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是频率范围?

作者&投稿:迟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频响范围是什么意思?~

频响范围,全称是频率响应范围,也叫频率特性。人类范围是20Hz-20KHz。1、从声学的角度来说,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存在并传播的。而波是振荡的,波的单位是Hz(每秒钟振荡的次数),因此这也就成了声音的一个单位。
声波的Hz数值越小,音调就越低,Hz值越大,音调就越高。从人耳的结构而言,理论上最高能听到20000Hz的声音(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很少存在),而一些动物则可以提高更高Hz数的声音,如狗据称可以听到50000Hz。
2、频率响应是指在振幅允许的范围内音响系统能够重放的频率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信号的变化量称为频率响应。
人类听觉所能达到的范围大约在20Hz-20KHz,目前成熟的耳机工艺都已达到了这种要求。在额定的频率范围内,输出电压幅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以分贝数(dB)来表示其不均匀度。
普通功放的频率响应为20Hz-20000Hz约(+/-)l-3dB;优质功放的频率响应为20Hz-20kHz 约+/-0.1dB。

扩展资料:
频率范围
MD机的频率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产品可以播放的音调范围,常见的是20-20,000Hz,但是实际上真的到了最大值或者是最小值,人耳实际上都是无法接受的。

音箱
音箱的频响范围是指该音箱在音频信号重放时,在额定功率状态下并在指定的幅度变化范围内音箱所能重放音频信号的频响宽度。
通俗的说,就是音箱所能发出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一般来说放大器在规定的功率状况下,在频率的高、低端增益分别下降-3dB,两点之间的频带宽度称为该放大器的频响范围。

耳机
耳机的频响范围是指耳机能够放送出的频带的宽度,优秀的耳机频响宽度可达5Hz-40000Hz,而人耳的听觉范围仅在20Hz-20000Hz。
值得注意的是界定频响宽度的标准是不同的,例如以低于平均输出幅度的1/2为标准或低于1/4为标准,这显然是不一样的。
一般的生产商是以输出幅度降低1/2为标准测出频响宽度,这就是说以-3dB为标准,但是由于所采用的测试标准不同,有些产品是以-10dB为标准测量的。
这是实际上是等于低于正常值1/16下为标准测量的。因此频响宽度大大展宽。用户在选购时应注意不同品牌的耳机的频响宽度可能有不同的测试标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频响范围

可见光波长大约在7600 ~4000。根据速度=波长*频率可以计算
依照波长的长短以及波源的不同,电磁波谱可大致分为:
(1)无线电波——波长从几千米到0.3米左右,一般的电视和无线电广播的波段就是用这种波;
(2)微波——波长从0.3米到10-3米,这些波多用在雷达或其它通讯系统;
(3)红外线——波长从10-3米到7.8×10-7米;红外线的热效应特别显著;
(4)可见光——这是人们所能感光的极狭窄的一个波段。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很窄,大约在7600 ~4000(在光谱学中常采用埃作长度单位来表示波长,1=10-8厘米)、从可见光向两边扩展,波长比它长的称为红外线,波长大约从7600直到十分之几毫米。波长从(78~3.8)×10-6厘米。光是原子或分子内的电子运动状态改变时所发出的电磁波。由于它是我们能够直接感受而察觉的电磁波极少的那一部分;
(5)紫外线——波长比可见光短的称为紫外线,它的波长从3×10-7米到6×10-10米,它有显著的化学效应和荧光效应。这种波产生的原因和光波类似,常常在放电时发出。由于它的能量和一般化学反应所牵涉的能量大小相当,因此紫外光的化学效应最强;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类看不见的,只能利用特殊的仪器来探测。无论是可见光、红外线或紫外线,它们都是由原子或分子等微观客体激发的。近年来,一方面由于超短波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波的范围不断朝波长更短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线的范围不断朝波长更长的方向扩展。日前超短波和红外线的分界已不存在,其范围有一定的重叠。
(6)伦琴射线——这部分电磁波谱,波长从2×10-9米到6×10-12米。伦琴射线(X射线)是电原子的内层电子由一个能态跳至另一个能态时或电子在原子核电场内减速时所发出的;X射线,它是由原子中的内层电子发射的,其波长范围约在102~10-2。随着X射线技术的发展,它的波长范围也不断朝着两个方向扩展。目前在长波段已与紫外线有所重叠,短波段已进入γ射线领域。放射性辐射γ射线的波长是认1左右直到无穷短的波长。
(7)γ射线——是波长从10-10~10-14米的电磁波。这种不可见的电磁波是从原子核内发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或原子核反应中常有这种辐射伴随着发出。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对生物的破坏力很大。

又称“频率覆盖”、“波段覆盖”。表示收音机能够接受哪些频段范围内的广播。现行标准规定,各级收音机的中波段频率范围均不狭于535—1605KHz;短波段频率范围根据各级收音机要求不同,在1.6—22MHz范围内选定
常用频率范围

音频

低频段[1](30—150HZ);

中低频(150—500HZ);

中高频段(500—5000HZ);

高频段(5000—20kHZ)。

乐器

贝司:低音吉它:频响在700~1KHz之间,提高拨弦音为60~80Hz;

电贝司:低音在80~250Hz,拨弦力度在700~1KHz;

吉它:电吉它:65~1.7KHz,响度在2.5KHz,饱满度在240Hz;

木吉它:低音弦:80~120Hz,琴箱声:250Hz,清晰度:2.5KHz、3.75KHz、5KHz;

鼓:低音鼓:27~146Hz,低音:60~80Hz,敲击声:2.5KHz;

小鼓:饱满度:240Hz,响度:2KHz;

通通鼓:丰满度:240Hz,硬度:8KHz;

地筒鼓:丰满度:80~120Hz;

吊钗:130~2.6KHz,金属声:200Hz,尖锐声:7.5~10KHz,镲边声:12KHz;

手风琴:饱满度:240Hz;

钢琴:低音在80~120Hz,临场感2.5~8KHz,声音随频率的升高而变单薄;

Trumpet(小号): 146~2.6KHz,丰满度:120~240Hz,临场感:5~7.5KHz;

小提琴:174~3.1KHz,丰满度:240~400Hz,拨弦声:1~2KHz,明亮度:7.5~10KHz;

声音震动的能听得到的局限

卜永久久视频来个人家的时候了解我了解我的时候了解我的时候了解我的时候看看去了解我的时候看看吧唧吧唧唧复唧唧唧复唧唧唧唧复唧唧唧唧复唧唧唧唧复唧唧唧唧复唧唧唧唧复唧唧唧哇哇哇大哭的时候了解我把他说我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