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城市发展高层建筑利大于弊

作者&投稿:徭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城市发展高层建筑弊大于利~

美国著名结构工程师法兹勒·康说:今天建造190层的建筑已经没有任何实际困难。要不要盖摩天楼或在城市里如何处理摩天楼,并不是工程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 摩天大楼为何成为社会问题?专家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高层建筑的弊端及其对城市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日照及阴影。摩天楼大多无遮挡,白天日照时间长,辐射热量大,不同高度和不同方位的房间室内温度各不相同,造成空调负荷变化剧烈,冷暖气的调节比较困难。装置高反射玻璃能反射掉30%的辐射长波,但把热量散发到邻近建筑和人身上,影响周围小环境。此外,摩天楼日照下的阴影很大,对阴影区内的建筑、广场和道路等都有影响,危害周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玻璃幕墙对阳光的高反射及对周围街景的反映,形成光污染,干扰司机和行人的视觉。 2、风。风速是随着楼的高度增加而增大,处于风流场中的高层建筑,由于风速、风向和周围气流的变化,各个面都受到不同的压力,使高层建筑产生一定的运动,产生缓慢的偏移和围绕偏移位置的振动。这种振动能使主体结构开裂,围护结构遭到损坏,还使得居住者和工作者感到不适。风除对高层建筑本身产生影响以外,还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风碰到高层建筑,分别在它的上下左右穿过,经过上面及左右两侧的风,因气流的收缩而产生负压,随之出现涡流。还有一部分风向下带到地面,再强行分向左右两侧穿过建筑物。这种高层建筑周围的地面风流,除影响到附近的低层建筑外,还会给附近的行人造成不舒适。 3、噪声。高层建筑本身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特有噪声,如电梯、空调机组和冷却塔等工作时发出的声音。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加大,风的呼啸声及碰到建筑上的撞击声也越大。另外还有城市环境噪声的影响,包括城市交通噪声和人们的生活噪声,尤其在市中心街道两边密集排列高层建筑的地区,噪声由于高耸摩天楼的阻挡而不易迅速消失,还常常由于高层建筑上的玻璃及铝板等金属外装饰材料对声音的大量反射形成回声,延长了噪声的干扰时间。 4、空间的压迫感。容积率过大,造成城市空间的畸形,使得城市空间狭窄压抑,看不到多少蓝天,看不到自然的东西,钢铁、混凝土、玻璃、石头,冰冷而坚硬,缺乏人情味和生命气息。这是许多人在高楼林立的夹缝中共同的感受。 5、火灾。摩天楼比其他民用建筑潜伏着更多的火灾危险性,纵横交错的各种管道,垂直的楼梯间、电梯井、衣物滑槽以及封堵不严的管道井等,火灾时易形成烟囱效应。烟气沿竖向井道上升的速度有时甚至可达每秒8米。火势沿外墙向上扩大,玻璃幕墙建筑遭受的危险更大。一旦发生火灾,扑救极其困难。消防云梯车最高仅能达到53米。水带直接供水高度只有150米。超过300米的超高层建筑,可能容纳数万人,发生事故,人员疏散困难。 美国“911”恐怖事件还血淋淋地证明:标志性的摩天楼更容易成为恐怖袭击的对象。 5 摩天大楼其实并不经济 当纽约世贸大楼轰然倒下的时候,人们在为恐怖主义分子的暴行震惊和愤怒的同时,真实感受到庞大建筑如生命一样的脆弱。1993年,世贸大楼地下停车场发生爆炸事件,经济损失达到5·5亿美元;这一次,世贸大楼成了历史深处最惨痛的记忆,大楼本身的经济损失已经无法用确切的数字来计算,更何况那么多生命和恐怖事件对世界经济所带来的震荡。 摩天大楼已被许多建筑界人士称为“高级麻烦”,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倒塌更让人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种麻烦的可怕。人们简单地认为盖了高楼就现代化了,其实只看到了这些建筑物所反映的技术进步的一面,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这些建筑终究是要让人去居住或使用的,忽略了其经济实用的一面。 高层建筑虽有节约土地的经济性一面,但它带来的另一面是不经济的:能耗大、设施费用大、拥挤、上下困难、生活工作成本高。 高层建筑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并被概括为反自然、反生态。