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作者&投稿:謇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2010年1月10~1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09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来自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部门的40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和投票,评选出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这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第6次年度进展评选。参加汇报交流的成果是从全院承担的910项项目中经过各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遴选推荐产生的。

副院长董树文致开幕辞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在开幕式上讲话


报告会场

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1.青藏高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发现
在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纬度高原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新型潜在能源,主要产于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久冻土带中,有预测其资源量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的两倍,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成为未来理想的替代能源。在地质大调查项目资助下,矿产资源所祝有海研究员团队自2002年就瞄准青藏高原永久冻土带,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调查。2008~2009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勘探技术研究所共同组织实施了“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科学钻探工程”,在祁连山冻土区相继组织实施了3口科学钻探井,取得重大突破。3口科学钻井均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经多种方法验证证实为天然气水合物。另外,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技术和配套装备研发等技术攻关方面亦取得重要进展。这是我国在冻土区首次钻获并检测出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具有重要的科学、经济和环境意义。

项目组发现天然气水合物样品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晶体及其燃烧照片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位置图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DK—1科学钻探试验孔施工现场

2.大巴山前陆构造演化与油气远景研究
建立了大巴山陆内薄皮造山模式,提出大巴山油气勘查突破的新思路。在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资助下,地质力学所和地质所董树文、高锐研究员团队以穿越大巴山造山带及前陆长达500km反射地震剖面为基础,揭示了该区的深部精细结构,建立了陆内薄皮造山带的地壳模型;厘定了大巴山前陆晚侏罗世—三叠纪的褶皱干涉类型和方式,确定了三叠纪—晚侏罗世的复合前陆和叠加变形的模式;揭示了陆内造山过程大规模地质流体的排泄特征、运移方式和聚散的空间关系;证实了古生代—三叠纪的油气随高压流体由北东推覆 冲断岩席向南西前陆 坳陷带排泄、汇聚的过程。基于以上创新性的认识,明确了围绕大巴山弧形前陆进行油气勘探的战略方向,并将前陆三角构造区作为油气预测验证的首选地区。专家委员会认为这是一项深部和浅部、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优秀研究成果,对该类研究具有示范作用。

专家讨论


大巴山野外考察


穿越大巴山造山带反射地震剖面位置


董树文团队在大巴山野外考察


大巴山剖面图

3.早白垩世哺乳动物亚洲毛兽的发现
亚洲毛兽的发现揭示了哺乳动物耳区演化过程。地质研究所季强研究员团队在国家“973”项目和地质调查项目联合资助下,在热河生物群研究领域获得系列重大发现,推动我国古生物研究在该领域步入了世界前沿。2009年新发现亚洲毛兽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该哺乳动物属于对称齿兽类,主要以昆虫和蠕虫为食,是一种陆生哺乳动物。根据对亚洲毛兽化石特征的研究,表明亚洲毛兽与有袋类和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比其与单孔类的关系更紧密,其中耳骨骼在一定程度上与现生的哺乳动物相似,但与现生成年哺乳动物不同,其中耳与下颌形成了特殊连接,这种连接也称为骨化的麦氏软骨,与现生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情况,以及与前哺乳动物祖先的原始中耳相似。新化石为哺乳动物耳区结构的演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信息,使发育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能够合理解释发育机制如何对最早期哺乳动物的形态演化产生影响。亚洲毛兽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刊物《科学》杂志。

