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著名的谋士有哪些?

作者&投稿:父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里的前十名谋士和武将有哪些?~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谋士:郭嘉、司马懿、庞统、荀彧、诸葛亮、周瑜、徐庶、陆逊、田丰、陈登。排名前十的武将: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许楮、孙策、太史慈。
1.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大军进取荆州,刘备兵败。在此紧急关头,诸葛亮赶赴柴桑,同鲁肃、周瑜等劝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
建安十六年,刘备以助刘璋为名,率兵数万入益州,于次年与刘备会师,攻取成都。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境),次年病亡。诸葛亮奉遗命辅佐后主刘禅。建兴三年(225年)进军南中。
采用攻心为上、攻战为下的方略,使孟获等心悦诚服,五年春,诸葛亮上《出师表》,自统大军10万,进驻汉中,准备攻魏,六出祁山,于建兴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所率20万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八月,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
2.司马懿字仲达,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称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用的太子中庶子。经常与曹丕谈论大事,研究谋略,深为曹丕信服。
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病危之时把辅佐曹睿之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曹睿即位,是为明帝,他封司马懿为舞阳侯。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孟达本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
司马懿当机立断,魏军进城杀孟达,俘叛军万余,新城仍为魏占有。231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四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司马懿与诸葛亮祁山斗智,成功抵制了诸葛亮的进攻。239年春,魏明帝病危,不日,明帝死,八岁的曹芳即位。
249年正月,曹爽兄弟挟小皇帝外出拜谒高平陵,暂离京城。司马懿当机立断,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一派。
251年,把持朝政的司马懿病死,但由于他工于心计,老谋深算,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对朝政并无震动。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
3.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
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军事摩擦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
但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麋芳、士仁都背弃关羽。同时,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谥曰壮缪侯。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4.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袁绍猜忌,依附张杨。
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联络而进入兖州,占据濮阳,与曹操血战两年,曾使曹操数战不利,但最终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
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时而和好,时而相互攻伐。期间,以辕门射戟化解刘备与纪灵的争斗。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先后击败刘备与夏侯惇[dūn]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
吕布被部下叛变,于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被处死。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吕布所用的实战武器为矛。
5.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
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
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侯”,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
曹魏势力:
武将:张辽、徐晃、夏侯惇、夏侯渊、庞德、张郃、李典、乐进、典韦、曹洪、曹仁、曹彰、曹纯、于禁、许褚、吕虔、李通、文聘、臧霸、郭淮、钟会、邓艾、曹休、张燕、张绣、朱灵、路昭、史涣、韩浩、王凌、孙礼、秦朗、郑文、夏侯尚、毌丘俭、诸葛诞。
文臣: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陈群、华歆、钟繇、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杜畿、田畴、王修、杨修;
辛毗、杨阜、田豫、王粲、蒯越、张继、杜袭、枣祗、任峻、陈矫、郗虑、桓玠、丁仪、丁廙、司马朗、韩暨、韦康、邴原、赵俨、娄圭、贾逵、陈琳、司马懿。
孙吴势力:
文臣:陆逊、张昭、张紘、鲁肃、虞翻、顾雍、诸葛谨、诸葛恪、陆凯、骆统、周鲂
武将:周瑜、吕蒙、甘宁、太史慈、程普、黄盖、韩当、周泰、蒋钦、丁奉、徐盛、陈武、凌操、凌统、潘璋、朱然、孙桓、马忠、孙韶、朱桓、夏恂、周平、全琮、于诠。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吕布
百度百科-关羽
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百度百科-赵云


第一名:郭嘉(汉时分天下为十三州,其中九州为魏国领土。即:司隶、豫州、衮州、徐州、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凉州、以及荆州八郡,其中平定司隶、豫、衮、徐、冀、青、幽、并八州以及乌丸、公孙氏新设之平州,共十个州级单位皆出自郭嘉之计谋,若论谋士功劳之巨,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第二名:周瑜(辅助孙策打下整个江东,吴国四州扬、荆、交、广,除荆州之外皆自周瑜之力。而后又于赤壁大败曹操八十三万大军,使其事业达到顶风。)

