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设置消防设施的要求?

作者&投稿:步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多层有没有要求必须摆放消防设施~

多层没有必须要求摆放消防设施,但是七层以上的住宅需按规定安装消防设施。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明确规定,七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才需要设置消火栓系统。

按照《建筑物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6.1.3条的明确规定,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占地面积多达100平方米时,必须配置一具1A(2公斤干粉灭火器)灭火器,每增加100平方米,增配1A是的灭火器。
扩展资料:
火灾预防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城乡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调整、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
对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实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制度。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对审查的结果负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不是的,这个单独的多层住宅根据要求的是不需要设置消防社会死的,除非是多层的商住楼才有消防设施的。高层住宅也就是9层以上的才需要设置的。

要有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火栓等。



一、总平面布局

小区的总平面布局消防设计主要包括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道。

1、防火间距。一般来说住宅区内考虑到日照的因素,南北向间距较大,主要造成防火间距不足的大多是东西相邻建筑。大致上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相邻住宅楼之间防火间距不足。防火间距不足6米的多层相邻住宅可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居住建筑成组布置的相关条文,即6层以下、总占地面积不超过2500平方米的相邻建筑,其防火间距可不小于4米进行设计,也可采用相邻较高面外墙设置防火墙的办法。二是住宅楼与沿街商业用房之间垂直毗邻布置,间距一般只有1—2米,这类建筑除了将相邻较高面设计为防火墙外,还应考虑内角外墙上相邻的门窗洞口的间距不应小于4米的要求。三是单体或连排式别墅之间防火间距不足,这种情况也可对照居住建筑成组布置的条文,使间距不小于4米,否则相邻较高外墙应设计为防火墙。四是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防火间距不足,这种情况有两种处理方法,当多层住宅相邻面外墙为防火墙,屋顶承重构件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防火间距可不小于4米;当高层住宅相邻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米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不限。但考虑到居住建筑的通风和采光,以上两种方法实施难度都较大,实用性较差。

2、消防车道。小区内应布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应形成环状,宽度不应小于3.5米,至少有两个与小区外道路相通的出入口,出入口的净高和净宽都不应小于4米。对于多层住宅应保证至少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高层住宅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沿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除此之外车道的转弯半径、车道上的管线情况、车道下的耐压能力也应充分考虑。

二、消防给水系统

住宅小区的消防给水系统一般由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等系统组成。

1、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是每个住宅小区都必须具备的基础消防设施,设置的数量应能保证每幢建筑都在其保护半径以内,位置应设在消防车道旁,特别要注意的是DN100或DN150的主出水口应朝向消防车道,以便于消防车取水。应杜绝将室外消火栓设在绿岛中央或无消防车道处的情况。

2、室内消火栓。超过7层的单元式住宅,超过6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底层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及所有的高层住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水泵结合器应设在消防车便于操作的地点,距水泵结合器15—40米范围内应设置室外消火栓,小区可合用消防水箱、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居住建筑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也没有明确规定,但考虑到底层设有商业部分的高层商住楼,其底部发生火灾将对上部住宅构成较大威胁,且高层住宅的扑救难度较大,笔者认为对这类建筑的商业及地下、半地下车库部分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十分必要,况且高层住宅小区多设有人防工程,本来就具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消防水池、消防泵房、湿式报警阀等基础设施,增加一部分管网投资也不大。
三、安全疏散
多层住宅的安全疏散要求较简单,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米,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宽度可不小于1米。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单元式住宅从第十层起相邻单元应设置连通的阳台或凹廊”,目的是火灾中当一部疏散楼梯被火灾烟气封锁时,楼内人员可通过相邻单元到达另一部疏散楼梯紧急疏散。对于中小城市,高层住宅一般不超过12层,通常建筑高度也在40米以内,即在消防云梯车的保护范围以内,这类建筑疏散楼梯均通至屋面,如果严格按规范设置连通的阳台或凹廊,住户考虑到防盗必然增设防盗网,这样既不经济也影响美观,对于安全疏散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旨在确保防烟楼梯间的防烟防火效果,前段规定户门不应开向前室,但后段又作出放宽规定,对放宽的范围也不够明确,执行起来较为困难。对中小城市而言,居住建筑中设置前室的多为一梯两户的塔式住宅,这类建筑户门若不开向前室,布置起来难度极大,即使形成了独立前室,由于门较多,也不利于正常使用和安全疏散。笔者认为这类建筑若楼层不高(12层以下),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将户门开向前室。若一梯三户以上,或楼层较高,为保证前室防烟效果,应尽量做到户门不开向前室,确有困难必需开向前室的户门不应超过该楼层户门的一半。

