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秋思》 解析

作者&投稿:邗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秋思》白居易跪求赏析~

【年代】:南北朝
【作者】:萧悫
【作品】:秋思

清波收潦日,
华林鸣籁初。
芙蓉露下落,
杨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
赵带流黄裾。
相思阻音息,
结梦感离居。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秋思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秋思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年代】:唐
【作者】:鲍溶
【作品】:秋思
楚客秋更悲,皇皇无声地。时无无事人,我命与身异。
良时如飞鸟,回掌成故事。蹉跎秋定还,凝冽坚冰至。
人生不期老,华发谁能避。感此惜壮年,壮年少为贵。
我生虽努力,荣途难自致。徒为击角歌,且惭雕剑字。
吾师罕言命,感激潜伤思。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秋思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年代】:唐
【作者】:黄滔
【作品】:秋思
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秋思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秋思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作品】:秋思三首
桐露珪初落,兰风佩欲衰。不知能赋客,何似枉刀儿。
谁在嫖姚幕,能教霹雳车。至今思秃尾,无以代寒菹。
未得同齑杵,何时减药囊。莫言天帝醉,秦暴不灵长。


【年代】:唐
【作者】:马戴
【作品】:秋思二首
万木秋霖后,孤山夕照余。
田园无岁计,寒尽忆樵渔。
亭树霜霰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作品】:秋思
阏氏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月出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一作李白诗]


【年代】:唐
【作者】:武元衡
【作品】:秋思
秋室浩烟雾,风柳怨寒蜩。机杼夜声切,蕙兰芳意消。
美人湘水曲,桂楫洞庭遥。常恐时光谢,蹉跎红艳凋。


【年代】:唐
【作者】:许浑
【作品】:秋思
琪树西风枕簟秋,楚云湘水忆同游。
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白头。


【年代】:唐

【作者】:张籍

【作品】: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诗:
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


鉴赏: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 ,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 秋思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 ,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 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 ,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 ,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 ,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 ,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 ,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 ,刻画心理入微 。这 临发又开封 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 ,都值得写讲诗里 。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 复恐匆匆说不尽 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 ,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白居易的秋思写法上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状两方面,描绘出一幅晴空落照、云奇月朗的秋日图景,给人—种绚烂多姿、清新旷远的感觉。
“秋气味”指的是游子的怀乡思归之情、人生未老却前途萧条的伤感之情。诗人触景生情:看雁飞、听砧声而想念家乡。虽是秋爽景明,而自己却感到满目萧条肃杀之气。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0�2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0�2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0�2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0�2�0�2

你微山的吧

......我觉得你去百度可能会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