第三名:诸葛亮(诸葛丞相名垂千古,三国谋臣素有“前期看郭嘉,后期看孔明”之说。可惜其功绩实在不是太多,得失荆州算一个、攻下汉中新制粱州算一个、平定南蛮算一个。可怎么算也排不到前面,然其内外兼顾,故排第三。)

第四名:荀彧(郭嘉死后曹操的第一谋臣,虽其外事不甚强,然内政无人能及,屈居第四。)

第五名:田丰(袁绍手下首席谋士,袁氏冀、青、幽、并四州虽非尽出田丰之手,然其终是第一功臣。可惜袁氏不擅用人,否则与曹操之争胜负必从长。)

第六名:司马懿(败诸葛、平辽东、镇荆州、破东吴。)

第七名:贾诩(大败曹操者,除周瑜外首推贾诩。两败曹操,使其损兵折将,后归顺又屡建奇功,可为谋士亦可为大将,曹操手下用兵者,仅次郭嘉。)

第八名: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白衣渡江,智夺荆州。)

第九名:法正(夺取益州,制定法令,安抚民心,智激黄忠,为刘备第一信任之谋士,可惜胸怀不广,终不如诸葛亮。)

第十名:鲁肃(东吴除周瑜外最有远见之人,管理东吴内政、外事皆井井有条,鲁肃在日三国鼎立,鲁肃死后,所谓三国名存实亡。)

