战马超
  ——偷袭许褚
  鲁莽——醉酒失徐州
  ——鞭打士卒
  粗中有细——当阳疑兵
  ——义释严颜
  ——智胜张郃
  嫉恶如仇——怒鞭督邮
  经典评语:安喜曾闻鞭督邮,黄巾扫尽佐炎刘。   
  虎牢关上声先震,长坂桥边水逆流。   
  义释严颜安蜀境,智欺张郃定中州。   
  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

  赵云: 沉着、稳重、勇猛善战
  血战长板坡
  取贵阳
  截江夺斗
  阳平关
  凤鸣关
  诗曰:
  奇哉赵子龙,凛凛一心忠;
  先主败荆州,家族又不从。
  一生不顾死,再入虎狼丛;   
  忠孝保弱子,敢当百万雄。
  春秋有伍相,汉世有子龙;
  到今千载后,谁不仰高风?
  经典评语:一身都是胆 。

  黄忠:忠义、勇猛
  六旬黄忠战关羽,屡建奇勋老英雄。
  经典评语:老当益壮

  马超:枭雄
  如果父亲不死、如果能战胜曹操、如果能娶张鲁之女、如果。。。
  太多的如果,太多的遗憾,本能称霸一方的人,屈居他人檐下。
  经典评语:马儿不死 吾心难安!

  姜维:悲怆
  姜维的诈降计、反间计可说机关算尽,然天不助姜维。。。。英雄奈何!

  马谡:纸上谈兵
  曾经的辉煌:下野司马离间计,平定南蛮要攻心
  战败的狼狈:不听王平良言劝,自食苦果失街亭
  经典评语:此人言过其实,中不可大用

  鲁肃:大局观
  鲁肃为孙刘联合铺平道路,
  鲁肃为孙权坚定打败曹操的信心,
  鲁肃在单刀会上的谦让使关羽放松戒备之心,
  鲁肃治理之下,江东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吕蒙:勤勉、立志
  吕子明白衣渡江,攻占荆州,实现了周瑜未尽的理想。

  陆逊:阴谋
  火烧连营七百里,计谋阴毒狠辣

黄忠(?-220),字汉升,汉族,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谥曰刚侯。 人物生平  黄忠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蜀汉五虎大将之一   黄忠原在荆州军阀刘表麾下任职中郎将,与刘表从子刘磐共守长沙攸县。及后曹操南侵荆州,仍担故任,假行裨将军,统属于长沙太守韩玄手下。 赤壁之战后,刘备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及零陵太守刘度投降。黄忠随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后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于葭萌关受任进攻成都,作战时不顾年迈,身先事卒、勇冠三军。益州定后,被封为讨虏将军。   219年,刘备北攻汉中时,老将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对着曹军将领夏侯渊的精英部队,仍带领士卒奋勇杀敌,更斩杀魏国名将夏侯渊,大败曹军,被升为征西将军。同年,刘备称汉中王,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赐关内侯,与张飞、马超、关羽同位。次年,黄忠病逝,追谥刚侯。黄忠与严颜、廖化共称为蜀汉三老将。现在四川成都西郊营门口黄忠村,建有“黄忠墓”。 历史传记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洲攸县,即虎纹老家)。   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任驻守原地,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   公元209年,赤壁之战后,刘备乘虚南下,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亲自领兵南征。这时,韩玄为长沙郡太守,见刘备挟战胜之余威,不敢抵抗,遂率部将黄忠出城投降,归附刘备。   公元211年,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   公元219年,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斩杀益州刺史赵颙,更是一战斩杀曹操麾下身经百战的名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声名大震。刘备自立汉中王后,重用黄忠为后将军,三国演义里就是此时将黄忠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四人并称为蜀国“五虎上将”,黄忠名列第五。诸葛亮曾劝刘备说,黄忠名望不能跟关羽、张飞等人并列,黄忠在益州的战功马超、张飞看见还能理解,但关羽却是远在荆州,恐怕会对此不满。但由于刘备坚持,黄忠最后仍与关张等人齐位并列,赐爵关内侯。三国演义小说里描写高傲的关羽对黄忠得的赐封不满,表示: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后经费诗点拨关羽才没有计较。   公元220年,黄忠病逝,追谥为刚侯。黄忠曾有子黄叙,因身体欠佳,早年死去,故黄忠无后。

黄忠(?-220),字汉升,汉族,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谥曰刚侯 详细请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26688.htm?fr=ala0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