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形特征

作者&投稿:占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的地形特点~

你知道中国的地形特征吗

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成三级阶梯状分布。
影响:
①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
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扩展资料: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其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五种突出地形是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除高原之外都有不同级别。这些地形有一级类型与二级类型之别。它们在相邻的同级形态上是彼此不同的,相邻的含义本身就排斥包容,例如四川盆地相邻的四周是高原和山脉。
一个大地形由不同的下级地形组成,是包容关系,例如四川盆地里面有成都平原和峨眉山及一些丘陵等,松辽盆地有松嫩平原和丘陵等,青藏高原里面又有五种二级地形如柴达木盆地、冈底斯山脉等,天山山脉是山地而东部有吐鲁番盆地和丘陵。
一个大地形由不同的下级地形组成(非相邻的形态关系上A与abcde),却是包容,例如四川盆地里面有成都平原和峨眉山、一批丘陵等,松辽盆地有松嫩平原和丘陵、一批小山地等。
青藏高原里面又有五种二级地形羌塘高原、羌塘盆地(中部是平原)、柴达木盆地、阿克赛钦盆地、冈底斯山脉等一批山地等。天山山脉是山地而东部有吐鲁番盆地,长江下游平原里也有一些下级的小山如南京市的钟山,成都平原9千平方公里之中也有一些小山和小丘陵如成都龙泉山(龙泉风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 ,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河流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由于山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地区,北方冷空气可长驱南下,有利于形成降水。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入海,沟通了我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的交通。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与地势第二级阶梯分界。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间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东面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与地势第三级阶梯分界。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从我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就是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我国近海大陆架比较广阔,渤海和黄海海底的全部、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都属大陆架。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主要是在大陆架上。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覆被地图集》(1∶1000 000)正式出版发行,这部由中国科学家绘制的中英双语版地图集是世界首部百万比例尺土地覆被地图集,完整、系统记录了1990年至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最快20年的地表变化,对研究我国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介绍,“土地覆被”是一种地理特征,是陆地表面可被观察到的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的综合体,是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也具有自然与社会属性。

通过遥感监测某一时刻地表土地覆被信息,实际上就是识别此刻地表土地覆被的类型信息,了解其空间分布状况,记录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改变地球表面特征的空间格局。

对某一时段地表土地覆被信息的获取,可再现地球表面的时空变化过程。精细刻画土地覆被空间格局,准确掌握土地覆被类型及其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既是区域环境过程基础研究的需要,也是国家生态建设策略制定的重大需求。

该地图集通过遥感技术,历时六年编制而成,先后有来自中国科学院9个研究所和9所高校的240余名科技人员参与其中。地图集所采用的2010年、2000年和1990年三个时期中国土地覆被数据集,经过了11万余个土地覆被地面实测样点数据的校验,13轮大规模交叉自检,3万余个独立地面样点的精度验证。

地图集主编、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吴炳方介绍,该地图集的基础数据是目前世界上分类级别最完备的土地覆被产品中,监测范围最大、精度最高、序列最长的数据集,是惟一的土地覆被量与质一体化的数据集,填补了我国土地覆被类型与参数一体化数据集的空白。

其中,2010年土地覆被数据以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A/B)CCD数据为主要信息源,是我国自主遥感数据综合应用的一次重要实践。

地图集编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森林、草地、湿地、荒漠、海洋、农田和城市等各类生态系统。但长期的开发历史、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导致我国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尤其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高强度的资源开发、严重的自然灾害等给生态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也相应加大,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目前,地图集所用的数据集已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和省级(市、区)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科教等部门与行业的100多家单位得到广泛应用,共享数据超过750GB,“这将提升我国生态学、地理学、遥感等领域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促进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地图显示,北京作为首都,其土地资源经过长期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土地覆被特征。2010年土地覆被以林地为主,占土地面积的56.5%,其次是人工表面和耕地,分别占17.91%、17.20%,草地占6.43%,湿地占1.75%,其他类型仅为0.21%。

地图显示,北京不同区的土地覆被与其地形地貌及生态经济功能定位密切相关,比如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怀柔、平谷、门头沟、密云、延庆,林地面积比例均超过67%,其中门头沟更是高达90.92%。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东城区、西城区,人工表面占90%左右。

