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准确率

作者&投稿:长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提高数学计算速度,准确度~

如何提高中考数学的计算的正确率,以下有四种方法以供借鉴:
第一,要对计算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同学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对一些法则、定律等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其实,计算正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计算一道像37×54这样简单的式题,要用到乘法、加法的运算法则,经过四次表内乘法和四次一位数加法才能完成。至于计算一道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需要用到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四则运算的法则等大量的知识,经过数十次基本计算。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稍有粗心大意就会使全题计算错误。因此,计算时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二,要按照计算的一般顺序进行。
首先,弄清题意,看看有没有简单方法、得数保留几位小数等特别要求;其次,观察题目特点,看看几步运算,有无简便算法;再次,确定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利用有关法则、定律进行计算。最后,要仔细检查,看有无错抄、漏抄、算错现象。
第三,要养成认真演算的好习惯。
有些同学由于演算不认真而出现错误。数据写不清,辨认失误。打草稿时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竖式,出现上下粘连,左右不分,再加上相同数位不对齐,既不便于检查,又极易看错数据。所以一定要养成有序排列竖式,认真书写数字的良好习惯。
第四,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
计算又对又快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必须知道计算正确是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正确作基础的高速度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宁愿计算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证计算正确,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计算速度准确率兴趣计算能力是小学生的基本素养,素养的高低影响学生的发展,在小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十分重要。老师在每次考试之前会给学生下达命令:这次考试谁在计算上丢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计算题真的是影响学生成绩好坏的拦路虎吗?学生为什么对计算如此畏惧呢?笔者结合对新课标的认识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培养学生计算速度与准确性方面进行探讨与反思。
  一、明确计算教学的脉络,以算法多样化为载体,夯实基础
  教材中每个年级都有计算的侧重点。低年级以整数加减法为重点,退位减法是难点;中年级整数乘、除法以及小数加减法,其中试商、调商是关键,小数点对齐的算理学生要明确,结合情境掌握简便运算的定律、规律,是学生理解定律、规律的来源,挖掘计算教学中的数学思想是艰巨的任务;高年级学小数除法最耗费老师精力,最能磨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数小数混合运算中如何结合数的特征,进行灵活简便而又准确的计算。如果在每一学段,我们都能根据课标的要求,使学生明确算理,用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经历计算的在创造过程,实现从算法多样化到最算法最优化转变,夯实学习基础,那么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会大大提高。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反馈、评价沟通,让学生体验、学习他人的思维活动的成果,亲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计算方法与技巧。如教学9加几时,我结合实际情况创设了一个小明帮爸爸妈妈算一算的教学情境。首先,出示情境图:冬天到了,小明的爸爸买回来了9棵大白菜,妈妈买来了7棵大白菜,小明家现在有多少棵白菜?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7,接下来就9+7=?的算法进行探讨。
  学生相互交流算法,这样在不自觉的状态下把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植入了学生大脑。顺其自然地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多种算法,而不是被强迫地吸收,也不是硬性的记忆。如果每一类型的计算,我们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大脑,尊重个性,引领最优化的计算方法,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就会很扎实。
  二、以建立数感为突破口,加强口算练习,提升计算速度
  数感的培养是多方位的,就计算教学而言,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把估算意识纳入到计算的每一个环节。教材在二年级就充实了估算教学,而且每涉及计算教学时总伴有估算教学,目的何在?就在于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数的敏锐感觉,提高计算准确率。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做计算题时先要估算,整数、小数加减乘除运算,先估算一下结果是几位数,再估算的结果是多少,然后再计算,这样就不会出现大的误差。在一次次的估算中,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
  其次,小学阶段的计算无论是整数、小数还是分数的计算,都离不开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和九九乘法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口算练习。如学习乘法口诀时,课上可以让学生开火车、我当小老师、抢答比赛、激流勇进等形式,练习正着背,倒着背,横着背,竖着背,斜着背,看得数想口诀,个位是4的口诀有几句,十位是2的口诀又有哪些?得24的口诀有几句?课下把口诀与孩子们爱玩的跳皮筋、跳绳、玩卡片等游戏结合起来边玩边背。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时,看见分数想小数,看见小数说分数。
  还有,教师要及时引领学生记忆一些特殊数的计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如因数是11的乘法用“两头拉中间加”的方法,如24×11=?把2和4拉开做积的百位和个位,2和4相加的和做积的十位即264,那么类似一个数乘22、33、44……的计算时也就比较简单了。哪些数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因数是25、125的积的特点);几个特殊质数11、13、17、19的倍数;个位是5的数的平方数的算法;1至20各数的平方;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中的特殊数(分母是2、4、8、20、25、50等数转化成小数是多少一定要记住,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确转化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3.14乘1至9的计算结果。掌握这些常用数的计算方法,能更好的转化计算技能,提升计算速度与准确率。
  三、以习惯养成为平台,提升计算准确率
  由于不同的学生学习方式、思维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除了依靠课堂教学和有效训练,及时总结比较各种计算之间的联系,理顺各种计算的算理与计算顺序以外,还要注意他们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所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有利于提高计算准确率。
  1.做计算题也要像解决问题一样审视题目,有计算的策略,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功。尤其是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简便计算的方法,教师要求学生适时地把简便计算运用到自己的计算中去,往往是题目要求用简便计算时学生才用简便方法,不要求就想不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简便计算,该出手时就出手,学简便计算就是为了用,因为简便才用。
  2.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在反思中找出错误原因。在计算教学中,老师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对于一些错误的算法关注不够,如果能将这些错例拿出来,让做错的同学讲一讲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不仅自己知道错在哪里了,全班同学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加深对计算方法及算理的理解。如学生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以后,竖式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通过例题讲解了除法竖式的写法,练习时发现学生对竖式的写法还存在疑惑,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把学生的计算错误展示出来,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是怎么想的?在猜想中改正错误,学生在质疑和辨析中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错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在反思中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错误,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反思与整理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每周学习结束后,把计算中的错误整理到错题记录本上,分析错误原因。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评价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每一次考试以后,学生都要在试卷上分析自己的得与失,找出成功与失误的原因,作为自己的学习经验积累。教师同学生一起有针对性地分析错误原因,开展典型问题讲评,评价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天长日久,学生就学会了客观地看待自己,好习惯就逐渐地养成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必然提高。
  3.书写习惯也很重要。受小学生思维的限制,往往是关注了方法、运算顺序,忽视了运算符号、抄错数,书写不规范造成的人为计算错误,如6写成0的样子,7写成1的样子,加减乘除符号写错,等等。这些错误不能小瞧,要帮助学生养成每做一步都来个回头看的习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不能靠简单、机械地重复,要讲求讲课的艺术,训练的技巧,指导的科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热情,开动脑筋调动学生的兴趣,感受计算的魅力,使学生爱上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一定会提高的。

