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二物理期中考试题

作者&投稿:战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初二物理期中测试题~

初二物理期中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填写下列长度单位:
(1)物理课本的宽度是18.5____;
(2)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是2.4____;
(3)小明的身高是1.70____;
(4)一张纸的厚度是75____.
2.一人骑自行车由西向东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从他后面向东疾驶而过,若以骑车的人为参照物,汽车是向____ 运动的;若以汽车为参照物,骑车的人向____运动.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交通运输中常用____作速度单位,一列火车的速度是72 km/h,这表示它的_____是每小时行驶72 km,相当于每秒行驶____ m.
4.音乐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比男中音的高.
5.把-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内,冰____(填“会”或“不会”)立即开始熔化.在很冷的地区,测气温通常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平面镜上放一支铅笔,要使铅笔的像和铅笔垂直,铅笔应和镜面成____ .
7.从侧面看圆形玻璃缸中的金鱼,常常看到有些金鱼比真实的大得多,这是因为鱼缸可抽象成____模型,比实际大得多的鱼是____像(填“实”或“虚”),鱼游到____位置才出现这种现象.
8.如果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上,要称出35.8 g物体的质量,则在天平的____盘放置砝码____ g,游码的左端应对准标尺____位置上;若所用的砝码已经磨损,则测量结果将会____(填“偏大”或“偏小”).
9.有一金属球的重力为98 N,它的质量为____ kg,若把它搬到月球上去,它的质量为____kg.
10. 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在推他,他自己也会后退,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的;用力弯折锯条,锯条变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
11.一个人体检时站在磅秤上,秤的读数是60 kg,这时秤受到人对它的____的作用,该力的大小是____ N,方向是____,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下面关于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
B.使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只能尽量地减小,而不能消除
D.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
13.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14.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需要先知道
A.海水深度和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B.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传到海底的时间
C.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声音在海水中往返的时间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和在海水中的速度
15.夏天,人们为了不使牛奶因温度升高而变质,常常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的外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
A.因为湿毛巾与牛奶瓶温度相同,这种做法意义不大
B.由于湿毛巾把牛奶瓶包住反而使牛奶散热困难,会使牛奶加速变质
C.由于毛巾是湿的,毛巾中的水要蒸发,蒸发吸热,故可以使牛奶温度下降,使牛奶不致很快变质
D.这种做法不是为了降低温度,是为了防止由于细菌而变质
1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液化、熔化、升华 B.液化、凝固、升华
C.熔化、液化、凝华 D.凝固、液化、凝华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发生漫反射,光线不遵守反射定律
C.只有镜面反射,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所有的物体的表面都能反射光
18.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去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镜中像的位置是不变的 B.镜中的像是越来越大的
C.镜中的像是大小不变的虚像 D.镜中的像与人是等大、正立的实像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上的凸透镜只能成比原物体小的实像,所以这种凸透镜只能应用在照相机上
B.幻灯机上的凸透镜,它只能成比原物大的实像,所以这种凸透镜只能应用于幻灯机上
C.做放大镜的凸透镜,只能成比物大的虚像,所以这种凸透镜只能用于放大镜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0.已知F1=30 N,F2=50 N,它们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则它们的合力可能是
A.大小为80 N,方向与F1相反 B.大小为80 N,方向与F2相反
C.大小为20 N,方向与F1相反 D.大小为20 N,方向与F2相反
21.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拐弯 B.小朋友正在荡秋千
C.关闭发动机后仍向前滑行的汽车 D.雨滴从空中匀速下落
三、实验题(每题6分,共18分)
22.右图中是伽利略制成的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它的下部是一个盛水容器,里面盛有带色的液体,球形容器与一根玻璃细管相连,先给球形容器加热,使里面的空气跑出去一部分,然后停止加热,带色的液体就顺着玻璃管升上去,伽利略就利用它来判断气温的高低,试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23.写出两种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24.给你一架已调好的天平和一盒砝码,一只烧杯,适量的水和盐水,现要测量盐水的密度,请说出你的办法并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四、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25.如下图所示,在光滑斜面上有一块重500 N的均匀石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200 N,试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受到的推力和重力.


26.在下图中画出能观察到P点像的范围.


五、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27.某些工程要经常应用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 cm长的引火线,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点火,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 cm/s,点火者点引火线以后,以5 m/s的速度跑离爆炸地点,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 m远的安全地区?




