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喀秋莎火箭炮在上甘岭战役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投稿:司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据不完全统计,在上甘岭战役中,敌军有70%的伤亡是由志愿军炮火造成的,喀秋莎火箭炮也被志愿军步兵战士称为“炮兵之王”。志愿军火箭炮兵部队充分发挥火箭炮的机动灵活性的特点,有力地支援了步兵作战,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1951年,志愿军火箭炮兵21师203团在隐秘进入炮位后,全团的24门喀秋莎火箭炮突然对进攻我军阵地的美军发动了齐射,瞬间将384枚火箭弹倾泻向敌军阵地,把美军两个营的阵地覆盖在炮火之下,顷刻间造成美军700余人的损失;

之后在另一场战斗中两轮齐射,取得歼敌500余人的战绩,喀秋莎火箭炮以其凶猛的火力,极大地震慑了敌人,一度让敌军误以为志愿军使用了“原子炮”。

上甘岭战役中,“喀秋莎”二〇九炮团表现最佳,并获得锦旗一面,上面写着:“百发齐放,震破敌胆,战士最爱你,敌人最怕你!”。



喀秋莎火箭炮作为一种反传统的火炮,发展历程可谓充满挫折与艰辛,这其中既有技术问题,也有人为刁难,然而,当战争开始后,喀秋莎火箭炮用响当当的性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当这场战争结束后,火箭炮牢牢确立了在炮兵中的地位,喀秋莎火箭炮一直服役到1964年,只是和二战时杂乱无章的底盘统一换成苏联第一款6x6的ZIL-15I1军用卡车,中国的喀秋莎火箭炮也在60年代退役,由63式130毫米火箭炮取代。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使用不当和浪费被批评:

喀秋莎火箭炮最大一次齐射是23日晚支援一三四团八连反击597.9高地东北山梁,但山梁不过50米,三百多发火箭弹只有几十发落在山脊上,其他全部浪费掉了,未能产生摧毁效应,这种浪费对后勤带来相当的压力,一个团一次齐射后,就得用三十多辆卡车冒着美国空军封锁到几十公里外的装运炮弹了。

火箭炮团对其使用不当提意见,指挥员还埋怨人家叫苦,无奈之下,火箭炮团将问题直接反映到志司,志司当即对火箭炮使用不够缜密进行全军通报批评,并对发射量做了严格规定,强调两次齐射应报志司批准才可以使用。



喀秋莎是什么武器?
答:上到敌人的阵地后,我们惊奇的发现,工事里面的美国兵的尸体上没有伤口,敌人是顺着七窍流血,硬震死的。这样的情况原先从来都没有过。在密集的炮火中,有的美国飞行员仍然不改低空飞行的恶习,竟然有被榴弹炮击落的。那时候我们第一次拥有了喀秋莎火箭炮;在电影《打击侵略者》里面的镜头是比较真实的,...

喀秋莎有多猛?朝战最后一役69轮齐射,歼敌9万,李承晚被打服
答:当时在前线指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在后来记录道:这场战争之惨烈,可见一斑。在金城之战之后,李承晚被彻底打服了。美军也强迫南朝鲜停战,不要再做无畏的抗争。除了金城之战,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也出动了24门"喀秋莎"火箭炮,并且在步兵和其他兄弟炮兵的支持下,最终歼灭敌军25000人(...

上甘岭为什么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依旧守得住呢?
答:因为上甘岭易守难攻,位置非常优越,而且红军誓死抵抗,所以上甘岭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依旧守得住。

志愿军的炮兵部队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表现如何?
答:51式毫米火箭筒 该武器是仿制美国M20式88.9毫米火箭筒的产品 型号不详的爆破筒、炸药和手榴弹 重武器 苏式122 毫米(国产型号为54式榴弹炮)榴弹炮 苏式152 毫米榴弹炮 БМ-13 喀秋莎火箭炮 (上甘岭战役没有使用该武器参战)T34/85 85毫米坦克炮 坦克(上甘岭未参战)

秦基伟:上甘岭一战成名,毛主席亲自请他抽烟,两个儿子都是中将
答:秦基伟每次下令出动“喀秋莎”火箭炮营时都会充分计算好目标,拉出来直接发射,打完立即转移阵地。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秦基伟曾七昼夜坐在坑道指挥所里,没休息过一分钟。当十五军攻下597.9高地4号、5号阵地后,敌人不甘心失败又组织反扑,双方激战数日,争夺阵地四十多次。 在战斗最激烈时刻,双眼充血的秦基伟抓起电话,对...

喀秋莎火箭炮,它有多厉害?
答: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喀秋莎火箭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志愿军新成立的火箭炮21师首次战斗中,24门喀秋莎火箭炮对美军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取得首战胜利。在上甘岭战役中,喀秋莎火箭炮的火力覆盖使美军和韩军损失惨重,为志愿军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喀秋莎火箭炮虽然威力巨大,但...

《上甘岭战役》的资料。(100字—200字)
答:这天,韩军第二师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志愿军在地上挖有坑道。解决了美韩军几天来一直困惑不解的难题: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怎么还会有人生存下来?对此美韩军极为重视,特意派韩二师的中校情报参谋带了精干侦察人员前往核实,这才搞清楚,志愿军果然利用坑道对付炮火轰击。 19日,第15军集中44门重炮和1个喀秋莎火箭炮团...

朝鲜上甘岭狙击兵岭战:45师4人受伤、5人牺牲,杀敌2800
答:在二线坑道里设置团、营级指挥所,向一线阵地、坑道派兵。迫击炮、山炮、野战炮隐蔽靠前,打得准打得狠,步炮协调。24门喀秋莎火箭炮是放在山洞里的,计算好了之后,车开出来按下按钮,29条火龙齐射敌阵,打完马上转移。重机枪和火炮保护坑道口,打击坑道附近的敌人,保护坑道,杀伤敌人。597.9高地2门...

二战后期苏军炮火能不能炸毁上甘岭上的所有树木?
答:不用二战,一战都可以,上甘岭之所以美军达到那样凶残的火力,不仅仅说说火炮威力大(动用了很多大口径火炮),主要还是投射的炮弹多,几百万发,石头都炸碎了。

上甘岭为何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之下守得住?
答:在这一批技术炮兵的带领之下,我国又发展出了一批新的炮兵手,更何况当时苏联还给予了一定的技术指导,因此当时我国并不缺炮手。由于朝鲜战争也是美苏两国之间一种海外战场的较量,苏联方面也给予我方很大的武器支持,后期的时候更是支援了一部分喀秋莎火箭炮,更何况我国还从国民党军队和日军手中又缴获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