如何提高中考数学的计算的正确率,以下有四种方法以供借鉴:
第一,要对计算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同学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对一些法则、定律等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其实,计算正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计算一道像37×54这样简单的式题,要用到乘法、加法的运算法则,经过四次表内乘法和四次一位数加法才能完成。至于计算一道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需要用到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四则运算的法则等大量的知识,经过数十次基本计算。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稍有粗心大意就会使全题计算错误。因此,计算时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二,要按照计算的一般顺序进行。
首先,弄清题意,看看有没有简单方法、得数保留几位小数等特别要求;其次,观察题目特点,看看几步运算,有无简便算法;再次,确定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利用有关法则、定律进行计算。最后,要仔细检查,看有无错抄、漏抄、算错现象。
第三,要养成认真演算的好习惯。
有些同学由于演算不认真而出现错误。数据写不清,辨认失误。打草稿时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竖式,出现上下粘连,左右不分,再加上相同数位不对齐,既不便于检查,又极易看错数据。所以一定要养成有序排列竖式,认真书写数字的良好习惯。
第四,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
计算又对又快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必须知道计算正确是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正确作基础的高速度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宁愿计算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证计算正确,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小学生在计算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纠正计算错误,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1、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对于枯燥无味的计算,往往会随便应付,造成更多的计算错误。这时,教师可适当开展一些计算竞赛活动,往往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计算的兴趣,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如发现现实有错,暂不批改,发还给学生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订正后再交教师批改。通过统计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几乎都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不检验等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引以为戒,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精神。

3、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认真审题就是看清题目的要求,弄清题目的算理、运算顺序。例如:

在计算515÷5 这道算式时,如果学生认真审一下题,判断出商是三位数,商中间的0 就不容易漏掉了;