郭嘉[字:奉孝]
生卒:170—207(37岁)
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
郭嘉 - 简明历史传记
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粉碎袁绍,吕布等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成就北方制霸的过程中谋功至伟。郭嘉达于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赏也被传为佳话。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乌丸清剿袁势余患后,笃疾而夭,年仅三十八岁。
郭嘉 - 简明演义传记
演义中的郭嘉,基本继承了其历史形象,对大的战局观分析透彻,对时事人物评判敏锐而准确。十胜十败说,言中霸王薨,虎狼喻玄德,遗计定辽东都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三国轶事。
郭嘉智慧渊深,通达事理,十余年为曹操出谋划策,动无遗失,过绝于人。赤壁战败,曹操又想起了郭嘉,叹息道,“假如郭嘉健在,我不至于落得这等地步!
荀彧[字:文若]
生卒:163-212(50岁)
籍贯[豫州]颍川颍阴 今河南许昌
荀彧 - 简明历史传记
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董卓入京后辞官回乡带领族人迁到冀州。荀彧认为袁绍终不能成大事,便去东郡投靠曹操,曹操非常欣赏他,把他比作张良并任他为司马,那年荀彧二十九岁。曹操攻打陶谦时吕布袭取了兖州,荀彧临危不惧单身前往说退豫州刺史郭贡的数万人马,并与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不久吕布败走,荀彧又劝说曹操迎接汉献帝,因此被升为侍中、尚书令。因为荀彧多次推荐优秀人才给曹操如戏志才、郭嘉等,所以曹操更加敬重荀彧,每有大事都先与他商议。袁绍势力强大,曹操对是否与他开战而犹豫不决,荀彧就用四胜四败之说开导曹操,使他终下决心抗袁。官渡之战时回信坚定了曹操的意志,最后得已击败袁绍统一中原,这都是荀彧的计划。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劝曹操即公位,荀彧私下表示反对,因此遭到曹操的忌恨,并在征讨孙权时带他出征,因为以往曹操出兵荀彧都是留守后方,因此荀彧又愁又怕,终于在寿春病亡,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
荀彧 - 简明演义传记
荀彧初为袁绍手下,因见其难成大事,遂携其侄荀攸投奔曹操,被曹操重用,称为“吾之子房也”。曹操攻打陶谦时吕布袭取了兖州,荀彧与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荀彧为曹操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如以兖州为基地、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迎汉献帝往许都、开玄武湖练水军等等,立有大功。荀彧后为汉侍中、尚书令,参与国家大事并经常留守许都。袁绍势力强大,曹操对是否与他开战而犹豫不决,荀彧就用四胜四败之说开导曹操,使他终下决心抗袁。官渡之战筹划粮草供给及回信坚定了曹操的意志,最后得已击败袁绍统一中原,这都是荀彧的计划。时董昭劝曹操称魏公,荀彧表示反对,曹操深感不满,遂将其招入军中,从征孙权。荀彧因病留于寿春,不久在曹操的暗示下服毒自杀。
荀攸[字:公达]
生卒:157-214(58岁)
籍贯[豫州]颍川颍阴 [今河南许昌]
荀攸 - 简明历史传记
荀攸年少就很有名气,被朝廷任为黄门侍郎,他曾与人密谋诛杀董卓不成而被下狱.后来董卓死了,荀攸就回家上表要去蜀郡做太守,但因道路难行留在了荆州,不久就被曹操请去任军师.曹操攻打张绣,吕布,袁绍等强敌时,荀攸都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并每每成功.荀攸也因此一直升官加职,一直做到了尚书令.荀攸备受曹操,曹丕敬重,有次他生病,去探病的曹丕竟拜倒在他的床边.他还与钟繇是至交,钟繇为荀攸整理撰写他设想的12条奇谋妙计,还没写完钟繇就去世了,因此那些妙计就失传于后世.荀攸死后被追谥为敬侯.
荀攸 - 简明演义传记
荀攸,荀彧之侄,曾在何进手下任职,后弃官还乡。曹操在兖州时,荀攸同其叔荀彧一同来投,为曹操重用,定都许昌后,被拜为军师。荀攸在征讨吕布,平定北方,以及官渡、赤壁之战时屡出奇谋,立下大功,是曹操手下重要谋士,成为魏政权第一个中书令。曹操称魏王之际,荀攸表示反对,触怒了曹操,荀攸忧愤成疾,不久病死。
贾诩[字:文和]
生卒:147-223(77岁)
籍贯[凉州]武威姑臧 [今甘肃武威]
贾诩 - 简明历史传记
贾诩原为董卓部下。董卓灭亡后,贾诩为求自保,建议李傕、郭汜等人袭击长安,造成大乱,又先后依附段煨、张绣,屡献妙计。后劝张绣投降于曹操,成为曹操手下重要谋士,在战官渡、平马超以及立嗣等问题上多有建议,为曹操所器重。曹丕即位后,贾诩升任太尉,数年后病逝。贾诩极有智慧,擅于自保,是当时公认的智谋之士。
贾诩 - 简明演义传记
贾诩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原为李傕手下,为求自保,建议李傕等人袭取长安,造成大乱。在李傕、郭汜二人争斗之际,贾诩从中周旋,尽力保全献帝,因与李傕争执而逃回家乡。贾诩后改仕张绣,劝张绣降于曹操,而当张绣起心造反时,又设计协助,成功偷袭了曹军,此后又多次设计抵挡了曹操的进攻,表现出职业谋士的风范。在官渡之战前,贾诩再次劝张绣投降于曹操,从此归附曹操。此后贾诩在平定北方四州、平马超、灭张鲁等战役中屡有建议,深得曹操信赖,后在魏文帝时期官至大司马,不久病逝。
程昱[字:仲德]
生卒:141-220(80岁)
籍贯 [兖州]东郡东阿 [今山东阳谷]
程昱 - 简明历史传记
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于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昌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进封安卲侯。黄初元年逝世,寿八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程昱 - 简明演义传记
三国时魏国名臣。于演义第十回中,经荀彧推荐而受聘于曹操,成为曹军重要谋士之一。曾於于徐州用计迫降关羽;曹操鏖战河北时,程昱保举关羽以敌颜良,又於仓亭献「十面埋伏」之计,俱显其谋略过人。其后与刘备战,昱献策「挟亲赚徐庶」,使刘备失其羽翼。赤壁战时,程昱保持冷静,多番谏议曹操拒防火攻,又揭破黄盖粮船之伪,方免大寨遭受重创,操亦因此逃逸得及。后又于濡须一役劝曹操班师,始终所见高明。其子程武复破蜀将赵云于凤鸣山,亦不失乃父之名。

