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中生课题 在教学中做研究

作者&投稿:针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的角色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变,从传统的教育者转向研究型教师。微课题研究,作为这个转型的重要抓手,正在引领教师们的教学实践创新。微课题,正是教学研究的微观窗口,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驱动,如同一粒种子,于细微处孕育出教育的硕果,为大课题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微课题研究,首先要求教师敏锐捕捉课堂中的教学难点,例如,针对二年级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挑战,教师可以设定研究主题。明确的目标,如掌握乘法口诀的起源与演变,熟练记忆,是引导研究方向的指南针。接着,教师需要深入探究教材的编排,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错误,如理解不透彻、记忆策略的缺失等,这是问题识别的基石。

运用调查和数据分析,教师能更精准地定位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教材解读,教师可以调整教学策略,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尝试从生活情境出发,通过沟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引导学生直观理解;利用图表或实物模型,帮助他们转换理解乘法的视角;并设计变式练习,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深化乘法概念的理解。

微课题研究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推动了深度教学的实践,鼓励教师在变化中寻求创新,同时也强化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它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策略,增强了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者,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海洋的航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