住宅消防通道要求标准
答:一、消防车道:街道上的马路应结合消防的出入,道中线的间距不得>160米。二、消防车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车道净宽跟净高应不得2、消防通道的坡度不应>8%。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维护消防设施。不准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设备、器材,不准埋压和圈占消防水源,不准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公用和城建...

小区消防通道要求标准
答:8. 消防通道不仅限于楼梯口、过道和小区出口等,还包括连接室内外楼梯和通往外部公路的所有道路。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和器材。同时,禁止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占用防火间距,以及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

小区物业消防要求
答:1、严禁占用、堵塞小区内的消防通道和安全疏散路口,严禁损坏消防设备设施,不得挪用消防器材,不得将消防用水作为民用;2、小区内严禁携入、储存易燃易爆等危险品;3、各装修单位应严守防火规范,凡属有一定危险的作业由管理处批准方可施工,严禁乱接、乱拉电线等违章作业行为的发生;4、注意防火,在施工结束时...

住建部对住宅小区的消防通道的建设有什么规定?
答:小区消防通道要求:1、为给火灾扑救工作创造方便条件,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应在小区高层建筑周围设置环行消防车道,当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2、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合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为防止火灾时建筑构件塌落影响消防车道正常...

小区绿化消防标准
答:小区绿化和消防标准是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小区绿化应符合生态环保、美观实用的原则,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绿化带和绿地,保证居民可以享受到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于小区的消防设施,应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材及设施,确保各个区域覆盖面广、响应时间短。同时,还应有专业的消防...

小高层住户应该配备什么样的消防器材?
答:隐患一:消防器材部分缺失据消防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高层住宅楼必备的消防设施应有消火栓、喷 淋和烟感等自动灭火器材以及消防电梯和疏散指示系统。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部分高层住宅小区, 消防器材配备不全或丢失的现象却很普遍,有的楼内甚至找不到一具灭火器,有的即使配备了消防 器材,灭火器箱和消火栓箱...

消防通道宽度是否有要求?
答:不管是小区还是商城、娱乐场之类的消防通道的非常重要的,小区消防通道宽度要求标准是多少?小区都有那些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宽度要求标准是多少:小区的消防过道的宽度标准一般都是在4米左右,并且在过道上不能有障碍物,因为有障碍物会造成消防隐患。另外对于一些小区的基础情况比较特殊,和那些人员集中点的...

住宅性质公寓室内是否必须安装消防喷淋头?
答:住宅性质公寓室内是必须安装消防喷淋头。这样的设施是符合相关规定的。不可以改造或者拆除的,理由如下:1、拆除后,可能与开发商扯皮。2、无法在拆除后密封起拆除孔。一旦馆内有压力,水可能对家照成损失。(很有可能物业早已关闭每层闸阀)。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五十六条规定:只有超过100...

住宅小区消防通道规定?小区消防通道大门常年锁闭违法吗?
答:小区消防通道门的规定是应该开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住宅小区消防通道大门有什么规定吗?
答: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二、关于禁止封闭屋顶疏散楼梯 确保消防安全通道畅通的规定。消防通道是指消防人员实施营救和被困人员疏散的通道。比如楼梯口、过道、都安有消防指示灯。 《消防法》 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