在许多发达国家,公众已不愿被装入由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组成的紧张运行的机器中,而纷纷涌向郊区享受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帝国大厦在经济危机中曾被称为“空国大厦”;美国一些城市近年来市中心区的摩天大楼空房率直线上升,投资商陷入困境。 一幢超过400米的摩天大楼,每天的管理维护费用就约100万元人民币,再权衡其巨大的建设投资,建筑界已有人士作出结论:超过300米,摩天大楼就失去了因节约用地换来的经济价值。中国最高的摩天大楼——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米,总投资50个亿,其中24亿元为贷款,还贷的压力十分沉重;管理经费比建造投资还要大,金茂大厦仅日常的管理维护费用每天就需100万元人民币。 建筑学家认为,建设高层建筑一般是在用地紧张地情况下采用的方案,如果当地土地资源并不十分稀缺,建高楼投资太大,从经济角度考虑并不划算。 《建筑师》杂志主编王明贤撰文指出,耗费能源的摩天大楼完全可以宣布它们下课了。摩天楼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代表20世纪建筑成就。后工业社会的建筑强调绿色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而且网络的出现已经完全改变了世界。大公司完全可能在郊区低矮的建筑里办公指挥全球,从研究趋势已经可以看出:建筑学在21世纪马上就要转向了。 6 广东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各地特别是广州和深圳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规划中的广州珠江新城几乎全部是由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组成。盘点广州、深圳的高楼大厦,由于高层建筑的过分密集而避难设计不足、难以有效对人群进行疏散等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专家们指出,广州的高层建筑密集问题尤其突出,一旦发生意外灾难,疏散人群的安全地方都没有。著名建筑专家周干峙院士曾忠告广州,广州建筑拥挤率高,伸手就可以触及对方墙壁的“握手楼”多,这不仅使居民越来越不能忍受,也不符合消防的需要。而这种不合理的布局必将影响广州向国际化城市建设迈进的速度,今天不解决掉,以后就是建得再高终究也会被拆掉。 专家们还指出,按照我国公安部消防局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不包括高层住宅),应设置避难层,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按每平方米5人计算。而广东的很多许多高层建筑都不符合此设计要求,许多楼宇都有设置具备防火和避难作用的隔空层,但大部分的发展商都把避难层改作了办公室或会所。 一些高层建筑因场地太小、离马路太近,其总体效果不理想。这也是广东高层建筑的另一个通病。专家们认为,一些地方建筑杂乱无章的现状与规划部门的工作跟不上有很大关系。整体意识、超前意识不足,管理较为混乱,如某市中心区一栋报批时只有20多层楼房,最后建了50多层。地皮征用随意性较大,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加上其他因素如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空气污浊、绿化不够、公共活动场所太少等等,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文化氛围对高层建筑作为标志性建筑的表现力。 在人多地少的城市,建造高层建筑仍是为城市争取发展空间的一个手段。如香港尽管有1070平方公里的面积,而可用于城市发展的只有96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域,建筑只能往高处长,但城市的居住环境却为此大打折扣。但广东的一些城市情况与香港不一样,因此专家们认为,我们并不一定要把西方国家发展城市的教训当作经验来学,更不能把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忽视环境、片面追求开发效益的倾向当作规律来认识。摩天大楼热应当降温。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的超高层建筑不断出现,第一高度也不断被刷新。武汉在这一轮的建设大潮中虽不在前列,倒也不甘落后,先后表示要建“武汉中心”、“606大楼”和“武汉航运中心”等超高层建筑。借着这一轮的建设浪潮,我个人来谈谈对超高层建筑之利弊的理解。

