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作者&投稿:村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慈禧对中国近代的发展有起到什么作用吗???~

慈禧太后长期作为晚清的实际最高统治者,与中国近代化历程关系密切,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虽然学界中也有肯定慈禧太后对中国近代化所做的积极贡献,但大多数研究结果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毁多于誉.其实在近代化历程中慈禧太后所面临的影响近代化的阻力既有顽固派的阻挠,也有西方列强的干扰.慈禧太后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重用汉族官员;派遣留学生及废除科举;清末政治改革.慈禧太后对中国近代化也起到了一些消极阻碍作用:阻挠进行宪政改革,极力维护君王专制政体,且在戊戌变法之后,禁止言论自由,不准改革科举考试办法,进而支持义和团,围攻使馆,向八国宣战,导致联军入侵,几乎亡国.
满意请采纳

慈禧支持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出现和发展,庚子国变后支持立宪,促进了中国对近代政治体制的认识,使民主的思想进一步推广。

呵呵,楼主错了,
慈禧一点都不蠢,

她蠢的话,一个女人能将近四亿人踩在脚下么这么长时间。
慈禧从政变,到平定太平天国,到支持洋力,再到甲战争,戊戌变法,再到晚清新政。
可以看出,她只是一个比较务实的老太太而已,当然会带有独裁者的残暴,但把毛泽东以后的领导人放到晚清,不会比慈禧更厉害。

你能说慈禧不想图强吗,你是不能这么说的

晚清的历次战争,都是一败再败,虽胜尤败,是因为满族自己军队,八旗兵已经腐化,不可能大规模起用汉人,不敢放手去打,丢的是汉人的国土,赔的是汉人的血汗,满族整个民族照样能享受国家财政的供养。照样可以溜鸟,瞎逛。

保大清不保中国,是根本原则,是前任皇帝的宗旨,也是满清贵族的现实利益所在,打仗,汉族地主武装就要兴起,变法,则汉族维新派就要兴起,总归一句,满清贵族玩完,那么满清政府还能支持你吗。

慈禧不过将这句话再翻译得易懂一点罢了,量中华之物力而结与各国之欢心,
满族不会觉得有任何的不妥,因为表面上的满汉一家亲,那只是做做样子的,满清可并不等于中国,更不是中国。直到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之前,正统的中国,应该是汉族,而此时中国的主人,汉人是在当奴隶的。辛亥革命,只能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才有号召力。

慈禧不过就是满清贵族的台面人物而已,如果没有利益得势集团的支持,是不能够掌控局面的,
她可以允许曾国藩李鸿章搞洋务,却不能容忍光绪搞变法,
是因为她很清楚,她时代的中国,不是中国,是满清,是满族专政,搞变法了,满清贵族要完蛋,那么,慈禧自己地位都保不住,光绪却闹不明白这一点,把自己的宗亲满清贵族都搞垮了,这个皇帝还有得做吗。
换句话说,慈禧如果赞同了变法,那么,将是她落得个光绪的下场。
所以,她很务实,务实中带有阴毒。给中国人带来了灾难。

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她的陵墓超越了她的丈夫,是清东陵中最精美的。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种精美令她死后陵墓被盗、灵魂不得安宁。1928年7月4日至7月10日遵化驻军军阀孙殿英部勾结守陵满员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地宫和慈禧陵地宫,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东陵第一起大盗案。慈禧饮食之奢侈、花样之繁多,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这也是晚清宫廷之中最大的一项消费内容之一。每天数百个品类的美味,花样繁多,一一端上御桌。清室专门为她一人准备膳食的寿膳房,就多达三百余人。加上1881年《中俄伊黎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等卖国条约的签署及对维新运动的激进派代表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戊戌六君子”的杀害、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等事件使慈禧成为几代人心目中败家亡国的女人、阴毒奸诈的妖后、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

由于不满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专权,11月,她与恭亲王奕欣等贵族官僚在北京发动辛酉政变,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五人革职或遣戍,改元同治,实行两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她任奕为议政王、军机大臣,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组织的汉族地主武装,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和苗民、回民起义,使清王朝的统治得到暂时稳定。她一方面采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另一方面,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深宫集权。

同治十三年(1875),同治帝病死,无子。她立其四岁侄(亦系外甥)载为帝,年号光绪,继续与东太后“垂帘听政”。

光绪七年(1881),东太后突然死去。中法战争期间,她免去奕欣一切职务,从而独揽朝政。

1886年,慈禧太后以办海军为名修葺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清漪园(后改名为颐和园)。

