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重点公式

作者&投稿:泰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一物理必修二(人教版)公式总结。有图片更好~

自由落体运动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wr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T=1/f
转速与频率的关系n=f
向心力







交通工具行驶的最大速度:
vm=p/f

1、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用推论Vt2-Vo2=2as  
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3、末速度Vt=Vo+at  
4、平抛运动: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5、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0  
6、匀速圆周运动 :  
线速度V=s/t=2πr/T;角速度ω=Φ/t=2π/T=2πf;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向心力F心=mV2/r=mω2r 

 
7、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8、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9、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10、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用物理公式大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
(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
(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
2. 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
3. 超重与失重: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 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


重力:G = mg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物体平衡
1. 物体平衡条件: F合 = 0
2. 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
(1). 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
(2). 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 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检举两物体间的引力和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两物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公式:F=G*[m1*m2/(r*r)] (G=6.67×10-11(注:10的-11次方)N�6�1m2/kg2)
m1,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答案补充 表面重力加速度:GMm/R平方=mg

轨道上的重力加速度:GMm/(R+r)平方=mg

人造地球卫星:
[1]GMm/r平方=mv平方/r
[2]GMm/r平方=mw平方r (w为角速度 )
[3]GMm/r平方=m(2派/T)平方r (T为周期 )
[4]GMm/r平方=ma向 (a向为向心力加速度 ) 答案补充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答案补充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一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所有物理公式
答:2、全反射临界角:(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3、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4、光子能量: ( ,普朗克常量, =6.63×1034JS, ,光的频率)5、爱因斯坦光电方程:极限频率:五、原子物理学 1、玻尔的原子理论:2、氢原子能级公式:氢原子轨道半径公式:(n=1,2...

求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高一必修一必修二所有公式及解释!!!
答:公式只是个提纲,多用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

与高一物理必修二相关的知识要点总结
答:与高一物理必修二相关的知识要点总结1 牛顿运动三定律知识点总结 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理解: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

高一必修二物理重要公式
答:三、万有引力 (粤教版期末貌似以选择为主了,高考大题不会出现)1.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黄金代换公式: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四、动能定理---重点 1、W合=mvt2/2-mvo2/2或W合...

求高一物理所有公式(必修一、必修二)
答: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1)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望采纳 ...

高一物理必修二 小球过最高,低点时的系列公式
答:过最高点,向心力往下,重力和弹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G-N=MV^2/R(向心力)过最低点,向心力往上,重力和弹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N-G=MV^2/R(向心力)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答: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公式篇)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期末必备) ★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 高中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 ★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高一物理必修2圆周运动知识点归纳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物理必修2...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答:高一物理必修2知识点复习一、 曲线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答: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曲线运动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

求高一物理公式大全。
答: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