汉末,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有5位谋士:
1诸葛亮,字孔明.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着力塑造的人物,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就是智慧的化身,虽然诸如"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计谋与诸葛亮无关,但仍然不可否认,他是三国中最有谋略的人.
2贾诩,字文若.贾诩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三国演义中对贾诩的描述不多,但每一次他出场,都写到了他的奇谋妙计,包括帮助张绣打败曹操,帮助曹操打败马超和韩遂,以及后来帮助曹丕即魏王位.
3郭嘉,字奉孝.郭嘉是曹操早期最重要的谋士,被曹操视为汉之张良, 可惜英年早逝.曹操在赤壁大败后曾在群臣面前感叹:若奉孝在,孤安有此败?使众谋士羞愧不已.由此可见郭嘉的智谋及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4司马懿,字仲达.诸葛亮六出祁山,最终没有统一中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司马懿.虽然他多次败于诸葛亮之手,但部分是因为他好猜疑的性格所致,就智谋而言,他完全可以说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5周瑜,字公瑾.三国演义为了突出诸葛亮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周瑜的形象,实际上周瑜同样智谋过人,这就是为什么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找公瑾.

其他比较优秀的谋士有
1. 曹家: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辛毗、杨阜、桓范、

司马懿。

2. 孙家:张昭、鲁肃、张纮、顾雍、诸葛瑾、步骘、阚泽。

3. 刘家:诸葛亮、庞统、法正、黄权、刘巴、马良、李恢。

4. 袁绍: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许攸、郭图。

5. 刘表:蒯越。

6. 吕布:陈宫、陈登。

7. 张鲁:阎圃。

8. 刘璋:张松。

三国十大谋士排名

第一名:诸葛亮,智力超群,临危不惧,才华横溢,堪称谋士之首,又是个发明家,缺点:没有伯乐精神,用人不当。

第二名:司马懿,沉稳机智,韧性十足,又会装疯卖傻,缺点:有诸葛恐惧症

第三名:周渝,文武双全绝对少见,有赤壁之功排第3应该,缺点:脸皮太薄。

第四名:陈登,才智过人,宁死不屈。缺点:不够圆滑,计不成计

第五名:贾诩,旷世奇才,识时务,大局观强,缺点:不清

第六名:郭嘉,当机立断,鞠躬尽瘁 缺点:身体太差

第七名:田丰,沮授,形势判断专家,谋事之高手 缺点:谋人之低手

第八名:扬修,心理学高手,智力过人 缺点:持才放旷

第九名:徐庶,战略专家,缺点:以小家为重不顾大家

第十名:陆逊,韬光养晦,暗藏杀机,缺点:内部关系处理不好。

网上找来的 个人觉得写的不错

真正意义上的谋士:
陈登、贾诩、荀攸、程昱、许攸、郭嘉、杨修、徐庶、法正、陆逊(一段时期内,后来高升了)

陈登
陶谦;破吕布
陈登(163-201),字元龙。性格桀骜不驯,学识渊博,智谋过人。25岁时,举孝廉,任东阳(治今江苏省金湖县西)县长,深得百姓敬重。后徐州牧陶谦提拔他为典农校尉,主管一州农业生产。他亲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状况,开发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使汉末迭遭破坏的徐州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秔稻丰积”。死时年仅39岁。

贾诩
董卓、李傕、张绣,曹操;使李傕攻长安,劝张绣降曹,离间马超韩遂
贾诩(147-224),字文和,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军事家、谋士。被称为三国时期的毒士,鬼才,善用计谋,三国最聪明的人之一。

荀彧
袁绍,曹操;二虎竞食、驱虎吞狼、迎汉献帝往许都、举荐郭嘉司马懿
荀彧(163-212),字文若,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官至汉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 。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数十年,后人敬称他为“荀令君”。

荀攸
曹操;活捉吕布,设计斩颜良
荀攸(157-214)字公达,荀彧之侄,曹操的重要谋士之一。

程昱
曹操;十面埋伏,七百士兵守邺城,识破黄盖诈降
程昱(140-220年),字仲德,个性刚烈,有胆有谋,是曹操手下重要谋士之一。

许攸
袁绍,曹操;火烧乌巢
许攸,字子远,为人有胆识,但贪财,傲慢无礼。

郭嘉
曹操;评袁曹优劣,破吕布,料孙策必死于刺客之手,平冀州,离间袁绍二子,灭乌桓主力,杀袁尚袁熙
郭嘉(170-207),字奉孝,为曹操手下第一谋士。少有远量,自20岁起便隐形匿迹,不与世俗之士交往,惟识达者奇之。初投袁绍,但发觉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又经荀彧推荐给了曹操,任司空军师祭酒,后因平定冀州有功被封为洧阳亭侯,死时年仅38岁,谥为贞侯。