28.两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假设这两种金属在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试证明该合金的密度为2ρ1ρ2/(ρ1+ρ2)





出题人:周建兴
参考答案
一、1.cm mm m μm
2. 东 西
3. m/s km/h 运动快慢 20
4. 响度 音调
5. 不会 酒精的熔点低
6. 45°
7. 放大镜 虚 一倍焦距以内
8. 右 35 0.8 偏大
9. 10 10
10. 相互 形状
11. 压力 588 竖直向下 人
二、12. C 13. B 14. C 15. C 16. D 17. D 18. C 19. D 20. C 21. D
三、22.当气温升高时,球内气体的体积增大,液柱降低;当气温降低时,球内气体的体积减小,液柱升高,因此,这种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3.方法一:太阳光通过凸透镜的地面上呈现清晰光斑时,镜到光斑的距离为焦距.
方法二:点燃的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的焦距.
24.方法:(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用天平称出烧杯及其中一定量水的总质量m2,并在水面处做记号;
(3)烧杯内水的质量m水=m2-m1;
(4)用天平称出烧杯与其中装入和水体积相同的盐水的质量m3;
(5)烧杯中盐水的质量m盐=m3-m1;
(6)利用ρ=m/V,算出烧杯中盐水的体积V盐=V水=m水/ρ水=( m2-m1)/ρ水
(7)盐水的密度为ρ盐=m盐/V盐=ρ水(m3-m1)/( m2-m1)
四、25.略
26.略
五、27.引火线燃烧完的时间为t=s/v=96 cm/0.8 cm/s=120 s (3分)
人在爆炸前能跑的距离为s=v t=5 m/s×120 s=600 m (3分)
600 m>500 m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 m远的安全地区. (1分)
28.由m1=ρ1V1 得V1=m1/ρ1 (2分)
m= m1+m2 =2m1 m2=ρ2V2 得V2=m2/ρ2=m1/ρ2 (2分)
所以合金的密度ρ=m/V=2m1/(m1/ρ1+ m1/ρ2) (2分)
化简得:ρ=2ρ1ρ2/(ρ1+ρ2). (1分)

2010年初二物理期中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
1、航天员费俊龙把圆珠笔从地球带到了太空中,则圆珠笔一定不变的是 ( )
A. 位置 B. 质量 C. 温度 D. 重力
2、在你考试答卷的过程中,所用写字笔中墨水的 (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3、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和黏土混合烧制而成。选用2B和HB的铅笔芯主要是考虑它们的 ( )
A. 弹性不同 B. 密度不同 C. 质量不同 D. 硬度不同
4、绵延在厦门环岛路上的“永不止步”群雕,将马托松比赛的场景永远定格在这条世界上最美丽的赛道上(如图所示)。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设其密度是8×103kg/m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 ( )
A.5kg B.50kg C.500kg D.5000kg
5、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