先说说超高层的优势。首先,超高层建筑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降低城市市政设施的投入。这一点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来说,是不可抵挡的诱惑。其次,超高层建筑可彰显城市的现代感,形成地域的地标,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已成为城市经济实力和形象的重要体现,政府与大型房企对此均有浓厚的兴趣。第三,该建筑资源较集中,在同一建筑中可多种业态共存,这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一栋大楼中有商场、超市、电影院、各类餐厅、学校、办公、酒店及住宅一体时,如果你愿意,一辈子不出去都行。第四,该建筑办公及居住的环境较好。站在房间里,发现其它建筑都在脚下,楼下人如蚁,车如虫,大有天下惟我独尊的豪迈感。

谈了这么多优点,现在我们来说说超高层建筑的缺点。首先,超高层建筑建设周期长投入成本巨大。一般超高层建筑因埋深和停车等方面的要求,都牵涉到深基坑及大地下室建设,这将非常费时费钱;该建筑材料使用上的要求非常严格,结构构造方面的要求也非常特殊,而且建筑技术复杂,施工管理难度大,这些因素将使建设成本大大增加。可以这样说,盖一栋140米高大楼的成本要比盖两栋70米高大楼的成本要高。

其次,超高层建筑的公摊面积大,使用率不高。这一点对于住宅而言更是硬伤。一个人花钱同样是买100平的房子,一般高层的得房率在80%左右,超高层有75%已经很不错了。

第三,超高层建筑的后期维护费用高。该建筑内部的机电系统本来要求就很高,其维修、更换的难度大,成本很高,再加上平时使用中的消耗,相信就住宅而言,其物业费应是普通住宅的两倍以上。

第四,超高层建筑安全问题突出。其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困难,火灾的扑救难度也很大。这种建筑一旦起火,后果往往都是灾难性的。

最后,超高层建筑容量大,人口集中,给周遍交通和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比如说武汉航运中心,其选址在沿江大道民生路口,据说要盖400多米。这个地方平时就堵得水泄不通,估计等它盖好后,那里就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停车场了。

其实,超高层建筑是社会经济发展后,城市建设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产物。在建设前,需根据城市或企业自身的情况,科学决策、慎重选址,既能安全经济地建设、平稳运行,又能不造成一定的城市问题,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我来回答,超高层建筑:关键不在技术

