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一作宋之问诗)原文_翻译及赏析

作者&投稿:茅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君子事行役,再空芳岁期。美人旷延伫,万里浮云思。园槿绽红艳,郊桑柔绿滋。坐看长夏晚,秋月照罗帏。——唐代·沈佺期《有所思(一作宋之问诗)》 有所思(一作宋之问诗) 君子事行役,再空芳岁期。美人旷延伫,万里浮云思。
园槿绽红艳,郊桑柔绿滋。坐看长夏晚,秋月照罗帏。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沈佺期

宗师心物外,为道运虚舟。不恋岩泉赏,来从宫禁游。探玄知几岁,习静更宜秋。烟树辨朝色,风湍闻夜流。坐朝繁听览,寻胜在清幽。欲广无为化,因兹庶可求。——唐代·李隆基《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

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

宗师心物外,为道运虚舟。不恋岩泉赏,来从宫禁游。
探玄知几岁,习静更宜秋。烟树辨朝色,风湍闻夜流。
坐朝繁听览,寻胜在清幽。欲广无为化,因兹庶可求。孝敬中发,和容外彰。腾华照宇,如升太阳。贞璧就奠,玄灵垂光。礼乐具举,济济洋洋。——唐代·佚名《封泰山乐章。太和》

封泰山乐章。太和

孝敬中发,和容外彰。腾华照宇,如升太阳。
贞璧就奠,玄灵垂光。礼乐具举,济济洋洋。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唐代·佚名《郊庙歌辞。武后大享拜洛乐章。显和(拜洛)》

郊庙歌辞。武后大享拜洛乐章。显和(拜洛)

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
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是什么意思
答:尤袤《全唐诗话》作《白头翁咏》。此诗又见于宋之问诗集,题作《有所思》。唐人编《搜玉小集》题作《代白头吟》。闻一多以为应当以《代白头吟》为是,因为《白头吟》是乐府旧题,晋宋人拟作古乐府,都加一个“代”字,例如鲍昭所作乐府,就有《代白头吟》、《代东门行》等。 按,《乐府古题要解》说:《...

唐宋之问晚泊湘江原文及赏析
答:宋之问曾以应诏、应制之作极得武则天的赏识,获有“夺锦袍”的最高荣誉。但他依附权贵,终于贬谪五岭之外。一路上,他写过不少南征北顾、痛苦难言的诗歌,情真意切,凄怆感人。比他早年那些歌功颂德之作大为不同了。这是其中的一首,是他乘舟溯湘江而上,路过衡山时所作。本来,睿宗继位,宋之问...

陪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一作宋之问诗)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抠掖调梅暇,林园种槿初。入朝荣剑履,退食偶琴书。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旌门临窈窕,辇道属扶疏。云罕明丹谷,霜笳彻紫虚。水疑投石处,溪似钓璜余。帝泽颁卮酒,人欢颂里闾。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茆居。——唐代·李乂《陪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一作宋之问诗)》 陪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一作...

《明河篇》宋之问古诗鉴赏
答:宋之问诗鉴赏 唐代孟棨《本事诗·怨愤》记载:“宋考功(按即宋之问),天后(按即武则天)朝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作《明河篇》以见其意,末云:‘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则天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盖以之...

刘希夷是不是宋之问害死的?
答:李国文先生在随笔《诗人的嫉妒——看文学史上的一段悬案》中说,宋之问见到外甥刘希夷的诗作《代悲白头翁》,心生嫉妒,想据为已有,刘希夷不肯,宋之问就将他杀掉。这件事的直接证据来自《全唐诗》和《唐才子传》。在《全唐诗》中,宋之问的《有所思》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只有一句不同,准确地...

关于桂花的诗句带译文
答:桂花的诗句(共69句)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2.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3.岩树桂花开月殿,石楼风铎绕金仙。 ——李绅《新楼诗二十首·寒林寺》4.自从孤馆深锁窗,桂花几度圆还缺。——李贺《有所思》5.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文...

《灵隐寺》(宋之问)原文及翻译
答:山寺相映生辉,更见清嘉胜境。「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诗中名句。入胜境而观佳处,开人心胸,壮人豪情,怡人心境,它以对仗工整和景色壮观而博得世人的称赏。据说这两句诗一出,竞相传抄,还有人附会为他人代作。接下去,进一步刻画灵隐一带特有的灵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疑是林花昨夜开”是什么意思_出处及原文翻译_学习力
答:唐代诗人。宋之问与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文辞华丽,自然流畅,为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在山水描写上也颇具特色,对盛唐诗人王维的山水诗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之问大力创作五律,同时也取法汉魏古诗创作五古,善写五言排律,被胡应麟誉为初唐之冠。 原集已佚,有辑本《宋之问集...

渡汉江古诗的意思 渡汉江古诗原文
答:泷州在岭南,唐时属于极为边远的地区,贬往那里的官员因不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往往不能生还。神龙元年(705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下了此诗。另一说,此诗是李频由贬所泷州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作。《...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一个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宋之问却偏说"近乡情更怯",乃至不敢向碰到的人询问家人的讯息,这岂非有点不合情理?要解开这一疑团,必须重视诗的前两句,它们提供了必要的线索。诗人在到达贬所后,即与家人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