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司马错论伐韩蜀

作者&投稿:仲长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历史?~

西安,古称长安;曾用名: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大区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别是我国历史上较辉煌的四个王朝周、秦、汉、唐,均建都在此,代表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主流。
大西安有汉长安城、阳陵、茂陵等文化遗址。汉开辟了“丝绸之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汉承秦制,在长安建立了持续200余年的西汉政权和空前强大的西汉王朝。汉确立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和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因此,外国把研究中国的学问叫汉学。
大西安有唐皇城、大明宫、大雁塔、小雁塔、昭陵、乾陵等文化遗址。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唐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开放的城市,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
唐王朝延续近300年,融合了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以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整个东方乃至世界。所以,以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为依托的大西安,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扩展资料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参考资料:西安-百度百科

  《司马错论伐蜀》选自《战国策·秦策》。前316年,秦王想利用巴蜀发生战乱之机,兴兵伐蜀,不料韩师侵犯秦境。他面对这种局势,举棋不定。文章就记述一场关于“伐蜀”与“伐韩”的争论。经过这场争论,秦国解决了用什么战略统一天下的大问题。这场辩论,颇有特色,处处紧扣双方争论的主旨,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写得使人一目了然。

  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译文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展开争论。司马错主张进攻蜀国,张仪说:“不如进攻韩国。”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们各自的理由吧。”
  张仪说:“我们先和魏国、楚国亲近友好,结成同盟,然后出兵伊水、洛水、黄河三川之地。堵塞轘辕、缑氏两个重要隘口,挡住屯留险要的道路,魏国断绝南阳,楚国兵临南郑,秦国攻打新城、宜阳,直到兵临东西二周都城的近郊,声讨周国君主的罪行,侵削楚国、魏国的土地。这样的话,周国君主自知无法挽救,定会献出传国之宝九鼎的。秦国凭借九鼎,依照地图户籍,挟持周天子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不敢抗拒的,这才是帝王的大业啊!如今蜀国只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进攻蜀国,即使使军队疲惫,百姓劳累,也谈不上得到什么利益。我曾听说,争夺威名要到朝廷去争,争夺利益要到市场去争。现在三川之地和周王室,就是天下的市场和朝廷,而大王不在这里争夺,反而去争夺夷狄,这与帝王之业相去太远了!”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说:想使国家富裕,必须开拓国家疆土;想使军队强大,必须使人民富足;想建立帝王之业,必须博施德政。只有这三者都具备了,王业才会随之而来。现在大王统治的国家,地方小,百姓穷,所以我希望先办容易的事情。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然而朝政却像夏桀、商纣一样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它,就像驱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取得蜀国的地盘,足以使秦国的疆土扩大;得到蜀国的钱财,足以使秦国的百姓富足。只要休整军队,而不伤及民众,蜀国就已降服。所以,攻取一国,而天下人不认为我们强暴,获得戎狄的全部资财,各国诸侯不认为我们贪婪。这样,我们就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而且还会取得禁除暴虐,制止昏乱的名声。现在却想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就劫持周天子而言,这是会招致人们唾弃的骂名,即使这样,也未必得到什么好处,而且还有不义的名声;而攻打天下人都不希望攻打的地方,这实在是太危险,我请求大王允许我说明其中的缘故吧。周朝是天下诸侯国国君的宗室;韩国是周朝结交的友好国家。如果周朝知道自己会失去九鼎,韩国知道自己会丧失三川之地,那么,他们一定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以对付秦国,而且还会背靠齐国、赵国。并向楚国、魏国求救。如果周朝把九鼎给楚国,韩国把三川之地给魏国,大王制止不了他们这样,这就是我所说的伐韩危险的缘故。相比之下,不如进攻蜀国才是万全之策啊!”
  秦惠王说:“好!我听从您的建议。”秦国最终起兵伐蜀。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攻取蜀地,于是蜀国被平定。将蜀国君主的称号更改为侯,又委任秦国大臣陈庄为蜀相。蜀国既已附属于秦国,秦国就更加强大了,因而就更轻视诸侯各国了。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巴国和蜀国互相攻打,都来向秦国告急求救。秦惠文王想出兵攻打蜀国,但顾虑道路险峻难行,并恐怕韩国可能会前来侵犯,所以犹豫不决。
  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文王面前争论不休,张仪主张应先攻打韩国,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认为攻打韩国将导致诸侯联合对抗秦国,攻打蜀国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还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打楚国。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决定出兵攻打蜀国。同年秋天,司马错与张仪、都尉墨等率军从石牛道出兵攻打蜀国,与蜀国军队在葭萌(今四川广元)交战,蜀王兵败逃到武阴(今四川彭山东)。同年十月,秦军灭亡蜀国,将蜀王贬号为蜀侯,而任命陈庄出任蜀国相国。秦国吞并蜀国以后,更加富庶和强盛而轻视周围各国。

