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马王堆墓镇馆之宝是什么?有什么来头?

作者&投稿:计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马王堆汉墓陈列馆“镇馆三宝”是什么~

1.素纱禅衣,西汉,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48克,薄如蝉翼,反映了当时 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为国内所仅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

2.t型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西汉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

3.千年女尸,身高154厘米,重34.3公斤。一号墓出土。这具女尸在2100多年前是长沙国丞相车大侯利苍的夫人,名叫辛追。出土时外形完整,全身润泽,肌肉柔软而有弹性,内脏器官完整。解剖表明,死者患有冠心病及动脉硬化等。胃中发现甜瓜子,大概是吃了甜瓜后突发急病死去的,年龄约50岁。此尸保存时间之长,程度之完好,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十分罕见。它与木乃伊、泥炭鞣尸和尸。

此回答有误。 金缕玉衣是汉代帝王及诸侯王的专属葬具,已出土金缕玉衣的代表墓葬有: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窦绾墓(即满城汉墓)、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等。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最著名文物是素纱襌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直裾。面料为素纱,衣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传说可以折叠起来放入火柴盒里。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代表了西汉初期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特别要说说“襌”字,左边是衣字旁(衤),右边是“单”字,读音dan,第一声,通“单”字。不能写作“禅”。 长沙马王堆汉墓有三座墓,一号墓墓主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軑侯利仓之妻,名叫“辛追”,二号墓是利仓本人,三号墓是利仓的儿子。
采纳哦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

一、素纱襌衣

素纱襌衣是我国考古工作者du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一件文物,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产地为西汉陈留郡襄邑县(今河南省睢县)。

素纱襌衣(襌,也写作褝,音dān,《说文解字》:衣而无里,谓之襌。是单衣的意思。经常被误写为“禅”,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单)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rèn)、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这件素纱襌衣中,襌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襌衣。

二、T型帛画

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西汉帛画。出殡时张举的一种铭旌。长205厘米,上端宽92厘米,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充分反映了汉初绘画艺术的风格和成就,而且以神话与现实、想象与写实交织而成的诡异绚烂场景为构图,极具文化内涵,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西汉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1972~1974年先后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1、3号汉墓。帛画共5幅,其中1号墓1幅,3号墓4幅,创作时间为汉文帝时期,是迄今发现的汉代最早的独幅绘画作品。 

帛画覆盖在一号墓即辛追墓的内棺上,呈T字形,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画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别表现了天上、人间与地下的场景,体现了西汉初年的神仙方术思想,学者认为帛画的作用是接引死者走向天国。T型帛画是国内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马王堆汉墓陈列一直是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过,因为保存难度较大,陈列中的T型帛画直到2003年才首次亮相展厅。T型帛画无疑是国内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幕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马王堆汉墓古尸

马王堆汉墓古尸是指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一座汉朝下葬墓地中发现的一具女尸。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贝城”。

马王堆汉墓古尸素有“东方睡美人”之称,她为世界医学提供无双范本, 文化贡献巨大,几辈子也研究不完。1972年长沙市东郊五里碑附近有一处土丘,相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

此处有两座面积相当、顶部呈圆状的土冢,传说是长沙王刘发安葬母亲唐氏(生母)和程氏二姬之处,故称“双女冢”。

身高154厘米,重34.3公斤。一号墓出土。这具女尸在2100多年前是长沙国丞相车大侯利苍的夫人,名叫辛追。出土时外形完整,全身润泽,肌肉柔软而有弹性,内脏器官完整。解剖表明,死者患有冠心病及动脉硬化等。胃中发现甜瓜子,大概是吃了甜瓜后突发急病死去的,年龄约50岁。此尸保存时间之长,程度之完好,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十分罕见。它与木乃伊、泥炭鞣尸和尸。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为一马鞍开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原来以为是五代楚王马殷的墓葬,1972-1974年相继发掘,先后出土3座西汉墓葬。据考证,这是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其墓葬结构非常宏伟复杂,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处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

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约1万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30厘米。棺内女尸一具,保存十分完整,为国内所仅见。随葬物品非常丰富,达3000余件,有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竹木器、木桶、农畜产品、中草药等。

