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的分布

作者&投稿:聊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地震分布是怎样的?~


中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这两大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所有在这两个地震带上的省份:环太平洋(台湾,福建沿海)和欧亚地震带(西藏,新疆云南,四川和甘肃青海)属于地震多发省份;
地震发生目前在技术上不可预测,所以其他省份也很难说就绝对安全。我国历史上的唐山大地震,古代华北的各种大地震都说明,没有哪个地方一定是安全的。只是有些地方,比如日本和台湾,地震实在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较多的国家之一,这主要与其所处的地球动力学环境有关。中国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受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夹持。同时,在其东面有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西太平洋地震带通过,西部和西南边界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的地区。由此看来,我国处于世界上两个最活动的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并且广大地区都受它们的影响。因而我国的地震活动不仅频繁而且强烈,如图1-3所示。根据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大致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1)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区 包括台湾、西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宁夏、四川西部等省区。这些地区除少数地方历史记载较早以外,大部分地区由于人烟稀少,只从1900年后才有记录。近百年来,中强地震一再发生,在强度和频度方面已大大超过其他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最显著的地区,占全国地震总数的80%。

(2)地震活动中等的地区 地震震级可达7~8级,但频度较低。属于这种情况的有河北、山西、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辽宁南部、吉林延吉地区、安徽中部、福建一广东沿海地区及广西等省区。占全国地震的15%。

(3)地震活动较弱的地区 仅偶尔发生破坏性地震,最大震级只有6级左右,强震间隔时间也较长,一般都在百年以上。属于这类的省份和地区有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贵州、四川东部、黑龙江、吉林及内蒙古的大部分。占全国地震的5%左右。

应当指出,上述地震活动性分区是按我国行政区划考虑的,但地震的分布是受地质构造控制,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或带。因此,即使地震活动强烈地区的地震也不是均匀分布,有的地段相对集中,有的地方则很零散。

总的来说,中国西部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比东部强。西部地震主要沿强烈隆起的青藏高原周边、横断山脉、天山南北麓、祁连山一带。东部地震则主要发生在强烈凹陷下沉的平原或断陷盆地,以及近期活动的大断裂带附近,如汾渭地堑、河北平原、郯城-庐江大断裂带等。如图1-3所示。

我国境内发生的地震,绝大部分为震源在地壳中的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分布于三处:一处是台湾东部沿海,如基隆东北、宜兰及花莲以东的海里;另一处是西藏雅鲁藏布江以南的江孜、错那等地区;再一处是新疆西南部的塔尔库尔干、麻扎一带。深源地震仅分布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部交界处的安图、珲春、穆棱、东宁和牡丹江一带,震源深度多在400~600km之间。

根据地震空间分布规律的总结,地震活动带大多与不同地壳块体的接合带相吻合。按其接触关系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不同性质的地壳互相衔接地带 太平洋的周边属于这种类型,太平洋的大洋型地壳分别与亚洲、大洋洲、美洲及南极洲等不同的大陆型地壳相接,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地壳破裂带。由于不同性质地壳块体间的互相运动,造成在这个破裂带能量易于聚集和释放的条件。

图1-3 中国地震(M≥6.0)震中分布略图

(2)性质相同的不同地壳块体的接合带 喜马拉雅至地中海一带是沿东西方向的南北两个大陆型地壳的接合带。由于北部的亚欧大陆地壳与南部的冈瓦纳大陆地壳彼此顶撞,形成强烈的挤压带,北部的块体上冲于冈瓦纳大陆之上,造成强烈的地形隆起,成为世界上大陆地壳最厚、地形最高的地区,并在该接合带形成了地球上另一个强震集中的地段。

(3)相同性质的地壳彼此分离的地带 大洋中脊和中隆所形成的地震带即属这类地带。该带至今仍活动着的大断裂带,是海洋地壳张性裂隙的发展。被转换断层错开的断距越大,地震活动性也就越强。

(4)大陆地壳内的巨型构造活动带 它与地震的关系也极为密切,是断裂构造活动的结果,一般均具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并且现今仍在活动着。这种地震在我国境内,中亚地区,北美大陆及东非地堑系内均有分布。





中国的四大地震区是指哪里?
答:预言中的中国四大地震区如下: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地理位置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

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图
答:除去以上省份,我们发现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上没有地震带涉及,也就是地震风险相对较低的省份。中国地震点位图 此外,我们根据“1949年至2000年我国地震点位分布图”来看,在近50年的时间内,我国发生的地震次数非常多,其分布情况也基本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中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以及23条特定的地震带上。自20世纪以来,中国记录到的6级以上地震接近800次,这些地震几乎波及到中国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除了贵州、江苏、浙江三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约15分之一,即6%;人口...

中国地震带上的城市有哪些?
答: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位于23条地震带上的六个地区为: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

我国地震带有多少条
答: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地震带是指地震集中分布,且呈有规律的带状的地区。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欧亚、洋脊地震带。地震带基本上在板块交界处,在地震带内震中密集,在带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带常与...

中国地震带分布(地理特征与活动频率)
答:引言 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全球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地震带的分布、地理特征以及活动频率,并探讨地震带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的分布 中国地震带是指中国境内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

中国地震分布是怎样的?
答: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这5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从中国的宁夏,...

中国地震带上的城市有哪些?
答:广州、武汉、天津、北 京、重庆、上 海。我 国位于世界两大地 震带――环太平洋地 震带与欧亚地 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 度板块和菲律 宾海板块的挤 压,地 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 国地 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 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 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带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