--------------------------------------------------------------------------------

http://www.chinachs.org.cn 2008-1-31 15:34:19

【导读】在全球最大的建筑场——中国,建筑的新高纪录也在不断被刷新。大连国际贸易中心325米,北京的国贸三期330米,上海金茂大厦421米,尚未竣工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正在建设的广州新电视塔甚至超过了600米。
6年后,距莫斯科市中心5英里远的一个半岛上,将会出现一座高度约457米的全球最大建筑——由著名英国设计师诺曼·福斯特爵士设计的“水晶岛”。此外,由福斯特设计的约612米高的摩天大楼“俄罗斯塔”也已经在建造之中。该项目预计2012年建成,有望成为欧洲第一高楼。
在全球最大的建筑场——中国,建筑的新高纪录也在不断被刷新。大连国际贸易中心325米,北京的国贸三期330米,上海金茂大厦421米,尚未竣工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正在建设的广州新电视塔甚至超过了600米。
然而,美国“9·11”事件宣告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恐怖袭击战术的出现。如今,这个世界的人们在许多地方都不得不考虑一个全新的危险因素——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抗震要审查
根据规定,高于24米的建筑属于高层建筑,高于100米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9·11”之后,关于超高层建筑的反对之声更烈,人们质疑超高层建筑的能量损耗及安全隐患,如抗震能力、防火及火灾求援设施、防爆能力等。
“如果你在大楼第63层工作,离地面200米,突然发生地震或者火灾,你该怎么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徐培福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在近期召开的一次高层建筑防震会议上,徐培福说,20世纪末以来,全球进入了第五个地震活跃期,日本、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地区相继发生特大破坏性地震。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6年云南盐津5.1级地震、2007年云南宁洱6.4级地震、福建顺昌4.7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云南丽江、新疆伽师和河北张北等地也陆续发生地震,特别是2007年7月河北文安的5.1级地震,北京等很多地方都有震感。
而与此同时,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很快,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建筑高度越来越高,各地竞相设计建造全国第一、亚洲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高度;建筑体型和结构形式日趋复杂;很多项目选用国外设计师的设计方案,但许多国外设计师来自非地震区,缺乏抗震设计经历;奥运会、世博会的大型公共建筑需要确保抗震安全。”徐培福称。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副司长曾少华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超限高层抗震设防审查机制的重要作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是国务院规定的行政许可制度。切实做好审查工作,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有利于促进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以及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动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有利于超限高层抗震设计的深化。
技术问题迟早能解决
抗震(防爆)仅仅是解决超高层建筑安全问题的一个方面。徐培福指出,从技术角度而言,决定高层建筑安全性的有两个因素:抗炸(包含抗震)和抗火。如今,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攀升,技术水平也在随之不断提升。
据了解,目前超高层建筑大多采用钢结构,在建设之初,抗震、消防都会被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设计,并必备解决方案。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对《科学时报》记者介绍,在超过100米的建筑中,一般要求建有停机坪,以方便利用直升机进行消防和救援,同时仍有新的消防技术不断取得进展。
2004年,俄罗斯推出救险系统——“拯救者”装备,专门供摩天大楼中的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快速撤离。使用者不需要经过任何学习或训练,因为“拯救者”系统被存放在一个不大的背囊中,很容易安放在办公室或房间里。在必须紧急撤离高楼时,人们只要在背上背囊后打开窗户,用力拉一下背囊上的拉环,系统就开始自动充气,被救者会处在充气“羽毛球”的中心。着陆时,该系统也能确保逃生者的安全。
据清华大学一位教授介绍,在建设高楼时,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来提高楼房的抗震、防火能力。
记者了解到,要建造更高的楼房,意味着墙面承重加大,混凝土的强度必须提高,比如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或是用更好的钢管混凝土,即在钢管中注入混凝土。但是,一旦强度高了,也意味着混凝土中的洞隙距更密实,在发生火灾时,混凝土中的水分会在高温下形成蒸汽,紧密的洞隙距阻止蒸汽发散,就会把墙面崩裂。这就需要加入一些聚脂炳烯纤维,与混凝土混拌。当高温时,这种纤维融解,从而使蒸汽跑出来,不会产生崩裂。
改善脆性材料同样有办法。这位教授介绍说:“混凝土强度越大,就越脆,不利于抗震。可以在外面用固筋加密,或是在钢管中注入混凝土。这种钢管混凝土一般用于高层建筑的底层。现在世界上有些高层建筑用的是钢骨混凝土或全钢结构,外铺耐火层。”
他说:“出现什么问题,就会产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今天不能解决,明天也能解决。”
与城市“尊严”无关
从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的那一刻起,关于它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在建筑学家看来,超高层建筑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技术。
上述不愿具名的院士表示,建筑是艺术成分很大的一门学科,因而与其他的科学有很大区别。科学一般能反映客观真理,而建筑由于艺术成分的存在,有许多不同的个人判断和倾向,因而,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超高层建筑到底好或不好。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说,超高层建筑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曾是城市形象的标志,但从安全的角度而言,不应该盲目兴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不宜紧邻政权中心,也不应靠近文物区,更不应靠近军事中心,否则一旦遭到破坏,损失将不可估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也指出:“中国城市建筑必须要有好的规划和设计,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追求高度。”超高层建筑技术更复杂、工艺更先进、投入更大。有些政府和企业把超高层建筑作为宣扬政绩的工程,盲目攀比,不符合实际。
前面提到的清华大学教授说,每一栋超高层建筑的造价和维护费用都十分高昂。有些建筑一天的电费就能盖一所希望小学。
关于中国的超高层建筑数量,目前尚未有准确的统计数据。2007年,一家著名民间网站“世界最佳天际”根据超过90米的摩天大楼的数量,对全世界的城市进行了排名,中国占据世界前100位中的26席,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摩天大楼最多的国家”。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院士说,不能认为超高层建筑代表一个城市的“尊严”。但超高层建筑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兴旺发达和富有,这是可以接受的。
他表示,无论人们反对与否,技术的发展支撑着超高层建筑越建越多。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就开始出现很多的超高层建筑。
但是,在决定要不要建设超高层建筑时,一要算笔账,算算超高层建筑节约了多少资源,又损耗了多少资源,如果是“亏本”,就要深入考虑后再作决定。二要挑地点。这位院士说,在中国的大地上遍布着古代文明的痕迹。一栋高楼的崛起,会掩盖、改变甚至抹杀一个城市传承下来的文化景观。
“只有在土地非常紧张,又没有古文化的印记,不会被高楼改变文化形象的城市,才适合建超高层建筑。”该院士说。
世界上最高的十大建筑物
第一名,中国台北101大楼。2004年建成,共101层,楼高509米,到目前为止,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第二名、第三名,马来西亚吉隆坡双子塔。高452米,88层,1998年完工,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双子楼。
第四名,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高442米,共108层,其高度超过原纽约世贸中心,是美国最高的建筑物。西尔斯大厦曾稳坐世界最高建筑物宝座20余年,直到1998年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塔落成。
第五名,中国上海金茂大厦。高421米,共88层,于1998年落成,是中国大陆最高的建筑。
第六名,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高415米,88层,2003年建成。
第七名,中国广州中信广场大楼。高391米,80层。1997年建成后曾是中国大陆最高的建筑,但1998年上海金茂大厦的建成让它很快就失去了这个称号。
第八名,中国深圳顺兴广场大楼。在中国大陆排位第三。高384米,69层,1996年完工。同时也是中国最高的“钢铁”建筑物。
第九名,美国纽约曼哈顿帝国大厦。高381米,102层。纽约最具人气的地点之一,也是目前纽约最高的建筑。
第十名,中国香港中央广场大楼。 14270希望对你有帮助!