徐庶
刘备,曹操;杀吕旷斩吕翔,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一言不发
徐庶,字元直,东汉末年名士。初仕刘备,后改投曹操。

法正
刘备
法正(176-220),字孝直,东汉末年刘备部下重要的谋士。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连哭泣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陆逊
孙权;白衣渡江杀关羽,彝陵之战
陆逊(183-245),字伯言,本名陆议,世代为江东大族,孙策之婿,三国时期吴国大臣,著名的军事家,江东大都督。少孤,为从祖康纲纪门户。

诸葛亮字孔明,一生为刘备效力,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的天下了。

三国几大谋士是哪些(不少于18个)
答:第一名:诸葛亮,智力超群,临危不惧,才华横溢,堪称谋士之首,又是个发明家,缺点:没有伯乐精神,用人不当。 第二名:司马懿,沉稳机智,韧性十足,又会装疯卖傻,缺点:有诸葛恐惧症 第三名:周渝,文武双全绝对少见,有赤壁之功排第3应该,缺点:脸皮太薄。 第四名:陈登,才智过人,宁死...

三国演义中的五大谋士分别是谁?
答: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凤雏:庞统 庞统(179-214),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谋士,才智与诸葛亮齐名,官拜军师中郎将。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

《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孙权的谋士有谁?
答:《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孙权的谋士如云,较为著名的分别有贾诩、郭嘉、荀彧、荀攸、诸葛亮、法正等。(一)贾诩,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

三国中十大谋士排行榜应该是怎样的?
答:三国时期若评选出十大谋士的话,我认为分别是下面几位:曹魏的郭嘉、荀彧、荀攸、贾诩、司马懿、陈宫 曹魏可谓人才济济,这要归功于当年曹操采取较为宽松的人才政策,使得众将归心。其中为曹操效力的有郭嘉被称为“鬼才”,可惜英年早逝;荀彧素有“王佐之才”之称,为曹操设计了统一北方宏伟蓝图,另外...

除了卧龙凤雏,三国还有哪些杰出的谋士?
答:可见此人才能十分突出,是个能决定天下的人。三个东吴阵营的鲁肃,在三国中最早提出孙刘联盟并且三分天下的人。鲁肃是东吴最出色的谋士之一,在赤壁之战中,建立孙刘联盟共退曹操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最早看清天下三分形势的人之一,正是有这个人在,东吴才能稳稳的三分天下。奈何天妒英才,东吴也无...

三国演义谋士排名
答:天下奇才,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 扩展资料 作品主题 1.《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

《三国演义》谋士排名如何?你认为最厉害的是谁呢?
答:在十大谋士之后,还可以列举出一大串名单,比如,袁绍手下的田丰、审配、许攸、逢纪,曹操帐中的荀攸、满宠,刘备曾经用过的徐庶、法正,东吴阵营里的张昭、鲁肃、诸葛恪等等,以及吕布手下的陈宫,不知是哪个阵营中的陈登父子,等等。这些人中,都有展示自己智谋的突出表现。但是,《三国演义》中,这些...

三国时期,有哪些谋臣?
答:在何进手下献过无数妙计但未被采纳,有孟德献刀的有勇有谋典故。在一次带兵作战,部队渴的无法忍受时想出了望梅止渴的高招,顺利度过了难关。自己编写了兵书《孟德新书》,可惜张松过目不忘的本领激的孟德兄一个激动烧掉了可能名传千古的兵书。带兵打战常常有比麾下谋士更精妙独到的计谋。三国杰出谋士极...

三国时期吴国的有名的谋士有哪些
答:2、鲁肃。鲁肃(172年至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3、张昭。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