司马错获胜,的蜀地不会引起六国关注,还能扩张实地

蜀道难通天?古蜀道有多难?
答:于是蜀王派了五个壮士开路。据《华阳国》记载,张仪、司马错灭蜀时,走的就是这条金牛路。夏明月路金牛座有一个危险的地方叫夏明月。如果古人想要连接金牛路,他们必须找到一条穿过夏明月的路。据说月明峡谷是以古代人命名的,他们在月夜穿越峡谷时可以看到河流和月亮的美丽。因唐玄宗在此避难,地方官员在此出现,故又称...

蜀汉后期是否真的是没人才,连廖化都能当先锋?
答:到243年,张仪被崇拜为负责西征的将军,驻扎在蜀汉北部边境。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宰相是谁?
答:1.开创先例 相杰之首——中国第一宰相 管仲 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管仲的言论见《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管仲家贫,自幼刻苦自学,...

蜀汉后期真的是没人才,连廖化都能当先锋吗?
答:蜀汉后期并不是没有人才,只不过是这些人才并不突出,而廖化这个人虽然并不是非常厉害,但是经验很足。廖化在早期是关羽的部下,和周仓、关平差不多,只不过没有关周二人那么受重用,但是也跟着关羽打了不少仗,当关羽遇难时,廖化被东吴活捉,为了脱困,廖化装死,躲过了东吴的视线之后,就回到了蜀汉。

《苏联历史》蜀汉叔侄的悲喜生活为何投蜀?
答:他们有六个兄弟。夏侯霸年轻时很不快乐,生活在失去父亲的痛苦中。因此参加了多次对川西的战争。有一次,他率兵到甘肃西部迎击魏右将军,招募蜀兵护兵,然后到了博昌。249年2月5日,司马懿发动政变,杀死将军曹爽,追杀迫害曹石集团。夏侯霸一直很害怕,因为他在曹爽中很受欢迎。尤其是在他的侄子夏侯玄...

文言文在
答: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 (11) 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场 (12) 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 (13) 又如:这料子是块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14) 表示适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 尝试。用同“试” [try]。如:是猜(...

吕不韦和<吕氏春秋>
答:秦庄襄王元年,吕不韦为相国,东周君为诸侯谋伐秦;王使相国率师讨灭之,迁东周君于阳人聚。蒙骜伐韩,取成皋、荥阳,初置三川郡。 二年,蒙骜伐赵,定太原,取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城。 三年,王齮攻上党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 太子政立,国事皆委于文信侯(即吕不韦),号称仲父。 秦始皇元年,蒙骜击定之。韩欲疲秦...

帮我赏析! 要详细
答: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等国合纵攻秦,以楚怀王为纵长,不胜而归。秦使张仪入楚,离间齐、楚,许与商(今陕西商县)、於(今河南西峡一带)之地六百里,已而背约不与,楚因伐秦。公元前312年,奏败楚于丹阳(今河南西峡一带),取楚汉中。楚反攻,秦又败楚于蓝田(今陕西蓝田)。楚服秦,但仍与齐、韩合纵...

李商隐的诗全集
答: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釭. 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画楼多有主,鸾凤各双双。 77、 「韩翃舍人即事」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鸟应悲蜀帝,蝉是怨齐王。 通内藏珠府,应官解玉坊。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 78、 「公子」 一盏新罗酒,凌晨恐易消。归应冲鼓半,去不待笙调。 歌...

描写十月的诗句古诗
答:24、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出自唐·李颀《送李回》25、夕阳更动闲游兴,十月吴中未苦寒。——出自南宋·陆游《初冬》26、缭垣复道上层霄,十月离宫万国朝。——出自唐·权德舆《朝元阁》27、万条银烛引天人,十月长安半夜春。——出自唐·卢纶《王评事驸马花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