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及石景山区人工表面所占比例也超过50%。据统计,北京的人工表面以建设用地为主,其次是交通用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地形

人民网—我国20年地表变化一目了然



  我国地形壮丽多姿,其基本特点,概括地说有三点:

  ①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地势西部高而东南低,西部多高山和高原,东部沿海多丘陵和平原,形成一个以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最高,由西向东逐级下降的阶梯状斜面。

  由两列山岭组成的地形界线,将我国地形明显地分成三级阶梯。

  西面一列是昆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脉,简称“昆仑线”。东面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线,简称“兴安线”。被“昆仑线”包围的青藏高原属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约45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雪峰连绵的巨大山脉,山岭间镶嵌着辽阔的高原和盆地。

  越过“昆仑线”,即青藏高原的北缘和东缘,地面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之间,局部地区在500米以下,属第二级阶梯。它是由一系列的高山、高原和被它们包围着的盆地所组成。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以及塔里本盆地,海拔大都在1000—2000米之间,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的大部分则下降到500米以下。高原盆地之间的阿尔泰山、天山的海拔都超过4000米,阴山和秦岭也在2000米以上。在“兴安线”以东,地势突降到500米以下的第三级阶梯,主要由宽广的平原与丘陵所组成。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都在200米以下。

  这些平原的边沿分布破碎的低山丘陵,如东北平原东缘的长白山脉,华北平原东边的山东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的江南丘陵等。从这一级阶梯往东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大陆架,水深大部分在200米以内。

  ②地形多种多样。我国地质条件很复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塑造成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既有纵横交错的山脉,也有面积辽阔的高原,有巨大的盆地,也有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坡度和缓的丘陵。其中,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在我国独特的自然条件下,还发育了山岳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红层地貌、岩溶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等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

  ③山多而高。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包括山地、高原和丘陵在内,广义的山地共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地面积不仅广大,而且地势高峻。海拔高于1000米的山地和高原超过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一半,海拔超过500米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4%。在兰州—昆明一线以西的山地,多为海拔超过3500米的高山和超过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青藏高原及其周围的山脉,很多山峰的高度都超过6000米。全世界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全部坐落在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上。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就位于喜马拉雅山中尼边境和喀喇昆仑山中尼边境。兰州—昆明一线以东的山地多为2000米以下的中山、低山,但神农架、太白山、五台山、玉山等超过3000米,其中玉山主峰达3950米,成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峰。我国地形复杂,高差也很显著,不仅有高达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又有低于海平面以下155米的艾丁湖。地势高差之大,为世界其他国家所罕见。西南部的横断山脉由一系列平行的高山深谷组成,一些山峰海拔超过5000米,与邻近的河谷相对高差达2000米以上,地面起伏急剧。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地形复杂多样,五种地形俱全;
(3)山区面积大;

地形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土地类型特征:土地类型丰富,耕地比重小
(参考人教版八上地理课本)

你知道中国的地形特征吗



我国地势特征是什么
答: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处亚洲东部,中国的地势特征受到亚洲总体地形地势状况的影响,亚洲的地势总体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而我国地处亚洲的东部,因此我国的总体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我国地势的特征除了西高东低之外,还包括从西部青藏高原到东部沿海大陆架,呈明显的三级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答: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工业生产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答:第二级阶梯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海拔在 1500 ~2000m,河谷深切,地表起伏比第一级阶梯大,气候北部干冷,南部暖湿,以发育河流地貌和风成地貌为特征。第三级阶梯是东部平原-东南丘陵,海拔低,地形起伏小,气候比较湿润,河流、湖泊发育。2. 地貌类型及成因的多样性 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

中国的地势特征是怎样的?
答: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二级阶梯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

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答: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有山脉和高原、平原和盆地、河流和湖泊、海岸线、高山和峡谷。1、山脉和高原:中国地处亚洲东部,西南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北方则延伸至阴山、大兴安岭等山脉。中国还有一些广袤的高原,如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2、平原和盆地:中国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华北地区。长江流域和...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答: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海拔平均达4000—5000米,是我国最高的一级地形阶梯。高原周围耸立着一系列高大的山脉,南侧是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海...

我国地形的特征是什么
答:中国地形特征:我国地形复杂,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五种地形,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形和地势有什么特点?
答: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

我国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
答:我国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中国的地理特征是什么?
答: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中国地理特征: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