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理性地、平静地正视自己的缺点?

作者&投稿:语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样写好议论文“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才是~

正视缺点作文
人都有缺点,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缺点。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事是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连正视自己缺点的勇气都没有,还怎么谈改正自己的缺点呢?

小人物的缺点,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大;可是,大人物的缺点就不可小视。人小物的缺点多,大人物的缺点少。这主要是因为小人物的知识少,大人物的知识多。大人物要么不犯错误,一旦犯错误,就是很大的错误。人们犯错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认知不足犯错误;另一个是明知故犯。认知不足要通过加强学习,补充知识、提高认识水平来改善;明知故犯,必须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来改善。

谈到道德,大家都不肯承认自己道德有问题,认为自己打从娘胎出来就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检查自己的错误时也总是强调客观理由,从不肯查找主观原因;指责别人时总会从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去想问题,认为别人本性有问题。其实,人从娘胎里刚出来那里有道德,饿了就哭,吃饱了就笑,这就是人的天性。荀子把人的吃、喝、拉、撒等与生俱来的东西,叫做本性,并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恶”。人除了有与生俱来的东西之外,还有意识,意识又叫知识。意识是由人在社会劳动中产生的,是对自然界的反映。人刚出生时还没有意识,它是当人渐渐长大,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开始对周边的事情产生反映判断,并把判断的结果记忆在大脑中。意识包括道德,道德是意识对社会关系的反映,比如,父子亲、兄弟情、夫妻爱、朋友义等。意识属于人的精神生活部分,只有人才有,是人区别与禽兽的根本特征。从这个意义讲,意识和道德应该是人后天培养出来的,不属于人的本性。但有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他就是亚圣孟子,他认为道德同吃、喝、拉、撒等一样,都是人天生的,是人的本性,并特别强调它,于是把它取名为“善”,引申义又叫“良知”、“良能”。他的证据是人都有怜悯心。他认为人的怜悯心是生天就有的。所以他认为道德不需要培养,只要加强自身修养,就会自觉产生。荀子认为人的道德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他特别强调-教育的作用。孔子没有论及性本善与性本恶的问题,他认为人的本性都一样,没有多大差别,只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不同产生很大差别。

由于孟子“性本善”论比较中听,而荀子的“性本恶”论不太入耳,所以人们宁愿接受孟子的“性本善”理论,而不愿承认荀子的“性本恶”。荀子的人性主要是指人的吃、喝、拉、撒等,为什么要说它恶呢?我的理解是,因为这些东西虽然是人的客观需求不可否定,但是让它泛滥、彭涨、不加遏止的话,就会对别人、对社会、对自然界造成损害,产生恶的结果,人本性是产生人的道德堕落的根源,所以叫性本恶。什么叫道德呢?道德具体地讲应该是明知不能为硬要为,结果对社会或别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叫不道德;克制自己不让自己的行为过头而对别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或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行为都叫道德。孟子的“性本善”观用来指导社会实践,就是他的“仁政”主张。他教各君王首先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化人,做全国的表率,天下人也会跟着君王学习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天下就会变成一个礼义之邦,太平无事。孟子的想法和意愿听起来倒是不错,但理想主义色彩太浓,在实践中很难行得通。孟子理想主义行不通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一是过分地强调自觉的作用;二是它掩盖了人的道德品质中堕落的一面;三是它绕过了人吃、喝、拉、撒的本性。孟子把人的道德比喻是熊掌,把食色比喻成鱼,把人对物质的追求与人对精神的追求彻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人应舍生取义,放弃物质方面的追求。孟子这种舍生取义观点狭义上是对的,如朋友之间要把道义看得比物质更重要,这样社会才会充满爱,才会有温暖。但广义上讲就是错的,这是重视精神文明,轻视物质文明做法,叫人放弃物质文明追求,而去追求单纯的精神文明。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荀子的性恶论更具理性,更有实践的指导价值。它不绕过人对客观物质需要的一面,也敢正视人的缺点,即人的道德堕落的一面,并且指出了克服人的道德堕落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荀子认为不但不能避开道德问题,而且要重视它,人人都要具备它,这样社会才会和-谐。