次年,改“垂帘听政”为“训政”。

1889年,在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仍操纵内政和外交大权。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高官显宦长期唯其命是从,在其周围形成后党集团。在中日战争中,她幻想列强出面干涉、调停,以致战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废除全部维新措施,捕杀维新派谭嗣同等6人。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并准备废黜光绪帝。但由于一些地方督抚和外国使臣的反对,乃保留光绪皇帝称号,立端王载漪子溥为大阿哥(皇储)。当义和团运动兴起时,慈禧太后下令镇压未果,不得不于1900年初改“剿”为“抚”,利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热情,对外宣战。

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她携光绪帝逃往西安。再次命令镇压义和团,并以庆亲王奕、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出面求和,在1901年9月与11国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此后,为缓和国内外矛盾,消弭革命,维持统治,陆续推行"新政",主要措施包括调整官制、整顿吏治、改定刑律、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兴办学校等等。

1906年又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死。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三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慈禧病死,结束了对清朝长达47年的统治。

我不回答你其它问题,就想让大家知道,她不蠢,她一生两立幼主,三度垂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政治心机的女人

有心计,对中国的历史有百害!

亡国

如果慈禧老娘们不活这么久,中国近代历史将会怎么样啊??
答:估计中国会加剧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滑落 1、慈禧作为政治家,她虽然不懂得国际大势,但是很有手腕,比如在建立北洋水师的时候,李鸿章主张造船不如买船,但是慈禧鼓励福州船政局自制兵舰,这就是后来代表中国当时最高造舰水平的平远号巡洋舰。2、光绪被历史美化了,其实他和他那个师傅,就知道党争,在甲午...

大清灭亡与慈禧有关吗,若没有慈禧清朝的结局会有变化吗?
答:此外,她还颁发了一系列的方针,慈禧太后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目标,发展民用工业,这些举措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工商业得以发展。1875年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年仅四岁的侄子为皇帝,年号为光绪,之后两宫再一次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驾崩,年仅四十五岁,历史上对于慈安太后的死...

中国近代的败落是否全都怪慈禧?
答:当然不能全部怪她了。只能说这清王朝的覆灭有她的一份功劳吧。我觉得封建统治能够持续两千多年之久已经很不容易了。任何事物都有他的规律,由盛转衰是必然的,清朝只不过恰好闭关锁国,恰好国外进入工业时代,有精良的武器,能够打开我们的国门罢了。就算不是慈禧,不是列强,清朝照样会走入灭亡的命运...

清朝灭绝和慈禧有关吗
答:另外,慈禧作为最高权力责任者,拒绝取消维持了300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这在体现其政治之干练的同时,也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庚子事变后中国面临辛丑和约的巨额赔款时,其奢靡之风仍未见明显收敛,使晚清已捉襟见肘的财政问题更加恶化,民生凋敝,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慈禧太后当政多少年
答:慈禧太后当政四十七年。慈禧太后(1835—1908),是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四十七年。长期以来,有关慈禧的史学论著和文艺作品,大都只讲慈禧祸国殃民的一面,甚至把一些与慈禧毫不相干的恶行也加在慈禧的身上。在人们的心目中,慈禧已成为一个昏庸、腐朽、...

真真假假,《后宫甄嬛传》中的熹贵妃的历史原型慈禧太后么?
答:熹贵妃的原型是雍正皇帝的贵妃钮祜禄氏,是乾隆皇帝的生母,跟慈禧太后没有关系

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谁的地位更高一些呢?
答:慈禧太后在晚清时期掌控朝政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她是当时大清帝国事实上,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在辛酉政变后,中国开始了“垂帘听政”的时期,很多人误以为慈禧太后从此独自攫取了最高统治权力。事实上,真正的历史并非如此,因为帘幕后面的并非只有慈禧一人,还有一位慈安太后。长久...

为什么清朝在慈禧过世后才开始大乱,慈禧的威慑力究竟有多大?
答:三、慈禧的历史责任 慈禧作为最高权力责任者,在政治之干练的同时,也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比如,镇压戊戌变法,残忍杀害维新人士,生活奢侈,浪费无度,即使在庚子事变后,中国面临辛丑和约的巨额赔款时,其奢靡之风仍未见明显收敛,使晚清已捉襟见肘的财政问题更加恶化,民生凋敝。

慈禧太后都推出过哪些有利于国家的举措?
答:这些人那些不是对近代有深厚影响力的,这些人为慈禧平定太平天国,紧接着这些人都成为了洋务运动领导者,也要中国更快的进入了近代化,如果没有慈禧作为最大的后台那些守旧的满清权贵肯定是百般阻扰的,虽说,最后,洋务运动失败了,但是他已经在近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我知道如果没有这些顶级...

慈禧太后签订的两个条约,名称和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答:同时中国的先进分子也开始放弃对清政府所报有的幻想,以“驱除鞑虏”为目标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