季强研究员野外工作


亚洲毛兽(新种)的正型标本和生态复原图


孙青研究员在实验室进行测试

4.湖泊中长链烯酮不饱和度温标研究重要进展
在我国首次发现并成功分离出湖泊中长链烯酮母源等鞭金藻,单藻种培养建立长链烯酮不饱和度与水温关系方程。该成果是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孙青研究员团队在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支持下取得的。长链烯酮不饱和度UK37′作为反映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替代指标,已在海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湖泊中长链烯酮不饱和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其母源研究则很少。课题组研究了不同气候带、不同水化学环境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长链烯酮,发现多数湖泊中存在2~4个不饱和键的长链烯酮。湖泊长链烯酮不饱和度与年均气温及春秋季节温度高度相关,建立了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长链烯酮不饱和度与温度的经验函数关系。首次发现并成功分离出湖泊中长链烯酮母源等鞭金藻Chrysotila lamellose。通过单藻种控温培养,建立长链烯酮不饱和度与水温关系方程,实验室培养公式与经验公式斜率一致,验证了长链烯酮不饱和度温标的正确性;进而对比研究了器测记录温度与夏日淖尔湖泊沉积物中长链烯酮重建温度,进一步验证了长链烯酮不饱和度与温度高度相关,表明长链烯酮是可靠的陆地温标。研究成果在国外SCI刊物发表论文7篇,引起广泛关注。
5.华北平原区域水资源特征与作物布局结构适应性研究
首次查明区域水资源变化与作物布局的区位关系,为从根本上缓解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张光辉研究员团队研究了灌溉农田作物布局结构、规模与耗水强度变化的过程,及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和机制。揭示了近50年来华北平原地下水流场异常演化过程机制,阐明区域地下水流场变化与气候及农业活动强度变化的关系。确定了涵养超采区地下水的作物布局结构调整方略。发现灌溉节水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地减缓了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量增加的速率,确保了粮食生产对灌溉需水的安全保障。揭示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包气带增厚对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存在不同影响模式。阐明了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地下水自然属性功能之间内在关联性,发展了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利用性评价理论与方法。该项目属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完成46幅成果图,出版专著1部,获准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张光辉研究员野外指导节水试验工作


农田区地下水调查现场


灌溉农田节水灌溉试验研究


相对水资源适应性

6.矿产资源需求理论与预测模型
系统提出矿产资源需求的理论体系与预测模型,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王安建、王高尚研究团队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资助下,以全球50多个先期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00多年的经济、社会、环境数据为标本,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全面开展了矿产资源需求、供应、市场、碳排放等相关规律的研究,发现了人均矿产资源消费与人均GDP的相关规律、矿产资源消费强度的倒“U”形规律、能源弹性规律、矿产资源消费波次递进规律、矿产资源价格规律等全球矿产资源消费规律;建立了资源供需、价格、碳排放数据库及预测模型;对全球及我国未来25年资源供应趋势进行预测,形成了矿产资源与国家经济发展的系列理论。其系列成果形成专著2部、报告数十部、文章近百篇,为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部分理论被大学编入教材。该研究团队已成为我国能源、矿产资源政策的重要智库之一。

项目负责人王安建研究员接受财经频道采访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国情备忘录—资源篇对项目的采访


王安建研究员(左二)在老挝考察


人均能源需求与人均GDP相关关系及我国人均能源需求趋势

7.西部优势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示范及找矿重大突破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指导找矿实践,公益性勘查与商业性勘查紧密衔接,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找矿获得重大突破。这是矿产资源所唐菊兴研究员团队执行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中西部大型矿产基地综合勘查技术与示范”的课题和中国黄金集团重点勘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通过3年多在西部地区东天山彩霞山铅锌矿和冈底斯甲玛铜多金属矿的调查研究,建立了“成矿动力学和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的找矿模型和地质综合信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体系”;对天山地区铅锌矿、巴仑台—星星峡等地沉积变质型铅锌矿等进行了查证;对彩霞山铅锌矿深部找矿提供了新的途径,实现了新突破。在冈底斯墨竹工卡甲玛铜多金属矿示范区,经过近两年的勘查,也取得找矿突破,并提出在冈底斯矿集区找寻矽卡岩型、角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意义,已提交331+332+333金属量铜金属量超过400万吨,钼金属量超过45万吨,伴生金金属量83吨,铅锌金属量超过70万吨,伴生银金属量超过5000吨,成为国内外少见矽卡岩型+角岩型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

