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小故事(短一点)

作者&投稿:贯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要简短些100字左右)~

1、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了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2、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住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让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一起,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鬼子和你这个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的,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
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
于是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大声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倒狗汉奸!”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八路军、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3、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
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4、李爱民是太行山区的一个抗日小英雄。
1942年春天,11岁的李爱民担任抗日儿童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
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看就到敌人的封锁区了,他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土堆上有个端着枪的人影在晃动。不好,鬼子的流动哨盯上他了。
怎么办?李爱民灵机一动,抓起一把稀牛粪,涂得满身都是,然后把小毛驴赶进了草坡里,弯下腰割起青草来。“八格亚路,举起手来!”冷不防,已绕到身后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领。另一个日本军官直盯着爱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来!”
“我是来放驴割草的。你们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驴吗?”李爱民机智地回应。
鬼子看他满身是粪,像个放牲口的穷孩子,一脚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几句,调头而去。小爱民忍着剧痛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赶着小毛驴直奔小道,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第二天深夜,鬼子在这里的临时据点被八路军14团战士和联防民兵收拾掉了。
可惜,这个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2岁。
5、石宝芹,1932年11月生,江苏响水县陈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再次占领陈家港后,严密封锁,大镇区内生活资料严重匮乏。
石宝芹为谋生计,经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头甲一带去换些玉米,面粉,山芋干等,回去充饥度日,在频繁的往来中。
她们与南河区民主政府逐渐取得了联系。1947年秋,开始将南河区民主政府的油印宣传品带进被敌人侵占的陈家港,宣传土地改革,全国解放战争形式等提高群众觉悟。
农历腊月末的一天拂晓前,在新民街巷内挨户地把传单塞进门。天亮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发现了共产党的传单,立即进行追查。
由于叛徒告密,当天晚上,石宝芹等四人落入敌手。在牢中,敌人威逼利诱,但她们众口一词;“不晓得”,“不知道什么传单、小报”。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们坚贞不屈。翌年2月16日,四个姑娘被国民党军队押往南潮河闸堤内,反动军官对她们说:“还有最后机会,谁交待了谁就可以回家。”而四个姑娘齐声说:“你们要杀就动手吧,没有什么可讲的。”最后国民党军队残忍地将她们四人全部杀害。石宝芹英勇就义年仅16岁。

1、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2、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
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
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决定将连队主力和干部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
六班的5名战士,即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为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一边打,一边撤,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坨的悬崖绝壁。
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当手榴弹、子弹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

3、赵一曼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
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4、张自忠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出战。
7日拂晓,张自忠东渡襄河,率部北进。14日,双方发生遭遇战。15日,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在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
激战到16日佛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
5月16日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
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5月16日下午4时,张自忠所部全军覆没,张自忠战死。
5、魏大光
1939年5月,魏大光主动请示贺龙师长回家乡招兵扩大部队。师党委接受了魏大光的请求,并派出三十多名干部随同前往。
这支精干的武装工作队,昼夜兼程,回到霸县堂二里,活动范围扩大到武清、安次、永清一带,重点是对那些小股抗日武装进行说服教育工作。
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将上述一带十几股一千多人的武装收拢起来,进行了整编,发了军装,给他们戴上了“八路军”的臂章,准备开往独二旅驻地。
令人遗憾的是,在行前几天时,魏旅长坐船去一处辞行,行至霸县大宁口村北时,与日军汽艇相遇,日军汽艇架有两挺机枪,而我军小船上只有短枪,魏大光被日军击中头部牺牲,同时牺牲的有随员十二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大光
百度百科——放牛娃
百度百科——狼牙山五壮士
百度百科——赵一曼
百度百科——张自忠

一、张自忠以身护卫士

1940 年5 月 6 日,张自忠部队与敌军作战已经十分艰难了,军事要点不断被攻克。张自忠为了鼓舞士气决定渡河督战。因危险重重这个决定受到众人的劝阻,张自忠决心已定,要亲自督战杀一杀敌军士气。

这次出征张自忠一反朴素简便的常态,穿上了黄呢军官服,戴上领章,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度,奔赴河东战场。在作战途中,由于无线电技术落后,张的总部发出的无线电密码被日军破译,导致其行动完全被日军掌握,日军从多个方向合力夹击张自忠。

在混战中,张自忠的部下几乎伤亡殆尽。张自忠自始至终都不肯撤退半步,卫士马孝堂等人也守护其左右。两军交战中,一名日军端着刺刀刺向卫士马孝堂,张自忠怒目圆睁,抓住敌人的刺刀,以自己的身体掩护马孝堂。

