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作者&投稿:邵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建筑工程中现浇商品混凝土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商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已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下面,中达咨询就从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方面进行探讨,现就现浇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进行初步分析如下:
一、商品混凝土蜂窝,麻面
产生原因: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有干商品混凝土,浇灌商品混凝土前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商品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漏浆,商品混凝土成千硬状态,使商品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模板拼缝不严实,局部漏浆,商品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商品混凝土振捣不实,商品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商品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孔洞。
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筑商品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堵严,防止漏浆。
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商品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商品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
商品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
商品混凝土人模后,必须掌握掘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
治理方法
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加以修补,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水泥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商品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商品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露筋
产生原因
商品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钢筋商品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商品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防治措施
浇筑商品混凝土前,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的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必要时可采用细石子。
保证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商品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移位。
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治理方法
表面露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商品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商品混凝土捣实。
三、商品混凝土强度偏高伯低
产生原因
商品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骨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加水不准,搅拌时间不够,使水灰比增大。
商品混凝土浇筑完工,不按要求进行养护,造成商品混凝土强度偏低。
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
防治措施
商品混凝土原材料应试验合格
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
商品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即:砂子→水泥→水→石子的顺序,保证搅拌时间
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商品混凝土试块,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并做好试验记录。
治理方法
当商品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作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仪法)来测定结构商品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准结构的安垒度研究处理方案,采用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四、商品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产生原因
商品混凝土粱板同时浇筑时,板厚控制不准。表面不平。
商品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以上操作或运料,使商品混凝土板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印痕。
模板没有支承在坚硬的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筑商品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
防治措施
商品混凝土板应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在其表面进行振捣。
商品混凝土浇筑完后12小时以内应浇水养护(冬季施工不得浇水),并没有专人负责,必须在商品混凝土强度达到12公斤/以后,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
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承部分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下沉。
五、缝隙、夹层
产生的原因
商品混凝土浇筑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商品混凝土离析。
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商品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地基不均匀沦陷,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商品混凝土裂缝发生。
防治措施
认真按施工验牧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
商品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2米时,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筑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商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加强商品混凝土早期养护,浇完的商品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
商品混凝土初期裂缝如商品混凝土尚未凝固,应立即抹平。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有没有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修补的技术标准 或者规范啥的?
答: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答: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质量通病 控制和预防措施 混凝土表面裂纹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作业队安排专人负责混凝土顶面的二次收抹和养护,混凝土初凝前采用喷雾器喷水养护,初凝后及时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方式。塔柱顶面要求必须采用蓄水养护方式(蓄水...

最全15种混凝土质量通病大解析!
答:混凝土质量的五大通病及其防治策略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瑕疵,如蜂窝、麻面和孔洞,往往源自材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的偏差。要确保混凝土的完美表现,关键在于精细管理每个环节。1. 原材料质量把控: 1.1 水泥:选择活性高、安定性良好的品牌,确保强度基础。 1.2 骨料:石子强度应达标,砂子清洁无...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答: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一、前言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以下就笔者在施工管理过...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主要是什么具体说明其质量控制点
答:二、常见模板:木模板、组合胶模板等,模板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整合篇如下:(一)、接缝不严1、现象: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表面出现蜂窝、孔洞、露筋单位那个现象。2、产生原因:(1)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编造成裂缝;(3)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通病以及预防措施
答: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氯盐的掺量。按照“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氯盐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1%,基本钢筋就不锈蚀。2.限定量的氯盐掺入时应充分溶解或搅拌均匀,以防止偏折引起局部钢筋锈蚀。3.控制水泥质量和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增大其密度性,防止水分转移,均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容易出现哪些质量问题
答:混凝土浇筑后容易出现这些质量问题:一、混凝土表面麻面 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治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补修。即将麻面部位应清水冲刷,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的水泥砂浆找平。二、混凝土实体缺棱掉角 现象:梁、柱、板、墙和洞口直角处,砼...

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答: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以供参考。1蜂窝1.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1.2产生的原因1.2.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砂、石子、水泥等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1.2.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都有哪些?
答:3、预防措施(1)应合理选用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经控制在1.3~2.0之间,客观情况做不到时可采取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掺加混合材料或减水剂等技术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2)在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规定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3)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或工作度,混凝土浇筑时...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答: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如不能根除,将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下面就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一.蜂窝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