陈毓川院士(右二)在甲玛矿区指导唐菊兴(右一)项目组野外工作


陈毓川院士(左二)、唐菊兴研究员(左一)在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区考察,在岩芯库观察岩芯

8.翼龙从原始到进步的演化过渡类型——达尔文翼龙的发现
达尔文翼龙——会飞的食肉爬行动物在辽宁西部发现。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973”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资助下,地质所吕君昌博士为主在辽宁西部中侏罗世地层中,新发现了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翼龙化石。新发现的翼龙化石被命名为模块达尔文翼龙(Darwinopterusmodularis),代表了原始翼龙向进步翼龙演化的过渡类型。达尔文翼龙的头骨(外鼻孔和眶前孔愈合为一大的鼻眶前孔)和颈椎部(颈椎椎体长,颈肋短或者退化)的特征为进步翼龙的特征,而其尾部(尾部长,尾椎体个数多于15个)和足部特征(第五脚趾发育,具有两个长的趾节)又为原始翼龙的特征。达尔文翼龙的发现既填补了翼龙演化的空白,有可能打破对翼龙传统的二分方法,又为生物宏观演化机制提供了例证。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后,国际顶尖刊物《自然》杂志为此专门发表了一个评述性文章,给予高度的评价。

吕昌君博士野外观测地层剖面


翼龙复原图

9.大深度高分辨电磁探测技术与多功能电法仪研制
自主研发适合深部找矿的多功能电法勘探仪器,填补了我国多功能电磁测量仪器的空白。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林品荣研究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资助下,攻克了多频等幅同步供电、密集频点供电、大功率励磁稳流供电和高精度混合同步等关键技术,开发了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形成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多功能电磁法勘查系统,供电电流是国外同类仪器2~3倍,有效勘探深度由500m提高到1000m。该系统具备天然源场的音频大地电磁测量、人工源场的激电测量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功能,并且具有进一步扩展潜力,能够同时获得电阻率和极化率参数,与国外仪器相比有较多优越性,为我国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有效技术装备。

电磁法大功率发射机


电磁法多功能接收机


内蒙古某矿区电磁法测深断面图


林品荣研究员(中)项目组


野外工作照——布发射源


野外工作照——数据采集

10.华北克拉通西缘前寒武纪基底演化与归属
华北克拉通西缘在哪里?阿拉善西部早前寒武纪阿拉善岩群研究新进展为揭示这一地质之谜打开了一扇窗口。以地质所耿元生研究员为首的科研团队通过野外、室内相结合的研究,在阿拉善西部原划归早前寒武纪阿拉善岩群中,发现多处新元古代早期同碰撞型花岗岩(900Ma~930Ma)及古生代火山岩和侵入岩(分别为330Ma和280Ma两组年龄数据);以丰富的测年数据建立了本区岩浆演化序列,这些研究对重新认识阿拉善地区的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项目通过对贺兰山与阿拉善变质基底的对比研究,厘定了阿拉善地块在不同地质阶段的构造归属:太古宙—元古生代时期,阿拉善地块东部代表的变质基底应属华北克拉通,西部则可能属于祁连地块;到新元古代,地块东部仍属华北克拉通,西部为与祁连、欧龙布鲁克、柴达木地块关系密切的独立陆块;到古生代,整个阿拉善可能构成相对独立的地块,并卷入古亚洲碰撞造山过程;中生代形成现今构造格局。该项目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资助完成的。

耿元生研究员考察野外露头

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组织的“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结果27日在京揭晓。

  入选的10项重大科学进展分别为: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将病毒直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首次探测到双粲重子、实验发现三重简并费米子、实现氢气的低温制备和存储、研发出基于共格纳米析出强化的新一代超高强钢、利用量子相变确定性制备出多粒子纠缠态、中国发现新型古人类化石、酵母长染色体的精准定制合成、研制出可实现自由状态脑成像的微型显微成像系统。


