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程解决的解决问题

作者&投稿:藏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找出未知量,设为 未知数.
(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 方程.
(3)正确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语.
要注意:解出来的未知数的值后面 不加单位.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以归结为:“审、设、列、解、验、答” .
1、“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审题时也可以利用图示法,列表法来帮助理解题意.
2、“设”是指设元,也就是未知数.包括设直接未知数和设间接未知数以及设辅助未知数(较难的题目).
3、“列”就是列方程,这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步骤,一般先找出能够表达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列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量,就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
4、“解”就是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验”就是验解,即检验方程的解能否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6、“答”就是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应用题类型: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涉及的应用题类型主要有: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增产率问题,百分比浓度问题,和差倍分问题,与函数综合类问题,市场经济问题等.
几种常见类型和等量关系如下:
1、行程问题:
基本量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即:.
常见等量关系:
(1)相遇问题: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的路程.
(2)追及问题(设甲速度快):
①同时不同地:
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的路程.
②同地不同时:
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时间差;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2、工程问题:
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常见等量关系: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甲、乙合作的工作总量.
3、增长率问题:
基本量之间的关系:现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4、百分比浓度问题:基本量之间的关系:溶质=溶液×浓度.
5、水中航行问题:
基本量之间的关系:顺流速度=船在静水中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船在静水中速度-水流速度.
6、市场经济问题:
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商品利润=售价-进价;商品利润率=利润÷进价;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本金×利率×期数.

设调往甲x人,则乙20-x人
现在甲23+x人,乙17+20-x人
所以23+x=2(17+20-x)+3
23+x=74-2x+3
3x=54
x=18
20-x=2
答:调往甲18人,乙2人

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只要找到关系式我们就能列出方程,列出方程我们就能根据解方程的技巧求解除答案。那么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到底有哪些做题的技巧呢?这里我们借助一部分习题一起来看一下。

小华看了一本255页的故事书,已看的页数是未看的页数的9.2倍,小华看了多少页呢?解析:通过题目我们知道,小华看这本故事书总页数是知道的,总页数是255页。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都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们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已看的页数是未看的9.2倍。我们可以利用关系式:已看的页数+未看的页数=总的页数,根据这个式子可以列出来方程进而可以求解出小华看了多少页。答案:解设:未看的页数是x页,那么已看的页数就是9.2x页。 9.2x+x=255 10.2x=255x=255÷10.2 x=25 9.2x=9.2x25=230页答:小华看了230页。

2.上海到天津的铁路长是132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六小时之后两车相遇。甲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5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解析: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知道铁路总长是1320千米,两车是相对开出也就是相向问题。经过6小时相遇,行驶时间是6小时,甲车的速度是已知的是85千米每小时,求的是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也就是求乙的速度是多少。相向问题一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解决:速度之和x时间=总路程。利用这个关系式列出方程然后再进行求解求出乙的速度。

答案:解:设乙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驶x千米。

(85+x)6=1320

(85+x)6÷6=1320÷6

85+x=220

85+x-85=220-85

x=135

答:乙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驶135千米。

3.两辆汽车从相距891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9千米。经过几小时相遇?

解析:通过题目我们不难得知这是一个相向问题,两辆汽车相距891千米也就说总路程是891千米,甲乙的速度都是已知的,甲的速度是86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是79千米每小时,求的是行驶时间是多久。相向问题利用公式:速度之和x时间=路程,列出方程之后,进而解方程求出行驶时间是多少。

答案:解:设经过x小时相遇。

(86+79)x=891

165x=891

165x÷165=891÷165

x=5.4

答:两车经过5.4小时之后相遇。

4.小丽的爷爷今年的年龄是小丽的6倍,小丽爷爷比小丽大55岁,那么小丽和爷爷今年分别是多少岁?

解析:解决问题第一步一定要审题仔细发现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和要求的是什么,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知道小丽爷爷年龄是小丽的6倍,同时两人之间相差55岁,这里就可以得到爷爷的年龄减去小丽的年级就等于55岁。求的是小丽和爷爷分别是多少岁,这两个量都是未知的,但是两者之间是有倍数关系,所以像这种题我们设时候要设比较小的量,这样解决问题起来会简单一些,所以要设小丽的年龄为x。

