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作者

作者&投稿:冀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及作者分别是~

作品并称(9)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由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大力倡导,晚清的小说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小说,形成了晚清小说创作繁荣的局面。而“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出现,则是中国小说创作进入到又一个繁荣时期的重要标志。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1867-1906)著,共五编60回。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小说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太后,下至佐杂小吏等一百多个大小官吏,并将这些形形色色的官僚们的各种恶行丑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或侵吞公款,贪赃枉法;或卖官鬻爵,大发横财;或名“剿匪”,实则害民;或冒名得官,寡廉鲜耻;或媚外惧洋,奴性十足。作品有如一幅封建社会末期官场的百丑图长卷,触 及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小说在写作方法上仿效《儒林外史》又有所发展,充分运用了夸张、漫话式的讽刺手法,往往寥寥几笔,就将人物的音容体态勾勒出来;又善于描写细节,使笔下的人物生动传神,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故其后效仿之作颇多,蔚为大观。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趼人(1866-1910)著,计108回。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通过主人公九死一生从奔父丧开始,至其经商失败为止所耳闻目睹的近200个小故事,勾画出中法战争后至20世纪初的20多年间晚清社会出现的种种怪现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范围比《官场现形记》更为广阔,除官场外,还涉及商场、洋场、科场,兼及医卜星相,三教九流,揭露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以及世态人情都颇为深刻,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可以帮助读者透视晚清社会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无可挽救的历史命运。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故事,结构全篇,使读者感到亲切可信,在中国小说史上开了先河。结构上亦非常巧妙:“九死一生”既是全书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全书结构的主干线,同时又运用了倒叙、插叙等方法,将它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全书繁简适宜,浑然一体。
《老残游记》 刘鹗(1857-1909)著,共20回。刘鹗本是一位企业家、学问家,并不是职业作家,但其文学家之名却远胜企业家和学问家。这部小说是他晚年所写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未竟作品。小说以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铁英)为主人公,叙写其在中国北方游历期间的见闻和活动,对清政府的腐朽黑暗,官吏的残暴昏庸,百姓的贫困交迫等等,都有所暴露,尤其着重地对那些名为“清官”,实为酷吏的虐民行为进行了有力抨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国家危亡现实的强烈忧患意识。小说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是高超的描写技巧,无论状物、写景,还是叙事,都能历历如绘,如千佛山、大明湖的景致,明湖居说书,桃花山月下夜行等,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其次是它的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能用贴切的语言,出色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三、精巧的结构艺术。小说以游记的形式,以游历为线索,以老残为中心人物,以散文的笔法叙事状物,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小说独特的结构特点。
《孽海花》 曾朴(1872-1935)著,35回。《孽海花》是一部既具有谴责小说、又具有历史小说,还具有政治小说特点的长篇小说。小说写金汮(字雯青)中状元后在苏州纳名妓傅彩云为妾;后奉命出使俄、德、奥、荷等国,带傅彩云同往;归国后,金雯青病死北京,傅彩云离开金家,赴上海重操旧业,改名曹梦兰;后又到天津为妓,称赛金花。小说以金雯青和傅彩云的故事为主线,生动地描写了从同治至光绪30多年间的历史文化的推移和政治社会的变迁,暴露了统治者的腐朽没落,批判了封建的科举制度,讽刺了那些达官名士,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心态;同时也热情地歌颂了冯子材、刘永福等抗战英雄和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专制,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的爱国救亡的思想。小说中所写之人物,无不有所影射。在具体写作中,作者采用了近代较流行的块状小说结构与传统的网状小说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情节,波澜起伏,曲折感人,井然有序,始终围绕主线,时放时收,东西交错,给人留下就像一朵珠花的感觉。作者又工于细节描写,词采华美,寥寥数笔,就能使人物的神态毕肖,故鲁迅称赞它“结构工巧,文采斐然”。

晚清六大小说家

李伯元、吴趼人、刘鹗、曾朴、黄小配和陆士谔

李伯元著《庚子国变弹词》、《官场现形记》。

吴趼人著《近十年之怪现状》。

曾朴《孽海花》。

刘鹗《老残游记》。

陆士谔约在1905年前后,到沪谋生。见世人爱好小说,遂动手试写,竟得成功,乃以小说创作为正业,著作甚富。光绪宣统间,主要作品有《新三国》、《新水浒》、《新野叟曝言》、《新孽海花》、《新中国》、《新上诲》、《六路财神》、《最近上海秘密史》、《血泪黄花》等