其中覆盖在内棺上的一幅彩绘帛画,花纹鲜艳,色彩绚丽,画面内容想象丰富,是中国现存2100 多年前的丝织品绘声绘画珍品。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推断,一号墓为汉侯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是利苍之子。3座墓葬的时间相距20多年。又据考证,侯系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封,四年(公元前191年)即废。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如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个。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临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的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出土文物后移至湖南省博物馆陈列,三号墓坑则仍保留原样,以供中外游人参观游览。



湖南省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分别是?
答:3、人物御龙图: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穴,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与棺材之间,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人物御龙图》描绘墓主人乘龙升天的情景。此幅非衣帛画上端有竹轴,轴上有丝绳,为一幅可以垂直悬挂的幡,应是战国时期楚国墓葬中用于引魂升天的铭旌。4、千年女尸 一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的...

马王堆汉墓中有哪些稀世珍宝?有什么事实依据吗?
答: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素纱禅衣,而这一研究耗费数位专家十几年心血,方织成一件重49.5克的仿真素纱禅衣。据统计,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出土物品多达上万件,刷新了我国多个记录,其在历史、医学、文化、艺术、等方面均有极高价值。除却马王堆千年女尸、素纱禅衣,还有很多...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什么
答:3、墓主的三颗印章:玉质私印一枚,上书阴体篆书“利苍”二字;铜制明器官印二枚,分别用阴文篆体雕刻“长沙丞相”、“轪侯之印”。4、简牍,共计610支,部分残简出土于封土之中,著作内容可分为医术(200支)和遣策(410支)两部分。5、木俑,共计104件,其中有着衣歌舞俑和乐俑共计17件,...

湖南省博物馆的馆藏藏品
答:陈列展示的284件(组)文物,是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精华。 重点展品西汉直裾素纱襌衣西汉T型帛画西汉黑地彩绘棺西汉云纹漆钫 湖南地区最早的铜器是岳阳铜鼓山和石门皂市的商代遗址,距今约3500年。商代晚期,湖南地区进入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一批既有中原特点,又有本地特色的铜器。西周时期开始...

西汉马王堆T型帛画的简介
答:T型帛画是国内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马王堆汉墓陈列一直是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过,因为保存难度较大,陈列中的T型帛画直到2003年才首次亮相展厅。T型帛画无疑是国内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幕出土。现藏于:...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什么?
答:湖南省长沙市东郊地面上原来残存有两个土冢,高10余米,相传为五代十国楚王马殷及其家属的墓地,故称“马王堆”。此处还曾被认为是西汉长沙王刘发葬程、唐二姬的“双女坟”。这个墓地究竟是什么时代的?墓主是谁?其身份地位如何?这些谜团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1972—1974年。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

马王堆墓为什么这么重要,基辛格为什么愿意用月土换马王堆墓周围的木炭...
答: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墓葬,之后他的家属也在这里下葬,这里属于家族性的墓葬,马王推的位置在今天的湖南省长沙市嗯。,当时马王推汉墓被发现之后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为这个墓葬有很高的价值,基辛格甚至希望用月土换木炭,原因有几个:一、马王堆汉墓为什么重要?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很多,...

马王堆汉墓都出土了什么食物?
答:马王堆汉墓是我国重点保护单位,也是世界十大稀世珍宝古墓。它位于湖南长沙浏阳河旁边,之所以叫马王堆汉墓,是因为它的地点就是马王堆乡。墓穴的主人是我国西汉长沙国的丞相及家人。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考古人员挖掘出这座大墓,它的随葬品非常多,包含种类复杂,为我们的考古研究做出了贡献。其中最有代表...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答:当时,在马王堆三座汉墓之中,总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成为人们了解2200多年前社会生活的窗口。2020年10月6日下午,我来到湖南省博物馆,参观完二楼的基本陈列后,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三楼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1、   惊世发掘 马王堆位于长沙市区东郊,地面残存有两座土冢,外观很像马鞍子,被称为“马鞍堆”。

除了兵马俑,还有哪些文物出土时震惊了世界?
答:可惜之后由于环境原因,女尸保存不善,尸体情形恶化,知道一年之后才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保存方法。尽管如此,女尸还是保存得特别完整,可以说是一个世界奇迹了。2、素纱襌衣 素纱襌衣也出土于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它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它的重量只有4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