6、毛皮摩擦塑料尺,塑料尺因为带电能够吸引纸屑,这个实验说明了 ( )
A.原子还可以再分 B.原子核还能再分
C.质子和中子都能再分 D.质子的转移
7、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质量只有1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
8、在奥运会上,“体操王子”——李宁在上单杠之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9、以下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错误的说法是 ( )
A.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力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性质制成的
B. 弹簧测力计每一次使用都要对指针进行调零
C. 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或者水平方向去拉动
D. 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时候要避免指针、弹簧与测力计盒子的摩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树上的苹果只有在落下时才受重力作用;
B.瀑布是水受重力作用由高处往下流形成的,而河中的水面是平的,因此,河水不受重力;
C.当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手臂的肌肉紧张,这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D.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受地球的吸引,同时尘埃也吸引地球。
11、如图所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下列哪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 )
A.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的重力
B.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
D.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12、如图所示,将一个1m长的三合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在三合板的下面放几根圆铅笔,再在三合板的上面放一电动玩具小汽车,当玩具小汽车在三合板上向前运动时,则三合板 ( )
A. 静止 B. 也向前运动 C. 向后运动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共31分,每空1分)
13、在贵重金属中常用“盎司”这个质量单位,1盎司=31.1g,一块体积是10cm3奥运会的纪念金币质量为5盎司,则该金币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钢瓶氧气,它的密度为6kg/m3,给病人用去了1/3,质量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则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kg/m3。
15、如下图是固体密度阶梯的示意图,若有相同质量和体积的铁球、铜球、银球、铅球各一个,则这些小球中可能是实心的是______球;空心部分最大的是_______球。
16、甲、乙两块金属的质量相等,它们的体积之比是4:1,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__________倍;若甲、乙两块金属的体积相等,它的密度之比是1:2,则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_______________倍。
17、对应物理量密度,如果我们引入物理量“体度”,用符号γ表示,且γ= v/m(v表示体积,单位m3, m表示质量,单位kg),则体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γ值_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物质的属性。
18、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盒装牛奶,这盒牛奶的体积是________cm3,这盒牛奶的质量约为0.275_______,(填写合适的单位)。
19、现有六种物品:金属小刀片、橡皮、食盐水、眼镜片、2B 铅笔芯、塑料直尺,请你将它们按_______分成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上述物质名称)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上述物质名称)
20、在公共场所,我们常见到如图所示的标志,这是因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推理是我们理解物理现象的常用方法。例如,我们用“固体很难被压缩”的事实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通过“物质由分子组成但不会成为散沙”的事实证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50ml水+50ml酒精<100ml”的事实说明了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明想在墙上挂一幅画,为了判断画是否已挂正,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小明采用此方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是小丽玩蹦床的情景,在小丽与蹦床接触的瞬间,蹦床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__________________,小丽用力蹬蹦床的同时被蹦床弹起,说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是排球运动员击球时的情景。排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若忽略空气的作用,这时排球受到________个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24、汽车轮胎表面制成凹凸的花纹形状,这是通过_______来增大摩擦,在机器的轴承的加入润滑油是为_________摩擦。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因增大了闸皮与车轮闸的_________,而增大了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5、A、B是2支圆铅笔,将它们按图中方法放置在一个斜面上,______铅笔比较容易到达水平面,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____冰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和_____________,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三、作图、简答题(共45分,)
27、(6分)
(1)图甲表示手拉小球做圆周运动,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斜面受到压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一小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便停下来。请你画出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图。







28、(4分)某同学使用天平测量橡皮的质量,按照常规操作,步骤如下:
a.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
b.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c.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使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d.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是橡皮的质量;
e.整理器材。
以上步骤中,有两个步骤有错误,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这些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和改正.
(1)有错误的是步骤(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错误的是步骤(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6分)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
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7分)小刚在“自制测力计”的实践活动中,想知道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于是他取了一条橡皮筋做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并填空:

F2∶F1=2∶1 (l2-lo)∶(l1-lo)=2∶1
F3∶F1=________ (l3-lo)∶(l1-lo)=3∶1
F4∶F1=4∶1 (l4-lo)∶(l1-lo)=_________
F4∶F2=2∶1 (l4-lo)∶(l2-lo)=2∶1
F5∶F4=5∶4 (l5-lo)∶(l4-lo)=_________
由此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两次的伸长之比______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橡皮筋两次所受拉力之比。
(2)小刚在假期一次野外学习考察中,在湖边发现了一小块矿石,他身边带有以下器材:刻度尺、橡皮筋、细线、饮水杯、标有20g的一块糖果,请你帮助他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测量小矿石的质量。写出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测量出的物理量。
实验步骤:(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用细线系住糖果,拴在橡皮筋上竖直静止,测出橡皮筋此时的长度l1;
(c)用细线系住小矿石,拴在橡皮筋上竖直静止,测出橡皮筋此时的长度l2;
(d)用已知量和测量出的物理量表示出小矿石的质量m=

31、(8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B.与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C.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
实验中所用的木块完全相同,操作方法正确,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___________运动,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____N。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第1和2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是错误的。
(3)由第1和3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___。
(4)由第1和4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第2和5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D外,还有实验也可验证猜想D,请你写出两组,两组实验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只填实验次数)。

32、(5分)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2N的钩码。钩码的运动状态与测力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① 匀速向上运动 2.0
② 匀速向下运动 2.0
③ 加速向上运动 3.5
④ 加速向下运动 1.4
⑤ 减速向上运动 1.6
⑥ 减速向下运动 2.8
(1)由①②可知,钩码在匀速直钱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_____钩码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由③⑥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由④⑤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一个站在体重计上的人,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可看成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据(1)中结论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是:________。
A.一直减小,但最后等于体重 B.一直增加,但最后等于体重
C.先增加后减小,最后等于体重 D.先减小后增加,最后等于体重