绝大多数入选科学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尖刊物发表,部分研究成果被视为“重大突破”。
基础研究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根基。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副主任卞曙光表示,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断增加,原始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取得了一批重要基础研究成果,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据介绍,“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至今已举办13届。此次遴选活动从270项推荐进展中初选出30项,然后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2200余名专家学者进行网上投票,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科学进展入选“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自2004年起,中国地质科学院每年举办一次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会,从当年执行项目或结题项目中评选出十大科技进展,请业内著名科学家点评,并给予表彰和奖励。一年一度的十大科技进展既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创新研究的一个缩影,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地球科学创新重要成果。2009年1月12~13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08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中国地震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32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和投票,评选出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度十大科技进展。《“5·12”汶川地震后中国地质科学院快速反应与调查研究》被评为2008年度特别进展。

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1.大陆俯冲带的流体及变质化学地球动力学: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及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地质研究所张泽明研究员等在科技部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下,证明大陆俯冲带的深部流体是高氧度的富硅酸盐超临界流体,揭示超高压条件下超临界流体—矿物(岩石)相互作用可以导致不活动元素发生迁移和金红石Nb/Ta发生分异,提出俯冲到地幔深处的超高压榴辉岩是地球内部高Nb/Ta比值的物质源区,为大陆深俯冲的壳幔相互作用和物质循环提供了流体和变质地球动力学的依据。在国际期刊发表20余篇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受到广泛关注。

榴辉岩中的超高压变质脉体

张泽明研究员在日本考察

张泽明研究员(右三)在西藏考察

2.植物中硅的矿化作用硅同位素示踪研究:硅同位素研究深入到水稻这种“人以食为天”的大事,可谓大有可为。丁悌平研究员团队在科技部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首次采用硅同位素示踪新技术,研究浙江水稻和竹中硅矿化的矿物、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分析硅矿化形成机制对植株发育的影响及环境响应。发现植株吸取硅过程和沉淀过程均存在硅同位素分馏,并提出两种分馏定量模式与参数。研究得出植物内土壤中提取的硅主要是正硅酸,被动吸收是主要吸收方式,蒸馏作用是植物中硅迁移的主要动力和硅沉淀的主要机制。

丁悌平研究员(左一)、孙立、吴良欢在水稻种植棚

竹子硅同位素分馏模型

水稻硅同位素分馏模型

水稻根、茎、叶和稻壳中硅的分布

庐枞矿集区某点右旋擦痕特征

董树文研究员在庐枞野外考察

3.庐—枞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成矿:照亮矿集区深部,刻划第二找矿空间精细结构。董树文研究员团队在财政部科技专项和危机矿山找矿专项资助下,利用地震、重力、磁力、大地电磁、地质构造和年代学对庐—枞火山岩铁硫矿集区结构及成矿深层过程开展探索性实验研究,揭示了矿集区地壳精细结构,发现罗河铁矿之下地幔岩浆流体上涌通道及郯—庐断裂深切地幔,揭示不同深度构造层和界面的深度及罗河铁矿体的反射地震特征,获得地表、深部、壳/幔边界不同深度的结构影像,为成矿机理和环境提供了全新的深部诠释。庐枞矿集区立体探测实验在思维和技术路线上都具有集成性和创新性,对东部成矿作用机理研究和深部找矿勘探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庐—枞矿集区地质图

庐—枞矿集区地震解释图

4.江西赣州晚白垩世含胚胎骨骼恐龙蛋的发现:首次确定恐龙蛋与恐龙种属的亲缘联系。地质研究所季强研究员团队在科技部973课题资助下,在江西赣州晚白垩世南雄组红层中发现含胚胎骨骼恐龙蛋化石;通过对该恐龙蛋内胚胎骨骼的研究,提出它们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但明显具有窃蛋龙类(Oviraptorosaurian)的特征;通过对胚胎骨骼的度量和对比及分支系统分析,确定它们属于广东河源发现的黄氏河源龙(Heyuanniahuangi)。相关研究深化了对窃蛋龙类分类的认识,揭示出Macroolithus yaotunensis恐龙蛋实际是窃蛋龙类所产的蛋。

