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器皿介绍(二):鼎、鬲、甗、簋、盨、簠、敦、豆、盂、钟

作者&投稿:兀有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青铜鼎是古代重要的礼器,既有烹煮肉食的功能,也用于实牲祭祀和宴飨。《周礼·天官·亨人》中提到“掌共鼎镬”,郑玄注解称镬是煮肉及鱼腊的器皿,而鼎则用于膂熟食物。商周时代的青铜鼎不仅是实用的烹饪工具,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如夏禹九鼎便是此类器物的代表。
2. 鬲是一种炊粥器,在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陶鬲。鬲的袋形腹设计旨在扩大受火面积,加快烹饪过程。到了商代晚期以后,鬲的袋腹逐渐简化,且许多青铜鬲具有精美的花纹,不再适合直接用于火煮,而更适合作为盛粥的容器。
3. 甗是一种蒸饭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体称为甑,用于盛米;下部为鬲,用于煮水,中间的箅子使蒸汽可以通过以蒸熟甑中的米饭。青铜甗在商代早期已有铸造,但数量稀少。到了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其数量有所增加。
4. 簋是用于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在西周时代,簋与列鼎制度配合使用,根据史书记载,不同等级的官员使用簋的数量有严格规定,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等。
5. 盨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已基本不再使用。
6. 簠是用于祭祀和宴飨时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出现于西周早期后段,主要盛行于西周与春秋初期,至战国晚期以后逐渐消失。
7. 敦是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的器皿,用于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它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至秦代以后不再使用。
8. 豆是专门盛放腌菜、肉酱和调味品的器皿,也是礼器之一,常以偶数组合使用,但也有使用奇数组合的。
9. 盂是大型剩饭器,也可用于盛水盛冰,一般具有侈口深腹和圈足,带有兽首耳或附耳。由于其铸造需要大量铜材,耗资巨大,因此出土数量相对较少。
10. 俎是切肉、盛肉的案子,也是礼器之一,常与鼎豆一同使用。
11. 匕是古代挹取食物的匙子,形状像汤勺,长柄浅斗,用于取食。后来,“匕”字引申为匕首,即短剑或狭长的短刀。
12. 钟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会与编钟、编磬一同使用。
13. 铙钹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流行于商代晚期,后来演变为编钟。铙钹指的是铙和钹两种打击乐器。
14. 编钟是西周和东周时期的青铜打击乐器,其形式由铙演化而来,具有尖锐的扁体共鸣箱和平面上的悬挂柄。

古代有哪些首饰,古代的服装有哪些,还有古代的器皿。请都把这些东西的...
答:尊2.壶3.罍(lei 3)4. 缶(fou 3)5. 方彝: 6 .卣(you 3) 7. 觥(gong 1)8、瓿(bu 4或pou 3) 古代器皿(二):调酒:盉(he 2 【温酒器】1、爵2、 角3、斝(jia 3) 【饮酒器】1、觚(gu 1)2、 觯(zhi 1) 古代器皿(三):烹饪器:1、 鼎2、鬲(li 3、 甗(yan 古代器皿(四):饮食器:...

“鼎”是古代工具,“鼎”的最初用途是什么?
答: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可见,“鼎”在古代最初是用于烹调食物的器皿,可是自从用青铜制造“鼎”之后,这个器皿便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义,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鼎鼎大名的鼎是什么意思(探寻古代鼎文化的渊源与演变)
答:2.仔细观察鼎文,分析其图案和符号的含义,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3.分析鼎文中的文字和诗歌,了解其文学和艺术价值。4.结合鼎文和鼎的形状、大小、材质等因素,综合判断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结尾 鼎鼎大名的鼎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器皿,更是一种文化形式和文化符号。通过...

古代青铜器鼎最早用途
答:鼎最初的用途是作为炊具,用于烹饪煮肉。在古代,鼎的容量较大,可以容纳大量的肉食,鼎下的三足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使得烹饪过程更加方便。此外,鼎的材质青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使得烹饪效果更佳。随着时间的推移,鼎逐渐从实用器皿演变成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在中国的夏、商、周三代,鼎的使用有严格...

炊具的历史
答: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当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后,甑便绵延不绝,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釜 古代写作鬴,实际就是圜底的锅。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时期有铜釜,秦汉...

传说禹造九鼎,你知道中国古代鼎被视作什么的象征
答:鼎是中国古代青铜礼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其基本形制大家或可不太陌生,立耳、圆腹、三足或立耳、方身、四足。它的基本功能或用途是在礼仪活动中盛装敬献给上天和祖先的祭品——牺牲(另有醴和稻粱)。准确地说,青铜鼎是主要的牺牲盛器。 由于当时交通天地、祭祀祖先的权力,为社会上层的贵族阶级独有,因此用鼎的...

鼎,三足两耳,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它是怎么发明的?
答:后来,通过自己的练习,他乘龙飞向天空。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很久不信鬼神了,但在落后的封建社会,这些传说已经成为历代皇帝追求的目标。在他们心中,他们也希望像黄帝一样飞翔,所以龙成了中国的图腾。鼎的发展非常的快速,人们平时的不和事宜的想法创造了第一口器皿。黄帝打败两个对手后,他带领人民努力发展...

各种青铜礼器的故事
答:据桓公二年何休注《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用9鼎,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发现中,奇数的列鼎往往与偶数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如:5鼎与4簋相配,7鼎与6簋相配等,其中“9鼎8簋”为最高规格,天子用。 鬲(lì)饪食器,礼器。有三只袋足。由新石器时期陶鬲演变而来。 甗(yǎn) 蒸...

中国古代青铜器有哪些(简介)
答:10食具有:鼎九鼎八簋(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煮饭),匜盂(盛水或盛饭的器皿),簋(gui,音轨) 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簠(fu, 音甫) 古书里写作“胡”或“瑚”。盛食物用,盨(xu, 音须) 盛黍,稷,稻,粱用。敦(dui...

古代的青铜器材的作用
答:属于二里冈下层的青铜器,器壁普遍很薄,二里冈上层的青铜器,有的器壁巳相当厚重。 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鼎、斝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