这时,一颗子弹射向张自忠并穿过他的腹部,另一颗子弹打中他的右额。一代抗日名将尽忠报国,轰然倒下。

二、马本斋的英雄母亲

抗日战争中,日本军队受到马本斋支队重创,日军负责人山本敬文威胁参谋哈少甫,哈少甫未能经受住敌人的威胁而出卖了马本斋。哈少甫告诉山本,正面与马本斋对抗很难取得胜利,

但马本斋是个大孝子,对母亲十分孝顺,如果抓住他母亲白氏,马本斋就会投降了。山本听信了哈少甫的主意,派出军队去东辛庄抓捕马母白氏。

日军进村后将村民赶到马本斋家中,逼问大家马母的下落,村民无一人回答,并把就在人群中的马母围住,以防她被汉奸认出抓走。山本不悦便殴打、杀害村民,马母不忍看到村民为了自己而牺牲,便站了出来与日军对峙,随后被日军带回军营。

马本斋和弟弟马进坡得知母亲被日军抓走,悲愤不已。其弟马进坡立马要杀入敌军营救母亲,马本斋的部下也都纷纷做好作战准备。马本斋却按兵不动,其弟大为不解冲他发火,

马本斋解释道:“这是日军下的圈套,救母亲万分重要,但军队战士们的性命更重要,不能冲动盲目发兵。”

马母白氏坚决不向日军低头,在日军军营不吃一口饭不喝一口水,不受日军的诱惑也不畏惧敌军的威胁。马母白氏因绝食抗日,在日军军营中牺牲。马本斋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悲痛欲绝,全体士兵也都非常悲伤,马母不仅是马家两兄弟的母亲,也是全回民支队、全中国人的母亲。

三、王二小劝养父母共同抗日

王二小出生在河北省的龙衮沟村,1939年暴雨成灾、庄家颗粒无收,王二小一家逃离家乡,在逃往外乡途中王小二和父母及哥哥走散,王二小逃到狼牙口村被高氏夫妇收养。在狼牙口村王二小加入了儿童团,成为一名小八路军,每天和成员一起参加军事训练和理论培训。

高氏夫妇因害怕日军扫荡而提出要搬家到桂林地区进行躲避,并要求王二小和他们一起走。王二小拒绝了高氏夫妇,坚决留下与儿童团一起保护村民,并对高氏夫妇说情义、摆道理,最终高氏夫妇也选择留下来作为村后援团,帮助八路军抗击敌军。

四、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明白中国。

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五、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第6班5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向坚持战斗到日落。应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英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狼牙山五壮士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从头到脚感谢警惕性除了第一翻一番交巡警下降通道

呢没看手机

牛仔短裤套装的,

抗日战争小故事 150字左右
答:1、王二小: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

[抗战的小故事]抗战小故事五十字
答:“老乡们!对不起得很!我们找不到开水喝,吃了地里的几个萝卜,钱在萝卜坑里放着;在萝卜每个两个铜板,小萝卜每个一个铜板。敬礼!八路军宣”识字的人念完了纸条上的字,人们半信不信的用手指头在拔了萝卜的坑里去勾,果然每个坑里都有铜子儿;大坑里二个,小坑里一个……“这?这?这?”...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30字
答:1、1942年春天,12岁的李爱民担任村抗日儿童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可惜,这个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3岁。2、王朴,也作王璞,幼名兰贵,1929年生,河北完县人。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

抗战小故事,短一些,100字左右
答:把儿子叫回来打鬼子:1940年6月的一天,八路军来到猪头岭。邓玉芬第一次聆听八路军宣讲抗日道理,懂得了只有穷苦人都行动起来,拿起枪杆打日本,才能救国救己。邓玉芬和丈夫商量:“抗日是咱自己的事,把儿子叫回来打鬼子去吧!”丈夫二话没说,揣块糠饼子连夜出去找儿子。邓玉芬的大儿永全、二儿永水成...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50字
答:一、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二、抗日小英雄潘东子 1931年...

抗日英雄的故事一百字
答:1、小兵张嘎: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

抗日英雄的一些小故事,要短,越短越好,最短的就采纳【必须超100字...
答:“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邱少云 邱少云,四川铜梁。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次年10月12日朝鲜三九一高地反击战打响之前,随部队潜伏在敌山脚下草丛中,等待配合大部队进攻。不料埋伏点山草被敌燃烧弹击中起火,为了不暴露部队埋伏点,忍受烈火烧身,卧地不动,直到牺牲。

抗日故事,短点,60字就可以,急急急!!
答: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

抗战历史人物故事(要少的)600字的!急急急急急急!!!
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战斗进行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跟在身后,容易暴露人民...

关于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答: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纪念碑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