真的么?我也要辩这个题目

辩论科技发展是好是坏
答:我需要科技发展辩论是好是坏弊大于利的辩论词... 我需要科技发展辩论是好是坏 弊大于利的辩论词 展开 2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james00100 2008-05-26 · TA获得超过24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科技--双刃剑...

辩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答:虽然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是有利的,但是,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弊端,却远远大于利益。好了,回答完毕。你们应该是要准备进行辩论赛吧?如果是这样,给你一个忠告:无论是怎么样反驳,也不要完全否定科技,这样会让对手有机可乘的,因为你违反了题目的意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答:马上有辩论会,大姐姐大哥哥们,帮帮我,最新科技发展的资料最好,反正能说明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多于坏处的,皆为最佳答案!!!有急用啊!!!... 马上有辩论会,大姐姐大哥哥们,帮帮我,最新科技发展的资料最好,反正能说明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多于坏处的,皆为最佳答案!!!有急用啊!!! 展开  我...

辩论会怎样说经济发展重于环境保护?
答:的确,我们已经面临了许多气候变暖、水污染等环境的问题,但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却是经济发展,全世界还有十亿人正生存在贫民窟中,就在我们辩论场上,每一分钟就已经有十五个人在面临生存的威胁,脱离人的需求去谈环保优先,是对人生存权的蔑视,更是对环境保护要以人为本这一根本事实的蔑视。第二,从...

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
答:科技改变历史,我们探讨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是不需要质疑的,因为就是利大!利大!利大!你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成了气温变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

32层高的楼,买哪层最好?
答:很多人都认为既然买高层,当然是越高越好。其实不一定,这要取决于你所处的小区环境和物业环境、你家常驻人口情况等等因素,每个楼层都不是完美的,但都有其优点。1.想看风景的话请选高层(28~32层)。如果小区附近有河流、公园或者山之类的景观,选择高层将避免各种遮挡,可以一览众山小,视野极好。

搜集关于科技发展的好处的故事,分高啊!!!
答:我们老师要求我们举行一场辩论会,讨论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请大家帮我搜集关于科技发展的好处的故事,我必定重谢!!!... 我们老师要求我们举行一场辩论会,讨论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请大家帮我搜集关于科技发展的好处的故事,我必定重谢!!!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辩论:科技制造方便多于麻烦 怎么辩?[高分悬赏]
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

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辩论会的资料
答:没有诚信的坚强基石,法制便犹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层建筑。 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个个互信,人人守法。 诚信走遍天下,法治和谐人间。 经常用诚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对待别人。 诚存人自乐,法正民自安。 法治与安定同在,诚信与文明共存。 手牵手,与法治同行;心连心,将诚信同铸。 倡导法治, ...

分析中国和美国经贸合作的条件及前景?
答: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FDI)快速发展。中美投资关系正从过去美国对华投资为主、向日趋均衡方向发展。据荣鼎集团统计,2009年至2016年,中国对美国FDI从6.97亿美元飙升至456亿美元,增长约64倍;截至2015年底,在美国的中资企业及其子公司突破1900家,覆盖美国435个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