黄小配撰写了小说《大马扁》历史小说《洪秀全演义》,“近事小说”《宦海潮》、《宦海升沉录》

在晚清的大小说家中,李伯元创办《绣像小说》,吴趼人创办《月月小说》,曾朴创办《小说林》,都是职业的小说作家

代前期小说比之清中叶呈现陡然衰落状态,主要有侠义公案小说和狭邪小说两大类,主要作品都有刻本与排印本。至晚清,改良派与革命派作家无不重视小说,从理论到创作一时表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众多的小说作品集中发表在20世纪初期的文学报刊上,如《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等。其中包括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在内的一些重要作品,后都刊印过单行本。阿英《晚清文学丛钞》中有小说 4卷,收录了当时报刊刊载或绝版之小说单行本20多种。在小说研究资料方面,除阿英《晚清文学丛钞》中《小说戏曲研究卷》集中收录的资料外,魏绍昌编辑的《李伯元研究资料》、《吴趼人研究资料》、《孽海花资料》、《老残游记资料》4部书,是关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作者李宝嘉、吴沃尧、 曾朴、 刘鹗及其作品的较完备的资料集。阿英的《小说闲谈》及《二谈》、《三谈》、《四谈》和《晚清小说史》涉及近代小说资料颇多。此外有些掌故书亦有重要参考价值,如陈汝衡《说苑珍闻》、郑逸梅《清娱漫笔》等。

晚清名作家贾英华
代表做《末代皇帝系列》

李宝嘉、吴沃尧、刘鄂和曾朴被称为“晚清四大小说家

梁纪佩(约1879-1920)小说家.原名祖修,又改名颂虞,晚号醉眠山人,广东南海人,监生.清末从南洋归来,在广州报馆任主笔,以时事小说为主,如<<刘华友故事>>,<<叶名琛失城记>>,<<外交泪>>等.晚著<<粤东新聊斋>>.这个人小说名气不是很大,但在书画界倒是有一定的影响...论文想另辟奚径的话,可以从小说家的书法和画作上入手,从另一个侧面阐述作者的文学作品....

李宝嘉、吴沃尧、刘鄂和曾朴被称为“晚清四大小说家

梁纪佩(约1879-1920)小说家.原名祖修,又改名颂虞,晚号醉眠山人,广东南海人,监生.清末从南洋归来,在广州报馆任主笔,以时事小说为主,如<<刘华友故事>>,<<叶名琛失城记>>,<<外交泪>>等.晚著<<粤东新聊斋>>.这个人小说名气不是很大,但在书画界倒是有一定的影响...论文想另辟奚径的话,可以从小说家的书法和画作上入手,从另一个侧面阐述作者的文学作品....

晚清作者是什么朝代的
答:作者:吴金水诗名:晚清朝代:当代全文:环球风雨任摐摐,不许新光入旧窗。舰驶北洋虚阵仗,威加黔首劲弓鏦。但求鼎祚传吾子,何惜疆垣贿友邦。漫道民脂皆浪掷,名园修得世无双。

晚清报刊与近代史学作者简介
答:刘兰肖,1970年出生于中国河北唐县,是一位具有深厚学术背景的历史学者。他在中国教育的顶级学府——北京师范大学完成了历史学博士学位的学习,之后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进行了博士后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积淀。在学术生涯中,刘兰肖专注于近代史的研究,他的著作《魏源评传》(合著)是对中国近代历史...

晚清的四大词人(诗人)是谁,分别介绍一下,谢谢!
答:光绪九年(一八八三)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中国近代词学大师,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强村词。《枫园画友录》、《海上书画名家年鉴》。是一位很有名气词人。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宋词三百首》是清末民...

.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谁
答:魏源(1794~1857)魏源与龚自珍一起成为清末进步文学潮流的核心力量,因而与龚自珍齐名,人称“龚魏”,

小说宦海往事作者是谁
答:宦海往事小说原名宦海《宦海》晚清小说,署名:张春帆著。宣统元年(1909)上海环球社铅印本。标“官场小说”。

青楼梦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
答:作者为晚清俞达,字吟香,字号慕山真人。

《老残游记》作者是谁?
答:《老残游记》作者是刘鹗。《老残游记》是晚清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作者为刘鹗,字铁云, 江苏丹徒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精通算术和医道,先后为河道总督吴大澄、山东巡抚张曜的幕僚,见闻颇丰, 晚年著成《老残游记》一书。《老残游记》分两集, 初集20回,续集9回。全书以江湖医生老残为中心...

《老残游记》作者 朝的
答:老残游记 作者刘鹗 刘鹗简介 一.时代背景:晚清时期,清朝帝国陷入遭逢内忧外患的困境当中,外有列强环伺,内则政治腐败.二.生平概述: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鍊生,清江苏丹徒(今江苏省丹徒县)人,自幼聪颖,五岁便能背诵唐诗三百首.生於文宗咸丰7年(西元1857),卒於宣统元年(西元1909),年53.鹗精於算...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小说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的主要内容是...
答:《官场现形记》中所塑造的种种官员形象,不仅表现了作者本人及那个时代的百姓们对腐败成风的官员们深深地憎恶,也第一次掀开了一直以来笼罩在官员这个群体身上的神秘面纱。作者以辛辣老练的笔调描写了官员们的种种丑态,极尽戏谑之能事,这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是一次空前的突破,产生了里程碑式的效应。作...

成都武侯祠门口的一副对联,看着不像对联,原来作者别有用心
答:去成都武侯祠游玩,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打卡点,那就是著名的「 ”攻心联”。 「 ”攻心联”是武侯祠内挂在诸葛亮堂前的一副对联,作者是晚清的赵藩于1902年所写。赵藩在晚清时期没做什么大官,六次科举考试皆不中,后中了一个举人。以诗书闻名于世,五岁时因「 ”过目成诵”,时人称其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