人有意识,动物为什么没有意识?可能是人有慧根,动物没有慧根吧。如果把人的意识叫做慧根,把良知、良能叫做善根的话,那么善根就是由慧根产生的。人与动物相比,人对自然界的信息接受很灵敏、很快捷,并形成了自己对自然界独有的一种看法。人对自然界的看法是以判断的形式来确立的。人对自然界的判断方式一般都是以正反相对立的形式出现的。如,对与错,好与坏,正与负,美与丑,善与恶,等等。“美之为美,斯不美也;丑之为丑,斯不丑也;恶之为恶,斯不恶也。”好与坏都是相对的,是人的观念中的东西,是人类自身的行为规范和标准,它并不能代替自然界的法则。自然界的法则是适者生存。人类社会除了要遵守自然法则之外,还要遵守人类社会自身法则,这就是道德。人人都要具备社会道德,它不是与天俱来的,是通过后天学习培养出来的,所以必须正视这一点,既要看到道德中良知、良能的一方面,也要看到性“恶”的一面,更要重视引起性恶根源的性本问题,想办法化解性“恶”,这样社会才会和睦、和-谐。

有关正视自己的缺点的名人事例:
一,乔治·华盛顿:乔治·华盛顿小时侯,他的爸爸在果园里种了一棵品种极佳的樱桃树。后来,华盛顿的爸爸买了一把十分锋利的斧子,华盛顿发现了就想试一试斧子有多么锋利,于是他抡起斧子砍向了樱桃树。没想到,还是小树苗的樱桃树十分弱不禁风,被砍倒了。
华盛顿的爸爸发现自己心爱的樱桃树被砍了,十分生气,大声质问是谁干的,华盛顿虽然很害怕,但还是坦白说是自己砍的。爸爸听后,并没有责备他,反而还夸华盛顿诚实。
二,袁绍(反面事例):袁绍,东汉末年,称雄冀北的袁绍,不听谋士田丰劝阻,贸然发动官渡之战,结果大败.袁绍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文过饰非,将田丰杀了.他固执地坚持错误,加上心胸狭隘,偏信谗言,使得士气涣散,人心惶惶,人才外流,终为曹操所灭。
三,杨振宁: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一开始到美国做的是实验物理,但很快发现自己在实验物理方面能力不及自己的同学,但他有信心,相信自己在物理学上的天赋,如是转而主攻理论物理,最终获得很大成就。
四,刘德华:著名歌星刘德华,当初发行的唱片销量奇差,几乎无人问津。他认真检查了自己的过失,最终唱出了特色,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歌手。
五,爱迪生:在一八七七年开始了改革弧光灯的试验,提出了要搞分电流,变弧光灯为白光灯。这项试验要达到满意的程度。
他昼夜不息地用到了一八八0年的上半年,爱迪生的白热灯试验仍无结果。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一条竹丝撕成细丝,全副精力在炭化上下功夫,仅植物类的炭化试验就达六千多种。他的试验笔记簿多达二百多本,共计四万余页,先后经过三年的时间。他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每天清早三、四点的时候,他才头枕两、三本书,躺在实验用的桌子下面睡觉。有时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时。
到了一八八0年的上半年,爱迪生的白热灯试验仍无结果,就连他的助手也灰心了。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一条竹丝撕成细丝,经炭化后做成一根灯丝,结果这一次比以前做的种种试验都优异,这便是爱迪生最早发明的白热电灯——竹丝电灯。这种竹丝电灯继续了好多年。直到一九0八年发明用钨做灯丝后才代替它。


扩展资料
缺点是与同类事物作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重点在于认清自身不足而尽量改之。
《左传·宣公二年》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这句话源自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我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就便于扬长避短;当我们了解了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就益于友好相处.本软件将对不同月份出生的朋友进行一个优点缺点的全面搜罗和系统分析,帮助大家认清自己,同时认识别人。
任何人都有优点与缺点,人一定要扬长避短,尽量克服缺点才会不断进步;而人性的优点与人性的缺点则与之不同:人性的优点是使人为善的源泉,人性的缺点是使人为恶的源泉,人一定要弃恶从善让善念取代恶念才是正道。
参考资料:缺点 - 百度百科

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要勇敢的去面对它,想办法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不能一味地逃避自己的缺点,不敢去面对它们,那样就太懦弱了,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如何做呢??