答案:解:设小丽的年龄为x岁,那么爷爷的年龄就是6x岁。

6x-x=55

5x=55

5x÷5=55÷5

x=11 6x=6x11=66岁

答:小丽今年11岁,爷爷今年66岁。

5.果园里梨树比苹果树少了42棵,苹果树的棵树是梨树棵树的3倍。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解析: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知道,题目要求的是梨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这两个量都是未知的,但是我们知道这两个量是存在关系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同时梨树比苹果树少42棵,也就是苹果树比梨树多42棵,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关系式:苹果树棵树-梨树的棵树=42棵,根据这个式子列出方程,进而求出方程的解也就是梨树有多少棵,然后再求苹果树有多少棵。这里解设时候要注意一般设比较小的量。

答案:解:设梨树的棵树有x棵,苹果树的棵树有3x棵。

3x-x=42

2x=42

x=42÷2

x=21 3x=3x21=63棵

答:梨树有21棵,苹果树有63棵。

6.朝阳小学五年级共有学生357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1倍,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析:通读题目我们可以知道,五年级一共有学生是357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1.1倍,说明男生多,女生少。求的是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这里也是两个量都不知道的情况,一般设比较少的量也就是女生人数为x。利用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357。列出方程然后进行计算,求出女生人数再求男生人数,最后进行作答。

答案:解设女生有x人,那么男生有1.1x人。

x+1.1x=357

2.1x=357

2.1x÷2.1=357÷2.1

x=170 1.1.x=1.1x170=187人

答:女生人数有170人,男生有187人。




六年级解决问题。(用方程解,要有解题思路)
答:设距离为a a/40+3=a/35+1 a/40+2=a/35 35a+2800=40a 5a=2800 a=560 所以相距560千米

如何用方程解鸡兔同笼
答:用方程解鸡兔同笼:设有鸡x只,则兔有(总数-x)只,因为每只兔有4只脚,每只鸡有2只脚。因此有鸡脚2x只,兔脚4(总数-x)只。所以可以得到方程:2x+4(总数-x)=总足数。比如: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设兔有x只...

用方程解决问题,并说理由
答:89 如果实在不理解的话,那就用普通方法也是可以的 因为A这是一个2位小数,丢了小数点后那就是扩大了100倍 就是100A,我们把减去的这个数设为x 那么就得到 100A-x=A-x+10.89 (虽然有2个未知数,但是可以发 现x是可以消去的)100A=A+10.89 99A=10.89 A=0.11 ...

如何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
答:解析:x²-x-2=0(x-2);(x+1)=0;x1=2,x2=-1。通过方程求解可以免去逆向思考的不易,直接正向列出含有欲求解的量的等式即可。方程具有多种形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等,还可组成方程组求解多个未知数。方程依靠等式各部分的关系,和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

如何用方程解决问题?
答:(80-x+10)÷3+x÷4×6=100解方程式过程如下:(80-x+10)÷3+x÷4×6=100 解:(90-x)÷3+6x÷4=100 [(90-x)÷3+6x÷4]X12=100X12 4(90-x)+18x=1200 14x=840 x=60 所以(80-x+10)÷3+x÷4×6=100解方程式最后的结果是x=60。

列方程解决问题: 小明:妈妈今年的年龄是我的3倍。妈妈:我比你大24岁...
答: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设未知数,一般用x表示;(2)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包含x的等式;(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案。本题解题具体方法如下:1、【设未知数】该题目中,要求解的是小明的年龄和妈妈的年龄,则 设小明的年龄为X,则妈妈的年龄为3X 2、【找出...

如何通过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答:4(6X+3)=60的解方程 解:6x+3=60÷4 6x+3=15 6x=12 x=12÷6 x=2 验证:一般解方程之后,需要进行验证。验证就是将解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方程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那么所求得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如何利用方程解决问题?
答:18÷(x一2)=9这么解方程:一、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8÷(x一2)×=9×(x-2)18=9×(x-2)18÷9=9×(x-2)÷9 2=x-2 2+2=x-2+2 4=x x=4 二、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18÷(x一2)×=9×(x-2)(x-2)=18÷9 (x-2)=2 x=2+2 x=4 ...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下:一、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步骤都有哪些 1.审题。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一般情况下,找未知数时,我们都是以题目当中的单位一或者是题目的所求为未知数。当然,具体的题目要与具体在情况而定。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找题目当中...

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决下列问题) (1)一共有40个球,红球有x个,绿球比...
答:(1)x+x+6=40 2x=40-6 2x=34 x=17 答:红球有17个 (2)解:设2011年欧洲人口有X亿 5x+5=40 5x=40-5 5x=35 x=7 答:2011年欧洲人口有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