江西赣州发现的第一枚含胚胎骨骼的恐龙蛋化石

江西赣州发现的第二枚含胚胎骨骼的恐龙蛋化石

季强研究员(左一)在野外

饶竹研究员等(右一)正在进行汶川水质国家标准生物胺的验证工作

5.多目标地质调查中有机物分析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地质调查与地质科研有机物测试技术体系达到国际水准。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饶竹研究员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资助下,基于多年的研究基础和实际应用效果,采用新的样品处理技术和方法,建立了挥发性卤代烃和苯系物、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机物的系列分析方法,提高了测试灵敏度,培养了地质调查有机分析测试技术骨干队伍,对多目标地质调查、地下水污染调查等项目实施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2008年参加国家标准《水质组胺等五种生物胺的测定》、《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的起草和验证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研究人员采样

多目标地质调查中有机物分析研究团队,饶竹研究员(左二)

6.阿尔金山东段铁矿找矿新进展:又一处铁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地质力学研究所陈柏林研究员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疆305项目)资助下,先后在阿尔金山东段新发现铁矿产地8处,厘定八八—4337高地及3121高地—白尖山—3081高地2条铁矿带,估算地表矿体铁金属量超过3000万吨,铁矿床规模达中型以上。八八—4337高地铁矿带长12km,地表最大矿体长580m,平均厚12.5m,平均品位49.6%。3121高地—白尖山—3081高地铁矿带长约21km,最大矿体长660m,平均厚15m,铁矿石品位约45%~50%。通过含矿建造、构造演化、成矿条件和矿化特征相关研究,提出铁矿成因类型主要为海相火山沉积—改造型,与镜铁山铁矿具有相似性,预示找矿的巨大潜力。

专题组部分人员在4337高地追索铁矿带

八八—4337高地铁矿带

7.秦岭造山带主要疑难地层研究的新进展:“经典”的秦岭地层不再经典,随着一系列疑难地层的化石发现,秦岭地层时代序列得以重新厘定。王宗起研究员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地质调查项目资助下,近年来在秦岭哑地层宽坪群发现奥陶纪化石,在耀岭河群、郧西群发现石炭纪化石,在三花石群、碧口群发现泥盆纪化石,在大巴山洞河群发现晚古生代化石,并获得可靠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将南秦岭志留系及相伴下古生界厘定为二叠纪末或三叠纪增生杂岩,否定传统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地层的认识,为秦岭造山带构造格架和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王宗起(左三)秦岭野外考察

秦岭宽坪群奥陶纪化石

秦岭碧口群泥盆纪化石

8.我国南方陡山沱组八辐射对称后生动物化石的发现:晚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突破性成果。地质研究所尹崇玉研究员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资助下,在贵州江口陡山沱组地层中发现保存完整的早期后生动物化石——八臂仙母虫,确立陡山沱组存在埃迪卡拉型动物化石,表明我国庙河生物群与澳大利亚埃迪卡拉动物群相当。在峡东震旦系标准剖面陡山沱组发现具刺疑源类、管状化石带和有饰天柱山藻,为我国晚新元古界地层与国际标准剖面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项目组成员尹崇玉(中)在湖北宜昌田家园子震旦系剖面灯影组(老虎嘴)考察

贵州江口翁会发现的八辐射埃迪卡拉型动物化石八臂仙母虫的模式标本

湖北宜昌三斗坪九龙湾剖面陡山沱组第二段以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nia为特征的组合