首先要知道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从心里要承认这一点,要勇敢的去面对,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完美。然后,发现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我们要试图变得完美,但是并不是说一定要做到完美,但是这个过程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可以让你正视自己的缺点。

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只是每个人赋予的天赋不同,如果一旦犯错,就瞧不起自己,这样是不对的,每个人生来都有他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都是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只有爱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的变好。不要什么都和别人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也要懂得弥补自己的不足。


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足。如果正确的对待和认识,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缺点。




总之,每个人都要爱自己,不要苛责自己,哪怕外界给你再大的压力,因为除了你没有人能帮你度过最艰难的时刻。通过挫折痛苦冲突了解自我,观照自我,不断的提升自我,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第一步~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对于自己的缺点,我觉得我们不能逃避,不能置之不理,只有从心理上重视它,同时也要理性的对待它。

从小到大,一直伴随着我的缺点就是粗心,不是胆大心细的那种粗心,而是沾沾自喜的那种粗心。就是一件事情如果很简单,你就会看不上塔,从心底里轻视它,因此你就会太过于自大的粗心的对待它。我记得,初中时候考数学,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我都能算错。当时那是一个大题,记得老师讲题的时候还特意到我的桌子前,嫌弃我。还说这道题做出来的人不多,但是你步骤方法都对却算错数,得不了满分,真可惜。诸如此类很多的小事情都是这样的,因为自己的粗心,导致吃了很多亏。

对于自己的这个缺点,我觉得自己是真的不能够逃避,如果你一直逃避,总有一天会如蚍蜉撼树般的吃大亏的。像我,总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很厉害,但是其实并不。盲目的自大,加上从小到大养成的粗心的毛病,导致自己的每一次大型的考试都是失利的。

每个人的缺点都是很多的,有一些小缺点,很难改正。我从小学开始学到的坏习惯啃手指虽然看上去不算是大缺点,但是真的是很不好的一种习惯。我觉得,对于自己的缺点,当我们认识到时,就已经是一种进步了。接下来,我们应该做的不是逃避,而是逼着自己去改正这一缺点,逼着自己长大。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完美。



“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已。”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缺点,我们首先正视自己的缺点,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去改正,其实缺点的意义很广泛,生活中每个人生活习惯不同,但是为了自己的身体,以及对对方的尊重等来说,我们要改善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文明用语等一些方面,我们要知道一个小小的坏习惯都有可能变成大缺点,很多人都是从小细节来看这个人的好坏。

我们随便找几个人问他了解不了解自己,得到的回答一般说来都是肯定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对自己最为了解,自己总是很了解自己,其实,你真的了解了你自己吗?不,很多人其实根本不了解自己,根本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是认不清自己,我们可以选择利用表格来记录自己的一周,看看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身上已经有缺点以后我们就要尝试着去改变自己,没有认识一下子成功,优缺点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只有慢慢尝试着改变,下定决心然后去改变自己,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并且成功的机会会变大。

其实我们可以选择拥有一个合理的偶像,树立自己的目标,这样的话会使我们更加的有动力,会让我们有一种想要向他靠近的心理期望,这样会使我们更加自律,慢慢改掉自己的缺点,所以我觉得改掉坏习惯主要是坚定自己的内心。这就是我的安利啦~~



爱自己~爱自己所以不要苛责自己,哪怕外界给你再大的压力,因为除了你没有人能帮你度过最艰难的时刻。通过挫折痛苦冲突了解自我,观照自我,不断的提升自我,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第一步~

缺点:它是指人的短处;欠缺之处,其与优点相对。
缺点是与同类事物作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重点在于认清自身不足而尽量改之。

在我看来你这个问题问的是你知道自己的缺点,但是并不接受它。
如果是这样那问题其实很好解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缺点。
你只需要告诉你自己你的缺点是什么就行了,时不时的提醒你自己,那么你很容易就会正视你的缺点的。

如何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答:一是意识控制。当愤愤不已的情绪即将爆发时,要用意识控制自己,提醒自己应当保持理性,还可进行自我暗示:“别发火,发火会伤身体”。有涵养的人一般能做到控制。二是自我鼓励。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逆境作斗争。自娱自乐,会使你的情绪好转。三是语言调节。语言是影响情绪的强...

