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作者&投稿:占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浅谈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浅谈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很多家庭中,孩子被放在第一位,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的宝宝,都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多多陪伴孩子,下面跟大家分享浅谈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浅谈隔代教育的利与弊1

观点一:时间充裕,利>弊

和张女士住同一个小区的李大爷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果祖辈家长能够对孙辈的疼爱掌握好度,祖辈家长带孩子是非常有利的。

优势一: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一般说,祖辈与孙辈之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优势二: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优势三: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促进儿童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优势四:祖辈家长自身有一种童心,极易与孙子孙女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利于祖孙两辈身心健康。

观点二:容易溺爱,弊>利

张女士认为由祖辈带孩子虽然腾出了一些必要的时间去工作,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与长辈的感情,但长期来看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她总结以下几个原因:

一、容易形成溺爱,产生“隔代惯”的现象。祖辈家长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得不到纠正。

二、思想观念陈旧。许多祖辈家长仍用老观点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三,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这在我儿子身上尤为突出。

因此,张女士还是认为年轻父母不管怎么忙,也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孩子容易出问题。“不是对长辈不信任,而是站在他们那个角度很难对孩子严起来。”

专家建议:年轻父母为主,老人为辅。

要使隔代教育实现“三赢”,不妨从以下几点努力:

第一、实施隔代教育的祖辈要不断地学习教育知识,这中间既包括育儿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知识,同时也要学习营养学方面知识。

第二、建议年轻的.父母再忙,也要抽时间尽量陪孩子。教育应以年轻的父母为主,老人为辅。更多的教养行为的实施由年轻父母亲自进行。特别是对于0~3岁的婴幼儿,这一时期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关键时期,在西方很多国家提倡这一时期母亲要做全职妈妈。安全感建立得不好的孩子,未来的成长会出很多问题。

第三、教育孩子,请隔代家长“狠”下心来。受社会环境影响,隔代教育中,老人是受苦的一辈,“苦”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太深,所以,他们不愿让自己的孙辈受半点苦,因此,他们带大的孩子普遍抗挫能力较差。教育要有原则性,能够“狠”下心来教育孩子已经成为他们必修的课程。

第四、隔代教育一定要做到教育理念统一。要做到这一点,要求年轻的父母经常与祖父母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做到口径一致,观点统一,否则孩子犯错时,父母批评,老人护短,造成孩子无所适从。

浅谈隔代教育的利与弊2

1、喂养:追着孩子喂饭

临床发现,由祖父母喂养的幼儿,更易出现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这可能是因为老人更加心软、慈善,以至于逾越了“关爱”与“溺爱”的边界。

但事实上,老人由于经验丰富、有耐心,可能更明白哪些食物比较适合孩子的成长、哪些东西孩子喜欢吃。因此,家长们比较好统一思想认识,共同商讨。对于给孩子选什么食物、怎么去烹饪,可以多征求老人的意见;而看见老人有追着孩子喂饭、吃一口饭奖一颗糖果等宠溺行为时,父母则要及时制止,让老人明白放任孩子的不良行为,只会害了他们。

2、眼睛腿脚不灵带来隐患

在隔代育儿各种矛盾中,隐患是比较致命的。老人由于上了岁数,可能眼睛不够灵光、腿脚不够灵便,导致了各种隐患。对此,一方面,年轻父母要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找个有精力确保孩子的人,陪同祖辈一起照看孩子。另一方面,不能打消老人的热情和积极性,而要和他们一起想办法,把隐患降到比较低。比如,给家里安上防撞角、锁、餐椅等,让老人照顾孩子更方便、更顺手。

3、管教:过严或过松

不少老人管教孩子都倾向于两种极端,过严或者过松。前者以过去的“军事化管理”为标准,喜欢什么事情都要订个标准;而后者则看到孩子撒娇就心软,什么事情都依着孩子。

事实上,孩子也需要尊重和理解,更要有适当的自由空间。面对这种问题,年轻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多在家里,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此外两代人要协商建立可行的家规,出现问题有章可循。

4、早教:只教孩子认字、念书

不同的时代对教育的理念大不相同。在很多老人眼里,早期教育无非就是“智力开发”,早点教孩子认字、念书。事实上,新的观点是“会玩的孩子比较聪明”,家长更重要的是要开发孩子的天性和特长。可以让老人看一看这方面的书籍,和父母一起带领幼小的孩子触摸真实多彩的世界、参加户外运动等,在孩子开心的笑颜中,让老人逐渐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

面对诸多不幸事件,隔代教育你担心吗?其实隔代教育中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聪明的孕妈会巧避以上误区,实现孩子和父母的共赢局面。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答: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包榕凤伴随着农村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我们应该深知: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园所发展的生平线,而目前,农村幼儿教师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性...

浅谈教师应如何关注留守儿童
答: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隔代监管和隔代教育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后,就把儿童托付给年迈的父母照管,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负责照管孩子的农村老人不仅年迈而且...

如何培养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习兴趣 研究阶段总结
答:不断反思总结撰写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经验论文,如《分层教学促进学困生发展》、《浅谈让小学语文学困生主动学习的策略》、《对优化学困生作业的思考与实践》、《浅谈高年级学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中高年级学困生有效预习的指导》、《小学语文学困生心理教育途径的探索》等,形成有较强针对性、可操作性的...

浅谈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心理特征
答:       另有一些家长外出打工,将孩子的养育问题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些上一代人身上。这些长辈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有些不会“育”,也不敢“育”。因此隔代教育常常导致学习不勤奋,怕艰苦,没规矩等等。       2...

浅谈如何激发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答:随着整个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伴随着而来的诸多问题,如农村留守儿童增多,隔代教育引起孩子各种心理动态、农村对教育的漠视等,这些环境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教育面对着这些难题,只能选择适应环境发展,准确定位,明确教学目标,不断寻求突破点,同时,努力...

浅谈教师应如何关注留守儿童
答: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者的系统工程,单靠一方努力是完全不够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当今面临的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