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第三段发现的以Tanarium为特征的具刺疑源类新组合

张宗祜院士(左二)在野外现场介绍泥河湾地层划分标志

刘海坤研究员(右三)带领科研人员进行野外填图与数据采集讨论

9.华北地区第四纪标准地层研究:地学界高度关注的更新世“泥河湾层”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张宗祜院士、刘海坤研究员及科研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资助下,查明了泥河湾地区上新世以来沉积地层的岩性、岩相、生物组合及沉积环境等特征,厘定了下伏地层红色建造,恢复了岩相古地理,为该区古生物、古人类、古环境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确定阳原盆地东部南缘断裂位置,查明许家窑遗址一带地质结构与火山灰层的分布,为许家窑组底层单元的确定及其与泥河湾组的关系奠定了岩石地层基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10.岩溶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研究: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成效显著。岩溶地质研究所蒋忠诚研究员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下,选择广西平果果化、马山弄拉、环江古周峰丛3个石漠化严重地区,通过开发岩溶泉、修建水柜、合理调蓄与利用岩溶水及综合治理,重建良好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发展土壤保护和水—土匹配技术,合理选种植被及培植生态产业,发展火龙果等种植,引种牧草发展畜牧业,为石漠化治理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平果果化示范区火龙果成为新兴产业

平果果化示范区火龙果成为新兴产业

弄拉单个峰丛洼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2024十大科技突破揭晓,今年生命科学领域又有哪些进展上榜?
答:GLP-1受体激动剂因其对抗肥胖症及其并发症的突破性进展,于2023年荣登《科学》杂志年度突破榜。CRISPR基因编辑疗法的里程碑事件如Casgevy获得批准,标志着从基础科学研究到临床应用的飞跃。CRISPR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治疗遗传疾病、传染病和癌症的巨大潜力,未来还将延伸至心血管疾病和成瘾问题的解决领域,...

中国科技创新十大成果
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稀土离子掺杂晶体研制出高性能的固态量子存储器,并在上述两条技术路线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一种基于吸收型存储器的多模式量子中继,并成功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相关成果于4月22日和6月2日分别发表于《自然—通讯》和《自然》。

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分别是哪些科技?
答:科技部公布了2022年度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十大进展分别是FAST精细刻画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祝融号巡视雷达揭秘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实验证实超导态“分段费米面”。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发现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新机制、实现高效率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新原理开关器件...

2023国内十大科技成果
答:7. 野生稻新突破:面对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在提高作物单产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8. 低温制冷装备: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通过验收,标志着中国具备了研制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的能力,满足了大科学工程、航天工程等国家战略高技术发展的需求。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答: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介绍如下:“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的评选起始于1988年,每年从全国高校中评选出10项具有重大科技进展的优秀成果,旨在促进高校科学技术整体水平提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开展,活动及时宣传中国高等学校的重大科技成果,充分展示高等学校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

2023年中国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答: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天文台主导,联合多家研究机构通过3篇《自然》论文和1篇《国家科学评论》论文,报道了围绕月球演化重要科学问题取得的突破性进展。7、野生稻新突破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至2050年粮食产量或将增加50%...

2021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网友:我开脑洞都想不出来
答: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1年中国十大 科技 进展新闻(the top 10 news stori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于2022年1月18日在京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8次。评选结果经...

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了,这是怎么选出来的?
答:世界上第一个“自我复制”的活体机器人诞生,核聚变朝着“点火”迈出了一大步,科学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了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基因剪刀”首次治疗遗传病,出现了历史上最冷的反物质,“芝麻大小的心脏模型”问世,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了两项数学突破...

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是什么?
答:2月2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取得突出进展、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揭示人类遗传物质传递的关键步骤、研发出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2020珠峰高程测定; 古基因组揭示近万...

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这是如何评选出来的?
答:一、航空航天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的新闻中涉及到了火星探测任务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开启长期驻扎模式、嫦娥五号样品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涉及到了太空、月球、火星,2021年可以说是太空元年,在这一年中不仅取得了我国自己的月壤,而且在航天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二、生物科技领域 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