33、(4分) 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路况和车速的不同,耗油也不同。下表是某型号轿车的相关数据:已知某标号汽油的密度约为0.8×103㎏/m3,油费为5.2元/升。若该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问:
(1)该轿车行驶一百公里消耗的汽油费是多少元?
(2)如果汽车油箱是200L,请问当油加满时油箱中的油重为多少? (g取10N/kg)




34、(6分)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01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多远?
(2)若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甲,物体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图丙显示另一物体的s-t图象,请你根据图丙,在图丁中画出这一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3)如图乙所示,一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丙。求:在0至15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下面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C B D B A C D B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3、15.55×103kg/m3 1m3的这种金属质量为15.55×103kg
14、减小 4kg/m3
15、铅球 铁球
16、1/4 1/2
17、m3/kg 能
18、250cm3 kg
19、导体和绝缘体 金属小刀片、食盐水、2B 铅笔芯 橡皮、眼镜片、塑料直尺
20、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斥力 分子引力 分子斥力(间隙)
2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3、1个力 地球
24、增大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 增大压力
25、B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26、小于 积雪的厚度(冰的厚度)

三、作图、简答题:(共45分)
27、(6分,第3小题共2分,受力分析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8、(4分,每空1分)
b.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零点,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c.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使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29、(5分,每空1分)
(1)将潮湿的软木塞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2)400 16 0.15
(3)将吸水性物质放入水中,吸足水后,再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测出体积

30、(7分)
(1)3∶1 4∶1 5∶4 等于
(2)测出橡皮筋原长l0;(此公式2分)
31、(8分)
(1)匀速直线运动 2.8N 未控制压力相同
(2)C
(2)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4、6或1、5或3、5(2分)

32、(5分)
(1)等于 大于 小于
(2) D (2分)

33、(4分)
(1)31.2L (2)1600N

34、(6分)
(1)1.7m
(2) 物体在0至15s时静止在离传感器20m处;如图所示
(3)由图像物体在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这是人教版的

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全卷共三大题, 满分100分, 120分钟完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题分 20 40 40 100
得分

亲爱的同学,本学期一百多个欢快的日子转瞬即逝,面对眼前的试卷,只要你认真审题,从容应对,你一定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以迎接快乐的暑假生活。祝你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颔(hàn)首低眉
B. 禁锢(gù) 招徕(lái) 诘(jié)责 众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门楣(méi) 即物起兴(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广袤(mào)无垠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落弟 奥秘 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制滥造 沧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踌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写下列诗句(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请将下面陆游《岳池农家》里的两句诗写在后面的空格内. (2分)
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

5. 请你写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鸟虫鱼的古诗词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内。(2分)

6. 下面画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 请任选2个修改. (4分)
从2003年5月21日开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义务教育执法检查,②历时大约整整6个月。依据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此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③即政府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及履行义务教育职责,落实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情况,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情况,④中小学布局调整,增加办学条件情况,教育违规收费情况,⑤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利益保障情况等。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阅读题(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 分别回答问题. (10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8.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2分)
答:

11.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写对两点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题. (14分)
诗中有科学 (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 (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 (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 (4)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2. 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4分)
13. 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答:

14.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两句名句。(2分)
15. 请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辛弃疾词中的两句名句。(2分)
16. “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
答:
17. 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2分)
答:

(三)文学名著名阅读(3分)
18. 请你写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对上述作品中哪一个方面感受最深刻? 为什么? (2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 然后完成2024题. (13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2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无从致书以观 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3.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请用简短的话归纳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内)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在一次与同学玩牌的过程中,因与同学发生了纠纷,受到了同学的侮辱,便怀恨在心。在经过准备后,他残忍地将4位同学杀害了。马加爵残忍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反思这起悲剧事件,如果当初那几位同学不对他进行侮辱,伤害他的自尊,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尊重他人,就会在阴霾的天气里给别人投洒一缕阳光,在干渴的日子里给别人带来一丝雨露,在寒冷的季节里给别人送来一片温暖,学会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请以“学会尊重”这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也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粤沪版)上岭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科试卷 2006-4-18 11:01:36免费
上岭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科试卷

通州市2005(下)初二物理期末测试卷-人教版 2006-3-21 10:45:49免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刚开始发射的火箭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北京市朝阳区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卷) 2006-2-13 10:47:16免费
北京市朝阳区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卷)