在用递等式计算453-148+52时,学生认真审题后便知这题是有加法和减法的算式,根据运算定律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这样就不会犯先算148+52,再算453-200 这样的错误了;

在用简便方法计算25×52,通过审题,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25 是个特殊的数字,它与4 相乘等于100,而52 又刚好可以写成4×13的形式,从而先算25×4,再算100×13,最后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等等。

其次,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与打草稿的习惯。经常不定时检查学生的草稿本,表扬书写工整、准确、认真的同学。

再次,培养学生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要求列出算式后先核对正误,再计算,每计算一步都进行检查,以免走弯路浪费时间。

4、加强对比训练,形成计算技能

对于普遍性错误或易混淆的计算问题,教师要利用课堂最佳时间,通过典型错例的对比分析,使个别同学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明晰学生的计算思维;

对于学生易计算错误的计算题,教师应建立错题档案卡片,采取题组形式,进行反复训练,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对于计算教学,每天应保证一定的计算量训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口算与估算的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为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止和及时纠正。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重视学生注意力的培养,防止思维定势的干扰,促成学生整体协调发展,减少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如何提高导数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答:提高导数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需要一定的练习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建议:1.熟悉基本概念:首先,要确保你对导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清晰的理解。这包括导数的定义、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运算法则等。只有对基本概念有扎实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到解题中。2.多做练习题: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提高解题的...

如何提高课堂上的回答问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答:课堂上回答问题速度较慢准确率教低时,正确的做法是:1、熟悉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对于一些基本的、常见的问题,前人已经总结了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和常用的解题程序,我们一般只要跟着这些问题的思路走,跟着这些问题的步骤走,往往就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2、仔细检查...

数学口算的快速方法
答:数学口算的快速方法如下:1.利用凑十法 如果算式当中有两个数或者几个数相加可以得到十,那就可以通过调换数字顺序进行凑十计算。例如13+8+7,我们可以把8和7的位置进行调换,先计算13+7,然后再加8,即可得出最后的答案。这样做可以快速得出答案,提高运算效率和准确率。凑十法在减法的运算也是一样...

如何提高计算准确率 以下有四种方法以供借鉴
答:既不便于检查,又极易看错数据。所以一定要养成有序排列竖式,认真书写数字的良好习惯。4、不能盲目追求速度。计算又对又快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必须知道计算正确是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正确作基础的高速度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宁愿计算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证计算正确,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数学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提高方法
答:对于不太擅长数学的人来说,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掌握基础知识数学是一个渐进式学科,掌握基础知识对解题速度和准确率至关重要。建议从基础概念开始学习,逐步建立知识体系。📝多练习题目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熟悉不同类型的题目,并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可以选择一些针对...

小学如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答:第1步:提高估算能力 第2步:提高巧算能力 多年来,笔者通过对学生的心理能力、计算能力、计算习惯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算得准12法》。实践证明,学生通过2-3月的系统训练,计算准确率明显提高。下面,笔者就来简单介绍《算得准12法》中的3个训练方法:《算得准12法》第一法:识算训练 训练...

怎样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和准确率
答:3、练习大量习题:练习大量习题是提高计算能力和准确率的必经之路。通过大量的练习,孩子可以熟悉各种题型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习题册或在线资源,让孩子进行练习和巩固。4、培养孩子的细心和耐心:细心和耐心是提高计算能力和准确率的重要品质。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认真审题、...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的准确率 甘新华
答:2、多练。可以买一些口算题卡或下载计算软件进行练习,每天练习几分钟即可。练习时,在算对的基础上尽量提高计算速度,坚持每天这样训练,计算能力一定可以提高。3、总结规律,学会巧算。计算也是有技巧的,常用的简便计算和巧算的方法要掌握,有助于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那么如何学习呢,也是通过练习训练...

提高计算正确率的诀窍
答:5、反复检查:在完成计算后,要反复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确保没有错误。如果发现错误,要重新计算并核实结果,直到得到正确的答案。6、练习和经验积累: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经验积累,可以提高对计算问题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从而提高计算准确率。计算准确率提高的好处:1、提高工作效率:准确的计算可以减少返工...

如何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准确率
答:对于计算教学,每天应保证一定的计算量训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口算与估算的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为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