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什么知音难觅,至死不相负的故事?

作者&投稿:范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知音之交 ( 伯牙子期)    

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

此后,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琴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2、刎颈之交 ( 廉颇相如)    

赵国的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本就看蔺相如不顺眼,这下看他被封上卿,立马就火冒金星,不服气了,并且暴跳如雷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狠狠羞辱他!”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

这话被廉颇听到,于是他拉下老脸,脱下战袍,心甘情愿地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负荆请罪”。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3、胶膝之交 ( 陈重雷义)    

相传东汉年间,分宜洞村人陈重自幼与南昌人雷义为友,两人同师学习《鲁诗》《颜氏春秋》,都是饱学之士。当地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这本是天大的好事,可陈重非要把功名让给雷义,先后向太守申请了十几次,太守都不同意。

直到第二年雷义也当上了孝廉才罢休。后来陈重与雷义都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代替同时做官的一个人受罪,被罢官免职。陈重见雷义离去,自己也紧跟着以有病为由辞官回了家。

回家后,刺史举雷义为茂才,雷义想把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同意,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时人以“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誉之,赞其深情厚谊似胶与漆那样黏结在一起,难舍难分。

4、鸡黍之交 ( 元伯巨卿)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少年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读书后,同归乡里。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后回来,那时我将要去府上拜见尊亲,再看看令郎令嫒。”与此同时两人还约定了拜见的日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间约定的日期将至。张劭把这件事禀告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挚友的到来。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这么长的时间,你与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约定的时间呀?”

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会违背。”母亲说

描写知音的成语有哪些?
答:【得一知己,死可无恨】: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遗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形容知音难觅。【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古调独弹】:独弹:独自弹。曲调古雅,没有人能相附和。比喻人的行为不合时宜,难觅知音同道。【流水高山】:比喻知己或知音。

知音难觅前面一句是什么?
答: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意义: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绝弦,终生不再弹,因为,世上再无知音人。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伯牙子期的友谊感动了后人,直至今天,人们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漫漫人生,与书为友。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欲将心事...

知己难求,知音难觅
答:        自古知音难觅。所以曹雪芹就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但难求不等于没有,关键要看机缘,所谓“五百年前的一次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知音的相遇,有时是一次邂逅,有时是一场倾谈,有时是一次交手,还...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琴断有谁听。下一句
答:”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琴断有谁听“的下一句是:“笑傲江湖,真挚易觉,萧声随人和”。此两句出自典故《伯牙绝弦》:伯牙绝弦,也叫做伯牙鼓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

朋友恼了的文言文
答:(唐·白居易)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唐·孟浩然)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宋·文天祥) ●知已肝胆相照(宋·文天祥)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明·冯梦龙) ●一人知已足平生(清·赵翼) ●壮心剖出酬知已 ●为朋友而死不难,难在找一个值得为之而死的朋友(英国) ●所谓...

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不在谁堪听?焦尾声断斜阳里,寻遍人间已无琴?_百度...
答: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樵夫就是钟子期.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知音难觅,断弦何人晓是什么意思?
答:知音难觅,断弦何人晓,说的是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后来钟子期死去,伯牙摔琴,悲痛欲绝,言到从此世间再无知音,断弦何人晓,没有人知道我此时的悲痛之心。

相和结尾的诗句
答: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唐)王维 交情老更亲.-(唐)杜甫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朴子.交际》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2.关于知音难觅的诗句 一、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唐bai·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译文du: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二、可怜白雪曲...

“曲高和寡,知音难觅”是什么意思?
答:关于知音难觅:俞伯牙,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相传生于春秋时代。他善于弹琴,荀子认为他高超的琴艺乃“积学而成”。据《乐府解题》: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鸟悲号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琴曲《水仙操》即为伯牙当时所作。古...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
答:然而仔细地读来,苏东坡对王朝云的感怀更多的是一种“知音难觅,和者寥寥”伤感,而对于王弗则是痛彻心肺的悲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干行。” 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也只有梦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超越一切的界限和有限。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