北京四中期末考试初二物理试卷答案 2006-2-13 10:44:51免费
北京四中期末考试初二物理试卷答案

北京四中期末考试初二物理试卷 2006-2-13 10:44:18免费
北京四中期末考试初二物理试卷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题 2006-2-13 10:38:28免费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题

海淀区八年级2005-2006第一学期期末测评(物理) 2006-2-10 14:34:36免费
海淀区八年级2005-2006第一学期期末测评(物理)

东城区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初二物理) 2006-2-10 14:29:29免费
东城区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初二物理)

](北师大版)2005 2006第一学期凯里市八年级期末物理试题-新课标 2006-2-9 14:36:22免费
1、2005年10月13至21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将升上太空,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们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是:
A.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初二物理(上) 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2006-1-6 8:50:52免费
初二物理(上) 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__k

-新课标隆仁中学05——06年八年级物理(上)期末模拟试题 2005-12-21 10:13:32免费
32、(2分)找几张颜色不同的纸,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再找几张颜色与上面相同的透明玻璃纸和一个发光电筒,把几张色纸排列在墙上,在黑屋里,先用手电筒射出的白光依次照射各张色纸,记录下它们的颜色,再用各张透明的色纸蒙住手电筒的前端,用不同的色光依次照射各种色纸,把观察到的各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新课标 2005-12-9 14:45:58免费
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12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

图12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

鼓楼区2005——2006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初二物理[整理]苏教版-新课标 2005-12-8 14:18:24免费
一、 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后面的方框内):
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钢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慢
D、在空气中声

](苏科版)2005 200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新课标 2005-12-8 10:42:10免费
31. 阅读、看图,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矗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如期喷出桔红色的烈焰,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播升空。“神舟”六号飞船共飞行115小时32分钟,于17日4时33分安全着落。
结合图形,写出与所学物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新课标 2005-12-8 10:24:08免费

1、http://xz7.2000y.net/mb/1/readnews.asp?newsid=387959
2、 http://www.17588.com/Article/Class5/Class31/Class75/Index.html

物理初二期中考试最后一道题,求学霸解答
答:160N刚好是水的质量,则,160=mg=mX10,m=16kg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试题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答:1、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卷(I) 单项选择题部分(满分30分,每小题2分)(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路线总是直的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C、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且是倒立的虚像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⒉下面是晓丽从生...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答: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试卷题目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14小题,共28分)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B、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100g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5m/s D、物理课本的重力约30N 2、关于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参考
答:的缘故。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6.右图所示是某种固体的熔化图像,其中包含了许多物理信息, 请写出其中的两条: 1) 2) 27.暑假里,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里写作业,汗...

教科版初二下册物理期中检测卷及答案(2)
答:五、计算题(本题共12分。解答过程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物理量要写明数据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32、如图,学生课桌质量为9㎏,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的面积为4×10-4m 2;某同学将底面积为2. 5×10-3m2、容量为1L、装满水后水深为...

义务教育初二期中物理题
答:4、严冬窗玻璃的内侧结冰是___现象;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甚至消失,是___现象。钢水浇铸成钢球是___现象,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是___现象。5、为了加快液体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___,增大液体的___和加快液体表面的___。6、蒸发是在___下都可以发生的,并且只要液体___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测试题和答案
答: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20% 每小题2分)1、在下列图中,哪个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况 ( )2、站在物理学角度,请选出下面诗词中有关带点词句的正确解释;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清澈的湘江,江水显得浅 而见底...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试题
答:求:(1)电阻R1两端电压;(2)通过电阻R2的电流;(3)通过电路的总电流;(4)电路的总电阻。(5)R1,R2各自的电功率;(6)电路的总功率。初中八年级下期期中物理测试题(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总分100)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入下面表格,否则不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C D D A D D D D A...

初二物理人教版上册期中试卷
答:初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火车速度为120km/s,下列速度最接近火车运行速度的是( )A. 4km/min B. 35m/s C. 72km/h D. 340m/s2.从匀速水平无风飞行的轰炸机上投掷炸弹,在飞机上看到炸弹下落正确图示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答:四、实验题(6分;8分;6分) 18物理研究 学习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比值(G/m)/Nkg— 1 比值G/m的平均值/Nkg—1 物体10.10.999.9 物体20.21.969.8 物体30.32.919.7 (1)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___、___; (2)在上表空白处填...