成年人怎样提升理性思维能力
答:理性是人类的的一种心理活动或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活动起源于生活实践中的挫折、失败经历,在这些经历的反复刺激下人类的意识中留下了心灵伤痕,此后每逢这些挫折、失败的表征出现时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人们就会自觉地采取规避的行为,以避免重滔失败的覆辙。这种规避挫折与失败的心理活动即所谓的“理性”;下面是我为大家...

如何在坚持自我和听取他人建议之间,找到平衡?
答:比如说爸爸妈妈觉得你应该到了一定的年龄结婚但是你自己又不想这么快,那么这时候你清楚明白结婚不是一件小事情,它很重要关乎你人生的幸福,你就该听听父母和其他人的建议,不要光想着自己,多看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因为这时候父母和其他人经历比你丰富,更懂的分寸,你这时候就不要太固执,而是应该理性地思考究竟该做什么...

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做才能直面困难,而不是选择退缩?
答:遇到困难时候如果想做到不退缩,而是应该直面的面对困难,那么这时候就应该让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说为了自己的成长,更应该直视那些困难,总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考虑问题。1,明确自己的心态,任何困难都是无法真正逃避的,所以说更应该理性的看那些困难,正视这些困难。其实对我们来说,生活...

怎样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答:注意,这里让你延长在场时间,并不是让你留下来大发脾气,同对方对着干,以言相对,你给我一拳,我给你一脚,将斗争继续升温;而是让你留下来,采取数颜色法或暗示调节法来恢复平静理智;或者提醒自己,离开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问题仍然存在,与其不理性地离去,不如留下,好好正视问题,与对方理性地沟通、讨论或许更好。更...

「情绪成熟」的6种表现,你能做到几点?
答:1.能够理性地表达情感。 情绪成熟的人能够清晰、明确、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使用攻击性或消极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2.能够接纳自己的情感。 情绪成熟的人能够承认并正视自己的情感,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并且不会因为自己的情感而感到羞耻或内疚。 3.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 情绪成熟的人具有同...

如何控制自己或者控制自己的的情绪?
答:注意,这里让你延长在场时间,并不是让你留下来大发脾气,同对方对着干,以言相对,你给我一拳,我给你一脚,将斗争继续升温;而是让你留下来,采取数颜色法或暗示调节法来恢复平静理智;或者提醒自己,离开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问题仍然存在,与其不理性地离去,不如留下,好好正视问题,与对方理性地沟通、讨论或许更好。更...

怎么做一个不容易在意别人的看法的人?
答:六、正视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我们会被别人的批评或嘲笑给击中,产生负面情绪,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是,我们也需要正视这些情绪,不要一味地逃避或者压抑,而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自我思考和分析来缓解不良情绪,让自己更加平静和从容。七、理性思考 我们需要学会理性思考,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言语或...

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答:心平气和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反省自己,既是一个人修身养德必备功课之一,又是增强自我生存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自我否认的背后,他们实际上有着充分的自信,在不断的反省中获取前进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所以,一个懂得反省的人总是让人喜欢的人,因为他们谦虚、宽容、大方、严于律己、心态平和,他们懂得给别人留...

如何反省自身?
答:对自己做错的事,知道悔悟和责备自己,这是敦品励行的原动力。不反省不会知道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不悔悟就无从改进自己的工作。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杂念,对事物有清晰、准确的判断,理性地认识自己,并提醒自己改正过失。只有全面地反省,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因此,每日反省自己是不可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